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患附红细胞体病猪分为6组,用得米先、长效土霉素、附红优、锥灭定、贝尼尔及青霉素+链霉素做治疗试验。另将健康猪50头分为5组,在饲料中分别按每吨量加入土霉素碱粉1500g、阿散酸200g、磺胺嘧啶粉2000g、洛克沙胂150g,连续饲喂30天,并设对照组。在进行药物治疗试验和药物预防试验前、试验中及试验结束后,均做多次鲜血压片检查,结果各组猪红细胞变形及“虫体”始终存在;在各阶段此类变化无显著差异,但均有时高时低的波动现象。所用治疗药物均未显示有特效作用。用药物预防的各组及对照组均未发病,全部按时正常转群。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猪附红细胞体的感染途径和临床常用的几种药物对猪附红细胞体的治疗效果,本试验利用几种常用药物对新疆石河子150团某猪场24头感染猪附红细胞体的仔猪进行临床治疗试验,结果表明,在每组治疗的6头患病猪中,青链霉素治疗组仅有2头痊愈,长效土霉素治疗组有5头痊愈,1头患病猪附红细胞体的感染率为20%,强力霉素治疗组6头均痊愈,贝尼尔治疗组有5头痊愈,1头患病猪附红细胞体的感染率为60%,表明除青链霉素外。其他三种药物治疗效果差异不明显,强力霉素治疗效果略优于长效土霉素和贝尼尔。另外,本试验还采用5种不同感染途径对小鼠进行感染试验.结果表明静脉注射组、伤口感染组、口服组、呼吸道感染组和皮下接种组的感染率分别为94%、91%、90%、78%、23%.表明附红细胞体可通过上述5种途径感染动物。小鼠感染后第30天血液镜检结果表明,附红细胞体感染率降低了70名~80%,表明本试验分离的附红细胞体致病性较弱。  相似文献   

3.
对保定市猪附红细胞体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对感染附红体断奶仔猪进行药物治疗试验.选择保定市6个县区30个不同规模的猪场和20个散养户,随机采集不同年龄阶段猪血液样品2 040份,进行直接压片镜检、血液涂片染色镜检和碘制动试验等病原学检测;选择阳性断奶仔猪进行药物治疗试验.结果保定市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率为74.25%,不同年龄阶段的猪不同季节均可感染附红细胞体;临床治疗及体外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贝尼尔、咪唑苯脲、盐酸多西环素、磺胺间甲氧嘧啶和土霉素对断奶仔猪附红细胞病的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尤以盐酸多西环素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选取贝尼尔(血虫净)、土霉素、盐酸四环素、新砷凡纳明(914)、咪唑苯脲、磺胺间甲氧嘧啶6种药物,进行猪附红细胞体的体内和体外对照治疗,结果 6种药物均有较好的疗效。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治疗药物较多,临床上可以根据当地的流行情况灵活选用,其中盐酸四环素可以作为治疗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5.
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隐性感染率极高,此病不仅在应激反应时会暴发,而且会与其他疾病并发,可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目前有关附红细胞体病的治疗药物较多,但疗效都不相同。笔者在黑龙江省八五五农场进行了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治疗试验,选用贝尼尔、磷酸伯胺喹啉、土霉素3种药物,对30头附红细胞体阳性奶牛进行治疗试验比较,以便筛选出治疗本病较为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6.
通过选用四环素、长效土霉素、原虫净、三氮脒对长沙市某规模猪场48头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猪只进行治疗,结果表明:上述四种药物都能抑制和杀灭附红细胞体病原,均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原虫净在红细胞感染率和治疗有效率方面要优于四环素、长效土霉素和三氮脒。  相似文献   

7.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寄生于猪红细胞和血浆中的一种多形性的猪附红细胞体引起的疾病,以发热、贫血、黄疸为主要特征。通过鲜血压片镜检、涂片镜检可观察到附红体,结合细菌检验、病毒检验可进一步确诊。治疗用血虫净(贝尼尔)、新胂矾钠明(914)、得咪酰(土霉素),治疗结果效率分别为92.50%、87.50%、85.00%。  相似文献   

