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龙冠苹果在采收前的落果现象较重。本试验应用不同浓度的防落素对龙冠苹果进行了采前防落果试验。结果表明,效果极显著,并且防落素有促进果实着色的作用。综合落果率、果实着色率及药剂使用浓度分析,以十万分之三的防落素和千分之一的磷酸二氢钾的处理效果最好,其平均落果率较对照低百分之十八点二,果实七成以上着色率较对照提高百分之五十七点七。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陇南市武都区油橄榄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海拔(1 093 m,1 136 m,117 5 m和1 213 m)对油橄榄开花结实的影响,为油橄榄在陇南地区的增产与引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当地3个主栽品种(‘莱星’‘皮削利’‘佛奥’),测定油橄榄植株成花生理指标和果实发育指标。测定的成花生理指标包括叶芽数、花芽数、单枝单位长度花芽数、花序长度及每花序平均花朵数;调查的果实发育指标有坐果率、单果平均鲜重、单株果实总产量和果实体积。【结果】试验区油橄榄花芽数、花芽分化率和每花序平均花朵数随着海拔升高先升高后降低,均在1 175 m达到最大值;与最低海拔1 093 m相比,油橄榄单枝单位长度花芽数在最高海拔1 213 m达到最小值;品种‘莱星’和‘佛奥’的花序长度均在1 175 m为最大,‘皮削利’的花序长度在1 136 m为最大。油橄榄果实坐果率、单果平均鲜果重及单株果实总产量均随着海拔升高也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1 175 m达到最大;油橄榄果实外形变化不明显,‘莱星’‘佛奥’果实体积在1 175 m达到最大,‘皮削利’果实体积在1 213 m最大。【结论】海拔是影响油橄榄成花及果实发育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陇南市武都区白龙江河谷地带种植油橄榄,以1 175 m油橄榄开花结实较好。  相似文献   

3.
油橄榄炭疽病及其防治研究城固县柑桔育苗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橄榄炭疽病在陕西汉中地区普遍发生。该病危害油橄榄各部器官,但只有在果实和叶片上呈现典型症状。发病严重时引起落果、落叶、枝梢枯死,树势生长衰弱。病果含油率降低30.4—42.3%。油橄榄炭疽病病原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异名Glocosporium olivarum Alm.]在陕西汉中地区尚未发现有性时代。初次侵染源为病枯枝、病叶和病落果所产生的新的分生孢子。该病每年4月下旬在幼嫩叶尖端出现新病斑,5月中旬花发病,6月中下旬果实开始发病,11月上旬达发病高峰。高湿条件下有利于病害发生发展。室内外接种均能发病,潜育期2—7天。抗病性差异可能与不同品种果实表皮细胞层次及缀密度有关,爱桑(Elbasan)、米札(Mixaj)较抗病。冬春剪除油橄榄病枯枝,清除病叶和病落果,结合使用1%波尔多液和50%退菌特800倍液防治油橄榄炭疽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水肥耦合对蓝莓新梢生长、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情况,以大田条件下5年生的兔眼蓝莓‘灿烂’为供试材料,采用不同的水分(W)、肥料(F)耦合处理,结果表明:水肥耦合可显著提高蓝莓产量及果实内在品质,蓝莓产量最高及最低的处理分别为中肥高水处理(F2W4)及低肥低水处理(F3W1),F2W2处理可有效提高蓝莓花青素含量,F2W3处理可有效提高蓝莓可溶性糖含量,F2W4处理可降低蓝莓可滴定酸含量,从而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不同水肥耦合处理对果实纵横径、果形指数及单果质量均无显著影响。综合来看,中肥中高水处理(F2W2及F2W3)是最佳的水肥配比模式。  相似文献   

5.
以2个8年生攸县油茶优良无性系为试材,研究了自花授粉、异花授粉、去雄不授粉及自然授粉四种授粉方式对其坐果率、落果动态及果实生长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攸县油茶不同授粉方式的坐果率有差异,坐果率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异花授粉自然授粉自花授粉去雄不授粉。四种授粉处理的落果高峰期均出现在授粉后两个月内,其中以去雄不授粉落果率最高,异交落果率最低。果实横、纵径生长规律均呈现单"S"曲线,授粉4个月以后,异花授粉处理果实的横、纵径均大于其他3个处理。  相似文献   

