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韦学玉  阎宏  穆巍 《饲料工业》2006,27(19):47-49
反刍动物(牛、羊)瘤胃功能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对饲料的消化吸收。养好反刍动物实质上就是养好瘤胃。文章针对瘤胃内的微生物区系及瘤胃内温度、渗透压、pH值等瘤胃内环境的重要参数,对如何维持瘤胃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以及人工调控措施加以阐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幼龄反刍动物瘤胃菌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洁  徐晓锋 《草业科学》2020,(2):363-369
瘤胃菌群与反刍动物机体具有紧密的共生关系,稳定的菌群结构对动物机体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及动物机体自身的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调节瘤胃菌群的结构,可使机体代谢、免疫等机能发生改变。但幼龄反刍动物瘤胃菌群的构建呈现出复杂的变化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随着反刍动物日龄的增加其瘤胃菌群会逐渐趋向于一个动态平衡的局面。本文旨在综述幼龄反刍动物瘤胃菌群构建过程中,母体、日粮及环境等对其的影响,为生产实践中幼龄反刍动物的饲养管理和瘤胃菌群的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奶牛瘤胃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影响着奶牛对饲料的消化吸收。要养好奶牛首先要养好瘤胃。如何维护良好且稳定的瘤胃环境,保持微生物的活性及其菌系的平衡,是奶牛饲养技术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4.
反刍动物是畜牧业中的重要支柱,研究瘤胃微生物在幼龄反刍动物上的定植过程,并利用其中的定植规律采取科学的早期调控措施,以此提高反刍动物的生产效率,对于维持畜牧业高效、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瘤胃微生物的定植过程伴随着幼龄反刍动物瘤胃的发育和饮食结构的巨大变化。在幼龄反刍动物哺乳时,瘤胃由于食管沟反射的存在而不发挥功能,发育缓慢,此时只有部分功能菌群逐渐定植;随着日龄的增长,幼龄反刍动物大量摄入固体饲料,瘤胃在固体饲料的刺激下迅速发育直至成熟,此时大量菌群定植,瘤胃发酵逐渐活跃,且优势菌及其丰度与前期相比发生较大变化。同时,大量瘤胃发酵产物的积累又进一步刺激了瘤胃的发育。反刍动物在幼龄阶段经历了从非反刍到反刍的生理过渡,是其最敏感和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可以在此阶段对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采取人工调控措施,以保证机体的健康和后续生长发育。作者综述了反刍动物瘤胃早期发育过程、瘤胃内微生物的种类、来源及其在幼龄反刍动物瘤胃中的定植过程,阐明瘤胃微生物在反刍动物消化代谢、生产性能以及畜体健康方面的重要功能,并归纳了常用的瘤胃微生物调控技术,从而为生产中对幼龄反刍动物的饲养管理、营养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瘤胃是反刍动物至关重要的消化吸收器官,部分降解的营养物质可直接通过瘤胃上皮被机体吸收和利用。因此,瘤胃的发育程度与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密切相关,而瘤胃发育充分且功能健全是反刍动物最佳生产性能得以发挥的前提条件。然而,幼龄反刍动物瘤胃的生理结构及其功能均发育不完善,需在固体饲料、断母乳等外界刺激下完成经由非反刍阶段向反刍阶段转变的复杂过程,进而才可发挥其重要功能。目前,如何掌握并遵循瘤胃的发育规律,在保证瘤胃充分发育且功能完善的情况下,对幼龄反刍动物实施早期断奶技术,已成为现代反刍动物养殖生产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作者就反刍动物瘤胃发育进程中瘤胃微生物菌群的时空演变、瘤胃组织形态学发育和代谢改变及瘤胃发育调控机制进行综述,由生理结构至功能逐层对反刍动物瘤胃的发育规律进行全面总结,阐明影响反刍动物瘤胃发育的相关因素及其可能的调控机制。本文旨在进一步丰富与瘤胃发育相关的理论基础,以期为利用瘤胃发育规律开发促进反刍动物瘤胃发育的营养调控策略提供科学支撑,为挖掘幼龄反刍动物的生产潜力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瘤胃保护性含硫氨基酸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实勇 《饲料广角》2003,(11):21-24
