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蒋刚强  黄玲  窦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184-14187
[目的]通过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建立灰绿藜植株再生方法。[方法]以灰绿藜茎和叶为材料,研究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灰绿藜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不定芽分化及再生植株生根与移栽的影响。[结果]NAA、2,4 D、IAA在单独使用时,一定浓度范围内均有愈伤组织产生,利用不同的外植体,最佳的诱导组合培养基分别是茎为MS+NAA 4.0 mg/L+6-BA 0.5 mg/L,叶为MS+2,4-D 4.0 mg/L+6-BA 0.2 mg/L,光照有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在优化灰绿藜愈伤组织继代培养条件时,发现5.0 mg/L的抗坏血酸(VC)对于灰绿藜愈伤组织的褐变有良好的抑制作用,继代培养基中较好的组合为MS+2,4 D 0.5 mg/L+6 BA 0.5 mg/L。愈伤组织不定芽分化培养基为MS+6 BA 2.0 mg/L+NAA 0.05 mg/L,根分化的培养基为1/2 MS+NAA 0.2 mg/L。[结论]该研究为灰绿藜组织培养中适宜的培养基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抑菌圈法测定苋菜活性物对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的毒力,平皿培养法测定苋菜活性物对带菌西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苋菜活性物对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5 mg/m L,EC50为146.349 2 mg/m L;无菌种子、带菌种子、16.6%乙醇处理的带菌种子、苋菜活性物处理的带菌种子的发芽势分别为87.3%、42.7%、48.0%、60.0%,发芽率分别为93.3%、54.7%、58.7%、90.0%;经5 mg/m L的苋菜活性物处理的带菌西瓜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为64.7%和90.7%,而经80 mg/m L的苋菜活性物处理的带菌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为3.3%和4.7%。这表明苋菜活性物对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有较强抑制作用,在低浓度时既有抑菌效果又可促进种子萌发,极具开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野薄荷的茎段培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 BA和 NAA两种激素不同浓度配比对野薄荷 (Mentha haplocalyx briq)茎段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缺乏 BA或 NAA的培养基上 ,野薄荷不能进行正常生长 ,BA1 .0 mg/L和 NAA0 .8mg/L配合使用有利于愈伤组织和不定根的形成与生长 ,低浓度 BA (0 .5mg/L )与高浓度 NAA (0 .8mg/L)组合有利于芽的高生长和根的伸长生长 ,高浓度的 BA与低浓度的 NAA配比 (BA1 .0 mg/L NAA0 .4mg/L)有利于芽的增殖。以生产无菌苗为目的 ,则以 BA1 .0 mg/L NAA0 .4mg/L为最佳激素配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寻一种高效的土壤污染植物修复技术.[方法]采用植物激素(IAA、GA3、SA)和螯合剂(EDTA)复合处理分别进行叶面喷施和土壤浇灌,研究其对红苋菜修复效率的影响.[结果]复合处理可增加红苋菜在133Cs、88Sr、Cd胁迫下的生物量,对于133Cs、88Sr、Cd的吸收量、转移系数和富集系数,土壤浇灌相比于叶面喷施显著提高了133Cs、88Sr、Cd在红苋菜植株内的富集;3种激素和螯合剂的复合处理效果从好到差依次为100 mg/L SA+1.5 mg/kgEDTA、500 mg/L GA3+1.5 mg/kg EDTA、100mg/L IAA+1.5 mg/kg EDTA.[结论]土壤浇灌100 mg/L SA+1.5 mg/kg EDTA为最适宜处理,使单株红苋菜对133Cs、88Sr、Cd的富集总量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5.
采用不同浓度的氯化汞溶液(0.5、1.0、2.5、5.0、10.0、25.0、50.0、100.0 mg/L)对不同品种苋菜种子进行浸种处理。结果表明,Hg+对苋菜种子萌发的影响在低浓度时有促进作用,随着Hg+浓度增加,苋菜种子的根长和芽长都明显减少,当Hg+浓度达到100 mg/L时,苋菜种子见萌芽,但都有红褐色痕迹,即汞污染现象非常明显;Hg+较高浓度时,各个不同品种苋菜种子导电率相对较高,种子活力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6.
植物激素-螯合剂复合处理对红苋菜富集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寻一种高效的土壤污染植物修复技术。[方法]采用植物激素(IAA、GA3、SA)和螯合剂(EDTA)复合处理分别进行叶面喷施和土壤浇灌,研究其对红苋菜修复效率的影响。[结果]复合处理可增加红苋菜在133Cs、88Sr、Cd胁迫下的生物量,对于~(133)Cs、~(88)Sr、Cd的吸收量、转移系数和富集系数,土壤浇灌相比于叶面喷施显著提高了~(133)Cs、~(88)Sr、Cd在红苋菜植株内的富集;3种激素和螯合剂的复合处理效果从好到差依次为100 mg/L SA+1.5 mg/kg EDTA、500 mg/L GA3+1.5 mg/kg EDTA、100 mg/L IAA+1.5 mg/kg EDTA。[结论]土壤浇灌100 mg/L SA+1.5 mg/kg EDTA为最适宜处理,使单株红苋菜对~(133)Cs、~(88)Sr、Cd的富集总量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7.
