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明遵义气候特征,为该市引种榨菜的合理布局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欧氏距离系数对比分析涪陵榨菜主产区与遵义全市立体气候的相似程度,找出适宜种植榨菜的区域。【结果】在赤水河谷一带、桐梓北部以及遵义市东北部局地海拔600 m以下区域,与涪陵榨菜主产区500 m以下的气候相似距离小于0.5,为榨菜引种的重点参考范围区,可规模化种植;遵义市西北部、中南部、桐梓北部海拔600~900 m区域,以及东北部和东南部海拔500~800 m区域,与涪陵区榨菜种植的500~800 m海拔气候相似距离小于0.5,为榨菜种植适宜区;在遵义市1 000 m以上区域,与涪陵榨菜分布上限区800 m的气候相似距离大于1,气候不相似且秋季茬口紧张,冬季受低温雪凝灾害影响风险偏大,引种要慎重。【结论】遵义市西部及西北部海拔800 m以下地区、东南部600 m以下,可以发展涪陵榨菜,尤其在遵义市西部500 m以下低热河谷地带,为最适宜种植区;中部及东部800~1 000 m地区不宜大面积种植;1 000 m以上区域不宜种植榨菜。在海拔500 m以上地区播种榨菜,建议播种时间比涪陵提前,保证越冬前有充足的热量条件壮苗。  相似文献   

2.
基于GIS与RS的贵州省芒果种植气候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贵州省各县主要气象台站1995—2014年的气候统计资料为基础,综合考虑气候、海拔、坡度等因子,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RS)软件,确定芒果的种植区域,将不适宜芒果种植的地块屏蔽,完成贵州省芒果种植气候区划专题图制作。结果发现,贵州省芒果可种植区域划分为优势种植区(最适宜区、适宜区)和一般种植区(次适宜区)。可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贵州省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赤水河流域低热河谷地带。优势种植区面积为46 037.4 hm~2,占芒果可种植区域面积的98.86%,主要分布在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低热河谷地带海拔203~850 m的区域;一般种植区面积为531.07 hm~2,占芒果可种植区域面积的1.14%,分布在赤水河流域海拔210~400 m处。本区划可为贵州省芒果产业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以往火龙果生长气候影响研究基础上,分析建立了元江县火龙果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指标;对元江县气候区划因子进行了基于空间模型的精细推算,借助GIS平台,依据区划指标得出火龙果种植气候适宜性综合区划,并分析了元江县火龙果种植存在的气象灾害风险。结果表明,元江县火龙果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可分为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4个区域,最适宜区为元江县河谷、山谷周边海拔在500~800 m的平坝或坡地,可大面积种植高品质火龙果;适宜区为元江县流域沿岸低海拔地区和海拔在800~900 m的坡地;不适宜区为海拔在1 000 m以上的山区,低温冻害时有发生;其余地方为次适宜区,可小面积种植。影响元江县火龙果种植的气象灾害有高温热害、渍害、低温冻害和大风。  相似文献   

4.
根据木薯生长发育对气候条件、海拔等要素的要求,结合贵州省各个县市主要气象站点1995—2014年的气象统计资料,选取贵州省木薯栽培的气象指标(年平均气温、最冷月平均气温、最冷月平均最低气温、≥10℃活动积温和日均温≤0℃最长连续时数),基于"3S"技术,建立木薯可种植区域热量指标与海拔的回归模型,明确贵州木薯的种植区域,得到种植气候区划。结果表明,贵州省木薯适宜种植区面积126 642.3 hm2,其中优势种植区总面积为114 683.8 hm2,主要分布在南盘江流域、北盘江流域、红水河流域、樟江流域和都柳江流域的17个县市;一般种植区总面积为11 958.4 hm2,主要分布在赤水河流域的赤水市和习水县。  相似文献   

5.
选取将乐县域内的乾滩村、万安镇、陇源村进行紫薇引种试验,选择气温、降雨量、日照、界限温度天数4个因子为比较因子,采用与原产地江苏省沭阳县的气候进行相似性分析的方法,建立紫薇生长气候指标,划分紫薇种植的适宜区域,结果表明:紫薇在将乐县域内主要适宜种植在海拔200~1 000m的山区,最适宜种植在海拔400~700m区域;次适宜区主要分布在海拔200m以下的温热溪谷盆地气候区及小部分1 000~1 300m的高海拔山地;不适宜区主要在海拔1 300m以上的山区。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贵州香蕉适宜种植区域,根据近20年贵州香蕉种植试验示范取得的成果,利用贵州各县(市、区)主要气象站点1995—2014年的气象统计资料,以温度作为主要评价因子,综合考虑光照、降雨、坡度等因素,采用GIS技术对贵州香蕉种植气候适宜区进行精细区划。结果表明:贵州香蕉适宜种植区总面积为18 679hm~2,主要分布在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赤水河等流域的罗甸、望谟、册亨、贞丰、兴义、安龙、镇宁等县市,其中优势种植区域面积占99.42%,一般适宜区占0.58%。  相似文献   