本文综述含硫氨基酸过瘤胃保护的意义、方法、特点及其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并展望了瘤胃保护性含硫氨基酸在反刍动物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反刍动物的生产力主要由瘤胃微生物驱动,包括细菌、产甲烷菌、真菌和原虫等功能性微生物群。瘤胃微生物可将植物性饲料分解发酵生成挥发性脂肪酸、微生物蛋白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从反刍动物生命早期到每个生命重要节点,其瘤胃微生物群落会发生剧烈变化。目前,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早期调控是畜牧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因此,了解瘤胃微生物定植状况对机体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瘤胃中常见的微生物菌群及其主要功能和定植过程进行综述,旨在了解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区系,并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反刍动物瘤胃碳水化合物发酵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建红 《畜牧兽医杂志》2005,24(3):11-12,14
碳水化合物是反刍动物营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碳水化合物在反刍动物瘤胃的发酵又是其营养吸收利用的一个重要过程。本文根据国内外研究成果,全面综述了碳水化合物的分类及影响反刍动物瘤胃碳水化合物发酵的三方面因素,揭示了反刍动物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规律,为我国反刍动物饲养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瘤胃是反刍动物最主要的消化器官,寄养着细菌、真菌、原虫、古生菌等多种微生物,这些瘤胃微生物菌群在反刍动物消化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瘤胃真菌在瘤胃微生物中占比较小,且绝大多数为厌氧真菌。瘤胃真菌可以充分降解纤维物质,同时真菌还参与蛋白质和淀粉的降解过程,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瘤胃真菌的数量容易受硫元素、氮元素以及瘤胃内其他微生物的影响,因而从这些方面对饲粮进行调控,能够提高瘤胃内真菌的数量,从而提高反刍动物的消化能力和对饲料的利用。文章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从瘤胃真菌特点、功能、影响因素及应用等多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反刍动物的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反刍动物粗饲料利用的营养调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朱宇旌  张勇 《草业科学》2003,20(6):36-39
通过为反刍动物补添适宜的营养来调控瘤胃微生物区系的生长,可提高反刍动物对粗饲料的利用效率,改善其营养价值。调控反刍动物利用粗饲料的营养措施有:日粮精粗比,补添矿物元素,供给瘤胃氨态氮,补添氨基酸与肽,补充瘤胃蛋白,应用酸碱或缓冲盐调控瘤胃的PH值等。  相似文献   

11.
瘤胃原虫对瘤胃营养物质代谢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庆茹 《中国牛业科学》2006,33(1):49-51,55
本文在广泛查阅有关瘤胃原虫对糖代谢包括淀粉和可溶性糖代谢及纤维素代谢、对蛋白质代谢和对瘤胃内甲烷代谢等的影响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瘤胃原虫对反刍动物营养物质代谢的影响机理,指出瘤胃原虫对反刍动物的营养代谢既有有利的方面,也有不利的方面。实际应用时可根据不同的日粮类型、家畜的生理状况、当地的饲养管理条件等实际情况因时控制瘤胃纤毛虫区系及种群密度,创造适宜的瘤胃内环境,充分发挥原虫在特定条件下的有利生理功能,从而提高反刍动物饲料利用率和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2.
脂肪酸的生成与瘤胃发酵参数、生物氢化以及瘤胃微生物等因素密切相关。植物多酚可以调节反刍动物生产性能,提高氮的利用率,调节脂肪酸氢化,影响瘤胃微生物活性及数量。文章综述了植物多酚对反刍动物瘤胃脂肪酸氢化及微生物组成影响的研究进展,为植物多酚在对反刍动物瘤胃脂肪酸氢化及微生物组成影响的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浅谈影响瘤胃纤维降解的主要因素及其调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反刍动物瘤胃的纤维降解率是增加粗饲料利用的有效途径。本文综合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研究后认为;针对影响瘤胃纤维降解的主要因素,瘤胃调控手段可从瘤胃环境的物理、营养、瘤胃徽生物系统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4.
