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探索鸡白介素-2(IL-2)对鸡新城疫病毒(NDV)F蛋白免疫效果的增强作用,本研究通过重叠延伸PCR技术(SOE-PCR)利用连接子(G2SG3S)将鸡IL-2基因和鸡NDV F基因串连,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构建了表达质粒pcDNA-IL-2-F.通过脂质体介导DNA瞬时转染法,将重组质粒pcDNA-IL-2-F和pcDNA-F分别转染鸡胚成纤维细胞,Western blot验证表明,pcDNA-IL-2-F和pcDNA-F均能瞬时表达F蛋白,表达蛋白分别为76.0和59.6 kD,表达蛋白的大小与预期一致并具有抗原性.将表达质粒免疫SPF鸡(Gallus domedticus),6d后开始用ELISA方法检测NDV的特异抗体,免疫20 d后,用F48E9进行攻毒.结果显示,免疫pcDNA-IL-2-F的鸡群产生的抗体水平(P<0.05)高于混合免疫pcDNA-IL-2和pcDNA-F,高于免疫pcDNA-F的鸡群,但比免疫Lasota组的抗体水平要低.攻毒试验说明免疫pcDNA-IL-2-F组比免疫其他质粒组保护率高,这说明串连表达的免疫效果要好于二者的联合使用,为病毒病疫苗的研制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2.
采用PCR技术从重组质粒pVAX1-F扩增出新城疫病毒F48E8株的融合蛋白(F)基因,将其克隆入含有3 拷贝C3d 编码基因的pTR-C3d3质粒中,获得重组质粒pTR-F-C3d3。将F-C3d3基因片段从pTR-F-C3d3中切出,克隆入真核表达质粒pVAX1中,获得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VAX1-F-C3d3。将pVAX1-F-C3d3转化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SL7207,构建成功携带DNA疫苗的重组沙门氏菌SL7207(pVAX1-F-C3d3)。重组菌分别以1×109 CFU的剂量两次口服免疫1日龄SPF鸡,结果显示,SL7207(pVAX1-F-C3d3)激发产生的血清抗体效价与SL7207 (pVAX1-F)免疫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5)。SL7207(pVAX1-F-C3d3)免疫组的小肠黏膜抗体效价高于SL7207(pVAX1-F)免疫组,但两者间差异不显著(P > 0.05)。提示C3d可增强减毒沙门氏菌介导的NDV DNA疫苗诱导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水平,这为提高基于减毒沙门氏菌的NDV基因工程疫苗的免疫效果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一株信鸽新城疫强毒的分离鉴定和分子特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发病鸽的体内分离到一株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PB9601,经病毒蚀斑克隆纯化后动物回归试验可产生典型的NDV病变,其MDT、ICPI、IVPI分别为50.5、1.65和2.36,表明为NDV强毒。对其F和HN蛋白分别进行基因克隆测序,发现F蛋白多肽裂解位点的序列为111 KRQKRF 117,符合鸽源NDV强毒氨基酸基序。F基因分型及同源性比较显示:PB9601与YN-03、TW-98等鸽源毒株属于VI型,其F基因与基因Ⅱ型疫苗株LaSota氨基酸同源性为88.6%,与基因Ⅰ型疫苗株V4的氨基酸同源性为91.0%,与基因Ⅸ型传统强毒F48E9等的氨基酸同源性为90.6%;与国内鸽分离株GX-05、YN-03、TW-98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2.1%、95.5、98.6%、与国外鸽分离株Capital3-97、Tigre6-99、1166-00、IT-227-82、2736-00的同源性分别为93.3%、91.9%、94.6%、95.1%、93.6%。HN基因氨基酸同源比较显示:PB9601与LaSota、F48E9、V4等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7.2%、89.2%、87.6%;与国外鸽分离株1166-00、IT-227-82、2736-00的同源性为93.7%、95.5%、92.3%。由此看出PB9601与国内外分离株、LaSota、F48E9、V4等相比,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种属性。  相似文献   

