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猪瘟弱毒疫苗防制猪瘟,已经收到了很好效果。如果疫苗运用不当,免疫效果将会受到影响。为此,提出防制猪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供参考。一、仔猪是防制猪瘟的重点,经过猪瘟弱毒疫苗免疫过的母猪生下的仔猪,可由母乳获得母源抗体,从而使仔猪产生被动免疫力。这种母源抗体据有关资料记载,在仔猪生后20日龄时效价保持在1:32—1:64倍,对强毒功击有坚强的保护力。到30日龄时,母源抗体将下降到1:16—1:32倍,此时注射疫苗较为合适。母源抗体效  相似文献   

2.
猪三联苗免疫51—60日龄断奶前仔猪对猪瘟免疫期试验,是用人工接种猪瘟强毒致病的猪与试验猪、对照猪一起同圈感染,其结果免疫51日龄仔猪经7.5个月100%保护;免疫60日龄仔猪经6个月75%保护;另一组免疫60日龄仔猪经9个月,感染观察22天均健活,用猪瘟毒1毫升肌注后,对照猪于15天死亡,免疫猪100%保护。免疫猪与对照猪在攻毒前采取血清,用中和反应测定猪瘟免疫抗体及其效价的结果,共测14头中有5头猪血清中无中和抗体,家兔体温呈现热反应(其中对照猪3头均死亡,另2头免疫猪死亡一头,感染发病耐过1头),另9头免疫猪血清有中和抗体,试验兔无体温反应,攻猪瘟毒后均健活。被检血清中和效价一般在4—32倍之间。免疫7.5个月组的猪中和效价个别达到128倍,免疫9个月组的猪也有达到64倍的。田间试验免疫15,225头,其中发生反应17头,占11/千,死亡3头,占2/万,留养观察6236头,发病率9.64%,死亡率1.59%,没有猪瘟、猪丹毒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用1 200 RID、6 000 RID和24 000 RID 3种不同剂量的猪瘟活疫苗单次免疫9头30日龄的断奶仔猪,检测试验猪的抗体消长和疫苗毒核酸在猪体内的存留时间,并用6头猪进行攻毒保护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免疫剂量的试验猪其抗体水平的动态变化没有显著差异,免疫后21 d试验猪的猪瘟抗体均成阳性,63 d后至578 d猪瘟抗体阻断率仍然高于85%,应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猪瘟疫苗毒核酸在猪血液和扁桃体中的检出时间分别达28 d和42 d;免疫后370 d进行猪瘟强毒攻击后,免疫猪没有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存活且不带毒.本研究证实,没有其他疫病和母源抗体的仔猪单次接种合理剂量的猪瘟活疫苗就能产生坚强的保护力,提出加强种猪场各种病原监测,淘汰病原阳性种猪,净化种猪群对提高猪瘟疫苗免疫效果,最终控制猪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猪瘟免疫接种抗体效价检测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前言猪瘟只有一个血清型,免疫注射是防止猪瘟的重要手段。我国猪瘟兔化弱毒苗自1956年研制成功以来,在全国各地广泛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免疫疫苗24小时后,即可抵抗自然感染,第3天产生可靠的免疫力;在疫区对体温及体况正常的猪用此苗紧急接种,能迅速终止疫情发展。断奶仔猪接种疫苗后产生的免疫期至少1年。幼年仔猪的免疫期视其由初乳获得的母源抗体而异,有的达1年,有的不及1个月。仔猪获得的母源抗体,一般可维持30~45d,对主动免疫力的产生有干扰作用。如免疫过早,因母源抗体水平高,产生的免疫力差,免疫期很短,因而有接种后不久发生猪瘟的…  相似文献   

5.
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对猪瘟的预防效果,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免疫母猪所产亲代仔猪的母源抗体对疫苗注射的抑制免疫明显,选含母源抗体中和价滴度在32以上的仔猪进行1至3头剂量的免疫,等免疫至9个月时,攻击猪瘟石门系强毒,免疫抑制占50%以上,通过加大免疫剂量对仔猪免疫,可排除免疫抑制和免疫耐受障碍。  相似文献   

