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大骨鸡、安义瓦灰鸡和金湖乌凤鸡3个地方鸡种为研究对象,利用DNA测序技术测定了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ytochrome c oxidaseⅠCOⅠ)基因序列,以揭示3个地方鸡种COⅠ基因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选择的这段COⅠ基因序列在3个地方鸡种中有3个突变位点,为4个单倍型。大骨鸡、瓦灰鸡和金湖鸟凤鸡品种内平均多态性分别为0.15%,0.3072%,0.3073%。3个地方品种单倍型多样度范围为0.2222—0.5030,平均为0.3954。瓦灰鸡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丰富,大骨鸡相对较贫乏。3个鸡种群体间的Kimura双参数遗传距离范围为0.060~0.077;瓦灰鸡群体内的遗传距离最大,为0.089。3个品种的DNA分类和形态学分类基本一致,该基因可以探讨地方鸡种分类问题。  相似文献   

2.
以大骨鸡、安义瓦灰鸡和金湖乌凤鸡3个地方鸡种为研究对象,利用DNA测序技术测定了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ytochrome c oxidaseⅠ COⅠ)基因序列,以揭示3个地方鸡种COⅠ基因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选择的这段COⅠ基因序列在3个地方鸡种中有3个突变位点,为4个单倍型。大骨鸡、瓦灰鸡和金湖乌凤鸡品种内平均多态性分别为0.15%,0.3072%,0.3073%。3个地方品种单倍型多样度范围为0.2222-0.5030,平均为0.3954。瓦灰鸡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丰富,大骨鸡相对较贫乏。3个鸡种群体间的Kimura双参数遗传距离范围为0.060~0.077;瓦灰鸡群体内的遗传距离最大,为0.089。3个品种的DNA分类和形态学分类基本一致,该基因可以探讨地方鸡种分类问题。  相似文献   

3.
以中国2个新发现鸡种资源金湖乌凤鸡、安义瓦灰鸡及地方鸡种狼山鸡为研究对象,利用DNA测序技术测定了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ytochrome c oxidase Ⅰ,COⅠ)基因序列,揭示2个新发现资源COⅠ基因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与地方鸡种的遗传关系。结果显示,选择的这段COⅠ基因序列在2个新发现资源和狼山鸡中有10个突变位点,为7个单倍型,其中有3个为特异性突变位点,5个特异性单倍型。金湖乌凤鸡、安义瓦灰鸡和狼山鸡群体内平均核苷酸多样度(Pi)分别为0.068%;0.051%和0.0369%,单倍型多样度(H)分别为0.4167、0.3030和0.9000。狼山鸡的遗传多样性大于2个新发现资源。3个地方鸡群体间的Kimura双参数遗传距离范围为-0.002~0.236;种间遗传距离小于种内遗传距离。结果表明,利用COⅠ这一特定基因的特定区段来做DNA条形编码的基础,进行不同鸡品种鉴定具有方便、快捷、经济、准确等优点,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成熟的基因扩增及测序技术,结合比较发达的网络与信息技术,给我们提供了以DNA为基础的系统分类方法.一种新的DNA分类方法--DNA条形编码(DNA Barcoding)技术应运而生.本研究以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ytochrome c oxidase Ⅰ,CD Ⅰ)基因的特定序列作为DNA条形码,对我国7个地方鸡种进行分子评估.研究结果表明:选择的这段CO Ⅰ基因序列有22个突变位点,为13个单倍型,其中11个单倍型为各品种所特有;6个鸡种有其特异位点,这些特异单倍型和特异位点作为DNA条形码可以对其进行分子评估,并可以作为辅助各品种鉴定的依据.7个品种间Kimura双参数遗传距离为0.017~0.389.7个品种的DNA分类和形态学分类基本一致,该基因可以探讨地方鸡种分类问题.  相似文献   

