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建立植物血凝素(PHA)的最佳反胶束萃取工艺;根据单因素考察结果,采用正交试验法对花菜豆中植物血凝素(PHA)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琥珀酸二辛脂磺酸钠(AOT)浓度是主要影响因素,其次为萃取时间和NaCl浓度;最佳前萃取条件AOT浓度为0.05 g·mL-1,NaCl浓度为0.10mol·L-1,搅拌提取5...  相似文献   

2.
嗜水气单胞菌产弹性蛋白酶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嗜水气单胞菌产弹性蛋白酶条件进行如下优化:用单因素法优化了氮源、碳源等培养基成分及温度和初始pH值等培养条件;用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对氮源浓度、碳源浓度、盐离子浓度进行优化.结果发现:较低浓度的氮源、碳源有利于酶的产生,表面活性剂能明显提高酶的产量.嗜水气单胞菌产弹性蛋白酶的最佳条件:胰蛋白胨5 g·L-1,蔗糖5 g·L-1,NaCl 2.5 g·L-1,K2HPO4 2.0 g·L-1,Tween-80 1 g·L-1,初始pH为7.5,28 ℃培养48 h.  相似文献   

3.
水山药“九斤黄”组织培养及微型块茎诱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山药珠芽进行种茎繁殖,对山药品种具有更新复壮作用;为降低山药种植成本,促进山药品种更新复壮,探索适宜水山药品种"九斤黄"微型块茎诱导的培养条件。通过不同浓度NAA/6-BA激素组合对茎尖诱导的作用,以及不同浓度NAA/KT激素组合、不同活性炭浓度、不同蔗糖浓度处理,筛选适宜微型块茎诱导的配方条件。结果表明:MS培养基中添加0.1mg.L-1 NAA+2.0mg.L-16-BA为水山药"九斤黄"茎尖诱导最佳浓度,植株再生率达到了91.7%;"九斤黄"微型块茎诱导最适宜培养基配方为:MS基本培养基+0.1mg.L-1 NAA+1.0mg.L-1 KT+2.0g.L-1 AC+50.0g.L-1蔗糖+8.0g.L-1琼脂粉。再生微型块茎的种植仍然保持原品种种性,但外观商品性获得提高。  相似文献   

4.
天然黑色素(Melanin)是存在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中的色素,是目前已知生物色素中最多的一类色素。黑色素具有抗氧化和防止衰老等功能,开发应用黑色素对食品工业具有重大意义。对黑木耳(Auriculair auricuia)中黑色素的提取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将干黑木耳粉碎后以盐酸浸提,再经过滤、溶解、沉淀、离心、干燥得到黑木耳黑色素。通过试验筛选确定浸提盐酸的最佳浓度为3mol·L-1,正交试验确定黑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物料比1∶25,提取时间1h,提取温度60℃,黑色素提取率为2.70%。  相似文献   

5.
四种常用鱼药对梭鲈鱼种的急性毒性实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常温静水条件下,用硫酸铜、高锰酸钾、晶体敌百虫和氯化钠4种常用水产药物对梭鲈(Lucioperca lucioperca L.)鱼种进行急性毒性试验,鱼种规格体长范围为2.9 ̄3.4 cm,平均体重0.25 g。结果表明,硫酸铜安全浓度为0.481 mg.L-1,高锰酸钾安全浓度为0.337 mg.L-1,晶体敌百虫安全浓度为0.213 mg.L-1,氯化钠浓度为980.020 mg.L-1。梭鲈鱼种对实验药物的敏感性大小依次为:晶体敌百虫>高锰酸钾>硫酸铜>氯化钠。  相似文献   

6.
应用响应面法对乳酸乳球菌DU101发酵产生乳链菌肽(Nisin)的培养基进行了优化。首先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对培养基中8个相关影响因素的效应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葡萄糖和无水乙酸钠两个因素对Nisin效价影响显著。然后根据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确定了上述两个主要影响因素的最佳浓度,得到优化的发酵培养基组成为:玉米浆5 g.L-1,葡萄糖6.57 g.L-1,柠檬酸铵3 g.L-1,K2HPO4 2 g.L-1,无水乙酸钠7.11g.L-1,MgSO4.7H2O 0.2 g.L-1,MnSO4.H2O 0.05 g.L-1,吐温80为2 mL.L-1。在此条件下,发酵液中Nisin效价达到1 564 IU.mL-1,比优化前提高了12.6%。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用孔雀绿比色法测定KCl稀盐溶液浸提磷的适宜条件.【方法】利用标准溶液和不同利用方式的土样,比较不同浸提和显色条件对稀盐溶液-孔雀绿法灵敏度和精密度的影响.【结果和结论】浸提适宜条件如下:土水比为1 g土∶20 mL水,震荡时间为0.5 h,浸提剂(氯化钾)浓度为0.02 mol·L-1;显色体系中各溶质适宜的最终浓度为:H2SO40.48 mo1·L-1、钼酸铵0.024 mol·L-1、孔雀绿质量浓度为0.06 g·L-1.缔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620 nm,ρ(P)在0~0.2 mg·L-1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线性回归方程为A=3.894 3C+0.001(R2=0.999**,A为D620 nm,C为磷质量浓度),ρ(P)检出限为0.002 mg·L-1.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较高,因此本法适宜于氯化钾稀盐溶液浸提液中磷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苦竹提取物杀虫活性测定及有效成分初步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蚜虫为供试昆虫,系统评价苦竹提取物的杀虫活性,并采用生物活性追踪法对其杀虫活性有效成分进行初步分离。结果表明,苦竹提取物对蚜虫有较强的杀虫活性,在5.0 g.L-1浓度下,24 h和48 h校正死亡率分别达82.91%和94.20%;经萃取得到石油醚与乙酸乙酯组份,其中石油醚组份具有较强的杀虫活性,在5.0 g.L-1浓度下24 h和48 h对蚜虫的触杀作用,校正死亡率分别达89.06%和98.35%;对石油醚组份进行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8个组份,其中第2组份(F2)具有显著的杀虫活性,在2.0 g.L-1浓度下F2对蚜虫的24 h和48 h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7.61%和93.24%。  相似文献   

