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为探究细胞壁果胶对Cd胁迫的响应机理,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不同镉(Cd)浓度(0、25、50、75、100、200 mg·kg-1)对伴矿景天细胞壁果胶含量、果胶甲酯酶(PME)活性、细胞壁果胶半乳糖醛酸含量和Cd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d处理浓度的增加,伴矿景天地上部和根部细胞壁螯合态果胶、碱性果胶含量均在Cd处理浓度为100 mg·kg-1时最大,且螯合态果胶含量表现为地上部>根部,碱性果胶含量表现为地上部<根部。地上部细胞壁PME活性和半乳糖醛酸含量在Cd处理浓度为25 mg·kg-1时最大,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了 40.4%和 39.2%。Cd胁迫抑制了根部细胞壁 PME活性,Cd处理浓度为 75 mg·kg-1时,伴矿景天地上部和根部 Cd含量最高,与对照相比分别显著增加了58.4倍和70.1倍;螯合态果胶含量和碱性果胶含量与植物Cd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根部的细胞壁果胶半乳糖醛酸含量和螯合态果胶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880,P<0.05)。研究发现,伴矿景天通过调整细胞壁果胶半乳糖醛酸含量来改变果胶含量,以增强伴矿景天对Cd的吸收累积。  相似文献   

2.
植物轮作模式对镉污染农田的修复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植物镉(Cd)的积累特征及对Cd污染土壤的修复潜力,筛选便于推广的中轻度Cd污染农田土壤的植物修复模式,通过田间试验,利用不同吸Cd特性的水稻、油菜、油葵和伴矿景天等植物进行组合轮作,对土壤Cd有效性、植物不同部位Cd含量、富集系数、Cd积累量及移除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供试植物对土壤Cd的积累能力较强,除伴矿景天外,植物不同部位Cd的富集系数为1.03~8.82,不同轮作模式两茬植物地上部Cd积累量分别为13.81~81.34 g·hm-2和21.54~74.12 g·hm-2。不同轮作模式Cd移除量表现为伴矿景天与Cd高积累品种晚稻轮作(SPOS)>伴矿景天与Cd高积累油葵轮作(SPHA)>当地主栽品种早稻与Cd高积累品种晚稻轮作(CKOS)>当地主栽品种早稻与当地主栽品种晚稻轮作(CK)>Cd高积累品种油菜与Cd高积累品种晚稻轮作(HNOS),其中最大移除量达150.34 g·hm-2。第一茬植物收获后,伴矿景天降低土壤Cd含量和有效态Cd含量的效果最好,最高分别下降了15.66%和37.14%,而第二茬植物收获后,土壤有效态Cd含量均升高了95.51%以上,有利于下一年植物的吸取修复。油菜地上部Cd积累量最低,但其土壤有效态Cd含量较试验前升高了20.00%,且油菜生长期与伴矿景天接近,因此适宜与伴矿景天间套作。综上所述,伴矿景天与高积累晚稻轮作、伴矿景天与高积累油菜间套作对中轻度Cd污染农田修复潜力较大,可作为湘中Cd污染农田修复治理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3.
