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减少实蝇粘虫板对天敌的诱杀作用,完善实蝇粘虫板在果园的使用方法,于2018年和2019年分别在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橘园、桃园、梨园悬挂实蝇粘虫板,调查其诱杀的橘小实蝇、其他害虫和天敌数量。结果表明,橘园、梨园和桃园共诱杀到15个种、4个科和9个类群,包括靶标害虫橘小实蝇、其他害虫和天敌。3种果园中粘虫板诱杀的昆虫种、科或类群数量有差异,其中梨园中诱杀的昆虫总数最多,为13 653头,其次是桃园,橘园中诱杀的昆虫总数最少。在橘园、梨园和桃园中,橘小实蝇的相对丰富度分别为5.90%、23.45%和21.73%,最早出现时间均为6月;在橘园中橘小实蝇诱杀量高峰期在8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下半年天敌诱杀量高峰期略滞后于橘小实蝇的诱杀量高峰期,在梨园和桃园中橘小实蝇诱杀量高峰期主要集中在7月中下旬至10月中旬,橘小实蝇诱杀量高峰期与天敌诱杀量高峰期无明显相关性;3种果园中粘虫板诱杀的主要天敌有瓢虫、食蚜蝇、草蛉、寄生蜂,桃园和梨园中诱杀的草蛉较多,橘园中诱杀的瓢虫和寄生蜂较多。应用实蝇粘虫板防控橘小实蝇时,梨园和桃园应从6月上旬开始悬挂,橘园应从8月上旬开始悬挂,先少量悬挂,根据诱杀橘小实蝇数量,再逐渐增加粘虫板。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在北方落叶果树产区的寄主范围、发生规律及为害程度等,对橘小实蝇在郑州地区果园的发生、为害及防控技术进行了研究。利用橘小实蝇性诱剂对成虫进行监测;测定了菊酯类、有机磷类、烟碱类、微生物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共12种杀虫剂对橘小实蝇的室内毒力;并开展了诱杀法田间防治橘小实蝇研究。结果显示,橘小实蝇在郑州地区一年发生4~5代,为害时期为6月-11月。敌百虫和毒死蜱对橘小实蝇成虫毒力最高。诱杀法中性诱剂黄板和实蝇生物诱捕剂的引诱作用持效期约为7 d。在苹果采收前后,香蕉精油和苹果精油对橘小实蝇的诱集效果最佳。在郑州地区需要在6月前对橘小实蝇的发生做好监测防范工作,单一使用诱杀法效果不佳,需在高峰期使用化学防治配合其他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3.
诱杀球对橘大实蝇诱捕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开发一种新型的橘大实蝇诱捕器,研究了不同颜色、直径的诱杀球和不同颜色的粘虫板对橘大实蝇的诱集效果。结果表明,绿色诱杀球的诱杀数量显著大于黄色和黄绿色诱杀球(P0.05);诱杀球上橘大实蝇的诱集数量,随诱杀球直径的增大而显著增加,但在直径7cm以上时,诱杀球的诱集数量增速变缓,其中以直径7cm的绿色诱杀球生产成本和诱集效果最佳;诱杀球能显著提高黄板对橘大实蝇的诱集效果(P0.05)。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2018—2019年贵州猕猴桃上的橘小实蝇发生规律、趋光行为、不同诱集方法包括杀虫灯,引诱剂及杀虫灯与引诱剂组合使用对橘小实蝇成虫的诱捕效果。结果表明,7—9月为橘小实蝇的盛发期,其对540 nm的绿色光波有明显趋性。杀虫灯、诱捕器及其组合使用对橘小实蝇均有诱杀效果。其中,杀虫灯平均诱虫量为31头/诱捕器;甲基丁香酚实蝇诱捕剂平均诱虫量为201.67头/诱捕器,与其他引诱剂差异显著;杀虫灯与甲基丁香酚实蝇诱捕剂组合使用的平均诱虫量为509.67头/诱捕器,诱捕效果显著优于其他处理。杀虫灯与引诱剂组合使用可显著提高橘小实蝇成虫诱捕总量。  相似文献   

