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农业生产中,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土壤”这一自然因素的影响最大,特别是耕地与农业生产关系最为密切。人类消耗的80%以上的热量、75%以上的蛋白质和大部分纤维素来自耕地。但目前我国农业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以及人类不合理开发,耕地资源破坏严重,特别是我国人均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丰收,2014年实现了“十一连增”,我国用占世界耕地面积不到1/10的土地生产出世界1/4的粮食.然而,目前我国粮食生产方式依然较为粗放,实现粮食连增消耗了大量的耕地资源、环境资源,过大的承载也给土地带来超强负担.据调查,我国现有耕地中,中低产田比例大、耕地质量退化面积大、耕地污染面积大、有机质含量低、补充耕地等级低、基础地力低.而在农业肥料的使用方面,我国很多地方农业生产几乎全靠化肥“当家”.  相似文献   

3.
正农业环保已经是农业发展必然的趋势,在追求农业产量的同时,做好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的相统一和相协调成了我们现在不得不去解决的问题。实现农业发展的可持续就要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耕地资源、提倡水资源保护以及生物资源的保护,最大程度地去改善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环境和条件,做好农业的环保工作,实现农村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一、现代农业生产中存在的环境问题1.耕地破坏,土地资源流失  相似文献   

4.
曾祥坤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0):214-217
农业生产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会产生负外部性,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经济损失.通过中国2010—2017年东、中、西部省际面板数据,构建了包含耕地和环境要素在内的"绿色索罗模型",实证分析农业耕地投入和环境污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耕地资源对于整体经济增长为正向作用,影响大小依次为中部、东部与西部地区.农药、化肥与地膜等环境外生变量的存在对经济增长呈明显抑制作用但不同区域影响程度不同.在此基础上,应改变传统的"高污染、高消耗、低产出"粗放型生产模式来维持我国经济增长;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以期促进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绿色增长,减少耕地使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环境负外部性.  相似文献   

5.
王磊 《中国农垦》2014,(10):31-34
<正>种业是农业生产的源头和粮食安全的关键,随着我国耕地、水等农业基本资源的短缺以及及育种、生产、销售等高端人才的缺乏,仅仅依靠国内市场来对抗跨国种业集团竞争的局面已经严重制约了中国现代种业的发展。因此,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来开展全球种子市场布局,加快种业"走出去"步伐,对新时期的中国种业发展显得迫切必要。本文借助国际种子联盟、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海关等发布的相关数据,选取了大田作物、蔬菜、  相似文献   

6.
耕地资源是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的重要前提与保障,《国土资源部关于改进管理方式切实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的通知》首次将残次林地资源作为耕地占补平衡项目的后备资源。本文通过宝鸡市陈仓区ZJS村残次林地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利用土地整治、完善灌溉与排水设施、新建田间道路以及加强农田生态环境保护等措施,使项目区农业耕地面积增加,年均纯利润增加214. 5万元,农业生产环境大大改善,耕地等别显著提高1~2个等别。项目的实施从根本上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强化了主导产业优势,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一个人口多、人均耕地少的农业大国,在有限耕地上实现优质、高产、高效和环境安全的作物生产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和根本方向。以养分资源综合管理为手段,建立良好的作物生产体系则是实现这一发展目标的必然选择。从1995年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教授等提出养分资源的概念至今,已有更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了养分资源综合管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信息技术的县域耕地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耕地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资源,耕地数量的大小和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粮食安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耕地面积与质量变化对粮食安全构成了严峻挑战,开展县域耕地资源的质量评价己成为我国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在总结耕地质量评价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借助信息技术,对吴桥县耕地质量进行评价,为开展县域耕地资源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张琅 《乡村科技》2019,(14):107-108
从20世纪80年代,受耕地资源日渐稀缺、劳动力数量不断下降以及国家农业补贴政策刺激农民投入化肥的积极性等因素影响,中国迅速成为世界上化肥消费总量最大、施用强度最高的国家。化肥过量和不合理使用,对环境、耕地质量和食品安全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相较于农用化肥,有机肥原料是畜禽粪肥经过腐熟后得到的有机产品,相较于化肥具有多种优势。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用有机肥替代农用化肥的使用势在必行。本次调研以山东省寿光市为例,根据得到的96份有效问卷对有机肥替代化肥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具体的建设性对策,旨在推动我国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土壤肥料是农业生产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人口、粮食、环境、资源的矛盾日益加剧,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本区的必经之路。我区是近郊区,这几年城市化进程较快,土地资源比较珍贵,截止2017年底我区小麦面积不足6万亩,努力提高产出率就是摆在农业工作者面前的问题。从土壤肥力学科的角度来看,科学合理地使用肥料,可以保护耕地,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利用,提高土壤质量,充分发挥化肥的作用。本文对土壤肥料在农业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以及科学合理使用土壤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董谦  刘宾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122-123
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我国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面临着自然资源贫乏、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耕地资源、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立农业资源核算体系等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河西古浪县腾格里沙漠南缘新垦绿洲区农业生产、土地与水资源利用现状,区域种植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建设等内容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项目区农业用地资源有限,水资源短缺,农作物品种单一产业结构简单,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小,严重制约了区域生态农业整体发展水平。为了改善绿洲边缘生态环境和发展新垦人工绿洲农业生产,提高区域土地利用效率,推广节水型生态农业,增加区域经济收益,采用在项目区增加种植经济植物、节水型农作物品种的种植面积,发展优质牧草和地膜种植面积,扩大养殖业等试验研究的方法和措施,调整区域产业种植结构,改革现行农田耕作技术,改善绿洲边缘生态环境,提高区域土地利用效率和增强土壤肥力,达到明显的经济效益,为沙漠绿洲边缘发展生态农业和促进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起到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3.
河西古浪县沙漠绿洲边缘土地合理利用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汪媛艳 《农学学报》2011,1(9):41-48
通过对河西古浪县腾格里沙漠南缘新垦绿洲区农业生产、土地与水资源利用现状,区域种植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建设等内容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项目区农业用地资源有限,水资源短缺,农作物品种单一产业结构简单,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小,严重制约了区域生态农业整体发展水平。为了改善绿洲边缘生态环境和发展新垦人工绿洲农业生产,提高区域土地利用效率,推广节水型生态农业,增加区域经济收益,采用在项目区增加种植经济植物、节水型农作物品种的种植面积,发展优质牧草和地膜种植面积,扩大养殖业等试验研究的方法和措施,调整区域产业种植结构,改革现行农田耕作技术,改善绿洲边缘生态环境,提高区域土地利用效率和增强土壤肥力,达到明显的经济效益,为沙漠绿洲边缘发展生态农业和促进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起到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4.
黑土资源是世界的稀缺资源,黑土带的水土流失、环境污染、土地流转、土地退化问题成为黑土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障碍。根据实地调研结合资料,分析了东北黑土带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黑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策,即:加强农业发展规划;保护黑土区耕地,农耕技术上改进,加强农田基本建设等。  相似文献   