为了从自然环境中寻求重金属高富集植物资源,调查了江苏省某镉(Cd)污染农田的野生植物分布,成对采样分析了19种植物根区土壤-整株的Cd含量,比较了各植株不同部位(根、茎、叶、花、果)对Cd的积累特征。结果表明:各植物生境土壤Cd含量范围为1.72~16.5 mg·kg-1,植株地上部Cd含量为1.20~43.2 mg·kg-1,有11种植物的Cd生物富集系数(BCFCd)超过1,8种植物由根向地上部迁移的Cd转运系数(TFCd)超过1,且其中6种植物的BCFCd和TFCd都超过1,具备重金属富集植物的特点。不同植物的各器官BCFCd和TFCd值也呈现较大差异,根部BCFCd最高的是水苋菜(6.50),野胡萝卜最低(0.23);茎中BCFCd和TFCd最高的都是水苋菜,分别为18.7和2.87,BCFCd野胡萝卜最低(0.20),TFCd飞廉最低(0.44);叶中BCFCd翅果菊最高(5.44)、野胡萝卜最低(0.33),TFCd商陆最高(3.03)、一年蓬最低(0.84);花中BCFCd最高的是碎米莎草(5.17),一年蓬最低(0.24),TFCd最高的是野胡萝卜(1.08),飞廉最低(0.26);果中BCFCd和TFCd最高的都是水苋菜(22.6和3.47),最低的都是齿果酸模(2.12和0.56)。整株综合评估比较,水苋菜、碎米莎草、青葙和商陆的地上部Cd富集量较高,分别达到了43.2、28.1、22.7 mg·kg-1和20.7 mg·kg-1。基于BCFCd和TFCd,兼顾各种植物的生物量,水苋菜(首次发现)、齿果酸模、碎米莎草、翅果菊用于Cd污染农田土壤修复的潜力较大,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试验。  相似文献   

4.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研究菌肥和泥炭土浸提液对东南景天生物量、Cd富集特征、土壤Cd有效性和土壤理化性质及对后茬水稻在落干条件下水稻Cd的影响。结果表明,菌肥和泥炭土浸提液均能提高东南景天对土壤重金属的提取效率,其中施用两次液体菌肥的效果最好,东南景天对Cd提取量为0.34 mg·pot-1,是对照的3.1倍,泥炭土浸提液处理的东南景天Cd提取量为0.32 mg·pot-1,是对照的2.9倍,这两种处理对Cd的提取率较高,达到13%~15%,土壤全量Cd的降低幅度达到17.55%~20.41%。东南景天收获后种植水稻,落干条件下促进了水稻对Cd的吸收,稻米和茎叶的Cd提取量较对照增幅分别为30.31%~396.24%和12.36%~257.65%,其中在菌肥及泥炭土浸提液联合处理下水稻对Cd的吸收最大,稻米和茎叶的Cd含量分别为2.14 mg·kg-1和2.88 mg·kg-1,水稻地上部对Cd总提取率达到3.15%。因此,施用两次菌肥是提高东南景天提取土壤Cd的有效措施,菌肥与泥炭土浸提液联合施用在落干条件下显著强化了水稻对土壤Cd的提取。  相似文献   

5.
硫对镉胁迫下小白菜镉富集、光合速率等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以小白菜品种"七宝青"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外施硫(50 mg·kg-1)对不同镉(Cd)处理水平(0、5、25、50、100 mg·kg-1>)下小白菜生长、Cd吸收转运、光合特性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单一Cd处理相比,5.25 mg·kg-1 Cd处理水平下,外施硫显著促进了小白菜的生长,其株高分别增加了11.14%和21.16%,地上部干重分别增加了22.55%和19.90%,根部干重分别增加了27.83%和20.29%,叶绿素含量分别增加了11.81%和15.13%。外施硫降低了小白菜Cd的转运系数(TF)和地上部生物富集系数(BCF),提高了根部BCF。25 mg·kg-1 Cd处理水平下,外施硫小白菜地上部Cd含量显著降低了24.82%,根部Cd含量显著增加了23.94%,TF值最小。5.25 mg·kg-1 Cd处理水平下,外施硫能够明显缓解Cd胁迫对小白菜叶片光合作用的抑制,其净光合速率(Pn)分别增加了13.15%和15.22%,气孔导度(Gs)分别增加了13.81%和15.42%。25 mg·kg-1 Cd处理水平下,外施硫小白菜叶片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及抗坏血酸含量分别增加了20.82%、23.34%、26.79%和25.72%。