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是核激素受体家族中的配体激活受体,在糖脂代谢、细胞分化、胚胎发育、脂肪生成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概述鱼类PPARs基因的克隆与表达,阐述了PPARs在鱼类糖脂代谢和能量代谢中的作用,旨为PPARs调节鱼类的糖脂代谢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对脂肪代谢的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是一个由3种核受体组成的家族。其作为脂肪感受器,调节相关基因表达。PPARs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如调控体内能量平衡、脂质和脂蛋白代谢、葡萄糖平衡等,其在脂肪细胞分化、生成和代谢等多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本文论述了PPARs的结构和调控基因转录的分子机制,综述了PPARs在脂肪细胞分化和脂肪代谢中的作用,并讨论了一些脂肪因子对PPARs和脂肪代谢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s,PPARs)属Ⅱ型核受体超家族成员,PPARs的α、β和γ三种亚型参与机体的多种生理反应的调节。近年来关于PPARs与炎症反应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综述了PPARγ的分布情况及其配体对炎症的调节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PPARγ对畜牧生产中广泛存在的免疫应激可能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脂联素(AdipoQ)基因在藏山羊中的表达模式及相关功能,本试验利用生物信息学和比较基因组学方法克隆得到藏山羊AdipoQ基因序列;半定量RT-PCR和qPCR方法检测AdipoQ基因在成年藏山羊11个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及不同脂肪组织中AdipoQ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藏山羊AdipoQ基因编码区与牛、猪、人等哺乳动物AdipoQ基因同源性较高;AdipoQ基因在脂肪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在肌肉组织和胃中表达量较低,而在其他各组织中未检测到表达;AdipoQ基因在肾周脂肪组织中的表达量高于肠系膜脂肪组织和皮下脂肪组织中的表达量,但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得到藏山羊AdipoQ基因序列、组织表达模式及不同脂肪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进一步研究藏山羊AdipoQ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类视黄醇X受体(retinoid X receptors, RXRs)属于配体依赖性核受体家族成员。以往的许多研究揭示了RXRs在季节性发情和发情周期中的重要性,但由于RXRs必须与自身或者其他核受体形成二聚体才能发挥作用,且每种二聚体发挥的作用不同,使其在繁殖中的分子机制研究变成了难题。前人研究表明,RXRs在季节性发情动物下丘脑-垂体-性腺(HPG)轴组织中有不同水平的表达,THRs/RXRs、RARs/RXRs和PPARs/RXRs等二聚体能刺激下丘脑GnRH的释放达到调控季节性发情作用,同时参与调节卵巢颗粒细胞的增殖、卵巢血管组织重塑和类固醇生成从而影响动物发情周期中时期转换。本文总结了目前关于RXRs及其二聚体在动物季节性发情和发情周期不同繁殖活动中的作用,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脂肪是动物体内主要的能量贮存形式。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属于核受体超家族成员,在脂肪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功能。PPARγ包括4种亚型结构,其中仅PPARγ1和PPARγ2在脂肪组织中表达。PPARγ在脂肪细胞分化和脂质代谢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其功能受多种转录因子(ZFP423、C/EBPs、KLFs等)的调节。文章通过对PPARs的结构特点、PPARγ在脂肪组织中的表达规律和分子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深入了解脂肪组织的形成规律、改善肉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探讨绵羊甲状腺是否表达催化褪黑素合成的关键酶基因AANAT、HIOMT以及褪黑素受体基因MT1,并自主合成和分泌褪黑素,为研究甲状腺在绵羊季节性繁殖中的功能奠定基础。利用RT-PCR、组织免疫荧光、细胞免疫荧光和ELISA技术,分别在基因、蛋白质和细胞水平对绵羊甲状腺中合成褪黑素的关键酶基因AANAT、HIOMT以及褪黑素受体基因MT1的表达、细胞定位以及褪黑素的合成与分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绵羊甲状腺表达褪黑素合成酶基因AANAT、HIOMT和褪黑素受体基因MT1,并能够自主合成和分泌褪黑素。