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4 毫秒
1.
选择30头干奶期的奶牛,随机分为对照组、烟酸铬组和酵母铬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烟酸铬组饲喂基础日粮+烟酸铬0.5g/kg精料;酵母铬组饲喂基础日粮+酵母铬0.5g/kg精料.研究热应激期日粮中分别添加烟酸铬、酵母铬对干乳期奶牛直肠温度、呼吸率及血液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热应激条件下,烟酸铬组和酵母铬组都有利于缓解奶牛的热应激状态,但酵母铬组更有利于血糖的提高和甘油三酯的降低,相对于预试期,试验期30d时烟酸铬组与酵母铬组血糖含量分别增加了354%与478%;同时甘油三酯分别降低了18.18%与27.78%.  相似文献   

2.
规模化奶牛场泌乳牛粪便氮磷含量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基于泌乳牛日粮营养成分及其基本生产状况预测粪便氮磷含量的可行性,建立粪便总氮(fecal nitrogen,FN)、粪便总磷(fecal phosphorus,FP)含量的预测模型。本试验以中国荷斯坦奶牛为研究对象,选取天津市具有代表性的 7 家规模化奶牛场为采样点,利用问卷调查收集了 20 组泌乳期奶牛日粮营养成分及基本生产状况等基础数据,并采集了 60 份粪便样品,测定其氮磷含量。选取其中 14 组泌乳期奶牛日粮营养成分及基本生产状况等基础数据和 48 份泌乳牛粪便的氮磷含量,利用 SAS 统计分析软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建立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日粮有机质摄入量(organic matter intake,OMI)和粗脂肪摄入量(crude fat intake,CFi)与泌乳牛粪便总氮含量有显著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 0.836 和 0.705。泌乳牛体重(body weight,BW)与粪便总磷含量呈负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525。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的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 R2 显著高于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其中基于泌乳牛产奶量(milk yield,MY),产奶天数(days in milk,DIM),日粮有机质摄入量 OMI 和氮摄入量(nitrogen intake,NI)建立的粪便总氮含量的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 R2 可达 0.96(P约0.001),预测方程为:y=0.43+0.29×MY+0.02×DIM+0.92×OMI-13.01×NI。粪便总磷含量的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 R2 相对低于总氮含量的预测模型,最高为 0.62(P约0.10),预测方程为:y=22.97-0.026×BW-4.02×NI+14.63×PI(phosphorus intake,PI)。最后利用 6 组泌乳牛日粮营养成分及其基本生产状况的基础数据和对应的 18 份粪便样品的氮磷含量对最优预测模型进行了外部验证。结果表明,粪便总氮含量和总磷含量的预测值与测定值间的相对误差分别为1.62%和 3.81%,预测标准差分别为 0.70 mg·g-1 和 0.68 mg·g-1,模型取得较理想的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饲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21 ~ 56日龄青铜火鸡雏鸡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2 × 3双因子试验设计,分别为2个能量水平(12.13 和12.53 MJ·kg-1)和3个蛋白质水平(22%、24%和26%);选体重相近的青铜火鸡雏鸡18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常规饲养至20日龄,21日龄正式开始试验,为期35 d。结果表明:(1)饲粮蛋白质水平显著影响56 d火鸡体重、平均日增重(ADG)和料重比(F/G),蛋白质水平为26%组56 d火鸡体重和ADG显著高于22%组(P < 0.05),蛋白质水平为26%组火鸡F/G显著低于22%组(P < 0.05);饲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56 d火鸡体重和ADG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 < 0.05)。(2)饲粮蛋白质水平对血清尿素(UA)和总胆固醇(TC)含量有显著性影响,26%组雏火鸡血清中UA含量显著高于22%和24%组(P < 0.05),蛋白质水平为22%组血清TC含量显著高于26%组(P < 0.05)。饲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血清中球蛋白(GLB)含量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 < 0.05)。(3)饲粮能量水平对血清中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的含量有显著性影响(P < 0.01),能量水平为12.53 MJ·kg-1组血清中IGF-1的含量显著高于12.13 MJ·kg-1组;饲粮蛋白质水平极显著地影响血清中生长激素(GH)含量,蛋白质水平为22%组血清中GH含量显著高于24%和26%组(P < 0.01);饲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血清中GH含量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 < 0.05)。(4)饲粮能量水平为12.13 MJ·kg-1,蛋白质水平为26%时,火鸡的经济效益最好。综上所述,本试验条件下,21 ~ 56日龄青铜火鸡最适宜的饲粮能量水平为12.13 MJ·kg-1,蛋白质水平为26%。