5.
江西7个地方鸡品种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选用30个多态性较好的微卫星标记.检测了丝毛鸟骨鸡、康乐鸡、宁都三黄鸡、余干乌骨鸡、瓦灰鸡、崇仁麻鸡、东乡绿壳蛋鸡等江西省7个地方鸡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利用等位基因频率计算出各群体的平均遗传杂合度(h)、多态信息含量(PIC)、群体间的Nei氏标准遗传距离(Ds)和DA遗传距离。结果表明.30个微卫星位点中有24个微卫星位点在7个鸡群体中的多态信息含量均为高度多态.可作为有效的遗传标记用于鸡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生关系的分析;在7个品种中.杂合度最低的是余干乌骨鸡.为0.6155.杂合度最高的是崇仁麻鸡.为0.6525,各地方鸡品种的杂合度都偏高,反映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非常丰富;7个鸡品种间的DA、Ds遗传距离远近关系一致.但DA距离均比Ds距离大;用UPGMA法对DA和Ds的聚类结果相同.7个鸡品种被聚为3类.余干乌骨鸡、瓦灰鸡、康乐鸡、宁都三黄鸡聚为一类.崇仁麻鸡、东乡绿壳蛋鸡聚为一类.丝毛乌骨鸡独自为一类。  相似文献   

6.
消息信使     
中国地方禽种资源调查、抢救濒危鸡种成果显著2005年12月10日,江苏省科技厅委托扬州市科技局对中国农科院家禽研究所等单位承担的“中国地方禽种资源调查、濒危鸡种抢救及遗传多样性研究”项目进行了会议鉴定。该项目通过对我国地方家禽资源的全面调查,摸清了我国现有家禽品种的数量、地理分布、形态特征、濒危状况、保存状态及选育开发情况。新发现了7个禽种资源,抢救和保护了两个珍稀禽种资源——安义瓦灰鸡和金湖乌凤鸡,丰富了家禽遗传资源。为国家科学决策地方禽种资源的保护提供了一手资料,同时为家禽资源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翔实数据。该…  相似文献   

7.
为了确定大骨鸡品种遗传资源的独特性程度及我国地方鸡遗传资源多样性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作者从形态学、细胞学、蛋白质和DNA四个水平对大骨鸡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的综述,为深入研究大骨鸡遗传多样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旨在构建我国部分马、驴细胞色素b(CYTB)基因的DNA条形码数据库,并研究其遗传多样性。以全国不同区域的8个马和3个驴品种共计149例样本为研究对象,以CYTB为候选基因,构建DNA条形码数据库,并与前期获得的细胞色素氧化酶Ⅰ(COⅠ)和16S rRNA(16S)基因的DNA条形码进行对比,对我国部分马、驴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本研究共生成了CYTB DNA条形码1 271条,经分析,CYTB、COⅠ和16S的GC含量范围分别为44.4%~47.0%、38.3%~47.0%和40.9%~42.6%。对比后发现CYTB基因拥有最多的单倍型序列,在3个基因中表现出更多的多态性位点数,且单倍型多样性更高。编码蛋白的CYTB和COⅠ基因的第3位密码子突变率更高,保守性最小,而非编码蛋白16S基因中3位密码子突变率没有显著差异。CYTB和COⅠ蛋白序列的氨基酸含量不同,CYTB中含量最多的3个氨基酸为亮氨酸、异亮氨酸和苏氨酸,COⅠ为亮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在CYTB和16S条形码中,无论是在物种水平上还是在亚种水平上,种内和种间距离都出现重合现象,而马和驴的COⅠDNA条形码在种内/种间遗...  相似文献   