研究结果表明,在25 mg·kg-1 Cd处理水平下,外施50 mg·kg-1硫显著减少了Cd从根部向地上部转移,降低小白菜地上部Cd含量,提高Cd胁迫下小白菜叶片的光合强度以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对小白菜Cd毒害的缓解效应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硫肥对伴矿景天修复镉污染土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穴施硫粉和硫酸亚铁肥对伴矿景天(Sedum plumbizincicola)修复中性Cd污染土壤的影响,筛选不同硫肥最佳施用量以提高植物提取效率,在阳朔县兴坪镇思的村土壤Cd全量为0.65 mg·kg-1的农田上,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设计穴施低、中、高剂量硫粉、硫酸亚铁等7个处理,对比监测了强化修复前后土壤pH、Cd全量、有效态Cd含量和伴矿景天生物量及Cd含量。结果表明:与不施用硫肥的处理(CK)相比,60 d后穴施不同硫肥处理有效降低了土壤pH,提高了土壤有效态Cd含量,同时有效提高了伴矿景天地上部生物量和Cd含量。通过处理效果与成本对比可知,每公顷穴施79 kg硫粉、252 kg硫酸亚铁效果较好,与CK相比,土壤pH分别降低了0.94、0.67个单位,土壤有效态Cd含量分别提高了111.5%、169.5%,伴矿景天地上部生物量分别提高了11.9%、40.7%,地上部Cd含量分别提高了48.5%、132.1%,地上部Cd提取量分别提高了65.8%、226.3%。研究表明,硫粉和硫酸亚铁肥均是伴矿景天修复中性Cd污染农田土壤的潜在强化提取剂,且硫酸亚铁处理修复效率显著高于硫粉处理。  相似文献   

7.
铅冶炼污染石灰性土壤上冬小麦间作伴矿景天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田间试验探讨了在河南省某铅冶炼污染石灰性土壤上冬小麦与镉超积累植物伴矿景天(Sedum plumbizincicola)间作的可行性。研究采用百农矮抗58和郑麦7698两个小麦品种,设置小麦单作和小麦与伴矿景天间作两种种植方式。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间作后土壤砷、镉和铅有效性均略有下降或持平。小麦与伴矿景天间作后,籽粒砷、镉和铅含量未出现显著差异(P>0.05),试验条件下小麦籽粒镉含量超过国家标准GB 2762—2012限值。间作伴矿景天地上部镉平均含量为23.4 mg·kg-1,小麦品种对伴矿景天地上部镉含量无明显影响。间作伴矿景天地上部对镉的积累量为2.12 g·hm-2。小麦与伴矿景天间作后,土壤有效氮和有效磷含量均有一定程度的上升(增加幅度2.87%~42.0%),间作对小麦籽粒产量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产量下降0.578%~5.57%)。试验条件下,冬小麦间作伴矿景天未起到改善小麦籽粒品质的作用,且间作条件下伴矿景天对土壤的修复能力较低。  相似文献   

8.
轮间作对伴矿景天和苋菜生物量及Cd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苋菜与Cd超富集植物伴矿景天间作和轮作的盆栽试验,探索间作和轮作对苋菜、伴矿景天生物量及其地上部Cd含量的影响,考察伴矿景天修复Cd中轻度污染菜地土壤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间作和轮作都没有显著影响苋菜和伴矿景天的单株生物量及其地上部Cd含量,轮作显著影响土壤pH值和乙酸铵-Cd含量。土壤pH值和乙酸铵-Cd含量与苋菜和伴矿景天地上部Cd含量没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不同品种茶树对镉的响应差异,比较了9个当前主栽茶树品种对Cd吸收累积的差异特征。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品种茶树在对照、Cd处理(土壤Cd含量1 mg·kg-1)条件下,茶树地上部分干物质质量、Cd在茶树各部位的含量、富集转运系数以及茶树根部镉相关转运蛋白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Cd处理下不同茶树品种地上部分干物质质量出现不同程度增加。两种处理下,Cd在茶树中的分布趋势均表现为根 > 枝干 > 成熟叶 > 新梢,Cd处理下,这四个部位平均Cd含量分别为32.79、0.293、0.112、0.044 mg·kg-1。Cd处理下,土-根的富集系数和根-枝干、根-成熟叶、根-新梢的转移系数范围依次为7.17~30.12、0.017~0.078、0.002~0.007、0.000 3~0.006 1。CsZIP1、CsZIP2、CsHMA2、CsCAX2在紫鹃中表达量最高,CsHMA1在中茶108、乌牛早、紫鹃、浙农117表达差异不显著。综上,当茶园土壤0.3≤Cd≤1.5 mg·kg-1时,不同品种茶树的新梢Cd含量都远低于国家标准限值(Cd≤1 mg·kg-1),处于安全范围内。  相似文献   

10.
