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致病疫霉拮抗菌筛选及复合发酵液的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为了利用微生物源活性物质控制马铃薯晚疫病,对显著抑制致病疫霉菌丝生长的拮抗微生物进行了筛选,并研究其单一发酵液和复合发酵液对致病疫霉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从36种微生物中筛选出了16种对致病疫霉菌丝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的微生物,其中B3282(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A32810(放线菌)这3种微生物的抑菌率均在70%以上;A4228、A32912、A5253和A32914等4种放线菌的抑菌率均在60%以上。对36种微生物单一发酵液的抑菌试验表明:仅白菜黑斑病菌、梨黑斑病菌和A32914的发酵液对致病疫霉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抑菌率分别为80.51%、70.20%和48.91%;进一步将36种单一发酵液两两复合后发现,部分复合发酵液表现出了明显的增效作用,其中抑菌率最高及增效作用最强的是梨黑斑病菌和白菜黑斑病菌浓度为10 mg/ mL的复合发酵液,抑菌率达90.38%。  相似文献   

2.
放线菌F24发酵液对灰霉菌拮抗作用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筛选出对灰霉病菌有拮抗作用的生防放线菌株,采用生长速率法和抑制孢子萌发法测定不同放线菌株发酵液对灰霉病菌的抑制率,研究了F24,F25,F26,F27 4种放线菌株对灰霉病病原菌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F24放线菌株在液体培养基C和E中的发酵液呈褐色,菌丝呈球状、生长量最大。采用E和C 2种培养基培养的F24放线菌发酵滤液对灰霉病菌丝的抑菌作用最强,3 mL剂量处理的抑菌率分别为79.8%和78.9%。孢子萌发试验结果表明:F24菌株对靶标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显著,培养基C和E稀释1倍发酵液的抑制率分别为82.76%,83.95%。  相似文献   

