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为了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八五○农场大豆品种垦丰16高产潜力和增产途径,分类指导科研生产,本试验采用密度和施肥量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大豆品种垦丰16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研究,旨在进一步探索其不同群体结构中密度和施肥量对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为密植施肥与高产栽培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设在八五○农场旱田科技园区,土质为草甸白浆土,土壤肥力中等,前茬小麦。整地方法:秋翻、秋旋、秋起空垄、春施肥。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黑龙江省不同年代育成大豆品种对施肥水平响应的变化趋势,以黑龙江省不同年代育成的合丰25、合丰35、绥农14、合丰39、垦丰16等5个主栽大豆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年代育成大豆品种在不同施肥水平条件下农艺性状及产量因子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黑龙江省不同年代育成大豆品种在不同施肥水平条件下,单株产量、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光合速率等性状改良效果明显,株高、主茎节数、单株粒数、单株叶面积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良,单株叶面积向着更适于密植栽培的清秀型发展;农艺性状和产量因子对低施肥水平适应能力的改良主要是由于单株荚数显著提高的结果;对中等施肥水平适应能力改良主要是由于光合速率显著提高的结果;对高施肥水平适应能力增强主要是由于光合速率和主茎节数极显著提高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在公主岭和敦化两个不同生态区,以8个不同基因型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施肥梯度,研究不同基因型大豆品种对肥料的响应,旨在探讨两个生态区不同施肥梯度对不同品种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大豆品种产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吉育86、吉大豆3号、吉农38、吉育301,在不同施肥条件下均表现产量较高。不同品种产量对施肥量的响应存在显著差异,吉育86和吉育47对肥料的响应更积极,施肥210kg/hm~2、180 kg/hm~2时产量达最高,较不施肥分别增产25.50%和11.86%。吉农38对肥料的响应较小,施肥135 kg/hm~2时产量达最高,较不施肥增产7.57%。在农艺性状方面,随着施肥量增加株高显著增高,节数有增加的趋势,荚重、粒重、百粒重表现先增后降的趋势。因此,生产上应该根据品种对肥料响应特性调整施肥量,以达到最高效益。  相似文献   

4.
高蛋白大豆产量、蛋白产量与品种及栽培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大豆品种、不同施肥量、不同播期对大豆产量和蛋白质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大豆蛋白质产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品种,对大豆产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播期;蛋白质产量最高的品种是郑92116,大豆产量最高的品种是郑9007;在高肥力土地的情况下,施肥对大豆产量和蛋白质产量的影响不大;蛋白质产量最高的配置为品种郑92116、施肥量为750kg/hm2、播期为6月5日的处理。  相似文献   

5.
正本试验采用密度和施肥量两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玉米品种丰单4号的主要生物性状进行研究,旨在进一步探索其不同的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对生物性状的影响,为密植施肥与玉米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设在黑龙江省八五〇农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旱田园区,土质为草甸白浆土,前茬大豆。整地方法:秋翻、秋旋、秋起空垄、春施肥。  相似文献   

6.
以薏苡品种浦农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肥料对其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肥料对薏苡的农艺性状和产量影响显著。在7个施肥水平中,20:12:14撒可富复合肥水平在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产量等方面都具有最大值。  相似文献   

7.
在河北省大豆夏播极早熟区,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4种施肥水平与4个种植密度对大豆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筛选出该区大豆高产优质的适宜施肥水平与种植密度。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水平对大豆产量的影响达到了显著水平,其中施肥量为N 150.0 kg/hm2+P2O5180.0 kg/hm2+K2O120.0 kg/hm2时产量最高;不同种植密度对大豆产量的影响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其中密度为25.0万株/hm2时产量最高;不同施肥和密度处理的大豆蛋白质含量均45%,达到了优质标准。河北省大豆夏播极早熟区大豆高产优质的施肥量为N 150.0 kg/hm2+P2O5180.0 kg/hm2+K2O 120.0 kg/hm2,种植密度为25.0万株/hm2。  相似文献   