红叶甜菜-花生和油葵-花生轮作修复土壤Cd的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生物量高的经济作物进行轮作,可在加快修复土壤Cd污染进程的同时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本研究在长沙市望城区群力村Cd轻度污染的土壤进行冬季种植红叶甜菜、夏季复种植花生和春末种植油葵、夏季复种植花生的轮作模式试验,探究重金属修复潜力。结果表明:花生、油葵、红叶甜菜各部位Cd富集系数除花生果实外均大于1,对Cd均有较强的富集能力。油葵-花生、红叶甜菜-花生轮作模式种植一季可提取土壤Cd总量分别为40.80 g·hm-2和53.34 g·hm-2。红叶甜菜-花生轮作将土壤Cd含量由0.316 mg·kg-1降至0.286 mg·kg-1,油葵-花生轮作一季将土壤Cd含量由0.316 mg·kg-1降至0.283 mg·kg-1。研究表明,红叶甜菜-花生、油葵-花生轮作模式均对土壤重金属Cd有较好的修复潜力。  相似文献   

11.
柠檬酸和琥珀酸提取牡蛎匀浆液中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琥珀酸和柠檬酸提取牡蛎匀浆液中的镉,并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有机酸的pH对牡蛎匀浆液中镉的提取率影响最大,其次是料液比和时间。浓度和温度的影响因有机酸类型不同而有差异。琥珀酸提取镉的最佳条件如下:时间为2 h,温度为35 ℃,酸浓度为0.02 mol/L,料液比为1∶15,pH为2.0;柠檬酸提取镉的最佳条件如下:时间为2 h,温度为35 ℃,酸浓度为0.04 mol/L,料液比为1∶15,pH为2.5。在最佳条件下两种有机酸对牡蛎匀浆液中镉的提取率达到90.2%~91.8%。  相似文献   

12.
3个地理群体大银鱼营养成分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3个野生大银鱼(Protosalanx hyalocranius) 群体样本于2010年12月采集于江苏太湖、黑龙江连环湖和吉林石头口门水库,分别对其主要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从营养学的角度分析和评价不同地理群体大银鱼的品质。结果表明:3个地理群体之间大银鱼蛋白质含量和水分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 >0.05);粗脂肪含量在3个群体间差异显著(P<0.05)。氨基酸及非必需氨基酸总量以江苏太湖群体中含量最高,分别占干重的76.14%和45.57%,黑龙江连环湖最低为71.54%和42.64%,黑龙江连环湖群体氨基酸总量与其它地理群体差异显著(P<0.05)。在脂肪酸总量上,3个地理群体差异不显著(P >0.05)。不饱和脂肪酸在总脂肪酸中的比例大小排列次序为黑龙江地理群体、太湖地理群体、吉林地理群体。吉林地理群体大银鱼的必需氨基酸指数、氨基酸评分和化学评分均高于另外2 群体。黑龙江地理群体大银鱼饱和脂肪酸及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与其它群体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 。综合比较,江苏太湖及吉林群体大银鱼的营养价值要优于黑龙江群体。  相似文献   

13.