7.
在湖北省恩施市不同海拔区域(高度分别是800、1 160、1 500 m)对鄂烟1号、鄂烟6号、鄂烟209 3个白肋烟品种的农艺性状及内在质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随海拔高度的增加,3个品种的农艺性状指标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海拔800 m区域鄂烟6号长势最弱,而在海拔1 160、1 500 m区域鄂烟1号长势最弱;调制后烟叶中的烟碱含量与海拔高度呈负相关,总糖和还原糖含量与海拔高度呈正相关;同一品种评吸质量均以生长于海拔1 160 m区域的烟叶最好、海拔1 500 m的最差;在海拔1 160 m区域鄂烟1号表现最好,而在1 500 m区域鄂烟6号优势突出。总之,恩施市烟区在海拔1 160 m区域是3个白肋烟品种最适宜种植的区域,海拔800 m区域适合栽培鄂烟1号、鄂烟209,海拔1 500 m区域较适合鄂烟6号的种植。  相似文献   

8.
查询相关文献、国家数字植物标本馆和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数据库,收集川续断在全国的采样信息,以温度、降雨和海拔为指标,采用MaxEnt模型软件对川续断在全国的气候适宜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MaxEnt预测模型有效性高.影响川续断适宜性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为最暖季降水量、海拔、温度季节性变化的标准差、季节降水量变异系数、年均温范围和最干季平均温,适宜的取值区间分别为最暖季降水量为500~900mm,海拔为1 800~4 300m,温度季节性变化的标准差为40~75,季节降水量变异系数为65~105,年均温范围为21℃~30℃,最干季平均温度为-1℃~9℃.全国可划分为4个气候适宜等级,依照p0.25为气候不适宜区;0.25≤p0.48为气候较适宜区;0.48≤p0.78为气候适宜区;p≥0.78为气候最适宜区的划分标准,川续断适宜生长区域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西藏、四川、贵州、重庆等省市.  相似文献   

9.
<正>1猕猴桃适生自然条件猕猴桃生长对环境条件要求有10个:1.1纬度。根据猕猴桃生理生态习性和各种环境综合因素的共同作用,猕猴桃在南北纬30~35°区域分布集中,生长良好。世界上猕猴桃生产大国新西兰、智利、意大利等都分布在这一区域。西峡位于北纬33°05′~33°48′。1.2海拔。猕猴桃适宜在海拔200~800m之间生长,海拔500m左右最适宜,150米以下或1200m,以上不  相似文献   

