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1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52篇
林业   47篇
农学   79篇
基础科学   99篇
  62篇
综合类   454篇
农作物   39篇
水产渔业   58篇
畜牧兽医   132篇
园艺   67篇
植物保护   5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2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究紫花苜蓿组成型抗蓟马转录调控机制,以自主培育的抗蓟马苜蓿品种草原4号为研究对象,以感蓟马苜蓿品种草原2号为对照,采用RNA-seq技术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试验共获得82.34 Gb clean data,组装得到77 837个unigenes, 139 949个转录本,平均序列长度为830.17 bp;共有47 573个unigenes被注释到六大数据库中。与草原2号相比,草原4号共检测到差异基因2 388个,其中上调基因1 361个,下调基因1 027个。KEGG对相关差异基因的功能注释表明,上调基因主要注释到能量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等代谢过程以及遗传信息处理相关途径,下调基因主要注释到遗传信息处理、细胞过程和环境适应相关途径。qRT-PCR验证结果发现所选的8个基因在2个品种中的相对表达量同RNA-Seq测的结果一致,说明本试验中转录组的结果可靠。结果可为揭示苜蓿组成型抗蓟马机理奠定基础,进而为抗蓟马新品种培育及蓟马防治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琼中绿橙是海南省具有代表性的水果之一,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琼中绿橙是琼中县有名的地域品牌,但现今的发展不温不火。本文从提高琼中绿橙品牌认知的角度出发,提出琼中绿橙品牌认知的提升策略,以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相似文献   
3.
正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面提高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可以大幅度提高作业效率,降低种植成本。但是,当前我国水稻机械化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质量不高等问题,各地需要针对存在的"短板"和难点对症下药,推动水稻生产向更高水平、优质、高效、环保方向发展芒种刚过,北方忙着小麦收割,南方忙着稻子插秧。在广袤的田野里,农机穿梭往来,随着"机器换人"步伐的加快,插秧不用人弯腰、治虫不用下田、粮  相似文献   
4.
正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六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以下简称"预案")。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预案根据新的粮食收储形势做了一些修订,进一步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相关机制,通过提高收购粮食质量等级、调整预案启动条件和程序、支持地方和企业扩大市场化购销,细化明确各方责任,加快推动粮食收购由政策性收储为主向市  相似文献   
5.
以岭南特色果木-龙眼木为材料,采用蒸馏法提取其木质精油,得到淡黄色油状液体,得率为0.54mL/100g。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测定了龙眼木木质精油中的挥发性成分,共鉴定出13种化合物,占精油中化合物的相对含量为94.72%,其中相对含量较高的有石竹烯(31.44%)、α-蒎烯(17.91%)、α-律草烯(11.9%)等烯类化合物以及4,7-二甲基-1-异丙基1,2,4a,5,8,8a-六氢萘(17.55%)等其它化合物,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占比达到74.67%以上。精油中不但含有石竹烯等香料成分,还发现含有抗癌、抑菌等生物活性成分β-榄香烯、α-蒎烯、荜澄茄油烯、人参炔醇等。  相似文献   
6.
7.
