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肉是我们饮食结构中占有比例最大的肉类食品,猪肉在食品消费市场的欢迎程度促进了我国养猪业的发展,而养猪业的发展情况也影响着猪肉市场价格的走势。近几年虽然猪肉市场价格走势波动不大,但是猪肉价格受养猪规模和疫情的影响,而猪的疫病一直以来影响着养猪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养猪业是我国农村的传统养殖项目,也是农民养殖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随着近年来科学养猪技术的普及推广,养猪业整体科技水平的提高,无疑有效地促进了养猪业的快速向前发展。由于养猪业的快速发展,肉猪及其产品市场在我国已告别了相对短缺时代。据资料显示,国民肉类占有量已经达到世界人均水准,传统的肉食消费习惯使猪肉在国民肉类消费总量中所占的比重达到70%~80%,猪肉在我国的总需求绝对量仍呈不断增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养猪生产发展迅速,由一个生猪调入省变为生猪净调出省。发展中形成了许多大、中型猪场,据统计2003年全省出栏生猪1885.61万头,年末存栏1207.26万头,分别比1978年增长5.86倍和2.6l倍;猪肉生产量134.3万吨,人均占有量达38+5kg,是我省唯一超过世界人均产量的肉类。全年净调出生猪50万头,外销生猪是养猪业持续发展的关键,生产优质猪肉,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是我省大、中型猪场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4.
养猪业在我国畜牧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有“六畜之首”之称。猪肉是人民肉食的主要来源,其产量占我国肉类总产量的69.4%,是全国肉类市场的晴雨表。1猪肉生产现状分析1.1供给能力不断增强,但在肉类中比重逐年下降表1中国猪肉产量和人均占有量年份猪肉产量(万...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肉类食品已成为现代人餐桌上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无污染、无残留、无公害的安全优质猪肉是新时期养猪业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荣昌县畜牧业适应国际、国内市场要求,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积极探索荣昌县生猪及其市场竞争力的应对措施,必将对荣昌县生猪产业发展及肉类产品生产、消费及外贸出口等多方面产生深远和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养猪业是畜牧业生产的一大支柱。在兴安盟,肉类产量中猪肉占65.8%,农牧民肉类消费中猪肉消费量占80%以上。可见,生猪生产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养猪业在持续了三年半高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养猪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并且发展的潜力也是非常大。由于猪肉是人们日常生活当中的主要食用肉类,猪肉的健康直接关系到居民的健康,同时猪肉在世界肉类生产中也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所以保证猪肉生产的质量是相当重要的。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猪肉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并且养猪的规模化也越来越大,所以猪场的环境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1发展绿色猪肉食品的背景和目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养殖业有了很大发展,生猪存栏量和猪肉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四川是全国的养猪大省,宜宾市是川猪主产区之一,2000年出栏肉猪369万头,按总人口人平有猪肉56.2公斤,占肉类产量的80%,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业产值19.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5%。四川猪肉长期供过于求、指望外销,是一项面临严峻挑战的外向型产业。目前,以猪肉安全性和优质化水平为核心的市场竞争相当激烈,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已发出公告允许进口美国农业部食品安全检验局批准的肉类,并将猪肉进口关税…  相似文献   

9.
浅析贵阳市生猪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猪业是贵阳市畜牧业中的重要支柱,2000年生猪生产产值4.7亿元,占畜牧业总产值的76%,因此,稳定生猪生产,提高生猪质量,提高效益,是关系到农民增收,提高自给率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是贵阳市畜牧发展的重点之一。1发展现状90年代以来,贵阳市由于对养猪业发展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实现了养猪业持续发展,据统计,2000年贵阳市生猪存栏112.4万头,出栏109万头,猪肉产量10.05万t,占肉类总产量的86.5%;全市人均占有猪肉量31.3kg,可以说贵阳市生猪的发展对稳定全市猪肉市场,丰富城乡居民…  相似文献   

10.
内有资源保证外有市场需求吉林养猪业面临十在发展机遇近几年来,吉林省养猪业发展较快。1989年首次实现猪肉自给后,1993年又实现由年调入30万头到出省30万头的历史性跨越。当前,群众养猪积极性高涨,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养猪热,而且从全国看,吉林省养猪业正...  相似文献   