该研究首次证实了绵羊甲状腺具有自主合成并分泌褪黑素的功能,表明甲状腺内部可能存在有通过褪黑素调控甲状腺素合成的新通路,为进一步研究绵羊甲状腺自主合成褪黑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构建猪的孕烷X受体(PXR)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用RT-PCR技术从新鲜猪肝中扩增到猪孕烷X受体(pgPXR)基因,将其连接到真核表达载体pCI-neo中,得到重组质粒pCI-pgPXR。对该重组质粒进行PCR、测序及酶切鉴定后,采用脂质体法将其转染到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用RT-PCR和双荧光素酶检测系统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猪孕烷X受体基因真核表达质粒pCI-pgPXR构建成功,可在HepG2细胞中表达,为猪孕烷X受体的药理学和毒理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钙敏感受体(Calciumsensingreceptor,CaSR)在调节机体Ca2+浓度、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过程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钙敏感受体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和突变会影响CaSR的活性,从而改变机体各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引发相关疾病。本文从CaSR的结构和功能、在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表达差异以及与肿瘤发生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营养与遗传互作对代谢通路的影响已成为家禽科学的研究热点。脂肪主要用于动物体能量贮存,并参与细胞膜构建、基因表达调控、以及作为众多调节因子的前体物。从功能分析,食物中脂肪可通过直接改变基因表达进而影响肝脏脂肪酸和脂质生发酶的合成。核激素受体为一类配体激活的转录因子,可直接或间接调节一系列参与脂质代谢或炎症反应过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作为核激素受体超家族转录因子之一,PPARγ是脂肪组织的主要调节基因,参与一系列与脂肪生成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因此,根据鸡脂肪代谢研究构建PPARγ基因表达调控的网络图谱,对于了解鸡脂肪代谢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雄激素受体基因(Androgen receptor gene,AR)在草原红牛公牛和母牛多种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该基因在草原红牛公牛和母牛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AR基因在所检测的公牛和母牛的心、肝、脾、肺、肾、肠、胃及睾丸(卵巢)等8种组织中均有表达,且肝脏中的表达量高于其他组织;草原红牛公牛和母牛相同组织闻比较结果显示:AR基因在草原红牛公牛肝脏中表达量与母牛相比较差异不显著,其他不同组织间表达量均有显著差异(P<0.05),且公牛各组织中的表达量均高于母牛.本试验为深入研究AR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及了解该基因对不同性别个体肉质性状的形成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研究旨在揭示卵泡抑素(FST)基因在藏鸡不同组织及发育阶段中的表达特性。选取1、42、70、120、150日龄藏鸡公母各5只,分别采集垂体、下丘脑、胸肌、腿肌组织样本,利用qRT-PCR技术,对FST基因在所选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进行测定,构建组织表达谱及时序表达谱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FST基因主要在藏鸡垂体组织中表达,发育前期公鸡中的表达水平较高,发育后期母鸡中的表达水平高于公鸡;与下丘脑、胸肌以及腿肌时序表达特性不同,FST基因在藏鸡垂体组织中的时序表达特性具有性别差异。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了解FST基因的功能及物种多样性提供了参考,也为藏鸡的遗传育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鹅填饲前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PPAR)基因的表达模式,并检测鹅脂肪肝和腹脂中的PPAR表达量,试验测定了填饲前后鹅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胃、小肠、大脑、胸肌、腿肌和腹脂中的PPAR基因RT-PCR产物,并采用RT-PCR检测了PPAR基因在各组织中的表达量。试验以GAPDH基因的表达量作为对照,应用系统软件Quantity one进行了吸光值分析。结果表明,填饲前,除腹脂中没有检测到PPAR-α的表达外,其余组织中PPAR-α表达量均相对较高;填饲后,PPAR-α在肺脏中的表达量显著增加,在腹脂中也可检测到有PPAR-α表达,在其余组织中呈降低趋势。