3.
致病疫霉拮抗内生细菌的筛选及离体防病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筛选对致病疫霉菌丝有显著抑制作用的植物内生细菌菌株,并测试其在马铃薯离体组织上对晚疫病的预防效果,本试验利用传统的分离培养方法从常见几种茄科植物组织内分离纯化内生细菌,以平板对峙法和滤纸片法分别测试细菌活体、无菌体发酵液和菌液对致病疫霉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在马铃薯块茎切片和离体叶片上测试菌液对晚疫病的预防效果。结果表明,分离纯化的81株内生细菌中,活体菌株对致病疫霉有抑制作用的有63株,抑制率达到50%以上的31株菌,其中以分离自辣椒果实的LJ-6和马铃薯块茎的TD-12菌株的抑制作用最强,抑菌率分别为93.12%和92.24%;同时发现活体菌株抑制率达到50%以上的31株菌的发酵液原液均无明显抑制作用,但这些菌株菌液的抑制作用普遍优于活体菌株;TD-12菌株的菌液在马铃薯块茎切片上对晚疫病具有显著的预防及诱导抗病效果,保护率均在91%以上;在马铃薯离体叶片上对晚疫病的防效为76.23%。这些结果表明TD-12菌株在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方面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K4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抑制作用和增产机制,为该菌剂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制备K4菌液、无菌滤液,应用四线法、抑制率测定法和盆栽试验,研究K4菌株发酵液的产酸过程,以及K4菌液和无菌滤液对马铃薯晚疫病菌菌丝生长、游动孢子释放、孢子囊萌发产生芽管的抑制作用及在马铃薯上的防病促生效果。【结果】K4菌株在发酵过程中产生酸性物质使发酵液的pH不断降低,到达生长稳定期时发酵液的pH在5.45~5.49。K4菌液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菌丝生长、游动孢子释放和孢子囊萌发产生芽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71.17%,93.01%,71.28%,而K4无菌滤液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游动孢子释放和孢子囊萌发的抑制率分别为65.48%,49.42%。在离体叶片上,K4菌液和无菌滤液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相当,在45.37%~45.87%。在盆栽试验中,接病前喷施K4菌液及无菌滤液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达到了38.50%和20.66%,使马铃薯茎叶干质量较对照分别增加6.98%和2.77%,块茎干质量较对照分别增加126.42%和67.64%。【结论】K4菌液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抑制效果好于K4无菌滤液,表明K4菌液对马铃薯晚疫病的抑制机理为竞争抑制和菌体代谢产物抑制双重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假单孢菌20#-5菌株对致病疫霉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不同浓度的发酵液对致病疫霉生长影响的检测和对马铃薯晚疫病菌孢子萌发的影响试验,发现假单孢菌20#-5菌株对致病疫霉的抑菌机制主要是抑制菌丝的生长及孢子的萌发,2.86%的发酵液的抑制率可达60%以上,高浓度的发酵液对病菌菌丝的生长起抑制而非杀死作用。通过离体叶片试验和盆钵试验,发现此菌株发酵液的主要成分对作物主要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获得具有抑制番茄灰霉病活性的放线菌菌株,对采自青藏高原不同地区的15份供试土样进行选择性分离,采用活体组织法对分离到的放线菌进行抑制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活性筛选,并进一步测试高活性菌株发酵液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分离到的279株放线菌中有28株对番茄灰霉病菌具有60%以上的室内药效,其中6株放线菌对番茄灰霉病菌室内药效可达90%以上,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从海南南部尖峰岭、海南省中部五指山林地,海口市郊土壤中分离了91个放线菌菌株。进行了放线菌与病原菌在培养皿内的对峙培养,筛选出3个对芒果炭疽菌、芒果褐色蒂腐病原菌拟茎点霉和芒果蒂腐病原菌链格孢菌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菌株尖峰岭11、38、39。将3个拮抗放线菌株液体培养,发酵液对病菌孢子萌发和芽管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尤其对芽管伸长有较好抑制作用。冷冻干燥法进一步将发酵液中抑菌活性物质粗提,发现10mg/l提取物对芒果炭疽菌和链格孢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获得具有拮抗棉花枯、黄萎病菌的棉杆促腐菌剂,进行棉杆纤维素分解菌分离及拮抗菌株的筛选,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菌株对棉花枯、黄萎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通过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菌株发酵液对2种病原菌菌丝生长以及孢子萌发的影响,并对筛选得到的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获得1株具有抑菌效果的棉杆纤维素分解菌SJ-3,其羧甲基纤维素酶活(CMCase)达到69.1 U/mL,滤纸酶活(FPase)达到48.5U/mL。该菌对棉花枯、黄萎病菌菌丝生长均有显著抑制,抑制率分别达到24.7%、23.1%。其发酵液具有抑菌活性,较高的发酵液浓度能增强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发酵液对枯萎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较强,最高抑制率为21.6%,而对该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较弱,最高抑制率仅为6.2%;发酵液对黄萎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最高分别达到32.2%、21.4%。经鉴定,菌株SJ-3为普通青霉(Penicillium commune)。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特殊生境中分离筛选对植物枯、黄萎病具有较高生防活性的土壤放线菌,为深入开展枯、黄萎病的生物防治提供高效菌株。【方法】用平板稀释法,从采自广西、江苏、陕西等地特殊生境的5份土壤样品中分离放线菌;以西瓜枯萎菌、茄子黄萎菌、棉花枯萎菌作为靶标菌,通过平板对峙法进行初筛和复筛;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水琼脂平板法,测定入选菌株发酵液的活性,并对其中拮抗活性高的菌株进行形态特征、培养特征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分析鉴定,初步确定其分类地位。【结果】从5份采自特殊生境的土壤样品中共分离出53株放线菌,并从中筛选出JSC14、GXW1、GXC1、JSW5、JSW7等5株对所有靶标菌都有明显拮抗效果的菌株,其中JSC14菌株发酵液抑菌作用最强。对5株菌发酵液抑菌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JSC14和GXW1菌株发酵液对供试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菌丝生长抑制率为62.98%~95.38%,孢子萌发抑制率为69.52%~100.0%。经初步鉴定,菌株JSC14为链霉菌属白孢类群白色亚群白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us),菌株GXW1为拟诺卡氏菌属链孢拟诺卡氏菌(Nocardiopsis streptosporus)。【结论】获得2株对植物枯、黄萎菌有较高生防活性的土壤放线菌,为进一步探讨利用特殊生境中的放线菌控制土传病害提供了研究材料。  相似文献   