人工繁殖条件下日本鳗鲡鱼卵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初孵仔鳗的开口饵料一直是实现全人工繁殖的难点,鱼卵的营养成分分析能够为开口饵料的设计提供帮助,因此,本实验对人工繁殖条件下获得的日本鳗鲡鱼卵进行了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和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日本鳗鲡卵中水分含量为82. 28%、粗蛋白质含量为10. 54%、粗脂肪含量为7. 24%、粗灰分含量为0. 78%。此外,共检测出17种氨基酸,包括7种必需氨基酸(EAA)和10种非必需氨基酸(NEAA),总氨基酸(TAA)含量为8. 07%,EAA含量为3. 19%,NEAA含量为4. 88%;依据FAO/WHO建议的氨基酸评分模式,分别对氨基酸进行氨基酸评分(AAAS)和化学评分(CCS),其中,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缬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异亮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EAAI)为7. 79%。在日本鳗鲡卵中检测出27种脂肪酸,包括9种饱和脂肪酸(SFA)、8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10种多不饱和脂肪(PUFA),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41. 14%、18. 19%、40. 69%,其中C20:5n-3(EPA)+C22:6n-3(DHA)占脂肪酸总量的30. 25%。日本鳗鲡鱼卵中钾、钙的含量丰富,分别为1 698. 676 mg/kg和121. 268 mg/kg。高含量的DHA符合海水鱼类鱼卵的特点,低含量的氨基酸可能是限制初孵仔鳗生存的原因。研究中所获得的各营养素需求量为初孵仔鳗的开口饵料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苹果酸和柠檬酸对铜胁迫下珊瑚樱种子萌发的影响,筛选其最适外施浓度,为分析重金属胁迫下有机酸缓解作用和植物反应机制提供参考。【方法】以珊瑚樱为试材,用不同质量浓度铜胁迫(0,10,20,40,60,80,100 mg/L)处理,通过测定种子萌发指标筛选铜对珊瑚樱种子的半致死浓度。在此基础上,依据珊瑚樱果实中低分子量有机酸(苹果酸和柠檬酸),研究不同浓度(1,3,5和10 mmol/L)苹果酸和柠檬酸对铜胁迫(40 mg/L)下珊瑚樱种子萌发参数(发芽时间、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芽长)和根系活力的影响,运用主成分分析(PCA)和聚类分析对2种有机酸缓解铜胁迫下珊瑚樱种子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当铜质量浓度为40 mg/L时,珊瑚樱种子发芽显著受抑(P<0.05),且活力指数和芽长受抑程度均达到50%。(2)当外源苹果酸浓度为5 mmol/L时,珊瑚樱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达到最大值,与Cu40处理相比,分别提高了24.02%,42.49%和50.49%,均有显著性差异;不同浓度外源柠檬酸仅能提高珊瑚樱种子发芽率,当柠檬酸浓度为1,3,5和10 mmol/L时,发芽率分别提高了5.25%,9.68%,10.78%和11.90%。(3)与Cu40处理相比,当外源苹果酸浓度为5 mmol/L时,珊瑚樱根系活力提高19.27%;其浓度为10 mmol/L时,会抑制种子发芽后芽苗生长。柠檬酸对铜胁迫下珊瑚樱根系活力没有起到缓解作用。(4)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表明,活力指数是评价有机酸对铜胁迫下珊瑚樱种子萌发缓解作用的重要参数;5 mmol/L苹果酸对铜胁迫下珊瑚樱种子萌发的缓解效果最佳。【结论】外源苹果酸缓解铜胁迫下珊瑚樱受害的效果显著优于柠檬酸,且缓解作用表现出低促高抑的剂量效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中华蛇根草不同组织器官中绿原酸的含量。方法 选用Inertsil C18色谱柱,以甲醇-0.02%磷酸溶液(20:8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25 nm,柱温40℃。结果 绿原酸在0.027~1.700 μg(r=0.999 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2月花期采收的中华蛇根草茎、叶、花中绿原酸的含量分别为3.39、0.77、22.79 mg/g。