填饲前,PPAR-γ在肝脏、脾脏、肺脏、小肠和腹脂中的表达量相对较高,在其余组织中PPAR-γ的表达量相对较低;填饲后,PPAR-γ的表达量在肝脏、脾脏、肺脏、胃、肾脏中呈升高趋势,在腹脂中呈降低趋势,在其余组织中无明显改变。PPAR基因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而且,填饲后,PPAR-α的表达模式与PPAR-γ并不一致。说明填饲后PPAR亚型在不同组织中具有不同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羊源CXC趋化因子受体2基因(chemokine C-X-C motif receptor 2,CXCR2)主要表达于炎性细胞表面,在局部炎症反应、肿瘤发生等方面起重要调控作用。为研究CXCR2基因在患临床型乳房炎绵羊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可能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选取正常和患临床型乳房炎的绵羊(Ovis aries)各3只,收集乳腺组织,HE染色观察其组织形态学结构差异,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ELISA技术分别从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两者中CXCR2的表达差异,通过miRbase数据库和miranda软件对绵羊CXCR2基因的靶向miRNAs进行预测,并采用DAVID软件对CXCR2基因的生物功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正常组相比,患病组的乳腺组织中结缔组织明显增生,腺泡腔萎缩,腔内含有脱落的上皮细胞并且有大量白细胞浸润;患病组中CXCR2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极显著上调(P0.01);靶向miRNAs预测显示,绵羊CXCR2基因可能受到oar-miR-3956-3p、oar-miR-665-5p、oar-miR-432等miRNAs的调控;GO分析发现CXCR2基因参与构成膜的主要成分、CXC趋化因子受体活性、趋化作用等过程;KEGG通路富集发现CXCR2基因参与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趋化因子信号转导通路和内吞作用信号通路。由此推测,在绵羊乳房炎发生过程中,CXCR2基因可能通过与配体结合,以调控炎性细胞的趋化迁移,进而参与免疫应答反应。本研究为更深入地研究和探讨CXCR2基因在乳房炎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分子生物学功能提供了研究素材。  相似文献   

15.
γ-氨基丁酸(GABA)是大脑中一种重要的抑制性递质,除与兴奋的传递有关外,还在内分泌组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对水牛GABA A型受体的π亚基基因(GABRP)CDS序列进行了克隆,并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化技术分析了GABRP基因在水牛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应用RT-PCR技术成功获得了广西本地水牛GABRP基因序列,长为1 401bp;BLAST比对结果显示,广西本地水牛的GABRP核苷酸序列与和河流型水牛的同源性为99%,GABRP在不同物种中具有较高的保守性;GABRP蛋白主要在水牛乳腺组织的腺泡上皮细胞中表达,GABRP基因在泌乳期及非泌乳期水牛乳腺组织中都有表达,且非泌乳期GABRP基因的表达显著高于泌乳期(P0.05)。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GABRP基因在水牛乳腺发育过程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阐明藏鸡Chemerin及其受体ChemR23基因的组织和时序表达谱,分析这两个基因mRNA表达水平对肌内脂肪沉积的影响。以孵化0~210日龄的藏鸡为材料,采用RT-PCR方法克隆Chemerin与ChemR23基因,利用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检测两个基因在不同组织及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情况,并将基因表达量与肌内脂肪含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Chemerin与ChemR23基因共同表达于藏鸡所有被检测的组织中,且Chemerin主要在肝、脂肪、肺和肾等组织中表达,而ChemR23在脂肪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P0.01)。Chemerin与ChemR23在不同发育阶段胸肌和脂肪组织中的表达无性别差异,均在孵化0日龄的胸肌中表达水平最高,在154日龄的皮下脂肪组织中表达水平最高。Chemerin与ChemR23基因在腿肌中的表达存在性别差异,Chemerin与ChemR23在119日龄母鸡腿肌中的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其他几个时期(P0.01);但Chemerin在0和210日龄公鸡腿肌中的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其他几个时期(P0.01),ChemR23在210日龄公鸡腿肌表达水平最高(P0.01)。