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土壤不同含量Cd对龙牙百合生长及其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设置对照(无Cd)、低(0.86 mg·kg-1)、中(2.16 mg·kg-1)、高(4.76 mg·kg-1)Cd含量的盆栽实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土壤Cd含量的增加,龙牙百合植株的生长量和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呈上升趋势;龙牙百合各部位Cd含量分布为下盘根>叶>地上茎>地下茎>上盘根>鳞茎,各处理下鳞茎Cd含量最低,最安全。在中浓度Cd处理下,百合下盘根的富集能力大于上盘根。土壤Cd浓度增加显著提高了龙牙百合鳞茎向地下茎的转移系数(P<0.05)。百合叶、地上茎、鳞茎和下盘根的丙二醛含量在高浓度Cd处理下分别显著提高了11.72%、11.31%、133.72%和79.37%(P<0.05),而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整体随Cd含量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研究表明,龙牙百合有较强的耐Cd能力。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SQ对1~21日龄白羽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体重为(38.38±0.25) g的 1日龄雄性AA+白羽肉鸡360只,将雏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基础日粮+175 mg·kg-1角鲨烯(squalene,SQ)和基础日粮+350 mg·kg-1 SQ,试验期为21 d。结果表明:(1)饲粮中添加175和350 mg·kg-1 SQ均能显著提高肉鸡平均日增重,并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同时提高肉鸡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及总抗氧化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P<0.05),显著降低血清丙二醛(malonyldialdehyde,MDA)含量(P<0.05),且350 mg·kg-1SQ 添加量在改善肉鸡血清过氧化氢酶活性和总抗氧化力方面,效果显著优于175 mg·kg-1P<0.05)。(2)饲粮中添加175和350 mg·kg-1 SQ均能显著提高肉鸡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补体C3和C4水平(P<0.05),显著降低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水平(P<0.05),且350 mg·kg-1 SQ 添加量在降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和提高补体C3和C4水平方面效果显著优于175 mg·kg-1P<0.05)。(3)饲粮中添加175和350 mg·kg-1 SQ均能显著提高肉鸡免疫器官指数(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 SQ能有效改善1~21日龄白羽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其中350 mg·kg-1 SQ在改善肉鸡血清过氧化氢酶、总抗氧化力、补体C3和C4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去势或热应激对筠连黄牛生产性能、瘤胃发酵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本研究选用18头16月龄、体重相近((292.35±28.71) kg)的不同去势程度筠连黄牛(全去势FCG、半去势HCG、假手术SOG),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根据试验期间牛舍温湿度指数(THI),分为热应激期(7、8月)和非热应激期(9月),分析去势和热应激对黄牛各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非热应激期相比,热应激期牛舍THI、肉牛呼吸频率和直肠温度均显著提高(P<0.05)。2)去势或热应激均显著提高血清热休克蛋白70、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雌二醇浓度(P<0.05),而睾酮、甲状腺素(T4)、胰岛素和游离脂肪酸浓度显著降低(P<0.05),且除血清葡萄糖、T4和LDL-C外,去势和热应激对其他血清指标存在显著互作效应(P<0.05)。3)全去势或热应激均显著降低肉牛平均日增重(ADG),且存在显著互作效应(P<0.05)。4)热应激期,去势显著降低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和钙表观消化率以及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5),而热应激消除后,去势显著提高了T-AOC含量(P<0.05)。5)去势或热应激均显著提高瘤胃pH(P<0.05),显著降低氨态氮(NH3-N)、乙酸(AA)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P<0.05),且去势和热应激对瘤胃pH、NH3-N、AA和TVFA浓度存在显著互作效应(P<0.05)。综上,公牛去势或热应激均会影响机体性激素分泌和养分表观消化率,从而降低生产性能,为热应激期肉牛饲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草原刈割利用是我国最常用的草原利用方式,刈割强烈影响草原生态系统呼吸(Re)和甲烷(CH4)的排放,但对草甸草原的影响大小及机制尚未定论。【方法】 文章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连用,分析了刈割对呼伦贝尔羊草草甸草原Re和CH4排放的影响。【结果】 (1)与对照相比,刈割处理组2021年和2022年的Re(P<0.01)和CH4P<0.05)通量显著降低,平均分别降低45.0%和1.2%;2021年刈割和对照处理的Re分别为(10.66±0.24)mg/(m2·h)和(6.05±0.16)mg/(m2·h);2022年刈割和对照处理的Re分别为(11.52±0.38)mg/(m2·h)和(6.29±0.27)mg/(m2·h);2021年刈割和对照处理的CH4排放量为(0.43±0.01)mg/(m2·h)和(0.40±0.01)mg/(m2·h);2022年刈割和对照处理的CH4排放量为(0.43±0.01)mg/(m2·h)和(0.41±0.01)mg/(m2·h)。