6.
为了降低澳洲坚果落果率,以广西主要栽培澳洲坚果品种‘桂热1号’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药剂处理对澳洲坚果落果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666.67 mg/L三十烷醇、250 mg/L IBA、1 333 mg/L细胞分裂素类保护剂对降低落果率和提高果实产量有显著效果,累计落果率分别为53.56%、51.81%、49.98%,产量分别为17.99 kg(单株增产6.75 kg,较对照增产60.11%)、18.90 kg(单株增产7.67 kg,较对照增产68.24%)、18.90 kg(单株增产7.67 kg,较对照增产68.24%)。所有处理均有降低落果率和提高果实产量的作用,其中,1 333 mg/L细胞分裂素类保护剂处理的保果效果最好,澳洲坚果落果率最低。  相似文献   

7.
试验采用种内3种人工授粉方式对北方早实核桃进行了处理。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人工授粉可以显著提高核桃的产量,人工授粉方式比自然授粉提高座果率3倍以上,占试验总产量的72.15%;相同处理下,不同方向枝条的产量有着较明显差异,其中南向枝条的结实率最高,西向枝条最低,且人工授粉在西向枝条的总产量中所占比例最高。早实核桃优株在完全没有授粉的情况下,孤雌生殖率为9.12%。  相似文献   

8.
油橄榄炭疽病是油橄榄果期主要病害之一,在陕西汉中地区普遍发生。该病危害油橄榄果实、叶片、枝梢、芽及花等不同器官,只在果实和叶片上呈现典型症状。严重发病植株造成落果、落叶、枝梢枯死,树势生长衰弱,病果含油率降低30.4—42.3%。油橄榄炭疽病病原菌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异名 Gloeosporiumolivarum Alm.]在陕西汉中地区尚未发现有性世代。病菌初次侵染来源为在病枯枝、病叶和病落果的旧病组织中越冬的病原体,来年经春雨浸湿产生新分生孢子,借风雨、昆虫传布侵染危害。该病每年4月下旬在幼嫩叶尖端出现病状,5月中旬花有发病,6月中下旬果实发病,9、10月份果实进入转色成熟期,病害发生,蔓延迅速,11月上旬达到发病高峰;多雨高湿条件下有利于病害发生和发展。室内、外接种均能发病,潜育期2—7天。品种抗病性差异可能与果实表皮细胞层次及缀密度有关,爱桑、米扎的抗病性可能受此特性所决定。根据调查,该病随着树龄的增长,病害发生有加重之趋势。冬春剪除油橄榄病枯枝,清除病叶和病果,结合使用1%波尔多液和50%退菌特800倍液防治油橄榄炭疽病效果显著。油橄榄炭疽病是由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侵染所致。该病是油橄榄果期主要病害之一。国外 Almeda 和 Gorter 曾有过报导。我国湖北、四川等省均有发生,但尚无正式研究报导,对病原、病名叫法不一,更无有效防治办法。陕西省油橄榄定植区结果树普遍遭受炭疽病危害,城固县柑桔育苗场油橄榄严重感病株造成落果、落叶、枝梢干枯,树势生长衰弱,降低果实产量,病果含油率降低30.4—42.3%。油橄榄炭疽病已成为当前发展油橄榄生产的严重问题。因此,我们从1978—1980年与城固县柑桔育苗场协作,对油橄榄炭疽病的症状、病原、周年侵染循环和流行规律以及防治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兹将试验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无患子春梢进行不同强度的修剪处理,结果表明:轻度修剪最有利于新梢的萌发,进行轻剪处理的标准枝,平均新梢数为5.67条,极显著高于中剪和重剪处理的标准枝,是不修剪处理组的2.73倍。进行中度修剪的标准枝上萌发的新梢,其基径和梢长的生长情况均明显高出不修剪或经过轻剪和重剪处理的标准枝;经轻剪处理的标准枝,其平均开花枝数和平均坐果枝数分别为3.75条和2.58条,较未做修剪处理的标准枝1.33条的开花枝数和0.83条的坐果枝数,分别高出了181.95%和210.84%;较中剪处理组高出了80.29%和63.29%,较重剪处理组则高出了220.51%和180.43%;各处理组标准枝的新梢开花枝率和结果枝率则是随着修剪强度的增强而呈递增趋势;修剪强度对各指标的关联序为:新梢平均梢长新梢平均基径平均结果枝数结果枝平均坐果数平均新梢数平均开花枝数。  相似文献   