4.
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禽类的两大疫病之一,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是该病的病原体。为了解野禽NDV的分子特性、致病性及其与家禽NDV之间的关系,2011年分离到一株野禽NDV,将其命名为NDV2;通过标准生物学毒力检测证实其为强毒株。参照GenBank发布的NDV全长基因序列设计9对特异性引物,对NDV2进行全基因的序列测定和分析。拼接后序列分析表明,NDV2株的全基因组序列总长为15 192 nt,包含6个开放阅读框,分别编码6种蛋白nucleocapsid protein(NP)、phosphoprotein(P)、matrix protein(M)、fusion protein(F)、haemagglutinin-neuraminidase(HN)和large protein(L)的基因,长度分别为1 753、1 451、1 241、1 792、2 004和6 703 nt(GenBank登录号:KF306265)。与国内多数禽源分离毒株相似,NDV2毒株亦属于ClassⅡ、基因Ⅶ型。综合各个蛋白的同源性比较,NDV2株与近年国内流行的一些基因Ⅶ型毒株如:Egret.GX.11、Duck.WF.00、Goose.GD450.11等的同源性较高,远高于其他地区和其他基因型的毒株,这说明NDV2毒株与国内的野毒株亲缘性较高;与NDV2同源性差距最大的为ClassⅠ的JS10毒株。F基因的裂解位点显示:全基因长度为15 192nt的毒株(包括NDV2毒株在内)在裂解位点处的氨基酸序列为RRQKRF或KRQKRF,为强毒株序列。从基因分型结果来看,NDV2毒株和绝大多数参考毒株F基因和HN基因分型结果是一致的;唯一不同的就是印度鸡源分离株NDV4毒株,F基因分型它属于Ⅱ型,HN基因分型它属于Ⅶ型。分析各个基因的起始序列和终止序列后发现:NDV2株与其它参考NDV毒株的各个基因的起始序列完全相同,说明各基因起始序列保守性较高;不同之处是NDV2毒株F和HN基因的终止序列与La Sota和Sweden95一致,与其他野禽毒株不同。以NDV2人工感染无特定病原(Spicific pathogenfree,SPF)鸡(Gallus gallus)、鸭(Anas platyrhynchos platyrhynchos Linnaeus.)和鸽(Rupestris Pallas),并且每个攻毒组设同居感染组;来观察NDV2毒株对不同宿主的致病性。结果表明,NDV2毒株均可引起3种攻毒动物发病,剖解后肠道、腺胃、气管等处有淤血、出血现象;而且病毒对鸡和鸽的致病性明显高于鸭。同时NDV2毒株可引起50%同居鸡和20%同居鸽感染发病,不能引起同居鸭发病。本研究为NDV的遗传变异特征和致病规律等方面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禽流感病毒核蛋白(nucleoprotein,NP)在鸡体内所引起的免疫反应,将其NP基因从重组质粒pVAX-NP上酶切后亚克隆至含禽源启动子的真核表达载体pCAGGS中,经筛选鉴定后获得重组子pCAGGS-NP,将鉴定正确的阳性重组子体外转染真核细胞,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目的基因的瞬时表达;采用腿部肌肉注射途径将重组子免疫SPF鸡,利用ELISA检测免疫后血清抗NP蛋白抗体效价。结果表明,该重组子无论在体外还是体内均能正确表达禽流感NP蛋白,且所表达的蛋白均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6.
选取2002~2007年从上海市分离鉴定的11株鸡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强毒株,克隆其融合蛋白(Fusion,F)基因片段,测序后登录GenBank,序列号分别为NDV 022433(EU258661)、022435(EU258662)、0210149(EU258653)、0210154(EU258654)、0210227(EU258656)、0210252(EU258658)、03024(EU258637)、04011(EU258639)、05013(EU258640)、07011(EU258642)和07023(EU258643)。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上述分离株的F基因扩增片段为1 654 bp,编码551个氨基酸,其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4.6%~100%,推导的F蛋白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3.0%~100%;各分离株F蛋白裂解位点序列均为112R-R-Q-K-R-F117,为基因Ⅶ型NDV强毒株。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这11株NDV分离株之间的遗传距离较近,而与传统疫苗株B1、La Sota、V4和F48E9的遗传距离较远。此外,这11株NDV强毒株均具有大多数鹅源NDV毒株特有的973和1 249 nt RsaⅠ位点。  相似文献   

7.
摘要:利用PCR技术,扩增去除部分序列、长度为1320 bp、编码440个氨基酸的禽流感病毒(AIV)NP基因片段,将其克隆至pR质粒的T4噬菌体SOC基因C末端获得重组质粒pR-NP,以此重组载体转化大肠杆菌E2,用溶菌酶缺陷噬菌体T4-Z1感染重组E2菌,重组载体与缺陷噬菌体T4-Z1基因发生同源重组,将NP基因整合到噬菌体基因组中,用PCR方法筛选重组噬菌体并命名为T4-Z1-NP。经Western blot检测证实,T4-Z1-NP表达的NP融合蛋白具有免疫学活性。成功构建了表达禽流感病毒核蛋白的重组噬菌体。  相似文献   