9.
为了揭示吉林山鸡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与地方鸡种的遗传关系,试验采用DNA测序技术测定吉林山鸡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结果表明:20只山鸡样本mt DNA COⅠ基因序列中,共检测到核苷酸多态位点19个,20个个体具有4种单倍型,吉林山鸡群体内平均核苷酸多样度(Pi)为0.002 88,单倍型多样性(Hd)为0.625,可以作为品种鉴定的依据。吉林山鸡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建议对吉林山鸡种群的保护制订更有效的繁殖计划,避免近亲杂交。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方鸡种遗传多样性和品种贡献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6个微卫星标记,计算10个地方鸡品种群体位点多态信息含量(PIC)、F-统计量、DA遗传距离,用以评价品种遗传多样性。并基于Dn遗传距离采用NJ法构建系统进化树,通过分析其对品种间遗传关系的重建,检验DA遗传距离度量方法的可靠性,用以计算现实多样性和品种贡献率。结果表明:16个微卫星座位均为中度或高度多态位点(PIC〉0.25,PIC〉0.50),10个地方鸡种群体总近交系数(Fit)为0.147,群体间基因分化系数(Fst)为0.134,群体内近交系数(Fis)为0.015,且3个指标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DA遗传距离较为准确地反映了10个地方鸡品种间的系统进化。基于DA遗传距离获得的10个地方鸡品种群体现实多样性为1.7932,茶花鸡的品种贡献率最大(16.59%),其次为固始鸡(14.01%)、白耳鸡(11.44%)、狼山鸡(11.34%)、北京油鸡(11.30%)、大骨鸡(8.90%)、仙居鸡(7.03%)、藏鸡(6.28%)、鹿苑鸡(5.81%),萧山鸡的品种贡献率(5.00%)最低。研究结果可为更有效地保护我国地方鸡种资源遗传多样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利用27个微卫星DNA标记对12个地方乌骨鸡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通过计算等位基因频率、多态信息含量、杂合度、有效等位基因数和遗传距离,评估各品种内遗传变异和各品种间遗传相关,并根据遗传距离对12个鸡品种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各乌骨鸡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并具有较高的选择潜力。平均杂合度最高的是竹乡鸡,为0.670;最低的是江山乌骨鸡,为0.581。27个微卫星标记中4个为中度多态座位,1个低度多态座位,22个为高度多态座位;LEI0234与LEI0192分别检测到了10.3与12.2个等位基因。以标准遗传距离为准,遗传距离最近的为沐川乌骨鸡与略阳鸡,为0.1002,而乌蒙乌骨鸡与略阳鸡最远,为0.2546。通过UPG—MA法聚类后,略阳鸡、沐川乌骨鸡、兴文乌骨鸡、盐津乌骨鸡、竹乡鸡首先聚为1类,江山乌骨鸡、郧阳白羽乌鸡、余干乌骨鸡聚为1类;金湖乌凤鸡、丝绒乌骨鸡和丝毛乌骨鸡聚为第3类;乌蒙乌骨鸡独为一类。  相似文献   

12.
橡实象虫(Curculio arakawai)是象甲科中危害柞树种子和嫩芽的重要害虫。为探讨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的特定区段作为DNA条形码快速准确识别橡实象虫的可行性,克隆了3个橡实象虫线粒体COⅠ基因5'端长度约556 bp的片段(GenBank登录号:JN258957,JN258958,JN258959),并与鞘翅目、鳞翅目、双翅目共24种昆虫的同源片段进行碱基组成多样性和系统进化分析。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橡实象虫与其它24种昆虫的COⅠ基因序列呈现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碱基位点的变异率为48.2%,序列平均差异为19.7%;COⅠ基因序列的AT含量(69.9%)明显高于GC含量(30.1%),存在显著的AT使用倾向性;碱基替换模式颠换大于转换,碱基替换数与物种两两遗传距离呈明显的线性关系;COⅠ基因序列的碱基变异速率较快的位点主要集中在序列中间区域的210~390 bp。基于COⅠ基因序列构建的NJ、ME和MP系统进化树均显示橡实象虫与鞘翅目象甲科(Curculionidae)昆虫的进化关系最近,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分支,鳞翅目等其它昆虫聚在一起形成另外一个分支;橡实象虫与鞘翅目象甲科Kyklioacalles属昆虫间遗传距离最小,与鳞翅目丝角蝶科Macrosoma sp.属昆虫间的遗传距离最大。根据COⅠ基因序列的多样性,能将橡实象虫明显地与其它昆虫区分开。  相似文献   