6.
猪瘟免疫程序及其免疫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不同日龄的猪用不同剂量猪瘟兔化弱毒疫苗进行免疫 ,通过正向间接血凝试验进行猪瘟抗体监测。结果表明 ,用 1头份猪瘟弱毒疫苗在配种前 1 5d免疫母猪可保证其仔猪体内母源抗体较高 ;对仔猪首免用 1头份猪瘟疫苗进行超前免疫、在 60日龄用 2头份的猪瘟疫苗进行二免的免疫效果最好 ;阉割等应激反应可降低仔猪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7.
1畜禽动物机体因素 母源抗体水平。新生动物可以从母体、初乳、或卵黄(禽类)中获得一定量的母源抗体,这些母源抗体对于防止疫病早期感染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如果当母源抗体水平较高时进行过早疫苗免疫接种,进入体内的疫苗就可被高水平的母源抗体中和,可造成免疫失败。因此,在免疫接种时一定要注意母源抗体对免疫效果的影响,有条件的,通过抗体监测手段获得畜禽群中总体母源抗体的水平,确定最佳首免日龄,当母源抗体水平下降到接近临界值时再进行免疫接种,就可以获得良好的免疫效果。如一些无条件检测的猪场,猪瘟免疫可采用20-25日龄(4头份)和60-65日龄(3-4头份)两次免疫的方法。母猪的免疫应选在哺乳后期或断奶时,不要在配种期或怀孕期注苗,以免引起胎盘感染或仔猪免疫时发生过敏性休克(可能由于母源抗体过高)。后备公、母猪应配种前半个月至一个月免疫一次,种公猪每年春秋两次免疫,经产母猪可于断奶时免疫一次,剂量均为4~6头份猪瘟细胞苗。  相似文献   

8.
仔猪尽早接种,弥补免疫空白,防止早期感染是免疫获得成功的关键之一。据我省猪瘟流行规律,一般20一50公斤以上猪易感,2月龄前仔猪发病甚少。某县对521头病猪调查,2月龄前仔猪几乎没有一头发生猪瘟。某市471头病猪调查结果也证实仔猪在2月龄前猪瘟发生率很低。本试验旨在某省南部地区对免疫母猪产45—60日龄仔猪进行猪瘟免疫,使育肥猪终生获得免疫,逐步变季节防疫为常年防疫。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对388只含有母源抗体雏麻鸭和118只无母源抗体雏北京鸭分别进行了早期免疫接种。前者进行了不同日龄(1、5、10、15)、不同免疫途径(肌肉,皮下、点滴、饮水)鸭瘟弱毒疫苗的一次性免疫,后者进行了1日龄、不同途径(肌肉、皮下、滴鼻、喷雾)鸭瘟弱毒疫苗的首免和二免。无母源抗体雏鸭可采用肌肉和皮下途径免疫,最佳时间从1日龄开始首次免疫,免疫30天后进行二次免疫。对含母源抗体雏鸭也可采用肌肉、皮下途径,最佳时间从10日龄开始免疫,经过对含母源抗体和无母源抗体免疫雏鸭2个月的观察,前者经得住鸭瘟强毒10~(-8)的攻击,后者经得住10~(-3)的攻击;免疫效果高,免疫期达2个月仍保持着令人满意的免疫力,保护率达100%。含有母源抗体雏鸭,采用饮水和点滴途径免疫,前者最佳时间从1日龄开始免疫,后者从10日龄开始免疫,其安全性好,免疫效力高,免疫期达2个月,保护率达100%。用肌肉和饮水途径接种鸭瘟弱毒苗的方法进行大规模的预防接种,更为简便易行。 在试验中,还对早期免疫程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为更好地预防猪口蹄疫疾病,本试验实施了猪各阶段的免疫及抗体监测试验。结果表明,乳猪获得的母源抗体在30日龄后已不再具有保护力;仔猪在40~45日龄首免、70~75日龄二免可获得较高的抗体滴度,免疫后抗体合格率可达90%;成年猪每3个月进行免疫可获得较高的抗体滴度,免疫后抗体合格率可达95%。  相似文献   

11.
对影响猪三联苗免疫力因素的试验结果。用20%铝胶盐水稀释疫苗,免疫断奶15天以内的小猪,人工攻击猪瘟强毒后保护率平均52.27%,免疫断奶2个月左右的大猪,保护率100%,攻击猪肺疫强毒组平均保护66.6—71.8%;用生理盐水稀释疫苗,免疫猪不论月龄大小,攻击猪瘟强毒后均全保护,但是攻击猪肺疫强毒的猪,仅保护38.9%;表现对猪瘟免疫力低的原因,与小猪受母源抗体干扰有关,以铝胶盐水稀释者更明显,但如免疫猪改用接触感染攻毒法,免疫的大小猪均能获得良好的保护,不影响疫苗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应用猪瘟兔化弱毒细胞苗在1997年春、秋两季防疫各免疫8头剂,1998年、1999年春、秋两季防疫各免疫6头剂,猪瘟IHA抗体滴度由免疫前的7.20、8.17、8.60、9.18和9.32log2值分别提高3.21、2.03、1.70、0.92和0.90log2值,各次免疫后均达到10.10log2值以上。1997年、1998年仔猪应用猪瘟兔化弱毒细胞苗2头剂超前免疫IHA抗体滴度到150日龄时分别达到5.2、5.0log2值。1999年仔猪未进行超前免疫,母源抗体持续到73日龄达5.3log2值,68日龄首兔后IHA抗体到150日龄达5.2log2值。  相似文献   