8.
对高蛋白大豆品种黑生101进行栽培密度和施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密度间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栽培密度为25万株/hm2左右时产量最高,不同施肥方式对大豆黑生101的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均有一定影响,叶喷肥及宝鹤大豆肥效果明显,进而提出了高蛋白大豆黑生101的主要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亚有限习性大豆品系在豫西地区不同种植密度的试验研究表明,在生育期、形态性状及产量等方面,随种植密度的改变,不同性状表现出不同的反应,各性状对产量的影响不同,亚有限大豆品种在适宜密植情况下表现出较高的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亚有限习性大豆品系在豫西地区不同种植密度的试验研究表明,在生育期、形态性状及产量等方面,随种植密度的改变,不同性状表现出不同的反应,各性状对产量的影响不同,亚有限大豆品种在适宜密植情况下表现出较高的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11.
以中黄13号大豆品种为试材,研究了施用根瘤菌对大豆植株主要性状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根瘤菌处理的大豆根瘤数量和产量均低于不使用根瘤菌处理,这个结果与试验预期相反,可能与大豆品种、根瘤菌使用种类和剂量等有关,需进一步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2.
播期对春大豆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桂春8号和华春6号为试验品种,研究不同播期对春大豆生育期、植株性状、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大豆的农艺性状、产量有明显的影响,2月25日至3月15日播种,大豆植株性状和产量表现较好,是最佳播种期;作为间套作种植,桂西北地区春大豆也可提早在2月上旬播种,以提高间套种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3.
夏大豆丰产增效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品种类型、栽培密度和种植方式3个因素对大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是夏大豆产量及各农艺性状的主要影响因素;3因素对夏大豆产量影响强度的顺序是品种类型〉栽培密度〉种植方式;在本区生态条件下,获得夏大豆最高产量的理论组合为:品种为有限类型沧豆6号,栽培密度2.4万秭/hm^2,种植方式为行距40cm。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严格按照3414试验方案开展,对大豆试验植株的生育性状、物候期、产量性状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分析,对试验数据开展了经济效益分析、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从而为获得大豆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高油抗线虫专用大豆品种舍丰52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施肥水平及播种密度对大豆油分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合丰52的产量随施肥水平提高和密度增加,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差异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但施肥水平(F=49.118* *)的影响作用大于密度(F=9.119* *);施肥和密度对油...  相似文献   

16.
同一地块,相同施肥水平及田管条件下,对陕南12个主栽玉米品种进行种植试验,分析研究产量水平和生长性状,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早熟春玉米品种南北73 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12 个氮磷用量不同施肥水平条件下,氮磷对南北73 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玉米品种南北73 的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受氮磷肥施用量的不同影响较大,两种肥料的施用量掌握在一定合理范围内N、P 二种肥料均能显著提高玉米产量,二者作用大小为N>P,氮肥是玉米增产的主导营养元素。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陕西省关中地区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以陕西夏播大豆的16个品种(系)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试验,应用通径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方法对与产量相关的农艺性状进行了主次关系的分析。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贡献率大小依次为单株粒重单株粒数百粒重单株荚数株高单荚粒数结荚高度。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大豆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灰色关联度依次为单株粒重单株粒数单株荚数株高百粒重有效分枝数生育期结荚高度单荚粒数。通过两种不同分析方法,单株粒重、单株粒数和株高被认定为影响大豆高产最为重要的农艺性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确定烤烟最佳施肥水平。[方法]在旬阳县烟草种植区,以贵烟4号、中烟100、QY96(CK)为材料,研究不同施肥水平对烟草农艺性状、产量和抗病能力的影响。[结果]在农艺性状方面,各烤烟品种在高肥区最好,中肥区次之,低肥区较差。在抗病毒方面,中烟100抗黑胫病。在品质方面,贵烟4号、中烟100原烟外观质量好,秦烟96原烟外观质量较好。在产量方面,中烟100品种在高施肥水平下产量高;贵烟4号品种在中、低等施肥水平下高;秦烟96品种适宜在中等施肥水平。[结论]针对不同施肥水平对烟草农艺性状、产量和抗病毒能力等的影响,确定贵烟4号、中烟100、QY96(CK)的最佳施肥水平。  相似文献   

20.
以玉米品种金研919为试验材料,结合品种特性和当地农民施肥习惯,安排5个不同施氮方式,对不同施肥条件下玉米品种金研919的产量及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金研919在不同施氮条件下产量水平存在差异。根据试验结果,处理3的施肥方式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