8.
表达鸡Ⅱ型干扰素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插入鸡Ⅱ型干扰素(IFN-Ⅱ)cDNA序列的重组质粒AIFN为模板,根据鸡痘病毒早晚期启动子PE/L的序列设计上上游引物,鸡IFN-Ⅱ基因的cDNA3'端序列设计了下游引物,采用PCR法扩增包括启动子PE/L和鸡IFN-Ⅱ全长cDNA序列的基因片段。将该扩增片段定向插入鸡痘病毒转移载体1175中,获重组转移载体1175IFN,用以转染已感染鸡痘病毒282E4疫菌株(wt-FPV)的鸡(Gallus gallus)胚成纤维细胞(CEF)。1175IFN与wt-FPV基因组DNA之间的同源重组产生了表达IFN-Ⅱ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IFN-Ⅱ。通过在含X-gal的营养琼脂上连续挑选篮色病毒斑获得并纯化rFPV-IFN-Ⅱ。以细胞病变抑制实验证实,rFPV-IFN-Ⅱ感染的CEF表达了具有抗水泡性口炎病毒(VSV)活性的鸡IFN-Ⅱ。rFPV-IFN-Ⅱ(M.O.I=0.01)感染CEF72h后,培养上清中IFN-Ⅱ的表达量为1280U/mL。动物实验表明,rFPV-IFN-Ⅱ接种雏鸡7d或14d后,其在体内表达的IFN-Ⅱ可显著减轻载体鸡痘病毒对1日龄SPF雏鸡体重增长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根据GenBank中猪2型圆环病毒的核苷酸序列,设计两对引物,对来源于河南省不同地市的4株PCV2细胞培养物进行鉴定,并扩增出ORF2基因,克隆到pMD18-T载体上,获得重组质粒pMD18-T-ORF2,并对其进行测序,结果表明所克隆的ORF2基因与其它PCV2 ORF2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在92.4%~99.6%之间,氨基酸同源性在90.6%~97.9%之间。同时采用PCR从重组质粒pMD18-T-ORF2中扩增出587bp的ORF2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2a,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ET-32a-ORF2,经诱导表达了ORF2基因编码的结构蛋白,表达的重组蛋白为融合蛋白,分子量为40kD,经Western-Blot检测,重组蛋白可被PCV2阳性血清识别。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制备抗鸭β-防御素9(AvBD9)蛋白的单克隆抗体.首先用pGEX-6p-1载体表达的鸭AvBD9蛋白做抗原免疫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Mus musculus),免疫3次,每次间隔15 d,融合前3 d加强免疫1次.然后将鸭AvBD9基因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的EcoR Ⅰ和Sal Ⅰ双酶切位点上,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32a-duckAvBD9,将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Escheriohia coli)BL21(JM83-)株,经IPTG诱导表达、镍柱纯化后做检测原.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Western blot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筛选及鉴定,经3次亚克隆后得到1株单抗,命名为1F11.结果表明:重组pET-32a-duckAvBD9蛋白大小为26kD,与预期大小一致,并能被抗pGEX-duck AvBD9阳性血清识别.单抗1F11在pGEX-6p-1空载体蛋白、pGEX-duck AvBD9蛋白、pGEX-duck AvBD10蛋白、pGEX-chicken AvBD10蛋白中能够特异性识别pGEX-duckAvBD9蛋白.其亚类鉴定重链为IgG1,轻链为κ链.本研究获得了1株鸭AvBD9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单抗1F11的特异性良好,可用于对鸭AvBD9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及活性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12.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为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套式病毒目(Nidovirilaes).此病毒可引起鸡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IBV的基因组具有先导--引物转录机制,使病毒具有很高的变异率.现已有呼吸型、肾型、肠型和减蛋型.1995年,中国出现一种以腺胃病变为主要特征的鸡传染病,初步鉴定为IBV的又一变异株.IBV的结构蛋白包括纤突蛋白(s1)、基质蛋白(M)和核衣壳蛋白(N).现在大多数研究的重点集中在使机体诱导特异性的中和抗体.纤突蛋白基因s1亚单位上,S1基因的5′末端的高变区(highvariationregion,HVR)的微小变异即可导致毒株之间不能互相保护甚至产生新的组织嗜型.  相似文献   

13.
自田间采集的花生病叶中提取花生条纺病毒(PStV)总RNA,人工合成引物P1、P2,通过RT-PCR扩增合成PStV-cp的cDNA,并将其克隆到pGEM-T载体上。经限制酶谱分析后进行全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该布1084个核苷酸组成,包含了PStV-cp cDNA完整的861bp编码序列(编码287个氮基酸)以及3'端223bp非编码序列,与文献报道的4个PStV-cp基因具有较高的保守性。  相似文献   

14.
大纤突S糖蛋白是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重要的免疫相关性蛋白之一,参考已发表的IBV-Beaudette株S1基因DNA序列,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以IBV-RNA为模板,应用RT-PCR方法,获得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上海分离株S2T2-S1纤突糖蛋白基因,长度1.65kb,利用引物设计中的BamH和HindⅢ位点将其克隆到载体pSI(+)中。对该基因进行限制性酶发分析,结果与已报道的相一致。  相似文献   

