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4 毫秒
1.
新疆土地退化评价指标体系分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是中国乃至世界防治土地退化的重点地区之一。文章结合新疆土地退化的特点,借助已有的观测资料及土地退化相关文献资料,确定一套包括农田指标和非农田指标在内的新疆土地退化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专家评分法和Fuzzy量化法,对土地退化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分级评分。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预测和评价新疆地区土地退化演变趋势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项研究划分了包头市土地退化类型,分析了土地退化原因,从而提示了土地奶穹的演变规律,提出了包头市土地退化防治对策,为全面控制土地退化,加速土地复垦,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埃及土地资源退化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资源包括土壤资源和水资源,土地退化是指土地生产力下降的现象,在这里包括水资源污染,土壤沙漠化、盐渍化及其化学污染等引起的退化现象。本文简要介绍了埃及土地资源概况、土地退化现象及其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基础,但道路建设势必对沿线的土壤、植被、大气和水环境造成一系列影响。本研究拟从道路工程毁损土地的退化特征,探讨其土地退化机制与环境效应,为生态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为道路工程毁损土地的物理性退化研究结果。以川藏公路为例,沿线选点3处,并设置对照,从土壤剖面,土壤物理性上研究毁损土地退化特征。结果表明:道路毁损土地的土壤团聚体的水稳性差、大孔隙较少、土壤结构破坏,土体紧实,质地粘重,土壤的通透性、保肥保水功能弱等问题,并初步提出了一些毁损土地退化修复利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土地退化日趋加重昌吉州土地退化主要表现土地沙化、土地次生盐碱化和土地污染。据调查,全州现有沙化严重危害耕地占全州耕地面积的30%,主要分布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近几年来,沙进人退速度加快,风沙侵没农田、牧场,破坏农业基础设施。土地次生盐碱化主要分布在平原水库  相似文献   

6.
随着对全球变化的深入研究,作为地质灾害的一种类型——土地退化,已成为其中一项重要研究内容.从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壤盐碱化、土地污染等土地退化主要驱动因素,物理退化、化学退化、生物退化等土地退化过程,土地退化动态监测与评价及土地退化的防治措施等方面探讨了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李金成  蔺中  林和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29-331,418
重点阐述了华南地区的土地退化现状和特点,系统分析了华南地区土地退化的原因,并针对该地区不同的土地退化类型提出了一系列相关防治措施,为规范化、科学化利用整个华南地区土地,促进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协调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重庆岩溶山地土地类型及其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较为准确地确定土地生态系统的退化恢复程度是生态恢复的基础和前提。本文选择重庆市有代表性的典型岩溶山地生态系统,利用分层聚类分析确定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生态系统的生态退化恢复程度。结果表明,重庆岩溶山地土地生态系统按土壤属性与植被条件的退化恢复程度可分为4种类型,次生林地的生态状况都有所恢复,而大面积存在的石灰岩荒草坡与重庆石灰岩山地的顶极植被相比,其退化程度是严重的。为植被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新疆土地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其中62%是荒漠,生态与环境极其脆弱、由于近几年自然因素和人为破坏,新疆土地范围内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土地退化。在生态上由于土地退化造成生态的服务功能降低、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荒漠化加剧及各类生态系统抵御和调控灾害的能力的下降、农民贫困程度加深。在这种背景下、GEF-OP12项目的启动对新疆无疑是雪中送炭。一方面项目资金可以有力支持新疆防治土地退化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治理生态问题的先进方法和全新理念[1]。新疆GEF土地退化防治网以新疆土地退化信息资源为基础,专题研究成果为推广、技术服务、科学普及为重点。以先进的数字化信息处理方法为手段,建设新疆土地退化防治网络平台,发布新疆土地退化检测评价信息,收集完善更新新疆土地退化防治元数据库,建立网上发布系统平台,为新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多作贡献。  相似文献   