13.
以我国3个地方品种鸭为研究对象,测定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部分序列,序列用Clustal X软件对准,用DNAsp软件分析SNP位点。结果表明:3个地方品种鸭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共发现12个突变位点,产生13种单倍型,其中9种单倍型为3个鸭品种所特有;品种平均多态性与核苷酸多态分别为0.68%和2.15%,3个鸭品种均有其特异位点。  相似文献   

14.
华东27个地方鸡品种(品系)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应用30个微卫星标记对华东27个地方鸡品种(品系)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计算了多态信息含量、平均杂合度和遗传距离等遗传参数,并用类平均法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平均杂合度最高的是河田鸡,为0.6870,最低的是狼山鸡,为0.6170;27个地方鸡品种(品系)的杂合度都较高,反映了这些品种的多种多型;各品种的平均遗传距离反映了各品种分化时间的长短;UPGMA的聚类分析将27个品种(品系)聚为10类:丝绒乌骨鸡、济宁百日鸡、河田鸡、安义瓦灰鸡、仙居鸡、江山乌骨鸡、溧阳鸡、金湖乌风鸡、灵昆鸡、余干乌骨鸡、康乐鸡、萧山鸡、琅讶鸡、淮北麻鸡、淮南三黄鸡为第1类,白耳鸡为第2类,浦东鸡为第3类,崇仁麻鸡与丝羽乌骨鸡为第4类,狼山鸡与寿光鸡为第5类,鹿苑鸡、东乡绿壳蛋鸡、汶上芦花鸡各独自聚为第6、7、8类,鲁西斗鸡与宁都三黄鸡聚为第9类,漳州斗鸡独自聚为第10类。通过微卫星标记对华东27个地方鸡品种(品系)遗传变异的分析说明这些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极其丰富,各具特色,应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探讨以猪的细胞色素氧化酶Ⅰ(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Ⅰ,COXⅠ)基因的特定区段作为DNA条形码识别海南特种野猪与其他品种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海南特种野猪、海南野猪、屯昌猪、五指山猪及长白猪为研究对象,测定其COXⅠ基因,同时在NCBI中下载已发表的具有地方代表性的13个猪品种的COXⅠ基因序列,分析海南特种野猪与其他品种的遗传多样性、遗传距离,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发现,猪COXⅠ基因序列长1 419 bp,5个猪品种45个个体COXⅠ基因共检测到67个变异位点,占分析位点的4.7%,其中简约信息位点22个;5个猪品种的种内遗传距离为0.001~0.019,其中海南特种野猪的种内遗传最大,为0.019;5个猪品种的种间遗传距离为0.009~0.123,其中海南特种野猪与长白猪的遗传距离最大,为0.123;海南特种野猪杂交情况比较明显,与海南本地品种五指山猪、屯昌猪和海南野猪都有聚类,与武夷黑猪、三都黑猪、陆川猪位于一个分支,另一部分与大花白猪位于一个分支,与长白猪没有聚类。本试验结果为海南特种野猪的进一步选育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利用29个微卫星标记,通过计算亚群体杂合度(Hs)、总群体杂合度(Ht)、遗传分化系数(Gst)和基因流(Nm),并基于Reynolds遗传距离、Nei遗传距离运用NJ和UPGMA聚类法构建4类聚类图,比较分析国家地方禽种遗传资源基因库保存的7个地方鸡品种(仙居鸡、鹿苑鸡、固始鸡、大骨鸡、河南斗鸡、狼山鸡、萧山鸡)间的遗传分化和亲缘关系。结果表明,7个地方鸡种29个微卫星座位的总群体杂合度、亚群体杂合度的平均值为0.642,0.551;平均遗传分化系数为0.142。7个地方鸡品种间,萧山鸡与鹿苑鸡的基因流动最大,为5.832 7;狼山鸡与固始鸡的基因流动最小,为0.805 3;基于Reyonalds遗传距离运用NJ聚类法获得的7个鸡种间的亲缘关系聚类图较为准确地反映了7个地方鸡种间的遗传分化和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7.
利用微卫星标记分析江苏三个地方鸡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30个微卫星DNA标记对3个江苏地方鸡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通过计算等位基因频率、多态信息含量、平均杂合度、有效等位基因数和遗传距离,评估各品种内遗传变异和各品种间遗传相关。结果表明:江苏的3个品种在30个微卫星上共发现196个等位基因,其中96个等位基因为三个品种共有,47个等位基因为各品种所特有;3个地方鸡品种的平均杂合度:狼山鸡为0.655,鹿苑鸡为0.681,溧阳鸡为0.687;狼山鸡与溧阳鸡的遗传距离较小,而两鸡与鹿苑鸡的遗传距离较远。  相似文献   