结论 中华蛇根草不同组织器官绿原酸含量差异较大,其中花含量最高。该方法能准确、快速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可用于中华蛇根草中绿原酸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野生及人工养殖七彩神仙鱼肌肉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野生七彩神仙鱼、牛心汉堡养殖七彩神仙鱼和配合饲料养殖七彩神仙鱼的肌肉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野生七彩神仙鱼肌肉中粗蛋白最高,配合饲料养殖的七彩神仙鱼次之,牛心汉堡养殖的七彩神仙鱼最低(P0.05);野生七彩神仙鱼粗脂肪含量低于2种养殖七彩神仙鱼(P0.05),2种养殖七彩神仙鱼的粗脂肪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3种不同摄食模式的七彩神仙鱼肌肉水分含量和灰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3种不同摄食模式七彩神仙鱼的氨基酸组成基本一致,均含有17种氨基酸,含量最高的为谷氨酸(Glu),9种必需氨基酸中含量最高的为赖氨酸(Lys)。3种不同摄食模式的七彩神仙鱼肌肉中主要含有19种脂肪酸,6种饱和脂肪酸(SFA)、5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8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中主要的脂肪酸分别为棕榈酸(C16∶0)、油酸(C18∶1)和花生四烯酸(C20∶4);19种脂肪酸中EPA(0.93%~1.86%)和DHA(1.57%~2.35%)的含量较低。为推断七彩神仙鱼的营养需求量及科学配制七彩神仙鱼配合饲料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油用型元宝枫果实形态特征及油脂积累的动态规律,为元宝枫果实的适时采收及油用良种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于2019和2020年7-11月,以陕西杨凌地区优良元宝枫单株的翅果为试材,通过物候期观测,记录果实颜色和形态变化;采用索氏提取法及GC MS分析法分别进行油脂提取及种仁油脂肪酸组分与含量测定,分析含油率及各脂肪酸含量的变化规律,并对各成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元宝枫种子成熟期为开花后的205~220 d,此时种子形态肥厚而饱满,呈亮黄色;在此期间,种仁含油率呈先增加后略微下降至稳定的变化趋势,在花后175 d时含油率较高,达50%以上。花后145~160 d,脂肪酸总量达到最大值;神经酸相对含量表现为先增加后稳定不变的趋势,在花后190 d神经酸相对含量可达最高值,为6.24%,因此确定元宝枫果实高神经酸含量的适时采收期在花后190~205 d。在元宝枫果实各脂肪酸的积累过程中,彼此间表现出一定相关性,其中神经酸含量与种仁含油率以及芥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元宝枫果实于花后205 d左右采收,其含油率和神经酸含量均较高,品质最优;可通过选育高含油量的元宝枫种质来获取高神经酸含量的元宝枫油,以提高元宝枫果实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暗纹东方鲀、凡纳滨对虾和空心菜立体混养模式下、凡纳滨对虾单养模式下,对凡纳滨对虾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采用生化分析方法对两种模式下养成的凡纳滨对虾肌肉进行营养成分测定,并对营养品质进行分析和比较 。结果显示:立体混养模式下凡纳滨对虾肌肉中的水分、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分别为77.17%、21.38%和1.39%)和单养模式下的(分别为74.96%、22.40%和1.40%)差异不显著,而粗脂肪含量(0.80%)则显著低于单养组的(1.02%)。在检测出的18种氨基酸中,有3种氨基酸立体混养模式的极显著高于单养模式的,有3种氨基酸立体混养模式的显著高于单养模式的,有2种氨基酸立体混养模式的显著低于单养模式的,另外10种则两种模式下没有差异。立体混养模式下的氨基酸总量 (TAA)、必需氨基酸(EAA)、非必需氨基酸(NEAA)含量(分别为86.08%、31.19%、44.17%)高于单养模式的(分别为82.76%、30.11%、43.00%),鲜味氨基酸(DAA)含量(33.51%)显著高于单养模式的(31.44%),半必需氨基酸(HEAA)含量(10.71%)极显著高于单养模式的(9.65%);立体混养模式的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和支链氨基酸与芳香族氨基酸的比值(F值)(分别为72.65和2.13)与单养模式的(分别为72.46和2.14)两者差异不大。