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鸡群免疫失败的原因与对策■吕晓娟(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225003)鸡群接种疫苗使其产生主动免疫是禽病防制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优质高效的疫苗必定以其使用经济、操作简便、快速有效等优点在疫病防制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近年来由于新的疾病(尤其是免疫抑制性...  相似文献   

2.
鸡免疫抑制病主要包括鸡马立克氏病( MD),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IBD),鸡传染性贫血( CIA)和禽网状内皮增生症( RE)。其中,鸡传染性贫血是由鸡传染性贫血病毒( CAV)引起的鸡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淋巴组织萎缩为主要特征的免疫抑制病。禽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是由禽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病毒( REV)引起的另一类免疫抑制病。这些免疫抑制病均能引起感染鸡的免疫抑制。从而干扰疫苗的免疫效果和药物的治疗效果。我市某种鸡场因鸡群感染 CIA和 RE,从而继发其它一些疾病,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现报告如下。   一.发病情况   我市某种…  相似文献   

3.
禽大肠杆菌病是一种由大肠埃希氏菌或俗称大肠杆菌(图1)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该病存在于世界各地的家禽群体中。大肠杆菌可以引起皮下感染,即蜂窝组织炎,且通常可引起禽呼吸系统疾病,在严重的情况下该病会导致发病家禽出现败血症和死亡。禽大肠杆菌病主要影响4~6周龄的肉用仔鸡,是导致家禽群体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我国养禽业由疾病造成的损失严重,其中由传染病导致的损失居于首位,由寄生虫病、中毒病、营养代谢障碍病和由其他因素导致的疾病等所造成的损失也不容忽视。禽病防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政府主管部门、禽病防疫体系,从事禽病研究的大中院校、科研所和家禽养殖场(户)是禽病防制系统的4个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和集约化养殖场的出现,广大兽医工作者已十分重视对各种疾病的免疫,但是按照免疫程序进行科学的免疫后,焦然还会有各种疾病的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免疫抑制的发生,而造成免疫抑制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好的防制对策?对于常见的免疫抑制病:鸡球虫病、禽白血病、传染性法氏囊病、马立克氏病等免疫抑制性疾病有什么好的防制方法,为此本刊特组织了本期技术专题,希望对广大兽医工作者做好免疫抑制病的防制有所帮助。[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最常见的传染性家禽肿瘤病毒主要有马立克氏病病毒(MDV)、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禽淋巴白血病病毒(ALVs),其中包括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ALV—J)。禽病毒性肿瘤的性质决定了它们具有相当的传染性,这一特性造就了这类疾病对养禽环境和种禽资源的严重污染,并导致它们的广泛流行:同时,由于这些传染性肿瘤病毒对鸡体均具有显著的免疫抑制能力,因此,禽病毒性肿瘤对家禽养殖业的危害是双重性的。  相似文献   

7.
“喘痢康”治疗鸡呼吸道病临床试验报告艾武,齐安鑫,李本亭,张秀美,王莉莉(山东省农科院家禽研究所济南250023)家禽的呼吸道疾病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传染性支气管炎(IB)、传染性喉气管炎(ILT)、传染性鼻炎(IC)、禽霉性体...  相似文献   

8.
《中国动物保健》2014,(12):86-87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与哈尔滨动物用生物制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合作,经过几年的不断研究改进和严格实验复核,近日联合研制成功系列禽免疫抑制病诊断试剂盒。此试剂盒的应用将为我国禽免疫抑制病的诊断、防控起到积极作用。包括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禽白血病、马立克氏病、网状内皮增生症等。这些疾病的发生可导致家禽的免疫应答功能暂时性或永久性丧失,除疾病本身引起发病鸡死亡外,更会降低其他病原如禽流感、新  相似文献   

9.
油乳剂苗的优越性与不足丁铲,于圣青(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免疫接种是预防家禽传染性疾病的最主要方法。生物技术在禽病防制实际应用中最引人注目的科技进步是油乳剂疫苗(OilEmulsionVaccine,OEV)的广泛应用和ELISA技术在常规血清学诊断...  相似文献   