11.
生猪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调查,猪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64%以上,猪肉仍为城镇居民菜蓝子中荤食的主角。养猪业的快速发展,为改善人们膳食结构,增加动物蛋白摄入量,提高身体素质,促进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十多年来,我国生猪市场经历了三个完整的波动周期,目前正处在第四个周期的高价位运行阶段。生猪周期波动使生猪生产者、猪肉加工和流通企业面临着无法回避的风险,严重制约生猪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2.
外种猪遗传改良进展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已多年成为世界养猪和猪肉生产第一大国,养猪业是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全国出栏生猪达6.67亿头,猪肉产量达5070万t,均占世界生猪出栏总数和猪肉产量的40.6%以上;中国畜禽肉总产量中猪肉的比重已占64.59%。猪肉在中国肉类市场中的重要地位推动了中国种猪业的兴旺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是世界第一养猪大国,猪肉是我国消费量最大的肉类产品,养猪业也是使用抗生素的主要领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对安全无抗猪肉的需求越来越大,生猪健康养殖也成了养猪业发展的趋势。因此,寻找一种高效、环保的替代产品来解决生猪养殖中过度使用抗生素而导致的一系列问题是当今饲料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江西养猪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自2006年下半年以来,全国养猪生产逐步摆脱市场持续低糜的阴影,生猪及其产品价格不断上涨,养猪业呈现产销两旺的大好形势。江西是全国生猪主产省之一,每年外销和出口生猪1000万头左右,对保障全国肉类供应发挥了重要作用。2006年,江西省养猪业虽然受到市场大幅波动和动物疫病等不利因素影响,但总体上仍然保持稳定发展的势头。  相似文献   

15.
猪肉是德宏州人民肉类消费中的主导产品,养猪业在全州畜牧业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2005年猪肉产量3.268万t,占肉类总产量的86.18% [1].养猪业不是一个独立的产业,其延伸的产业链较长,对上、下游产业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6.
屠宰是一手托起猪肉消费市场,一手托起养猪业发展的桥梁。这座桥梁掌控着养猪业的发展,掌控着猪肉消费市场。计划经济时期,屠宰场是隶属于各级食品公司的国有企业,一方面担负着城镇居民的肉食品供应,另一方面决定着生猪市场的主导价格。市场对猪肉量的需求并不等同于屠宰场猪肉的供应量,计划经济时代买猪肉需要凭票购买,  相似文献   

17.
美国猪肉消费占整个肉类消费的1/4,位居鸡肉和牛肉之后。美国农业部已对猪肉的价格做了预测。美国是全球第三大猪肉生产国和最大猪肉出口国.向中国和其他国家猪肉的出口将持续增长。美国养猪业向不同阶段专业化饲养转变,大型猪场数目在增加,除了传统的玉米带,美国西部猪场的数目也在增加。  相似文献   

18.
健康猪群的建立与维护——我国猪群健康管理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以来,养猪业在我国得到了较快发展,我国城镇居民人均猪肉消费量由1957年的6.72kg升至2007年的18.2lkg,我国的猪肉产量由1983年的l316.1万t升至2007年的4287.8万t。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农村居民肉类消费的增长更快,猪肉的消费占居民消费的比重较高,我国猪的饲养量占世界总饲养量的一半。由此可见,养猪业在我国农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人民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对中国取消了农牧产品进口非关税措施,实行关税配额管理和关税减让。生猪生产挑战与机遇并存,利益与风险同在,利大于弊,猪肉价格优势突出已成定局。但是,由于白山市是养猪业的后开发地区,猪的品种、质量都较差,发展数量也远远不够,猪肉的品质,肉类卫生,疫病控制还达不到国际标准,特别是市场价格等问题,导致本地生猪压栏,外地生猪挤占我市市场,严重地影响着白山养猪业的发展。为此,笔者认为只有抓住机遇,大力发展优质“洋三元杂交猪”,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竞争力,才能占领白山市的生猪销售市场,振兴白山市的养猪业。  相似文献   

20.
王爱国 《饲料广角》2004,(24):13-16
我国是一个养猪大国,猪种资源十分丰富,在世界养猪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2002年全国生猪存栏4.63亿头,出栏肉猪5.67亿头,猪肉产量4326.6万t,猪肉占全国肉类总产量的65.7%。生猪饲养量、猪肉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人均占有猪肉34.49kg,高于15.39kg的世界平均水平。显然,我国养猪业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猪肉产品供求基本平衡,提高猪肉产品质量与市场竞争力、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改善生态环境已成为我国养猪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优秀的品种、精确的营养、先进的管理、科学的保健、良好的设备是生产高效优质猪肉的5大要素,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