9.
香菇菌渣吸附水溶液中重金属铅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香菇菌渣在吸附水体中重金属的效果,将香菇菌渣加入含重金属铅的水溶液中,在转速120 r·min-1,温度为25 ℃的振荡器中进行振荡吸附,然后,用G2玻璃砂芯漏斗过滤,PEAA800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滤液中的铅浓度,分别测定了不同吸附时间、菌渣用量、菌渣粒径、pH、Pb2+浓度条件下香菇菌渣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菌渣用量为3.0 g·L-1,Pb2+浓度为80 mg·L-1时,吸附2 h就基本达到吸附平衡;菌渣用量4.0 g·L-1,Pb2+浓度为80 mg·L-1时,菌渣对铅的吸附率为87 %;菌渣用量为2.0 g·L-1,Pb2+浓度为50和100 mg·L-1时,菌渣粒径的变化对铅的吸附率影响较小;菌渣用量为3.0 g·L-1,Pb2+浓度为80 mg·L-1,pH为3.2~5.6时,菌渣对铅的吸附率为84 %以上,且pH变化对吸附率影响很小;菌渣用量为3.0 g·L-1时,溶液中Pb2+浓度越低,菌渣对铅的吸附率越高,溶液中Pb2+浓度为20 mg·L-1,菌渣对铅的吸附率达到97 %.  相似文献   

10.
通过摇瓶实验对萼状粒毛盘菌(Lachnumcalyculiforme)生物量及其产胞外多糖的发酵条件进行研究;并在5L发酵罐中进行分批与流加培养,比较二者对萼状粒毛盘菌生物量及其多糖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时,粒毛盘菌生物量和产胞外多糖的最佳碳、氮源及其浓度为葡萄糖30g L-1、酵母膏5g L-1,pH值为6.0;10g L-1橄榄油能显著加速菌丝体的生长,而10g L-1大豆油能明显提高胞外多糖的产量;分批培养时粒毛盘菌的最大生物量和多糖产量分别为6.40和8.28g L-1,而在葡萄糖浓度低于5g L-1时进行流加培养可以显著提高粒毛盘菌的生物量和多糖产量,最大生物量和多糖产量分别为7.72和11.82g L-1.  相似文献   

11.
在常温静水条件下,用硫酸铜、高锰酸钾、晶体敌百虫和氯化钠4种常用水产药物对梭鲈(Lucioperca lucioperca L.)鱼种进行急性毒性试验,鱼种规格体长范围为2.9 ̄3.4 cm,平均体重0.25 g。结果表明,硫酸铜安全浓度为0.481 mg.L-1,高锰酸钾安全浓度为0.337 mg.L-1,晶体敌百虫安全浓度为0.213 mg.L-1,氯化钠浓度为980.020 mg.L-1。梭鲈鱼种对实验药物的敏感性大小依次为:晶体敌百虫>高锰酸钾>硫酸铜>氯化钠。  相似文献   

12.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对在混合酶(纤维素酶Celluclast1.5 l,β-葡萄糖苷酶Novozym188)与Tween-20协同作用下,经乙醇预处理的麦草酶水解工艺条件进行研究,详细讨论了反应温度、底物浓度、Tween-20用量、纤维素酶用量对还原糖浓度和得率的影响,并对酶水解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50℃,底物质量浓度100 g.L-1,Tween-20用量0.03 g.g-1,纤维素酶用量15 FPU.g-1.在此条件下,水解72 h时,还原糖质量浓度和得率分别达到46.1 g.L-1和41.5%.  相似文献   

13.
以越桔(Vacciniumssp)茎段为外植体,探讨不同植物激素ZT、、IBA、IAA的浓度对试管苗增殖以及植株再生的影响,建立一整套越桔离体培养的技术体系。实验结果表明:越桔的初代培养为改良培养基WPM ZT 1.0mg.L-1 IAA1.0 mg.L-1 糖30 g.L-1 琼脂6.5 g.L-1,分化培养培养为改良WPM ZT 1.0 g.L-1 IBA 0.4 mg.L-1 糖20 g.L-1 琼脂6.5 g.L-1培养基,生根培养为改良1/2WPM IBA01.5 mg.L-1 糖20 g.L-1 琼脂6.5 g.L-1。通过正交试验也得出同样的结论。炼苗移栽时,土与蛭石(1:1)基质配比成活率最高,且生长旺盛。  相似文献   