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同时测定干姜药材中10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含量方法。采用电热板湿法消解处理样品,采用ICP-MS测定干姜中铜(Cu)、锌(Zn)、钴(Co)、锰(Mn)、铬(Cr)、硒(Se)、镍(Ni)、钼(Mo)、钒(V)、锡(Sn)等10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含量,内标标准曲线法计算含量。干姜中Mn、Cu、Zn含量分别为328.204 9、57.459 6、20.283 3μg/g,Sn、Ni、Cr、Se、V、Co、Mo含量分别为9.095 6、4.586 1、3.265 4、1.602 2、1.036 4、0.499 2、0.117 5μg/g。各元素回归方程系数≥0.999 8,10种元素在0~500μg/L线性关系良好,各元素检出限均小于0.146 0μg/L,定量限均小于0.486 7μg/L,加样回收率为99.63%~101.46%。方法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小于3%。该方法简便、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可用于同时测定干姜中10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是检测干姜中微量元素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生物炭对黑土区土壤水分扩散与溶质弥散持续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施用生物炭对黑土区坡耕地土壤水分扩散和溶质弥散的持续效应,于2016—2019年在1.5°、3°、5°的径流小区开展了生物炭持续效应试验,分析了单次施加生物炭对土壤容重、孔隙度、有机质含量、Boltzmann变换参数ξ、非饱和土壤水分扩散率D(θ)、非饱和土壤水动力弥散系数Dsh(θ)的持续作用。结果表明:土壤中单次添加生物炭后的4年内均可显著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且各指标变化率均随坡度增大、施炭年限延长而减小;坡度、年份、是否施用生物炭3个因素中,对土壤容重、孔隙度、有机质含量影响程度最大的均为是否施用生物炭;施用生物炭增大了ξ,且ξ随坡度增加、施炭后年限延长逐年减小。2016—2019年D(θ)与Dsh(θ)均随土壤含水率的增加而迅速增加。当土壤含水率小于等于042cm3/cm3时,生物炭抑制土壤水分扩散;当土壤含水率大于0.42cm3/cm3时,生物炭促进土壤水分扩散。当土壤含水率小于等于0.36cm3/cm3时,生物炭抑制土壤中NaCl溶液的弥散;当土壤含水率大于0.36cm3/cm3时,生物炭可以促进土壤中NaCl溶液的弥散。试验区θ处于0.20~0.35cm3/cm3,故施用生物炭对水分扩散、NaCl溶液弥散均具有抑制效果,且生物炭对水分扩散和溶液弥散抑制效果均随坡度增加、施炭后年限延长而减弱。  相似文献   
9.
黑土区施加生物炭对土壤综合肥力与大豆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明黑土区施加生物炭对土壤持水性能、土壤养分以及大豆生长的影响,以东北黑土区3°坡耕地田间径流小区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4年的观测。按照生物炭施加量,2015年共设置C0(0 t/hm~2)、C25(25 t/hm~2)、C50(50 t/hm~2)、C75(75 t/hm~2)、C100(100 t/hm~2) 5个处理,2016—2018年分别连续施加等量的生物炭。结果表明:连续4年,0~60 cm土层土壤储水量随施炭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对60~100 cm土层土壤储水量影响不显著;连续4年,饱和含水率随施炭量的增加呈逐渐增大的趋势; 2015年田间持水率、凋萎系数随施炭量的增加呈逐渐增大趋势,2016—2018年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连续4年,施加生物炭提高了大豆各生育阶段的株高和叶面积,同期相对较优处理分别为C75、C50、C50、C25;连续4年,大豆冠层覆盖度与施炭量呈抛物线变化(R~2均在0. 89以上,P 0. 01),连续施加2年的C50处理各生育期提高量最大,与C0相比提高了81. 4%、36. 7%、31. 5%和39. 6%;连续4年,土壤pH值和有机质、速效钾含量随施炭量的增加呈逐渐升高趋势,碱解氮、有效磷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相对较优处理为C50、C50、C25、C25。采用改进的内梅罗指数模型计算的土壤综合肥力指数与产量呈正相关(R~2=0. 861 5,P=0. 001 2,RMSE为0. 75),土壤综合肥力水平最高的生物炭施用模式为连续2年施加50 t/hm~2的生物炭。  相似文献   
10.
<正>橘小实蝇以成虫产卵于寄主果实(成熟膨大、果皮变软的果实),刚产卵的果面有水渍状症状,中央有针状小孔,之后果实腐烂发霉、脱落。橘小实蝇在湖南1年发生5~7代,4—6月主要在蔬菜瓜果作物上产卵为害,6月份开始转移到梨园、桃园进行危害,7月份转移到柑橘园、枣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