15.
猪传染性胃肠炎(swine 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TGE)是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检疫的疫病。为研究福建省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TGEV)核衣壳蛋白基因(N)的分子特征及其原核表达产物的抗原性,参照GenBank中的TGEV全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一对扩增TGEV福建(FJ)分离株N基因的特异性引物,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TGEV-FJ株N基因全长1149bp,编码382个氨基酸(GenBank登录号JQ700302),与国内外23株TGEVN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氨基酸同源性进行比较分析,N基因核苷酸的同源性为95.4%~99.8%,氨基酸同源性为96.1%~100%。TGEV-FJ株N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并转化到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Rosetta(DE3)中进行表达。SDS-PAGE分析表明,重组蛋白约为68kD,与预期分子量一致;Western blot分析表明,重组蛋白能与抗TGEV阳性血清反应出现特异性条带;以纯化的重组TGEVN蛋白为包被抗原建立的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送检20份猪(Sus scrofa)TGEV阳性血清样本中检出16份阳性结果、10份阴性血清样本中检出9份阴性结果。利用纯化的TGEV重组N蛋白免疫Balb/c小鼠,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获得了1株特异性好并能稳定分泌抗TGEVN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1-27),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证明,该单抗能特异性识别TGEV全病毒抗原。TGEVN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制备为建立TGEV免疫学检测方法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重组和构建了新城疫病毒 ( NDV)融合蛋白基因 ,并对该基因进行了鉴定 :将新城疫病毒 F基因片段经 RT— PCR扩增 ,插入经 Eco R I/ Sal 酶切的克隆载体 p UC18及表达载体 p GEMEX,转化大肠杆菌 JM10 9株。用氨苄青霉素平板法初步筛选克隆 ,再用双酶切法、核酸探针、 PCR及核苷酸序列分析法鉴定 ,表明插入成功并且阅读框架正确  相似文献   

17.
与黄瓜感花叶病毒病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黄瓜(Cucumis sativus L.)高感黄瓜花叶病毒(CMV)和高抗CMV亲本组合(HZL04-1×F-3)的F2分离群体为试材,采用极端个体分组法和AFLP技术筛选与黄瓜抗CMV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AFLP引物组合E22M88在抗病组和感病组间约200 bp处表现多态性.经F2单株分析,在感病亲本和感病单株中扩增出了约为200 bp的特异片段,而抗病亲本和抗病个体无此条带.该特异标记与CMV抗性基因相连锁,遗传距离为9.74 cM.测序结果显示,目标片段的大小为202 bp,并将该标记转换为了序列特征化扩增区域(SCAR)标记.提供了黄瓜材料CMV抗性鉴定的分子方法和手段,可用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针对通过食物链传播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病毒检测技术展开研究,建立从RNA提取SARS病毒基因的RT-nested PCR检测、质量控制在内的SARS病毒检测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9.
建兰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序列分析及病毒检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建兰花叶病毒海南分离物RNA为模板,通过RT-PCR扩增其外壳蛋白基因,克隆并测序。测出此基因大小为666nt,核苷酸顺序与文献报负源性为88.8%~96.1%,推算同的氨基酸同源性为75.6%~91.0%,餐过同蛋白亚基氨基酸顺序差异主要在近C-端部分。另外,利用反转录-PCR法检测香草兰上的建兰花叶病毒。  相似文献   

20.
基因芯片技术检测5种马病毒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分子克隆技术获得马疱疹病毒1型(Equineherpesvirus1,EHV1)、马动脉炎病毒(Equinearteritisvirus,EAV)、马流感病毒(Equineinfluenzavirus,EIV)、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quineinfectiousanaemiavirus,EIAV)和东部马脑脊髓炎病毒(East-ernequineencephalomyelitisvirus,EEEV)等5种病毒各一段高度保守的特异性基因片段,用芯片点样仪逐点分配到处理过的玻片上,制备成检测芯片。提取样品中的RNA,进行反转录和荧光标记后滴加到芯片上进行特异性杂交,对杂交结果进行扫描检测和计算机软件分析。结果显示,制备的基因芯片可同时检测和鉴别上述5种病毒,可检测到阳性杂交信号的最高稀释度为10-6的病毒液,约25个病毒DNA拷贝,但其它病毒材料未见红色荧光信号,证明了本方法的特异性。在进口马的隔离检疫期间,采集马鼻肺炎、马动脉炎中和抗体阳性但病毒分离阴性马匹的白细胞悬液,分别在EHV1和EAV位点处可检测到阳性杂交信号。证明基因芯片技术不但快速、准确和敏感,而且可同时进行多种病毒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