10.
李丽艳  蒋继志  郭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671-14672,14675
[目的]筛选获得显著拮抗致病疫霉的细菌菌株,为深入开发利用拮抗细菌抑制致病疫霉并控制马铃薯晚疫病提供依据。[方法]用平板对峙法和滤纸片法测定61株细菌活体、发酵液及菌液对致病疫霉的抑制作用并进一步测定了SR13-2菌株的诱导抗病作用。[结果]供试的61株细菌活体对致病疫霉菌丝生长的抑制率达到60%以上的有24株,其中HT-6菌株的抑菌作用最强,抑菌率达到了89.92%;但所有供试菌株的发酵液均无显著抑菌作用,而大部分菌株菌液的抑菌作用却明显高于活体菌株,其中以S34-1菌株的抑菌作用最强,抑菌率为91.50%;同时发现SR13-2菌株的菌液具有显著的诱导抗病作用,保护率可达60%。[结论]拮抗菌株S34-1和SR13-2的活体与发酵液的抑菌作用之间无相关性,而菌液在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方面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从矮火绒草根内分离获得的内生细菌对致马铃薯晚疫病病菌的抑制作用,采用稀释平板法分离矮火绒草内生细菌,以对峙培养法和打孔法分别测试细菌菌株和发酵液滤液对晚疫病菌丝生长和孢子囊萌发的抑制作用,并对优势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在分离的54株细菌中,有20株细菌对晚疫病病菌具明显拮抗作用,有6株抑菌率达80%以上.其中,KBL17和KBL8菌株对致病疫霉的抑菌率较高,分别为95.47%、88.37%;发酵滤液以KBL17和KBL6的抑菌率较高,分别为92.58%、83.21%,KBL17的孢子囊抑制率最高,为96.03%;盆栽试验中,细菌菌株发酵滤液处理能够导致晚疫病病情指数下降,其中KBL17菌株防效最好,达到76.04%,低于化学药剂嘧菌酯的防效(82.57%).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与化学杀菌剂(70.27%)相比,KBL17菌株对晚疫病的平均防效达到67.45%.经鉴定KBL17菌株为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该菌株在马铃薯晚疫病防治中有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寻找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新型生物农药,测定了农抗万隆霉素对马铃薯晚疫病菌菌丝生长、游动孢子释放和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其对马铃薯晚疫病菌菌丝生长,游动孢子释放和萌发的抑制中浓度分别为39.22μg/mL、335.63μg/mL和22.13μg/mL。离体叶片测试发现,浓度高于1.25mg/mL时,对马铃薯晚疫病菌致病性的抑制效果达60%以上。农抗万隆霉素对马铃薯晚疫病菌有明显的抗生作用,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3.
李双东  曹克强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4):11376-11378
[目的]研究枯草芽孢杆菌EB-28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抑菌作用及防治效果。[方法]制备EB-28发酵液、菌悬液及无菌体培养液。研究EB-28对马铃薯晚疫病菌菌落生长的影响,EB-28无菌体培养液对马铃薯晚疫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EB-28菌悬液及无菌体培养液对马铃薯晚疫病菌游动孢子释放的抑制作用,并通过离体叶片试验和盆栽试验研究EB-28菌株菌悬液及无菌体培养液对马铃薯晚疫痛的防治作用。[结果]EB-28无菌体培养液对马铃薯晚疫病菌游动孢子释放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制率达到了91.26%,但对晚疫病菌菌丝生长没有抑制作用。盆栽试验中,EB-28菌悬液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达到74.22%,显著高于离体叶片试验中的55.68%;其无菌体培养液的防效分别为61.80%、60.54%。[结论]为EB-28在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方面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地衣芽孢杆菌代谢物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明确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代谢物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抑制作用,研究了地衣芽孢杆菌代谢物对马铃薯晚疫病菌菌丝生长、游动孢子释放、游动孢子的萌发、孢子囊萌发产生芽管的抑制作用.结果得出,地衣芽孢杆菌代谢物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游动孢子释放和游动孢子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代谢物浓度为50ml/l时,其抑制率分别为85.76%和77.29%;对菌丝生长和孢子囊萌发产生芽管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弱,在代谢物浓度为50ml/l时,其抑制率为49.79%和46.57%.  相似文献   

15.
从土壤中分离获得对马铃薯晚疫病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假单胞菌HC5。采用皿内涂布法、平板对峙法和平板渗透法分别评价了HC5菌株发酵液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抑制能力,采用平板渗透法进一步研究了菌株HC5发酵液在不同温度、p H以及紫外线照射时间下对马铃薯晚疫病菌抑制的稳定性。结果显示,不同方法下,菌株HC5对马铃薯晚疫病菌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病原菌几乎不生长。菌株HC5发酵液在温度50℃以下,pH为5~11时,紫外线照射120 min均对马铃薯晚疫病菌具有抑制作用,即菌株HC5的耐受稳定性较强。  相似文献   