(2)刈割处理的土壤温度(P<0.05)和土壤湿度(P<0.01)显著增加。(3)函数拟合分析表明地上生物量与Re正相关,土壤湿度与CH4通量正相关。【结论】 呼伦贝尔羊草草甸草原中,刈割处理会显著降低生态系统呼吸和CH4通量,这对于了解和掌握刈割处理下羊草草甸草原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及其影响机制,准确评估草原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意义,为草原生态系统碳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蛋白水平饲粮及酿酒酵母(SC)对秦川肉牛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氮磷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18头14月龄初始体质量为(298±9.78) kg/头、健康的秦川肉牛(母牛)作为试验动物,采用2种蛋白水平(13.23%(A1)和(10.59%(A2))饲粮和3种酿酒酵母添加水平(0(B1),4×108 CFU/kg(B2),8×108 CFU/kg(B3))作为两因素进行饲喂试验。采用全收粪(尿)法测定各处理秦川肉牛粪便和尿液中的氮磷含量,试验结束时于晨饲前采用颈静脉穿刺法采血,测定血常规指标和酶活性,试验期55 d。【结果】①试验期11~55 d,饲粮中添加8×108 CFU/kg SC显著提高了秦川肉牛的采食量(P<0.05),A1B3组秦川肉牛采食量最高,显著高于A1B1组(P<0.05)。②B3组秦川肉牛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低于B1组(P<0.05),A2B3组秦川肉牛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M含量均显著高于A2B1组(P<0.05)。③B3组秦川肉牛粗蛋白(CP)和中性洗涤纤维(NDF)的表观消化率较B1组分别显著提高了8.44%和16.90%(P<0.05),A2B3组秦川肉牛的粗蛋白、有机物和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最高。④与A2B1组相比,A2B3组秦川肉牛粪氮排放减少了31.28%,尿氮排放减少了19.67%,氮消化率提高了7.66%,氮沉积率提高了62.57%。⑤B2和B3组秦川肉牛的粪磷含量显著低于B1组,A2B3组秦川肉牛磷消化率、磷沉积率相较于A2B1组显著升高了35.96%和45.94%(P<0.05)。【结论】本试验条件下,添加8×108 CFU/kg酿酒酵母能够提高秦川肉牛的采食量、免疫水平和营养成分消化率,减少氮磷排放。在10.59%粗蛋白水平下,饲粮添加8×108 CFU/kg酿酒酵母饲喂秦川肉牛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低蛋白饲粮下添加氨基酸对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肉品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平均体质量(24.6±0.95) kg/头杜洛克×长白×大白杂交猪(杜长大杂交猪)63头,随机分3组,即对照组(基础饲粮)、低蛋白Ⅰ组(粗蛋白水平较对照低1%)和低蛋白Ⅱ组(粗蛋白水平较对照低2%),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7头猪,试验期105 d,分为3个饲养阶段,第1阶段猪体质量为25~50 kg/头,第2阶段为50~75 kg/头,第3阶段为75~110 kg/头,研究低蛋白饲粮对保育-生长-育肥全期杜长大猪生长性能、肉品质、抗氧化能力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2个低蛋白处理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质量、料重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间的肉质红度a*、黄度b*、亮度L和蒸煮损失无显著差异(P>0.05);而低蛋白Ⅱ组滴水损失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低蛋白处理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低蛋白Ⅱ组总抗氧化能力(T-AOC)较对照组显著提高,总胆固醇含量与低蛋白Ⅰ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其他血液生化指标总蛋白、白蛋白、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尿素氮含量与对照组和低蛋白Ⅰ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补充氨基酸的基础下饲喂低蛋白饲粮,对生长育肥猪的生长性能、肉品质、血液生化指标无显著负面影响,且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肌肉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新型复合益生菌对热应激奶牛生产性能、瘤胃发酵特征和血清抗应激指标的影响,选取45头泌乳后期荷斯坦奶牛,分为3组,其中:对照组饲喂全混合日粮,复合益生菌组和酵母培养物组分别在对照组日粮基础上添加复合益生菌20 g/(d·头)和酵母培养物100 g/(d·头)。结果显示:日粮添加复合益生菌和酵母培养物显著提高了热应激奶牛产奶量(P=0.03),但对乳成分没有影响;且提高了瘤胃液氨态氮和微生物蛋白浓度(P=0.04),但对挥发酸产量没有影响。复合益生菌和酵母培养物显著提高了热应激奶牛粗蛋白和中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P0.05),且复合益生菌的提升效果优于酵母培养物。此外,复合益生菌和酵母培养物显著提高了热应激奶牛血液中三碘甲腺原氨酸浓度(P0.01)。因此,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复合益生菌能够缓解热应激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并且效果显著优于酵母培养物。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大陆农业发展存在的不足有必要建立产销通路 ,并提及物流在流通环节的重要性。最后就大陆各地的招商引资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12.