18.
利用16个微卫星标记,计算品种间DA遗传距离和基因流(Nm),并基于DA遗传距离运用NJ算法和基于Structure程序构建2类聚类图,比较分析10个地方鸡品种群体间的遗传结构和亲缘关系。结果表明:基于DA遗传距离运用NJ算法构建的聚类图将10个地方鸡品种总体上分为2大类:轻体型的鸡种(包括茶花鸡、藏鸡、仙居鸡、固始鸡和白耳鸡)和重体型的鸡种(包括狼山鸡、大骨鸡、北京油鸡、鹿苑鸡和萧山鸡);在轻体型的类别中,茶花鸡和藏鸡、仙居鸡和固始鸡聚为一类;在重体型的类别中,鹿苑鸡和萧山鸡聚为一类,狼山鸡、大骨鸡和北京油鸡则表现为独立分支,聚类结果与品种问基因流动相一致。Structure程序在预先未标识个体品种来源的条件下,准确推断出10个地方鸡种群体所属类别,构建的聚类图与遗传距离聚类结果基本一致。Structure程序还根据个体基因组分数,指出了10个地方鸡种群体中迁移个体和具有复杂遗传基础个体的分布,这是遗传距离聚类法所不能揭示的。  相似文献   

19.
金湖乌凤鸡是我国稀有的小型肉蛋兼用型麻羽乌鸡地方品种,原产于福建省泰宁县。泰宁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金湖乌凤鸡品种资源的开发利用,先后出台了多项扶持金湖乌凤鸡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本文就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强泰宁县金湖乌凤鸡产业、促进畜牧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谈谈个人的认知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坝上长尾鸡的品种资源,且从母系遗传的角度探明坝上长尾鸡的遗传多样性与起源分化,试验采用PCR直接测序法,测定了30只坝上长尾鸡线粒体DNA(mt DNA)D-loop区1 491bp片段序列。结果显示:在所测定的mt DNA D-loop序列中,A、G、T和C碱基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8.02%、13.91%、30.97%、27.10%。共检测到1个插入/缺失和32个变异位点,组成17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度为0.945±0.025,群体内序列间核苷酸平均差异数为8.536,核苷酸多样度为0.00573,平均遗传距离为0.006。由最大似然法构建的NJ系统进化树将坝上长尾鸡聚为3大支,划分为与A、B、C 3个类群。与其它家鸡品种类比,显示其独特性。与原鸡亚种类比,发现A类群起源于原鸡海南亚种,B类群起源于原鸡印度亚种,C类群起源于原鸡滇南亚种。结果表明:坝上长尾鸡遗传多样性丰富,并具有独特性;坝上长尾鸡存在3个区分明显的母系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