16.
从农用植物酵素液中筛选对梨黑腐皮壳菌(Valsa pyri)具有抑菌活性的细菌菌株,明确其对梨树腐烂病的防治潜力,以梨黑腐皮壳菌为靶标菌,通过平板对峙培养和牛津杯法从分离自农用植物酵素液的细菌中筛选拮抗菌株,并分析拮抗菌株对病原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影响及防病效果。结果表明,从农用植物酵素液中分离的68株细菌中初筛出15株对梨黑腐皮壳菌具有抑菌作用的细菌,占分离菌株数的22.1%,抑菌率为41.25%~74.14%。经过复筛,4个菌株(gjfn2、gjfn4、PFN41、PGY-FX67)的发酵液和除菌发酵滤液抑菌率分别大于70%和60%,显著高于其他菌株。采用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RNA和gyrA基因序列分析,将gjfn2、gjfn4和PGY-FX67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PFN41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4个拮抗菌株发酵液和除菌发酵滤液对梨黑腐皮壳菌分生孢子的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gjfn4、PFN41菌株发酵液及除菌发酵滤液对梨黑腐皮壳菌分生孢子的抑制率36 h均可达到100%,并使梨黑腐皮壳菌菌丝形态畸形、弯曲、末端膨大。离体枝条法防效测定结果表明,4个菌株的发酵液防效均达到79%以上,除菌发酵滤液防效均达到73%以上,其中gjfn4菌株的防效最佳,其发酵液、除菌发酵滤液及除菌发酵滤液50倍稀释液对梨树腐烂病防效分别均达到84.79%、81.57%和67.27%。由此表明,从农用植物酵素液中筛选获得的拮抗细菌菌株具有防治梨树腐烂病的良好潜力。  相似文献   

17.
番茄枯萎病菌拮抗放线菌的筛选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番茄枯萎病菌为靶标菌,采用平板对峙法、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孢子萌发法及活体盆栽试验,对分离自不同地区和生态环境的100株土壤放线菌进行活性筛选及活性菌株作用方式的初步探索。结果显示,初筛后有36个菌株对番茄枯萎病菌表现出抑制作用,其中7个菌株抑菌带宽度大于10mm;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活性复筛结果表明,有5株放线菌具有较好的研究价值,其中NY-20菌株抑菌能力最强,其发酵原液对番茄枯萎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89.28%和83.04%,并可导致番茄枯萎病菌的基内菌丝细胞畸形;盆栽试验结果表明,NY-20发酵液对番茄枯萎病具有较好的保护(56.67%)和治疗(50.18%)作用,具有较好的生防潜力。  相似文献   

18.
放线菌19G-317菌株发酵产物抑菌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明确放线菌19G-317菌株发酵产物对植物病原菌的抑制活性,为该菌株在农业病害防治中的开发应用及后续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孢子萌发法、活体组织法和盆栽试验,测定放线菌19G-317菌株发酵产物的抑菌效果。【结果】生长速率法试验表明,放线菌19G-317菌株发酵产物对供试22种植物病原菌菌丝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发酵液对其中11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率大于60%,菌丝提取物对其中8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率大于90%;发酵液和菌丝提取物对油菜菌核病菌菌丝生长的EC50分别为84.30和18.80 mg/L。孢子萌发试验表明,发酵液和菌丝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孢子的萌发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0.5 mg/mL质量浓度下,其抑制率分别为94.26%和96.20%;组织法试验表明,在10 mg/mL质量浓度下,发酵液和菌丝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的药效分别为72.17%和76.95%;盆栽试验表明,19G-317菌株发酵液和菌丝提取物对辣椒疫霉病均有一定的保护和治疗作用。【结论】放线菌19G-317菌株抑菌谱较广,对植物病菌的防治有很大的研究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9.
采用孢子萌发法和菌丝生长法测定地果地上组织甲醇提取物对黄瓜霜霉病菌和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抑菌活性,提取物对2种供试病菌的孢子囊萌发,对马铃薯晚疫病菌菌丝生长均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浓度为1 000 μg/mL时,抑制率均达到90%。盆栽试验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的地果提取液稀释100倍对黄瓜霜霉病菌和马铃薯晚疫病菌的盆栽防效分别为85.89%和93.82%,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效为76.76%。  相似文献   

20.
将来源于44科的88种中草药等植物材料的提取物稀释500倍后,与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的孢子囊悬浮液混合。有31种材料的提取物在该浓度下表现了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游动孢子囊间接萌发的完全抑制作用,有46种提取物也表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另有11种提取物在该浓度下没有表现抑制作用。在抑制菌丝生长作用的试验中,植物提取物用黑麦培养基稀释200倍,然后倒皿,在8.5cm直径的培养皿中央放-马铃薯晚疫病菌菌片,16℃下培养,15d后测量菌落直径大小。结果表明,在供试的83种提取物中,在稀释200倍浓度下,有32种提取物表现了对菌丝生长的完全抑制作用,24种表现了比较强的抑制作用,而有27种提取物没有表现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甚至还表现了对菌丝生长的促进作用。同时,还有19种提取物在抑制孢子囊萌发和抑制菌丝生长两项测试中均表现出完全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