5.
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lis(Hendel)]是为害柑橘的检疫性有害生物.近年来在温岭市部分柑橘园有发生.为有效地控制橘小实蝇的为害.笔者对其发生和为害特点进行了调查,并开展防控技术试验,取得了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6.
比较了4种不同诱杀剂?4种诱捕器及9种常见组合对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的防治效果, 为橘小实蝇田间防控优化提供参考?试验结果表明:1)诱杀剂聪绿处理区成虫总数和果实受害率最低, 成本低廉, 可用于桃园橘小实蝇防控?迷饵?诱尔和康碧可显著降低橘小实蝇发生数量, 可根据发生区实际情况选择或改进使用?4种诱杀剂对雌性比的影响与空白对照间无显著差异?2)甲基丁香酚油剂与诱捕器组合中, 推荐常规诱捕器和新蛾类通用诱捕器分别用于监测和防治工作, 不建议采用迷你型实蝇诱捕器+矿泉水瓶或新型飞蛾诱捕器进行监测和防治?3)常规诱捕器+甲基丁香酚油剂?专用诱捕器+食物诱杀颗粒剂?黄板2和黄球4种组合分别在各自类组中表现较好, 可根据实际生产需要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7.
不同引诱剂对柑桔小实蝇的诱杀效果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5种不同引诱剂对柑桔小实蝇进行诱杀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果实蝇性引诱剂分别添加甜酒酿原液、红糖液、米醋王原液后都能增强诱杀效果,但添加甜酒酿原液增效较明显,是一种既经济又增效的混配型引诱剂.而甜酒酿原液、红糖液、米醋王原液3种混合液对柑桔小实蝇诱杀效果较低,但它能诱杀到柑桔小实蝇雌成虫,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8.
聪绿果实蝇饵剂具有诱杀机理独特、专一性强、使用简单方便、防治效果良好等优点,为了进一步明确其在蜜桃果园上对橘小实蝇的防治效果和使用技术,2020年6—7月在平乐县长滩湾鹰嘴桃种植旅游专业合作社果园进行了聪绿果实蝇饵剂防治鹰嘴桃橘小实蝇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聪绿果实蝇饵剂对蜜桃橘小实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高于当前农户广...  相似文献   

9.
蛋白诱剂在梨园橘小实蝇绿色防控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针对梨园橘小实蝇有效的绿色防控方法,于2019年在广西灌阳开展了橘小实蝇蛋白诱剂田间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应用橘小实蝇蛋白诱剂及其配套的桶形诱捕器,对橘小实蝇具有较好的诱捕效果,持续作用时间长,在采收后期防治效果为59.07%,优于对照常规防治,减少化学农药使用1次,有利于控制橘小实蝇为害,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  相似文献   

10.
测定了90% “盛唐”饵剂、3% “稳粘”诱粘剂、0.02%多杀霉素饵剂3种食物诱剂和性诱剂不同处理方式对橘小实蝇的诱虫和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90% “盛唐”饵剂、3% “稳粘”诱粘剂、0.02%多杀霉素饵剂、性诱剂及对照诱杀橘小实蝇雌虫比率分别为39.7%、36.2%、22.9%、0%、1.2%; 90% “盛唐”饵剂、3% “稳粘”诱粘剂、0.02%多杀霉素饵剂对橘小实蝇相对防治效果分别为87.50%、69.17%、43.33%、25.83%;“盛唐”食物诱剂能较好地控制橘小实蝇的为害。  相似文献   

11.
2010年8~10月,在武鸣县柑橘园开展了优易双捕诱虫剂对柑橘小实蝇的诱捕效果试验,共诱捕到865头柑橘小实蝇,其中雄虫841头,雌虫24头,结果表明,优易双捕对柑橘小实蝇有较好的诱捕效果,药效持效期较长。  相似文献   

12.
在室内饲养条件下,橘小实蝇能侵染冬枣果实,羽化的第1代成虫可在冬枣果实中成功繁殖下一代。卵、幼虫、预蛹和蛹的发育历期分别为1.9、10.0、12.6 d。橘小实蝇在冬枣果实中可以独立完成整个生活史,羽化成虫雌雄比约为1.2∶1。初步证实了冬枣果实不仅可作为橘小实蝇的寄主,还可为其羽化阶段提供庇护所。经2年在新疆石河子埋蛹观察,橘小实蝇的越冬蛹不能成功羽化为成虫,因此,橘小实蝇在石河子地区不能越冬。  相似文献   

13.
2006~2013年,对老挝北部的琅南塔、乌多姆赛、波乔、丰沙里等四省的6个点进行实蝇监测,共诱捕到实蝇29种,其中橘小实蝇数量最多,占总量的65.15%,其次是南瓜实蝇、瓜实蝇、二颜带实蝇和具条实蝇,以上5种实蝇占总数的97.3%。2012年,勐龙县的橘小实蝇、瓜实蝇和南瓜实蝇3种的总数量高于其他各点,琅南塔其次,以下依次是奔努、波乔和勐赛。4~10月琅南塔省橘小实蝇种群高峰通常出现在6~7月。  相似文献   