14.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人参锈腐病拮抗细菌HN01进行摇床发酵条件和培养基配方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最适发酵条件为温度30℃,初始pH值7.0,250mL三角瓶装液50mL,接菌量10%,摇床转速150r.min-1,发酵时间36h。最佳产菌培养基组分为葡萄糖15.0g.L-1,牛肉膏8g.L-1,NaCl 5g.L-1,(NH4)2SO41mg.L-1,K2HPO44g.L-1。抑菌培养基组分为葡萄糖10g.L-1,牛肉膏8g.L-1,NaCl3g.L-1,(NH4)2SO4 2mg.L-1,K2HPO4 4g.L-1  相似文献   

15.
以蚕沙为原料,丙酮比乙醇为2 1的混合溶液为萃取剂,采用微波辅助法萃取蚕沙叶绿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考察微波压力、微波时间、微波功率等主要工艺参数对萃取效率的影响,并优化萃取工艺。结果表明,其最优工艺条件为:微波压力为0.4 MPa,微波时间为50 s,微波功率为300 W。在此最优工艺条件下,蚕沙叶绿素a的浓度可达到14.325 mg.L-1。  相似文献   

16.
液体悬浮法生产猪苓有效成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甾体含量为主要指标,以菌丝体生长量及多糖含量为辅助指标,对液体悬浮法生产猪苓甾体所需的培养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适合猪苓菌丝甾体化合物积累的最佳液体培养条件为:葡萄糖28.0 g.L-1,酵母膏4.0 g.L-1,磷酸二氢钾1.00 g.L-1,硫酸镁1.00 g.L-1,维生素VB10.1 g.L-1,1%羟甲基纤维素钠10 mL.L-1;在此培养基中每瓶所得菌丝体干重得率为2.050 g,干菌丝体及发酵液中甾体含量分别达到3.864 mg.g-1和37.68 mg.L-1;同时在此培养条件下,菌丝体和发酵液的猪苓多糖含量分别为11.542 mg.g-1和58.85 mg.L-1。  相似文献   

17.
绿茶910 EGCG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绿茶910为原料,采用咖啡碱沉淀—溶剂萃取法对茶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进行提取,运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分析各影响因子对EGCG提取纯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子对EGCG提取纯度影响程度的大小为:氯仿萃取次数>乙酸丙酯萃取次数>水浸提温度>咖啡碱浓度>己酸乙酯萃取次数.EGCG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水浸提温度80℃,咖啡碱浓度30 mmol.L-1,氯仿萃取次数为5,己酸乙酯、乙酸丙酯萃取次数均为3.根据最佳条件提取EGCG,得到纯度为80.3%的EGCG产品.  相似文献   

18.
为优化铁皮石斛快速繁殖体系,以铁皮石斛无菌幼苗为外植体,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基本培养基、香蕉浓度、活性炭浓度和NAA浓度以及光源、光照时间和温度对铁皮石斛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铁皮石斛幼苗壮苗培养的适宜培养基为B5(或改良MS2)+香蕉70 g·L-1+AC 0.3 g·L-1+NAA 1.5 mg·L-1+蔗糖30 g·L-1,适宜培养条件为红光LED光源,光照时间16 h·d-1,温度(25±1)℃。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天然黑色素对生物农药的光保护作用,提高生物农药药效,降低农药使用量。为推广天然黑色素在生物农药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出芽短梗霉MF1发酵获得天然黑色素,在农田小区试验条件下,以生物农药浓度为主处理,黑色素浓度为副处理的裂区试验,确定其最佳配伍,分析其对棉田产量的影响。【结果】当每667 m2棉田使用Bt 25 g、阿维菌素5 mL、甲维丙溴磷12.5 g,黑色素2.5 g时,蚜虫杀死率最大可达到97.7%,最大棉花产量可达14.3 kg/小区,显著高于对照小区。【结论】添加天然黑色素不仅可降低生物农药的使用量,同时具有提效增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NC89烟草悬浮细胞的最佳培养方案,为进一步提高辅酶Q10的产量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了培养基种类、蔗糖浓度、接种量、转速、pH值和装液量对烟草细胞生长及辅酶Q10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量对细胞的生长及辅酶Q10合成的影响作用极显著;蔗糖浓度对二者的影响均不显著,优选蔗糖浓度为20g·L-1;装液量对辅酶Q10合成的作用显著,而对细胞生长作用不显著;优选转速为110r·min<-1>,pH值为6.2.可见,适于NC89烟草细胞生长及辅酶Q<,10>合成的优选培养条件为White基本培养基,附加蔗糖20g·L-1,装液量为20mL(100mL三角瓶),接种量75g·L-1,初始pH值为6.2,摇床转速为110r·min-1.在该条件下细胞产量和辅酶Q10含量分别为16.653g·L-1和14.780mg·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