立体混养模式下的饱和脂肪酸(ΣSFA)和单不饱和脂肪酸(ΣMUFA)(分别为32,70%和24.70%)相对百分含量高于单养模式的(分别为32.40%和24.33%),而立体混养模式的多不饱和脂肪酸(ΣPUFA)和凡纳滨对虾肌肉中油脂的EPA+DHA(分别为42.61%和8.84%)相对百分含量则低于单养模式的(分别为43.27%和10.82%),但两者差异不显著。研究表明,两种养殖模式下的凡纳滨对虾肌肉营养成分无显著差异,但立体混养模式下养成的凡纳滨对虾个体大,肉味更鲜美,且立体混养模式生态环保与经济效益兼顾,符合国家低碳绿色发展要求,因此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9.
不同种源大红袍花椒种实特性及主要化学成分的地理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我国不同种源大红袍花椒的种实特性及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异规律,为花椒优良种质资源的选取和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野外实际调查和测定,对我国青海循化、甘肃秦安、山西平顺、陕西韩城、山东泰安、河南淅川、陕西凤县、河北涉县等8个不同种源大红袍花椒的种实特征和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8个不同种源大红袍花椒种子的横径为3.54~4.35mm,纵径为2.96~3.35mm,种形指数为1.24~1.31。陕西韩城和甘肃秦安花椒具有较高的出皮率,分别为52.3%和50.3%;8个种源花椒种子的含油率均在23%以上,且各种源间差异较大;大红袍花椒种子含有6种脂肪酸,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油酸(25.92%~45.95%),其次是亚油酸(13.96%~31.32%)。果皮中含有17种氨基酸(4.77%~6.64%),包括7种必需氨基酸,其占氨基酸总量的26.33%;果皮中铁元素的含量最高,为96.34~126.38mg/kg。从各种源的分布区域来看,花椒种子千粒质量与地理经度呈正相关,即东部的种子千粒质量较大,而西部的较小;西部地区的大红袍花椒出皮率高于东部地区;种子含油率与海拔、4-6月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但与6-8月降水量呈负相关。【结论】陕西韩城大红袍花椒产量高,种子含油率高,果皮富含氨基酸及微量元素,表现出优良的表型性状及较高的经济性状,可以作为优良花椒种源进行培育。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从新疆传统发面面肥中分离筛选出能够抑制黄曲霉菌生长的乳酸菌,为改善和提高青贮饲料品质提供优良菌种。【方法】采用实验室纯培养方法对新疆传统发面面肥样品进行乳酸菌的分离,采用双层平板法筛选对发霉花生、玉米和变质青贮饲料中黄曲霉菌具有抑制作用的乳酸菌,并对其进行生理生化鉴定及同源性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明确各菌株的分类地位。【结果】从新疆传统发面面肥中分离出12株乳酸菌,通过抑菌试验筛选出F3、F11和F12 3株对黄曲霉菌具有抑制作用的菌株。生理生化试验发现,3株菌株均能在5,10,40和45℃温度条件下生长,在NaCl为3%和6.5%,pH 4~7条件下能良好生长,并且这3株菌均能利用多种碳源。经16S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菌株F3与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sp.)MD9B2的同源性为100%,菌株F11与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V9-156的同源性为100%,菌株F12与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25F1的同源性为100%。【结论】从新疆传统发面面肥中筛选出能够抑制黄曲霉菌的3株乳酸菌,经鉴定分别为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sp.)、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和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