反刍动物过瘤胃淀粉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过瘤胃淀粉是高产反刍动物葡萄糖的重要来源之一。本文阐述了过瘤胃淀粉在反刍动物营养中的作用,以及提高饲料过瘤胃淀粉比例的处理方法,并根据近年来的应用研究状况,提出了过瘤胃淀粉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畜牧业集约化养殖越来越普遍。为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性能,饲喂大量能量饲料,进而引发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ARA),导致动物采食量下降、畜产品产出降低以及动物发生炎症反应。近年研究表明,SARA会改变瘤胃生理状态,而瘤胃健康对反刍动物饲养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反刍动物SARA状态下瘤胃生理生化过程变化,结合瘤胃发酵模式变化和瘤胃微生物的改变,重点阐述了SARA引起的瘤胃上皮细胞形态结构变化、屏障功能改变、瘤胃上皮细胞中物质转运及相关载体表达及其引发的瘤胃上皮细胞炎症通路,为更好指导反刍动物饲养及为瘤胃营养生理生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牛、羊和鹿等动物属于反刍动物,反刍动物区别于单胃动物的最大消化生理特点是有复式胃结构,复式胃由瘤胃(Rumen)、网胃(Reticulum)、瓣胃(Omasum)和皱胃(Abomasum)4个部分组成。前3个胃称为前胃,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瘤胃,尽管瘤胃内没有消化腺,也不能分泌消化酶类,但瘤胃中存在大量瘤胃微生物,最主要的瘤胃微生物是厌氧性细菌(anaerobic bacteria)、原虫(protozoa)和厌氧真菌(anaerobic fungi),1g瘤胃内容物中约含细菌数150~250亿个和纤毛虫数60~180万个,总体积约占瘤胃液的3.6%,其中细菌和纤毛虫各占一半。这些瘤胃微生物产生的消化酶与机械破坏作用是反刍动物消化降解饲料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17.
瘤胃是反刍动物对饲料进行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瘤胃通过和微生物相互结合,使反刍动物能够对高纤维的植物进行消化吸收。反刍动物的生理活动状态、饲料吸收程度以及对于瘤胃疾病的诊断都与瘤胃运动相联系。基于此,本文以反刍动物瘤胃运动为出发点,以其影响因素以及调控措施为主要内容,探究反刍动物瘤胃真菌特点以及反刍动物瘤胃运动的影响因素,并针对其反刍动物瘤胃特点,提出相应的运动的调控措施,以期为反刍动物瘤胃调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瘤胃肽代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瘤胃是反刍动物特有的消化器官,瘤胃蛋白质代谢的调控将是今后长时期内反刍动物营养研究的重点。肽作为蛋白质降解的中间产物,在氨基酸消化、吸收和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肽是瘤胃微生物的重要营养来源,包括细菌、原虫和真菌都具有水解蛋白质的能力,利用蛋白质降解产物-肽、氨基酸和氨-作为氮源以维持其生长,并合成微生物蛋白。作者从蛋白质在瘤胃消化过程中肽的释放和降解、瘤胃内肽的吸收、瘤胃肽代谢的调控、肽对瘤胃微生物的营养作用等方面阐述了当前瘤胃肽代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蛋白质是反刍动物日粮中主要限制性营养成分之一,在反刍动物营养中,日粮蛋白在瘤胃中降解是一种低效的营养过程。在有些条件下仅靠饲喂高蛋白日粮也不一定能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性能。为了减少瘤胃内蛋白质的降解损失,人们采取各种措施以提高日粮中蛋白质的过瘤胃值(斯钦,1996)。研究发现,单靠增大过瘤胃蛋白的量,并不一定能保证家畜增产,蛋白质对反刍动物的。  相似文献   

20.
瘤胃降解蛋白/瘤胃不可降解蛋白(RDP/RUP)在反刍动物新蛋白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配制反刍动物日粮的基础和前提。本文主要就RDP/RUP对反刍动物营养方面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