10.
<正>正当禽白血病对家禽生产造成越来越大的危害之时,免疫抑制性疾病再次引起了家禽从者业的关注。2010年梅里亚禽病论坛选择了以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作为研讨的主题,对近年来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研究进展与防控措施以及流行病学的最新动态作了深入的讲解。与此同时,对生产中不断增多的家禽腺胃炎和肌胃糜烂疾病进行了专题论述。在论坛现场,记者发现与会者对于禽病专题的互动热情最高,也最为热烈,这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疾病仍然是家禽生产所面临的最大  相似文献   

11.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抗原和毒力变异的分子基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姜平  陈溥言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1999,21(2):159-160,F003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是目前危害世界养鸡业的重要病原之一,除引起3~6周龄易感鸡直接发病死亡外,可致雏鸡免疫抑制,导致鸡群对新城疫、马立克氏病及传染性支气管炎等多种重要疫病免疫失败,故已引起世界禽病工作者的高度重视。IBDV属双RNA病毒科禽...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在美国,爆发禽痘疾病有多种原因,即使家禽已被免疫也不例外。最近的一个报道中,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的DeokiTripathy博士指出:导致发病的一个最主要的致病因素是病毒基因组组成的改变。在家禽疾病中,REV和MDV都是免疫抑制性疾病,常导致抗禽痘免疫力的降低。特别在家禽遭受各种应激,如换羽、一些细菌或IBV等非相关性疾病的继发感染时。禽痘病毒基因组较大,由此引起了一些研究,包括在痘病毒基因组中插入网状内皮增生症(REV)或马立克氏病(MDV)的基因组,会导致禽痘的发生。这些研究成果表明,在野生状态下,病毒的遗传物…  相似文献   

13.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养禽业持续发展,家禽数量和蛋产量已居世界之首,但禽病发生流行也较严重。目前,危害养禽业发展的大敌仍是传染病,约占禽病的75.21%,其中病毒性传染病尤为突出,报道的家禽病毒病有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支(喉)气管炎、传染性  相似文献   

14.
(一)传染性疫病危害很大 集约化饲养条件下,由于饲养规模较大,家禽数量多、密度高,有利于疾病的流行,常常造成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般是传染性疾病发生最多,约占禽病的3/4,传染性疫病中以病毒性疫病发生最多,造成的损失最大。因此防制和研究的重点应该放在传染性疫病方面。而从报道的资料来看,我国对禽病的研究也是集中在传染病和某些寄生虫病方面。  相似文献   

15.
包涵体肝炎(Inclusion Boay Hepadtis,简称IBH)是由I型禽腺病毒感染所致的以肝脏病变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通常同时伴随发生其他免疫抑制性疾病,如传染性法氏囊病或传染性贫血。已知有12种血清型的禽腺病毒与本病有关。  相似文献   

1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新特点与防制范根成(农业部动物检疫所禽病室266032)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此病早已被大家所重视,并不断采取各种措施防制,但目前IBD仍在全国广泛流行,而且表现...  相似文献   

17.
CIA是一种可引起家禽免疫抑制的病毒性疾病,是近年来养禽业非常重视的最重要的传染性疾病之一。本文综述了CIA的概念特征、免疫抑制机理及表现,并提出综合防制策略。  相似文献   

18.
本文的目的在于探索由传染原所引起的免疫抑制的本质及其在现场的致病后果。这里介绍的内容仅作为这一类禽病的一个概说,而不是详细的综述。引起禽类免疫抑制的非传染性原因(免疫成熟程度、环境和营养的各种因素)可能与免疫抑制病原有协同作用。因此,对现场发生的家禽免疫抑制病的病因诊断应谨慎从事。  相似文献   

19.
免疫抑制病是一类危害养禽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疾病,本文着重探讨病毒性免疫抑制病(如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传染性贫血、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症和禽白血病)的流行状况与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20.
鸡传染性贫血病(CIA)是由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引起的一种以雏鸡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全身淋巴组织萎缩为主要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它和马立克氏病病毒(MDV)、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REV)、禽白血病病毒(ALV)和禽呼肠孤病毒(ARV)是危害养鸡业最常见的免疫抑制性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