Chemerin与ChemR23mRNA表达量与胸肌IMF含量呈正相关,Chemerin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腿肌IMF含量呈负相关,ChemR23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公鸡腿肌IMF含量呈负相关,与母鸡腿肌IMF含量呈正相关。研究结果提示,Chermerin及其受体ChemR23基因可能在藏鸡生长发育过程中对肌内脂肪沉积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Chermerin及其受体ChemR23基因在藏鸡脂肪代谢中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旨在克隆奶牛核受体亚家族1 D组成员1(nuclear receptor subfamily 1 group D member 1,NR1D1)基因的蛋白编码序列(coding sequence, CDS),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预测分析NR1D1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并检测该基因的组织表达谱及其在卵巢组织的表达分布。本研究以5头健康的24月龄雌性奶牛为试验动物,PCR扩增带有同源臂的奶牛NR1D1基因CDS区全长片段,利用同源重组法将目的片段连接至线性化的pcDNA3.1-Puro-N-3HA空载体,构建重组质粒,利用酶切、PCR及测序对重组质粒进行鉴定。结合质粒测序结果,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分析该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将鉴定正确的质粒转染至HEK293T细胞,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与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NR1D1基因在mRNA与蛋白水平的表达。此外,利用qPCR检测奶牛NR1D1基因的组织表达谱,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NR1D1蛋白在奶牛卵巢组织的表达分布。结果,成功获得带有同源臂的奶牛NR1D1基因的CDS区全长片段(1 884 bp),酶切、PCR及...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乌苏里貉TLR8基因特点及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本研究利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其c DNA全长序列,应用生物学软件分析该基因及预测其编码蛋白的特征,并对该基因在乌苏里貉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基因全长3 191 bp,ORF全长3 117 bp,编码1 038 aa,含有Toll-like受体家族典型的结构域特征。同源性分析显示乌苏里貉TLR8基因核苷酸序列与犬同源性最高,达99.3%,与其他食肉目哺乳动物也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在89.2%~92.9%。组织表达分析显示TLR8基因在乌苏里貉各组织中广泛表达但表达量存在差异。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乌苏里貉抗病毒免疫及育种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采用RT-PCR分析填饲前后朗德鹅11种组织PPAR基因的表达差异性,结果显示,除腹脂外,PPAR-α在其他10种组织中都有表达,其中较高表达于心脏、肝脏、肾脏、十二指肠和胸肌;中等程度表达于肌胃、全脑、腿肌;较低表达于脾脏和肺脏.填饲后发现该基因在肾脏中依然高表达,除肺脏中表达量升高外,在其他组织中表达量均下降.PPAR-γ较高表达于肝脏、脾脏、肾脏、十二指肠和腹脂,较低表达于其他组织.填饲后发现该基因在心脏、脾脏、肺脏、肾脏、肌胃中表达量升高,在肝脏、十二指肠、全脑、胸肌、腿肌中表达量基本保持不变,在腹脂中表达量降低.结果表明PPARs风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填饲前后的表达量变化反映PPARs基因影响鹅肥肝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PPARs)的表达及其功能的调控,可能在维持妊娠或诱发分娩的机制中产生作用。本研究利用免疫组化法,对PPARα、β/δ和γ基因在妊娠第12天、18天及第25天母猪的子宫内膜组织表达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胚胎附植早期,PPARβ在多数细胞中均有表达,且以绒毛膜滋养层细胞表达最强;而PPARα和γ则主要表达于腔上皮和腺上皮及子宫内膜外层组织细胞,但表达不强且多数无分布规律性。在附植中期,3种亚型的表达强弱差别不大,且主要呈无规律性分布;但在附植晚期,PPARβ的表达明显减弱且在绒毛膜细胞滋养层、合胞体滋养层、基质以及子宫腔上皮细胞中无表达,然而PPARβ和γ却仍表达于多种细胞中。可见,PPARβ与胚胎附植的初期、PPARα和γ与胚胎附植的中后期很可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