8.
去年八底,河北省抚宁县某养殖户送来濒死猪1头。半天后死亡,根据其临床表现、剖检病变、实验室诊断确定为猪附红细胞体病。经过对病猪群检测,该猪场还有16头猪感染,感染率达53.3%(16/30)。根据体外药敏试验和药物治疗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血虫净,盐酸土霉素、硫酸卡那霉素对猪附红细胞体病均有效,但以血虫净配合盐酸土霉素效果较好。为验证其致病性,将保存的含猪附红细胞体的血液接种子健康猪3头,结果导致发病,感染猪临床表现与自然发病猪相似。地感染猪的血液进行镜检,根据视野中感染红细胞数目计算出红细胞感染率。又通过对感染猪血液部分血液学指标测定的结果表明,猪附红细胞体可使猪红细胞数目减少,血红蛋白含量降低,红细胞脆性增高。猪附红细胞体不但可以引起猪发病,而且还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病畜而引起人的感染,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  相似文献   

9.
抗附红细胞体有效药物的筛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PCR检测附红细胞体呈现阳性,且镜检染虫率达909/5以上的猪血样为研究对象,选择几种附红细胞体敏感的药物(血虫净,附红净,庆大霉素,博士914,土霉素,三毒清,红弓链914,附红120,红弓链克,乌金土霉素)和对支原体敏感的恩诺沙星,对立克次氏体敏感的红霉素,采用两种方法进行体外药效试验。附红净对附红细胞体的作用效果最明显,而庆大霉素对附红细胞体基本无效,其他药物对附红细胞体也有一定杀灭效果。  相似文献   

10.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红细胞表面、游离于血浆或骨髓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大量的报道称猪附红细胞体病在我国许多地区的猪群出现了大规模的暴发和流行,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由此也引起了国内兽医界对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广泛关注并开展了大量的研究。由于缺乏对猪附红细胞体病表现形式的全面认识,加之当前猪病的复杂性,在许多情况下存在对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危害性过分渲染的现象,也有不少情况下低估附红细胞体对猪群健康的影响。由于猪附红细胞体病缺乏特征性症状,在临床上该病与其它病原体混合感染的现象亦十分普遍。因此,从流行病学方面考虑,感染附红细胞体的发病猪首先要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临床症状,如贫血、消瘦、黄疸和发烧等症状,其次,猪群遭受应激或发生了其它免疫抑制性疾病。要确诊必须结合病原检查进行综合性诊断。传统的病原检查方法包括鲜血压片检查和血片染色检查。笔者经过长期对该病病原的光镜和电镜观察认为,鲜血压片检查不适合作为病原确诊的依据,因为显微镜下很难将变形的红细胞与红细胞表面附着的病原体相区别,而且也不能将血浆里活泼运动的不明小体就认定为附红细胞体。正确的检查方法应将血涂片进行染色,在高倍镜和油镜下观察到附着于红细胞表面的病原体作为确诊的依据,而不是红细胞的变形或突起。对发病猪群,在治疗上除使用附红细胞体有效的药物外,也要注意对症治疗,纠正酸中毒,补充血糖。  相似文献   

11.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药物疗效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感染情况较明显的哺乳母猪和中小猪作为试验对象,选择对附红细胞体敏感的药物(血虫净、磺胺对甲氧嘧啶钠、土霉素、金霉素、甲硝唑、强力霉素)分组进行疗效试验。用药后3、5、7天分别检查猪的血象情况与试验前比较,观察附红细胞体血象感染强度,分析药物疗效。其中血虫净用药后,附红细胞体感染血象观察为Ⅲ的(血象观察红细胞感染达50%以上即严重感染)占总试验猪只数比例有所下降,用药前100%,用药后3、5、7天分别是20%、40%、40%,说明了血虫净对附红细胞体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以同样方法分析,磺胺对甲氧嘧啶钠100%,20%、40%、20%;土霉素与金霉素合用92.86%,42.86%、71.43%、28.57%;甲硝唑100%,40%、40%、100%;强力霉素44.44%,11.11%、55.56%、50%。以上结果表明,血虫净、磺胺对甲氧嘧啶钠、土霉素与金霉素合用这3组药物对附红细胞体病有一定疗效,但均不能根治。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对一例仔猪附红细胞体病做出准确的诊断,本文采用了三种血液形态学诊断方法。猪附红细胞体病形态学诊断方法包括鲜血生理盐水压片、血涂片的瑞氏和姬姆萨染色,以及在油镜下观察猪附红细胞体的形态,采用上述方法对该例仔猪附红细胞体病做出了准确的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验证新研究开发的中草药汤剂附红清汤对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疗效,选择体重30kg左右,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本地杂交断奶仔猪120头,随机分为4个组,进行治疗试验。结果表明,高剂量、中剂量的附红清汤治疗猪附红细胞体病,治疗总有效率为93%,与阳性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与土霉素治疗组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附红清汤对猪附红细胞体病疗效确实,可以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14.
试验共调查不同年龄体重的猪3800头,其中体重10~30kg猪l500头,30~60kg猪1200头,60kg以上育肥猪800头,成年母猪300头,按20%比例耳静脉采血化验。选择红细胞感染率在50%以上的患病猪1171头,随机分为5个组,分别用附红细胞体注射液、长效土霉素、血虫净、血虫净配合长效土霉素和远征霉素进行治疗。同时将猪附红细胞体耳静脉感染家兔,并将感染兔的全血接种健康兔且同未接种健康兔同笼饲养,结果表明:猪附红细胞体的感染率达80%以上,发病率为47%,以小兔最高。应用血虫净配合远征霉素或长效土霉素治疗,治愈率可达80%以上,60kg以上成年猪治愈率量高。猪附红细胞体可以通过血液传染给家兔,同笼接触饲养也可传染。  相似文献   