10.
贵州的木薯优势区域规划与布局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阐述了贵州木薯发展的现状与存在问题、优势与机遇。利用气候、海拔、地形等数据,通过3S技术,结合土地利用图、海拔图、坡度图、贵州省气象台站近20年的气象统计数据,综合考虑地理信息、遥感影像等因素,对贵州木薯适宜种植区域进行了规划与布局。规划的优势区主要分布于南、北盘江和红水河、赤水河、樟江、都柳江流域,适宜木薯种植总面积为12.69万hm~2;兼顾总量和质量发展的目标,制定了2016~2035年贵州木薯发展的规划与布局,力争到2035年,贵州木薯发展到3.33万hm~2。为了实现总体目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一.红水河流域文化的基本特征红水河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干流,古称牂牁江,其源头出自云南省沾益县的马雄山,干流全长659公里,流域面积4.379万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澳洲坚果在贵州南亚热区的栽培现状,分析了其大面积栽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澳洲坚果在该地区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不同焙烤温度和时间对澳洲坚果果仁颜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坚果果仁的颜色在焙烤过程中能发生显著变化。针对澳洲坚果果仁在不同焙烤条件下的颜色指标(亮度值、红绿值、黄蓝值、饱和度和色调角)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并找出焙烤条件与果仁颜色的关系。根据颜色指标的变化规律将焙烤条件大致划分为4个焙烤程度:(1)浅度焙烤。焙烤条件为130℃焙烤10~15 min、150℃焙烤5 min和170℃焙烤4 min,果仁颜色奶白色;(2)中度焙烤。焙烤条件为130℃焙烤25~40 min、150℃焙烤10min和170℃焙烤6 min,果仁颜色淡黄色;(3)中深度焙烤。130℃焙烤50~60 min、150℃焙烤15 min和170℃焙烤8 min,果仁颜色金黄色;(4)深度焙烤。150℃焙烤20~30 min和170℃焙烤10~14 min,果仁颜色深黄色。通过建立焙烤坚果颜色与焙烤程度的关系,更好地指导澳洲坚果的焙烤工艺和拓展坚果产品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澳洲坚果青皮在肥料领域的利用及其对茶园土壤和茶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为改良茶园土壤营养状况及提升茶叶产量和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以废弃的澳洲坚果青皮为原料发酵成堆肥,以常规化肥施肥为对照,考察不同化肥减量(减少20%、40%和60%)施用配合澳洲坚果青皮发酵肥增施(15000、22500和30000 kg/ha)模式下的茶园土壤肥力及茶叶产量和质量。【结果】茶园减施20%化肥并增施15000~30000 kg/ha澳洲坚果青皮发酵肥,以及减施40%化肥并增施30000 kg/ha澳洲坚果青皮发酵肥的施肥模式均可提高茶园土壤pH,使其达到适合茶树生长的pH范围;同时,茶叶的产量相关指标(百芽重、芽密度、鲜茶叶产量)和茶叶质量相关指标(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儿茶素、水浸出物)均高于或显著高于(P<0.05)单施化肥的对照组。而减施60%化肥的试验组,即使增施了澳洲坚果青皮发酵肥,对茶园的土壤和茶叶产量和质量亦有不利影响。【结论】减施20%化肥同时增施不少于15000 kg/ha澳洲坚果青皮发酵肥,以及减施40%化肥同时增施30000 kg/ha澳洲坚果青皮发酵肥的施肥模式可在茶叶种植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王爱华  彭恩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283-19286
以赤水河流域为研究对象,指出赤水河流域文化是当地特有的自然人文地理、风土人情、历史风貌所构成的反映该地区人民生产生活状态的文化,具有浓郁的地域特征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分析了典型的封闭与半封闭地理环境下的赤水通道与盐商文化的关系,指出赤水河整治带来了赤水盐道的繁荣、商业古镇的兴盛以及古镇建筑、会馆文化的发展。解析了赤水丰富的自然资源与生产生活文化的关系,指出丹霞地貌孕育了石文化、赤水河水资源造就了渔猎渔业文化、特殊的水文地质环境孕育出以茅台为代表的酒文化,此外还有百年积淀的竹文化。最后介绍了在赤水特殊的地理位置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军事文化与长征精神。强调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重要基础,对一个地区的文化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贵州南亚热区芒果品种适应性鉴选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贵州南亚热区对13个芒果品种进行了适应性筛选,其中金穗芒、红象牙、台农1号、金煌芒、四季芒、红芒6号的生产优势较强,试果期平均产量为7.53~13.48 t/hm2,加权平均产量为8.78 t/hm2,较对照紫花芒(CK1)和QR21/8(CK2)的平均产量增产28.28%,适宜在贵州南、北盘江及红水河流域低热河谷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初步研究表明,贵州红水河沟谷残存季雨林共有蕨类植物178种(含变种和变型),隶属于30科67属。该区蕨类植物中优势科、属明显,优势科有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金星蕨科Thelypteridaceae,卷柏科Selaginellaceae,凤尾蕨科Pteridaceae,蹄盖蕨科Athyriaceae,铁角蕨科Aspleniaceae,三叉蕨科Aspidiaceae,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铁线蕨科Adiantaceae;优势属有卷柏属Selaginella,凤尾蕨属Pteris,毛蕨属Cyclosorus,铁线蕨属Adiantun,短肠蕨属Allantadia,铁角蕨属Asplenium,线蕨属Colysis。区系分析结果表明,该区蕨类植物属的地理成分包含世界广布成分、热带成分、热带亚热带成分、亚热带成分、温带成分和东亚成分等6个成分类型,以热带亚热带成分(含26属)为主,频率达44.83%;种的区系成分包含世界广布成分、热带成分、热带亚热带成分、温带成分、东亚成分和中国特有成分等6个成分类型,以热带亚热带成分为主(含103种),频率达59.54%。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该蕨类区系与深圳南山区蕨类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的组成最为相似、图1表3参26  相似文献   

18.
为了筛选出适合西吉县不同生态区域、不同海拔高度地区种植的玉米品种,在西吉县玉米的不同种植区,进行了不同海拔高度玉米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海拔1800m以下葫芦河川道区属低海拔适宜种植区,适宜种植的玉米品种为金穗1号、中单5485和登海1号等中晚熟品种;海拔1800~1900m西部黄土丘陵区属中海拔适宜种植区,适宜种植的玉米品种为金穗1号、富农1号和吉单261等中晚熟品种;海拔1900~2000m东部土石山区属高海拔次适宜区,适宜种植的玉米品种为长城706、金穗1号和酒单3号。总体上评价,金穗1号玉米品种在西吉的适应性较强,适合在西吉不同海拔地区种植,产量表现均突出,应在今后扩大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19.
澳洲坚果芽砧的嫁接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澳洲坚果嫁接育苗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砧木不同苗龄、接穗不同留叶量、接穗不同成熟度嫁接试验研究了澳洲坚果芽砧嫁接的技术.结果表明:芽砧用未出土或出土未展叶的芽苗,接穗用半木质化绿枝,保留1片完整叶嫁接,成活率可达95%以上.用该技术可提高澳洲坚果育苗嫁接成活率及缩短育苗时间,降低育苗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