13.
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在使用过程中,因仔猪含有从母体获得的母源抗体,影响自动免疫的建立,有时防疫效果不令人十分满意,成为当前猪瘟防疫工作中一个急待解决的技术问题。本试验目的就是通过对本地经产母猪和哺乳仔猪猪瘟免疫抗体水平的调查,根  相似文献   

14.
在实际应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以下简称猪瘟疫苗)或猪瘟、丹毒、肺疫三联苗(以下简称猪三联苗)实施预防注射之后,在指定的疫苗免疫期内,某些地区仍有不同程度的猪瘟病例出现。为查明母源抗体对免疫力产生的影响,选50~60日龄猪作为临界线的免疫日龄进行了试验。兹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1猪瘟在常发疫病地区,用细胞苗对发病的各龄猪只进行免疫,每头份加入无菌生理盐水1毫升稀释后,各年龄猪只均皮下或肌肉注射,注射4天后即可产生免疫力,注射后免疫期可达12个月。断奶前仔猪可接种4头份疫苗,以防母源抗体干抗。乳猪的超前免疫工作应在仔猪出生后3小时内做完。养猪安全  相似文献   

16.
猪瘟兔化弱毒犊牛睾丸细胞苗免疫程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给空怀母猪免疫接种猪瘟兔化弱毒犊牛睾丸细胞苗1500个兔感染量,以PPA-ELISA监测其血清抗体。结果,ELISA效价OD值保护率6~7个月为100%,8个月为77.5%,表明1500个兔感染量免疫母猪,一年应免疫接种2次,才能避免非免空隙,保持坚强免疫力。给怀孕母猪免疫,所产亲代仔猪的母源抗体消失很快,ELISA效价OD值保护率,10日龄为96.5%,20日龄为71.6%,30日龄为40%,40日龄为12.5%。给30日龄仔猪免疫接种1500个兔感染量,以PPA-ELISA检测其免疫后6、7、8、9、10个月的血清抗体,结果其ELISA效价OD值保护率6~9个月均为100%,10个月为94%;攻HCV强毒,6~10个月均100%保护。综上试验证明,仔猪30日龄、母猪空怀免疫接种猪瘟兔化弱毒犊牛睾丸细胞苗1500个兔感染量,是最佳的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17.
猪瘟是危害我国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目前多表现为非典型猪瘟。长期以来,接种猪瘟疫苗是综合控制猪瘟的主要措施,但由于各猪场的母猪群、仔猪间母源抗体的分布参差不齐,免疫程序和免疫剂量更是千差万别,导致许多猪场出现“经过猪瘟免疫但还是发生猪瘟”的现象,尤其是各猪场仔猪群免疫时,由于母源抗体滴度对猪瘟兔化弱毒苗的免疫保护效力有影响,导致疫苗接种达不到预期效果。为了确定某场仔猪猪瘟首免日龄与疫苗剂量,特进行了仔猪群猪瘟母源抗体滴度测定和母源抗体水平较低状态时不同剂量疫苗免疫效力的小样本试验。  相似文献   

18.
经对不同日龄仔兔病毒性出血症的母源抗体测定表明,仔兔在30日龄时其抗体已有近80%降至阴性水平,HI均值仅为1.0(log2),仔兔母源抗体效价与母兔抗体效价之间有相关性。强毒攻击试验结果表明,家兔的HI抗体达到3log2以上时有坚强的保护力。30日龄、45日龄两次免疫的仔兔对强毒攻击保护率为100%,免疫期可达10个月,并可使处于免疫空缺期的30~45日龄仔兔免受兔病毒性出血症的侵袭。  相似文献   

19.
新生仔猪哺乳前接种猪瘟免化弱毒疫苗,饲养5个月后,经中和抗体测定、石门系猪瘟强毒攻击及同居感染试验,均可获得较为满意的免疫效果。据此,我们曾试用猪丹毒弱毒菌苗及猪瘟和猪丹毒二联苗接种新生仔猪,间隔半小时、3小时分别令其吸吮初乳,饲养5个月,应用猪丹毒强毒攻击,结果其保护率分别为100%及60%。为进一步探明经猪瘟和猪丹毒二联苗免疫后试验猪的免疫期,特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20.
猪瘟的免疫     
一、仔猪超前免疫。即仔猪出生后立即注射猪瘟疫苗 ,剂量为每猪一头份 ,初生猪打预防针后必须过二小时后才让它吃初奶。若时间过长 ,仔猪因未及时吃到初奶而容易发生低血糖症 ,时间短了疫苗病毒会中和母源抗体而造成免疫失败。吃奶前免疫注射可以避开乳源免疫力的干扰 ,激发初生猪在几天后产生足够的主动免疫力 ,使乳猪处于坚强免疫状态 ,保证乳猪不发瘟病。二、仔猪加强免疫。仔猪 40~ 5 0日龄再打一次预防针 ,剂量为每头猪 2~ 3头份。此时注射的关键是要掌握好剂量 ,必须加大疫苗剂量 ,以便有足够的疫苗病毒进入免疫系统而迅速引起记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