以野西瓜苗嫩茎为材料,进行了愈伤组织诱导,愈伤组织和不定芽分化,试管苗生根,试管苗移栽、扦插和移植的研究,成功的建立起野西瓜苗的无性系。结果证明:MS+BA 0.5 mg/L+2,4-D 1.0-1.5 mg/L是野西瓜苗嫩茎愈伤组织诱导的理想培养基;MS+AgNO31.0 mg/L+BA 1.0 mg/L+NAA 0.2-0.4 mg/L是诱导野西瓜苗嫩茎愈伤组织和不定芽分化的理想培养基;1/2 MS+IAA 0.4 mg/L+NAA 0.2 mg/L是诱导野西瓜苗试管苗生根培养的理想培养基;移植到山坡上的试管苗保持了野西瓜苗的生物性状,生长旺盛。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野韭菜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及激素配比的研究,建立野韭菜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根尖外植体最适合野韭菜离体培养,MS+0.2mg/L 2,4-D+0.5mg/L ZT为最佳愈伤组织培养基,MS+1mg/L 6-BA+0.1mg/L IAA+0.5mg/L ZT为最佳不定芽分化培养基,MS+0.1mg/L NAA为生根培养基,移栽成活率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240g/L乙氧氟草醚EC不同施用量对大蒜田杂草婆婆纳、野苋菜和猪殃殃的防除效果,并测定了各处理的大蒜头产量和婆婆纳、猪殃殃对大蒜田氮、磷、钾养分的吸收量。结果表明,240g/L乙氧氟草醚EC能有效控制大蒜田婆婆纳、野苋菜和猪殃殃的危害;施药后大蒜产量比清水对照增产31.62%~42.64%,是一种防除大蒜田杂草的高效药剂;施药后最多可减少婆婆纳和猪殃殃对每公顷大蒜田吸收氮26.120kg、磷1.270kg、钾12.300kg,大大降低了杂草对大蒜田养分的吸收。  相似文献   

10.
以苋菜种子为试材诱导无菌苗,取幼苗期下胚轴、子叶和壮苗期茎段、叶片作为外植体,比较不同组织部位对愈伤组织诱导效果的影响,并探讨不同质量浓度NAA对苋菜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苋菜壮苗期叶片和茎段为外植体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比幼苗期下胚轴和子叶高,表现为叶片>茎段>下胚轴>子叶;苋菜壮苗期茎段、叶片在MS+6-BA 0.5mg/L+NAA 3.0mg/L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的效果最好,诱导率分别为98.7%和99.3%。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铅胁迫对灰绿藜和小藜2种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灰绿藜和小藜2种藜科植物为研究对象,初步研究了不同浓度铅胁迫对其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及相应铅质量浓度对叶片 SOD、POD、CAT水平的影响。[结果]2种藜种子的发芽势随着铅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小藜和灰绿藜种子的发芽势分别在25和50 mg/L铅溶液浓度下达到最大;而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同时芽长和根长也逐渐降低。灰绿藜和小藜叶片 SOD、POD、CAT的活性随着铅处理浓度的增加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灰绿藜和小藜幼苗 SOD及 POD活性分别在200、100 mg/kg铅浓度下达到最高,而 CAT的活性则在100 mg/kg铅浓度时达到最大。[结论]2种藜对铅胁迫具有较强的耐受性,可作为土壤铅污染富集植物的备选物种。  相似文献   

12.
为了筛选白发藓繁殖的适宜台垫和基质,提高白发藓人工繁殖率和质量,将白发藓分别在5种苔垫(苔纤布、毛毡布、无纺布、海绵、三维苔纤布)和6种基质(陶粒、鹿沼土、蛭石、植金石、赤玉土、珍珠岩)上断茎繁殖120 d,考察白发藓的生物量、颜色评分、叶绿素含量和覆盖度4个指标。结果表明:白发藓在苔纤布上生物量为2064 g/m2,颜色评分为4.33分,叶绿素含量为2.16 mg/L,覆盖度为50.33%;在赤玉土上生物量为9072 g/m2,颜色评分为8分,叶绿素含量为3.15 mg/L,覆盖度为83.31%,白发藓生长适宜的苔垫和基质分别为苔纤布和赤玉土。  相似文献   

13.