10.
以十堰市引种栽培的6个不同油橄榄品种为研究对象,测定各品种的叶片及果实表型性状,采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油橄榄品种间的性状差异,采用Person相关分析研究各表型性状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油橄榄品种间的叶片及果实表型性状存在显著差异,‘皮削利’、‘鄂植-8号’和‘云台’果实较大,‘豆果’、‘阿尔波萨纳’与‘奇迹’果实较小;部分表型性状间相关性显著,可根据叶片性状初步筛选果肉率高的优良品种,为油橄榄品种鉴别及良种选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观察研究了中华猕猴桃和美味猕猴桃共12个品种(系)的畸形果发生情况。结果表明,在自然状态下,不同种类品种的果实畸形果率有显著差异,品种间果实畸形率不及种间差异明显;使用大果灵(CPPU)会普遍提高畸形率,多毛品种提高幅度更大,而使用2,4-D和人工授粉可使畸形率显著下降;畸形部位与种子发育状况密切相关。由此推测,畸形果发生与授粉受精不完全和内源激素失衡导致的种子退化有关。  相似文献   

12.
以聊红槐为父本,不同树龄的普通国槐为母本,研究了授粉时间、花朵着生位置、形态、发育程度以及母树树龄对国槐人工授粉率和坐果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脱落花朵中长雌蕊花朵所占比例超过50%时是人工授粉的适宜时期;上午和下午的授粉率没有明显差异;成功授粉的花朵是位于花枝中末端、具有长雌蕊、处于含苞待放的大花朵(长度大于14 mm。联苯胺-过氧化氢染色柱头外缘变蓝且有少量气泡产生);树龄为15~20 a的母树授粉效果明显好于树龄为30 a以上的;在此条件下,人工授粉率可达80%以上,坐果率达30%以上。该研究结果为国槐人工杂交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冬季半休眠期枝梢环剥对油橄榄成花、坐果及叶片碳氮营养、光合作用的影响,探讨环剥技术对油橄榄大小年结果的调控作用及环剥后较长时期内叶片光合作用调控机制.[方法]以16年生油橄榄'莱星'典型的大、小年树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冬季半休眠期枝梢环剥对油橄榄成花、坐果及叶片碳氮营养、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冬季半休眠期枝梢环剥可显著提高油橄榄大、小年树次年花芽形成率和早期坐果率(花后30天),但对最终的坐果率、单个果实干鲜质量和果实产量无明显影响.环剥后30天,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升高,叶片淀粉含量明显升高,叶片全氮含量显著下降,叶片碳氮比值显著升高;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显著下降,叶片胞间CO2浓度(Ci)基本未变.之后,随处理时间延长,叶片中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积累效应基本消失时(处理后120 d),叶片PnGs仍显著低于对照,叶片Ci显著高于对照.[结论]冬季半休眠期枝梢环剥可促进油橄榄成花,但果实产量无显著提高;莱星品种明显的结实大小年节律可能主要决定于其品种的发育节律和遗传本身.环剥后短期内叶片Pn的下降应与叶片中可溶性糖和淀粉积累有关.  相似文献   