秸秆切碎灭茬机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双轴击切式破碎秸秆和根茬所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单轴压切原理和非等长刀切碎模型,并对秸杆切碎灭茬机的关键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该机田间试验表明切碎率达91.4%,根茬破碎率达86.5%。该机的应用必将促进一年两熟平作旱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植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创新型实验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农杆菌渗入烟草表皮瞬间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观察实验为例,对植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创新型实验的选题设计、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了探讨。该实验项目的实施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提高了实验设计和实际操作能力,是生物科学特色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厌氧水解效率,采用双层平板法筛选出一株耐低温兼性厌氧蛋白酶产生菌192.经形态、生理生化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对其产酶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茵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生长8~12h达对数期,初始pH 7.5时酶活力最高.蛋白酶最适反应温度为45℃、pH 7.0,酶活力最高达39.3 U/mL.该酶在50℃以下,pH 6.0~9.0性能稳定.在60℃以上热稳定性很差,70℃保存lh酶活力全部丧失.  相似文献   

15.
《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两门课程的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创新设计能力等方面,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针对两门课程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独立设课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改革和实践方案,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副猪嗜血杆菌分离鉴定与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养猪场送检的猪肺病料中分离到3株疑似副猪嗜血杆菌(HPS)可疑菌株。经形态镜检、染色特性、生化和部分生物学特性试验,初步鉴定为HPS。在细菌学鉴定基础上,设计合成3对引物,分别以3株分离菌株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结果均扩增出822 bp8、24 bp和1.9 kb的预期特异性条带。以HPS GD株作为参考阳性菌株,以P1、P2为引物,设计优化PCR反应程序,建立HPS PCR检测方法,并应用于临床病料检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HPS PCR检测方法特异与敏感性高、适用性强,可应用于HPS感染的诊断和检测。  相似文献   

17.
万寿菊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万寿菊又名金盏花、臭芙蓉 ,千寿菊、蜂窝菊 ,属菊科万寿菊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黑龙江省八五三农场人工栽培万寿菊主要是取其花朵作为提取黄色素的原料。在正常条件下 ,种植万寿菊可实现公顷产鲜花 2 2 .5t以上、产值可达 135 0 0元左右、利润可达6 0 0 0元左右 ,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8.
灌水和过量施钾对烤烟养分含量及烟叶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灌水和过量施钾对烤烟(Nicotiana tabacum L.)养分含量和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烤烟N:K2O用量比达到1:3的基础上随钾用量增加,烟株体内营养元素含量、烟叶产量和化学成分均没显著差异,灌水可以显著提高烟叶产量和上等烟比例,但灌水与钾用量互作对烤后烟叶养分含量和化学成分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苦荞的成分功能研究与开发应用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苦荞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它既能食用 ,又能防病、治病 ,为许多其它主要食物所不及。我国有丰富的苦荞资源 ,对苦荞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应用有利于改善和提高人们的食物结构 ,同时也有助于促进贫困山区的脱贫致富。本文就苦荞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开发应用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重金属铅、镉单一和复合污染及其与常量元素钙、微量元素锌的交互作用对韭菜植株生长发育和Pb、Cd在其根、叶中迁移富集规律的影响。韭菜中Pb、Cd的含量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得。结果表明,韭菜对Pb或Cd的吸收量与土壤单一Pb或Cd污染程度正相关;Pb/Cd之间存在复杂的交互作用,低浓度复合时相互促进吸收,高浓度复合时优先吸收Cd而抑制韭菜对Pb的吸收;锌在高浓度Pb/Cd污染时表现出优良的拮抗作用,可有效降低Pb、Cd的生物有效性并促进韭菜生长。韭菜根是富集Pb、Cd的主要部位,但受代谢方式、迁移率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在根、叶中的分布存在差异;根与叶中Cd的浓度比为1.5左右,Pb浓度比主要为2.5~4.5之间,显示Cd更易迁移至韭菜叶组织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