刘淑霞  谢经良  王强  李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283-20285
[目的]探索由生产氟磺胺草醚而产生的高浓度含磷废水的除磷方法。[方法]用氯化钙、氯化铁及铁钙复合法对农药厂生产氟磺胺草醚而产生的高浓度含磷废水进行处理。[结果]氯化钙处理法的最佳pH值为8,最佳投药量为5.33 g/L,去除率为99.45%,处理成本为10.80元/kg磷;氯化铁处理法的最佳pH值为7,最佳投药量为6.50 g/L,去除率为99.08%,处理成本为56.89元/kg磷;铁钙复合法处理的最佳pH值为8,氯化钙最佳投药量为5.33 g/L,氯化铁最佳投药量为60 mg/L,此时去除率达99.91%,处理成本为11.28元/kg磷;处理后的废水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1级排放标准。[结论]铁钙复合法对该种农药废水中高浓度无机磷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盐生野菜中硝酸盐·亚硝酸盐·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玉珍  缪金伟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0):2104-2105
测定了东营市9种盐生野菜和几种日常食用的蔬菜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及维生素C的含量。结果证明:茵陈蒿、山苦荬、酸模、苣荬菜、蒙古雅葱符合无公害蔬菜标准,可以食用,并且他们都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营养价值较高。灰绿藜、藜硝酸盐含量超标,地肤、翅碱蓬、灰绿藜亚硝酸盐含量超标,这些野菜不宜食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提供不同外界环境条件的方法,研究了土壤含水量,播种深度及除草剂虎威对鸭跖草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土壤含水量为40%时,鸭跖草的出苗率最高。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高,鸭跖草的出苗率呈下降趋势。适于鸭跖草种子出苗的土壤含水量小于大田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土壤含水量;播种越深,鸭跖草出苗率越低,播种深度与鸭跖草的出苗率(P<0.05)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除草剂虎威对鸭跖草种子萌发与出苗有一定的负效应,经播后苗前也表处理后,剂量为25.0mg/m^2的处理,萌发抑制率约为对照的50%。当虎威使用量达到200.0mg/m^2时,鸭跖草种子萌发抑制率可达到90%,但此剂量将对作物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16.
为有效防除绿化苗圃杂草,对金华市常见绿化苗圃主要杂草种类、分布及危害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金华市常见绿化苗圃杂草共有30科90种,其中主要杂草有水花生、香附子、牛筋草、马唐、狗尾草、一年蓬、狗牙根等,常见杂草有马兰、牛繁缕、婆婆纳、猪殃殃、车前草、荠菜、灰绿藜、小飞蓬、酢浆草、蓄、凹头苋等,偶见杂草有斑地锦、通泉草、泥胡菜、刺儿菜、龙葵、商陆、看麦娘等;大部分杂草在苗圃中呈随机分布,只有个别杂草呈聚集分布;不同季节,为害绿化苗圃的杂草种类、密度、出现频率等不同。  相似文献   

17.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degradation efficiency of bacteria 2 strain(B2 S)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the optimum cultivation conditions for fomesafen degradation bacterium B2 S were as the followings: temperature 35℃; inoculation quantity 5%; p H 5.0; glucose content 0.5% and fomesafen concentration 10 mg · L-1. Under optimal conditions, B2 S degraded fomesafen within 72 h of fomesafen application, with a degradation rate of nearly 100%.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PLC-MS) was used to analyze fomesafen degradation into microbial products. A more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microbial fomesafen degradation mechanisms was discussed. The pathway of fomesafen degradation by B2 S was also inferred herein.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研究NaCl胁迫对灰绿藜根、茎、叶中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探寻灰绿藜的耐盐机理。[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0、100、200、300、400和500 mmol/L)处理灰绿藜,5、10、20和30 d后测定根、茎、叶中相对含水量、可溶性糖、脯氨酸、可溶性蛋白、甜菜碱含量的变化,并测定株高。[结果]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灰绿藜根、茎、叶中的相对含水量逐渐降低,可溶性糖、脯氨酸以及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逐渐升高;根中的甜菜碱含量始终都高于茎和叶的;株高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而降低。[结论]渗透调节可能是灰绿藜耐受盐胁迫的内在生理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以4个番茄F1杂交种(C1、C2、C8、C10)和1个番茄纯系(2052)花药培养的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激素组合对愈伤组织增殖的影响,以及不同浓度水解酪蛋白(CH)和水解乳蛋白(LH)对愈伤组织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MS(NLN)+1.00mg/L IAA+1.00mg/L 6-BA+30g/L蔗糖和MS(NLN)+0.50mg/L NAA+0.50mg/L KT+30g/L蔗糖这2种激素组合的培养基中愈伤组织生长最快,其中材料C8的增殖系数最高达0.61;愈伤组织增殖最适浓度为5.00g/L CH和0.50g/L LH,且在5个材料中C8愈伤增殖系数最大,分别为1.00和0.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