10.
土地退化是青藏高原严重的渐发性自然灾害之一.青海省南部高寒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江河源头区、气候变化敏感区、生态环境脆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屏障.在分析该区土地退化态势的基础上,利用区位指数法探讨了土地退化的基本格局.目前该区形成了以沙化型退化、黑土滩型退化和鼠害型退化为主导,其他类型(冻融侵蚀型退化、毒杂草型退化、虫害型退化、盐碱型退化及水力侵蚀、风力侵蚀等)发育不等的土壤退化体系,具有退化类型的多样性、分布的广泛性、程度的严重性、发展的快速性、危害的长期性、影响的深远性.利用综合评价指数法对土地退化程度进行了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划分了极重度退化区(玛多、达日县)、重度退化区(曲麻莱、称多、玉树、同德、泽库、班玛县)、中度退化区(治多、杂多、囊谦、兴海、玛沁、甘德、久治、河南县)和轻度退化区(格尔木市唐古拉山乡)4个土地退化等级区域.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上地退化(荒漠化)问题倍受人们关注。辽西北地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和科尔沁沙地的南缘,土地退化十分普遍且较为严重。在影响土地退化的诸多因子中,人类不合理地利用土地是导致该地区土地退化重要原因。该地区退化的土地主要表现为三化:即土壤的贫瘠化、沙化、干旱化。  相似文献   

12.
刘惠民  孙小东  汪健钢  姚维霞  史小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161-15162,15177
地表覆被变化能改变地表能量平衡和水文循环,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气候和环境效应已受到广泛关注。笔者对20年来内蒙草地退化对区域气候影响研究方面的进展进行了分析总结。50年来在人文和自然因子驱动下内蒙草地严重退化,草地产量下降,植被覆盖度减小,沙化面积增加。全球气候模式和区域气候模式荒漠化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内蒙草地退化可使该地区夏季降水减小,气温升高,加剧了干旱化。草地退化气候影响机制是植被退化使得植被覆盖度和叶面积指数减少,陆面参数变化引起了水分循环和能量收支的变化并进一步影响大气环流的结构。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江津市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态势的基础上,阐述了耕地数量和质量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然后对2010年和2020年粮食安全形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退化土地生态修复材料及技术进行研究。[方法]针对中国土地出现的土墒地力条件退化的具体原因,研究以环境友好的层状硅酸盐为基料、秸秆还田为手段的土墒生态修复材料及配套技术,并对9个省区26个物种48个品种的退化耕地、板结地、盐碱地进行应用试验研究。[结果]该土墒生态修复材料及配套技术环境友好,从配方、工艺制造、应用配套技术均生态环保,没有任何对造成土地二次污染的隐患;该材料及配套技术以修复土地土墒条件(水、肥、期、热、生)的良性平衡,建立稳定的循环圈核心,实现粮食增产。[结论]该土墒生态修复材料及配套技术原材料分布广泛、价格低廉,其中部分原材料是现在还在造成环境污染的材料,该材料及配套技术的实施,是一个环保建设项目。  相似文献   

15.
山西是产煤大省,矿产资源开发已成为山西省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但矿山开采会引发一系列诸如矿区土地破坏、生态退化与环境污染等问题,这严重制约了矿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山西煤矿区土地的破坏,提出相应的预防、土地复垦、生态恢复等措施,并针对山西煤矿区破坏土地进行复垦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16.
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退化土地变化遥感监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黄河三角洲垦利县为研究区,采用1987年5月7日和1998年5月5日陆地卫星TM遥感影像以及2005年4月13日中巴资源卫星影像数据,对遥感影像进行图像预处理.根据各地类光谱特征,以决策树分类方法剔除非盐碱地类信息,构建土地退化指数模型,获取研究区土地退化等级分布信息并分析其空间变化.结果表明,1987~2005年,研究区重度退化土地比例由12.7%增加为20.5%;中度退化土地由39.5%降至18.2%;轻度退化土地等级由17.7%上升为40.2%;无退化土地则由30.1%下降为21.1%,总体呈现为重-轻-重的动态变化趋势.提出滨海盐碱土地信息遥感提取技术方法,为黄河三角洲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提供理论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耕地作为粮食生产的天然载体,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我国的耕地使用现状令人担忧,该研究从道德的角度来审视农业生产中耕地使用的道德问题,分析了导致耕地退化、面积减少以及生态恶化的道德失范行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树立环境道德观念、注重环境道德的宣传教育以及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缓解耕地使用危机的道德实践途径。通过道德的手段来倡导合理开发利用土地为核心的各种农业自然资源,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多种食物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