15.
试验共调查不同年龄体重的猪3800头,其中体重10-30kg猪1500头,30-60kg猪l200头,60kg以上育肥猪800头,成年母猪300头,按20%比例耳静脉采血化验。选择红细胞感染率在50%以上的患病猪1171头,随机分为5个组,分别用附红细胞体注射液、长效土霉素、血虫净、血虫净配合长效土霉素和远征霉素进行治疗。同时将猪附红细胞体耳静脉感染家兔,并将感染兔的全血接种健康兔且同未接种健康兔同笼饲养,结果表明:猪附红细胞体的感染率达80%以上,发病率为47%,以小兔最高。应用血虫净配合远征霉素或长效土霉素治疗,治愈率可达80%以上,60kg以上成年猪治愈率最高。猪附红细胞体可以通过血液传染给家兔,同笼接触饲养也可传染。  相似文献   

16.
2003年4月~2004年3月,采用鲜血压片法对重庆西部部分定点屠宰场的屠宰肥猪、规模化猪场及散养的生长育肥猪、断奶仔猪共882(头)份血液,进行猪附红细胞体病检测,其感染率达66.55%,说明重庆西部地区猪附红细胞体病感染率较高,不同年龄阶段猪的感染率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通过药敏试验和临床治疗试验,选用中药类、抗生素类、广谱抗血液原虫类药物进行体外试验。结果表明,血虫净+长效土霉素联合用药的效果最好,对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治愈率可以达到90%。筛选出一种高效、副作用小的治疗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8.
对猪发生“附红细胞胞体病”的调查研究和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近几年发生的“猪附红细胞体病”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广泛用于诊断附红细胞体病的血液压片检验法,看到刺状红细胞、狼牙棒状红细胞和血浆中游动物,经用超高倍显微分析仪放大2万倍后,进行活血分析,结果认定,所谓附着于红细胞上的附红细胞体及刺状红细胞等变化,是红细胞膜发生畸形或改变,它是因血液生化异常,机体代谢障碍或紊乱,造成红细胞形态改变,而不是因附红细胞体附着所致。血浆中游动物,系血小板及乳糜微粒等颗粒。由于广泛使用这种不适于做为诊附红细胞体感染的血液压片检验方法,从而得出了猪和多种畜禽以及人,大量被附红细胞体严重感染的错误结论。如用血片染色认定附红细胞体,必须要制作出高质量的鲜血染片,并应由经验丰富的专家认定。根据调查研究分析,还认为近几年严重发生的“附红细胞体病”,不符合该病发生和流行病学等方面的规律。认为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必须慎重对待。应使用严谨可靠的诊断方法,查清当前人畜感染本病和危害状况。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出作用快、效率高、副作用低的治疗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有效药物,本试验通过体外培养的方法,选用中药单体、抗生素类、抗病毒类、喹诺酮类、磺胺类药物对猪附红细胞体进行体外杀灭试验。结果表明,黄芩苷在1 000μg/mL作用3~24 h,对猪附红细胞体的抑制率达100%,磺胺甲氧嘧啶、病毒唑、罗红霉素、青蒿素效果次之。  相似文献   

20.
选择感染情况较明显的哺乳母猪和生长猪作为试验对象,利用复方磺胺间甲嘧啶钠注射液对附红细胞体病分组进行疗效试验。用药后3、5、7天,分别检查猪的血象情况与试验前比较,观察附红细胞体感染强度,分析药物疗效。其中“血虫宝”高、中剂量组、药物对照组在用药后,附红细胞体感染血象观察为Ⅲ的(血象观察红细胞感染达50%以上即严重感染)占总试验猪数比例迅速下降,用药前100%,用药后3、5、7天分别为5%~20%、10%~15%、10%~15%,说明了“血虫宝”对附红细胞体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不能根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