14.
为评估蝇蛹俑小蜂对橘小实蝇的控害潜能,室内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亲代蝇蛹俑小蜂对两种寄主家蝇和橘小实蝇的嗅觉反应,及连续5个子世代(F4~F8代)的1~6日龄的蝇蛹俑小蜂对两种寄主的选择性寄生率。结果表明,在供选择的家蝇或橘小实蝇的成虫、蛹和粪便等9个处理中,进入橘小实蝇粪便处理区的蝇蛹俑小蜂的数量最多,占总数量的46.7%,反应率为73.3%。蝇蛹俑小蜂羽化后1~6 d内,平均寄生率随着蝇蛹俑小蜂羽化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家蝇组的蝇蛹俑小蜂的平均寄生率由第1 d的86.4%下降至第6 d的61.5%,家蝇和橘小实蝇混合组的平均寄生率由87.2%降至49.6%,橘小实蝇组的寄生率的降幅最明显,由第1 d平均寄生率的82.1%下降至第6 d的22.2%;不同世代,相同日龄的蝇蛹俑小蜂对混合组的寄生率最高。因此,从蝇蛹俑小蜂对家蝇和橘小实蝇的寄生选择性结果表明,蝇蛹俑小蜂可作为橘小实蝇的理想防控天敌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为控制以橘小实蝇为主的实蝇类害虫危害,本研究对“加强检疫堵截外来传入,联防联控压低本地发生,以绿色物理诱杀防除为主,化学防控为辅”在实蝇类害虫中的防控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实施绿色防控技术后,对示范区实蝇的防治效果达90%以上,同时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果实品质和产量均有提高。该绿色防控技术在全市近三年来累计示范推广1 100 hm2,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综上,建议在实蝇发生区应用“新型双性饵剂诱杀+悬挂粘虫板物理防治+点喷绿色生物农药”的绿色防控技术,以有效防治实蝇类害虫。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橘小实蝇寄主偏好性机理,2018年于广西番石榴主产区测定橘小实蝇对14种不同寄主果实的产卵选择性、对嗜好寄主不同生育期果实的产卵选择性及嗜好寄主不同生育期的果实硬度、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并对果实硬度、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与橘小实蝇产卵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广西番石榴主产区不同月份均有多种不同种类的橘小实蝇潜在寄主果实成熟,但橘小实蝇偏好在台湾珍珠番石榴和西瓜红番石榴上产卵,产卵率分别为43.98%和39.43%,且对两者产卵无显著偏好性;橘小实蝇偏好在这2个番石榴品种的成熟期果实上产卵,产卵率分别为48.01%和44.84%,膨大期次之,产卵率分别为40.75%和41.75%。台湾珍珠番石榴成熟期果实硬度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最低,分别为3.18 kg/cm2和0.10 mg/g,均显著低于其他2个生育期;台湾珍珠番石榴成熟期果实可溶性糖含量为32.72%,显著高于其他2个生育期。西瓜红番石榴3个生育期果实硬度、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规律与台湾珍珠番石榴一致。橘小实蝇在台湾珍珠番石榴和西瓜红番石榴果实上的产卵率与果实硬度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光周期对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的生态影响,于室内测定全光(24 L∶0 D)、全暗(0 L∶24 D)和对照(14 L∶10 D)这3种光周期处理下橘小实蝇的表型、肠道菌群以及免疫变化。结果显示,全光和全暗处理后橘小实蝇幼虫的发育历期分别为5.51 d和5.40 d,单头蛹重分别为14.47 mg和10.82 mg,均较对照显著降低;全光和全暗处理后橘小实蝇雌成虫的卵巢面积分别较对照显著减小;全光和全暗处理后橘小实蝇肠道微生物Shannon指数、Ace指数和Chao指数分别较对照显著降低,而Simpson指数分别较对照显著增加;3个光周期处理后橘小实蝇肠道微生物共有36个门,处理后橘小实蝇肠道微生物物种组成较对照减少;3个光周期处理后橘小实蝇肠道微生物样本组内集中,组间无重叠,全光样本、全暗样本均与对照样本距离较远;全光和全暗处理后橘小实蝇肠道微生物类群分别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全光和全暗处理后橘小实蝇被线虫侵染的死亡率显著增加,分别为80%和90%。  相似文献   

18.
莫晟琼  劳恒  韦泉  祝开清 《广西植保》2021,34(1):8-9,33
为了探索防控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1)]的生物防控方法,评价青丝鸟对柑橘橘小实蝇的防控效果,在钦州市灵山县那隆镇大山龙湾果园实施青丝鸟防控柑橘树橘小实蝇害虫试验.将捕获繁殖的38只鸟投放在5000 m2的试验地内,防控柑橘树橘小实蝇的效果达83.01%,防控效果明显.利用青丝鸟防治...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以1 535 bp的COI基因全长作为分子标记,通过测序得到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的海南、广东、广西、湖南、湖北、云南、四川、江西、福建、浙江、上海及江苏的12个种群共240头橘小实蝇个体的COI基因,对其进行种群遗传结构研究,分析江苏无锡地区橘小实蝇的入侵来源。结果表明,研究所涉及的橘小实蝇种群间呈现较显著的遗传结构,但并未出现距离隔离现象,且随着采样点经度和纬度的增加单倍型多样性呈减弱趋势。12个橘小实蝇地理种群分为3个组群进行AMOVA分析显示,组群间变异占总体变异的1.46%,组群内种群间变异占总体变异的4.07%,组群内个体间变异占总体变异的94.47%。表明本研究所涉及范围内的橘小实蝇有由南向北扩散的趋势,无锡地区的橘小实蝇种群很可能来源于广东、江西及浙江地区。  相似文献   

20.
正常气候情况下,橘小实蝇在厦门市集美区的种群消长呈马蹄形;特殊气候时,如夏季遇高温、少雨年份,橘小实蝇发生受抑制,种群消长呈M形。2~3月份低温可推迟第1代成虫发生期,但不影响当代及当年发生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