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基于推拉理论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驱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引入推拉理论分析了其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驱动机制中的适用性,并在剖析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参与主体的基础上,从政府-高校-毕业生、政府-高校-劳动力市场、政府-毕业生-劳动力市场和高校-毕业生-劳动力市场等四个三维驱动系统分析,得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除了毕业生自身提高就业能力外,要构建毕业生、高校、政府、劳动力市场四位一体的就业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2.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1999年全国高等院校扩招,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其主要表现为结构型不平衡,专科生的就业状况与初次就业率是影响整个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主要因素。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有政府宏观调控和政策导向、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社会需求和人才选择机制以及毕业生自身素质等诸方面的综合因素。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完善就业市场,提供就业信息;改变大学教育培养模式,培养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改革高等学校课程设置;扩大大学生选择学校和所学专业的自由度;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  相似文献   

3.
稳就业就是稳民生,中央提出"六稳",第一位就是稳就业。高校毕业生群体一直是政府、高校、社会、家庭高度关注的焦点,高校就业工作一直处于高校教育工作的首要目标,更是高校"一把手"工程。2020年874万名高校应届毕业生、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加之公共危机事件的发生导致的高校毕业生失业群体及就业存量与就业增量严重不足等诸多因素,2020年的"最难就业年"已经实至名归。高校就业工作一直在探索与人社合力,与用工行业合力,与家长合力、与毕业生合力是高校就业工作机制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高校走产教融合的外在表现。2020年,形成合力,抓实、抓细、抓稳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将成为公共危机事件下就业工作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4.
根据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各种因素,构建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模型,结合实际统计数据,利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模型加以验证,分析结果不仅包括高校内各院系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而且包括高校间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比较研究。分析结果与官方网站上的就业数据统计相吻合。最后对高校和教育管理部门在人才培养和就业促进给出建议与对策,以期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监管起到一定的决策辅助作用,切实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招生并轨后农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方针、原则、模式与政策导向;高校、部委的中观、宏观调控职能与管理方法;强调了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的迫切性,提出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评估体系,并指出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评估体系运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农业高校率先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高校毕业生服务的直接对象是农业、农民、农村,因此,与"三农"联系最为紧要的广大基层已成为其就业的主渠道.农业高校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率先打通人才通往基层的道路责无旁贷.分析了当前农业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以及农业高校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现实性和可能性,提出建立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是毕业生就业过程中与用人单位签订的重要协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因高校在就业工作中的功能发生转变,高校在就业协议书中的法律地位也应从就业协议书的当事人转变为监督鉴证机构。从就业协议书的概念、基本内容及功能入手,针对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就业协议书的相关对策,以此实现顺利解决纠纷和保障高校毕业生合法权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2007年是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服务年。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应用型高校办学定位和教育教学改革,直接关系培养人才的质量,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及创业实践已引起党和国家各级领导和全社会关注。本文着重谈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状况,并就如何做好应用型高校毕业生创业工作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9.
毕业生就业率是一所学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最直接的量化反映。本文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及就业率的基本内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构建合理化、科学化就业率统计体系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高校毕业生就业模式的变迁及其对人才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体制在经过长期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后,毕业生就业经历了统一分配模式、 双向选择模式,并在此基础上逐步进入自主创业模式。高校毕业生就业模式的变迁不仅使我国的人力资源配置发生巨大变革,而且对人才培养的外部环境、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人才素质的内在要求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和就业工作,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改革,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完善 就业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等措施,以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通过有形就业市场、无形就业市场以及人际关系推荐等多种途径就业,而以高校为主体的有形就业市场,即"校园招聘会"已成为毕业生"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主渠道。高校应以营销品牌观念、开放合作观念以及科学与规范的手段,培养与运作以高校为主体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从而促进该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论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指导与帮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高校中存在的就业困难毕业生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群体。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类型及特点,指出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职业指导与帮助工作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改进该群体职业指导与帮助工作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毕业生就业是高校发展之根本,也是倍受国民关注的焦点之一,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着就业机制不完善、求职岗位信息不畅通、社会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方向信息不对称、企业人才需求和毕业生人才结构信息不畅通等问题。随着新的商业模式的兴起,企业岗位对人才能力需求也相应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以就业信息平台为载体,搭建政府、高校、企业、社会网络和毕业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及高校毕业生就业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5.
当前,部分农业高校毕业生存在职业生涯决策困难,体现在就业择业心态、方法不够科学合理,以及就业意向与实际去向差异性较大等。通过调研部分农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对"双一流"建设高校S大学2018届毕业生开展问卷调查,对比分析毕业生就业意向及实际就业去向情况。结果显示,毕业生部分就业意向的实现率较低,表现在毕业生的自我认知不清晰、缺乏科学的职业生涯决策方法以及就业行动滞后等方面。基于对农业高校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决策现状、存在问题的分析,探讨提升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认知、决策及就业能力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6.
速览     
人社部近日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提出今年我国力争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比例都有所提高,为此要引导更多高校毕业生投身现代农业,鼓励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通知称今年我国要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挖掘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及残疾人服务、农技推广等基层公共管理和服务领域的就业潜力,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  相似文献   

17.
对当前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诚信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通过构建诚信社会、完善就业法制、加强毕业生诚信教育、转变就业观念、提升毕业生自身素质等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诚信就业。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天津九所高校师生及部分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的深入调查,对天津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与灵活就业的现实状况进行分析,在寻求毕业生创业难、就业难的政策障碍及法律成因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高校普法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同时,架构促进天津市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与灵活就业的法律体系,以此为规范大学生创业、就业市场, 净化创业、就业环境提供更好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9.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我国对农村建设提出的新部署、新要求、新目标,离不开人才、离不开人才建设。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居高不下,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保定高校众多,拥有十分丰富的人才资源。但在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创业方面,仍旧存在相关政策不完善,毕业生就业期望较高,对农村的就业创业环境不够满意,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农村建设的适应度不够等问题。为拓宽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创业的渠道,政府应不断加大帮扶力度,整合资源和社会各界力量投入到乡村振兴战略之中,优化育人体系,鼓励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创业观念,做好职业规划和创业设计。  相似文献   

20.
全国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已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和成果,但贵州高校毕业生就业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就业指导力度不够;“人才高消费”现象严重;毕业生就业出现学科专业结构性失衡;有的毕业生观念陈旧,求稳意识重;毕业生期望值居高不下。其解决的办法及对策是提高毕业生就业工作人员素质;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转变毕业生就业观念;增强国家宏观调控能力,理顺劳动用人制度;成立“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为毕业生就业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