14.
研究不同花粉源对仙蜜6号火龙果坐果率、产量、单果重及内在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自花花粉处理的坐果率显著低于对照及其它处理;花粉源为异品种、同品种处理的产量、果实纵横径、平均单果重、可食率显著高于对照(自然坐果),而内在品质(可溶性固形物)与对照相当;表明仙蜜6号火龙果具备一定的自花亲合性,自然条件下能取得一定的经济产量,采集异品种或同品种的花粉进行人工授粉,有利于提高仙蜜6号火龙果的产量,而对其品质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报道了不同浓度的ABT6号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油茶盛花期和果实膨大期叶面喷施处理,对油茶的保花保果、座果率、落果率、单位面积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该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油茶盛花期和果实膨大期使用适宜的浓度叶面喷施,对油茶的保花保果、提高座果率、增加茶油单位面积产量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油橄榄的水肥管理技术措施简单粗放是导致产量低的主要原因。以获得高产量和高品质的橄榄油为最终目标,研究生长关键期灌溉、施肥与油橄榄含油率及油品质的关系,制定水肥管理关键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油橄榄的产量。对我国油橄榄生长关键期灌溉和施肥技术进行研究和综合分析,为油橄榄栽培管理、施肥和灌溉及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对2 a生油橄榄扦插苗枝条进行短穗无纺袋扦插技术研究。结果表明,3~5 cm长的油橄榄插穗扦插50 d生根率可高达99.0%,对照生根率为87.4%;IBA、根旺、蔗糖3种因素对油橄榄扦插生根影响作用最大的为IBA,低浓度复合生根剂处理扦插生根效果较好,不定根数可达10条左右。认为油橄榄扦插过程中,适当的激素处理可以提高生根率,但扦插环境因子在扦插生根过程中起主导作用。采用无纺袋扦插油橄榄可以明显缩短育苗周期,从而提高育苗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2011年5月对12年生、树高1.5~2.1m、造林密度为1500株·hm-2的普通油茶进行不同面积剪叶处理,以此模拟病虫等的危害,研究油茶叶片损失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剪叶处理对油茶落果率、果实质量、果实鲜出籽率、出仁率、干仁含油率均有一定影响。当叶损失量(剪叶量)为25%,50%和75%时,落果率分别为61.2%,83.8%和84.1%,是对照的1.54,2.11和2.12倍,显著高于对照;而叶损失量为12.5%时,油茶落果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当叶损失量高于25%时,鲜出籽率(低于41%)、出仁率(低于14%)和干仁含油率(低于37%)均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与对照(44.6%,14.7%和42.2%)差异显著;瘪籽率则随着剪叶量的增加而上升。剪叶对茶油中饱和脂肪酸——棕榈酸和不饱和脂肪酸——油酸的含量也有影响,尤其是剪叶75%后,茶油中棕榈酸的含量为24.8%,比对照的(9.2%)显著增高;油酸的含量为68.9%,比对照的(82.5%)显著降低。剪叶后对油茶植株翌年(2012年)的生长及结果情况调查表明:剪叶50%和75%的树势衰弱,抽梢不正常且新叶少,平均果实数仅为2.2和0个·株-1,基本没有结果,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而剪叶12.5%的油茶树翌年生长正常,结果数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叶面积损失超过25%将严重影响油茶的产量和翌年树势的生长,叶面积损失12.5%以上对茶油的品质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9.
腐植酸钠是一种刺激物质,它不仅对大田作物有刺激作用,而且对油橄榄也同样有刺激作用。油橄榄幼树喷施过低浓度0.05%腐植酸钠后,促进抽梢,比对照加快生长17—42%。在油橄榄花蕾期,喷施低浓度0.05%的腐植酸钠,可以提高自然授粉率。最终比对照提高果实保存率15.3%。但是喷施高浓度0.3—0.5%的腐植酸钠一星期以后出现大量落花落果。喷施0.05—0.3%浓度的腐植酸钠在油橄榄树上,它能够促进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但以使用0.1%浓度为好。  相似文献   

20.
确定油橄榄(Olea europaea L.)果实最佳采摘时机是油橄榄具有优良生产加工工艺的基础。我国油橄榄在果实成熟度判别和采摘时机确定过程中存在管理粗放、采摘时机不合理等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油橄榄产品及橄榄油质量的提高。因此果实成熟度判别和最佳采摘时机确定是油橄榄栽培管理的重要任务。笔者通过对油橄榄适生区各品种的果实成熟规律进行综合分析,最终形成一套可行的油橄榄果实最佳采摘时机评价体系,为我国油橄榄适生区高产品种果实采摘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