15.
景观生态学理论指导下的苏南现代农业区域规划探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苏南许多地区都面临着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相制约的问题,同时也带来了资源过度消耗和生态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以江阴临港新城(区)南部农业生态区景观优化与土地适宜性利用方案为例,分析了景观生态学理论指导下的苏南现代农业区域规划实践,以期对我国现代农业规划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6.
陈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726-3728,3751
以张掖市为例,分析了河西走廊干旱区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制约因素:农业自然资源方面,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生物多样性锐减,水资源短缺且浪费严重;生态环境方面,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农业面源污染日益突出;农村经济方面,农业结构仍不能适应新阶段农业发展的要求,农产品加工比重低、深度不够。指出实施农业循环经济是张掖市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农村环境;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扩大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提升农业产品国际竞争力。提出了张掖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策:营造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社会氛围;形成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拓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投资渠道;健全农业循环经济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7.
耕地后备资源是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的重要保障。新疆地处中国西北内陆,土地开发程度较低,是中国耕地后备资源集中分布区,开发利用潜力巨大。根据新疆的实际情况,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与耦合模型探究新疆耕地后备资源和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程度与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新疆耕地后备资源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各地州生态环境指数整体偏低,大部分耕地后备资源分布地区属于中、重度失调发展类型。昌吉、阿勒泰、塔城地区耦合程度较好。针对新疆特殊的地域类型和巨大的生态压力,提出在开发前要重点评估资源开发对当地生态的影响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张静  王文科  杨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821-12824,12831
分析了准噶尔盆地的地域概况,指出其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区,表生生态环境脆弱的特征。以地下水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为依据,结合自然地理条件对准噶尔盆地生态系统类型进行划分,探讨了1990、2000和2009年3个时期准噶尔盆地生态环境时空演化过程;结合准噶尔盆地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和生态环境演化规律,分析了生态环境变化引起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集中论述了以下几点:①山地生态系统中永久性冰川雪地面积减少,河流径流量呈增加趋势,山地生态系统的水资源涵养能力下降;②地下水位下降,溢出带北移;③湖面萎缩;④天然植被退化;⑤耕地和建设用地面积扩展;⑥盐渍化耕地面积增加,盐渍化总面积在1990~2000年呈增加趋势,而在2000~2009年间基本不变,说明传统的农业灌溉方式对水资源的利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导致了盐渍化面积的变迁。  相似文献   

19.
中国当代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农业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孔四新 《农学学报》2013,3(11):14-19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 地球正遭受着过度开发带来的灾难,生态问题正演变为当今世界人类社会发展的中心问题。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政治报告,彰显生态文明建设在当代中国发展中的重要性。作者在追溯生态文明起源和历史的基础上,剖析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农业的主要问题,如:农业政策和体制问题、粮食安全问题、农业污染与食品安全问题、水污染、水土流失与沙漠化问题,生物质能源、能源植物开发相关生态和社会问题。提出了建设农业生态文明的途径和对策:建立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多元化农业产业体系,优化农业生产方式,发展循环农业。一是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树立生态文明观;二要完善生态文明的法律政策,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 三要保护自然资源、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四要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和系统整合创新; 五是改革现有农业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建立多元化农业。可持续的循环农业及多元农业是中国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景观农业则是农业生态文明发展的一个趋势。  相似文献   

20.
黄土高原农业生产自然环境和投资状况评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自然和投资方面评析了黄土高原农业生产与我国其他地区的差异 ,得出以下结论 :(1)黄土高原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其农业发展最主要的自然限制因素 ,其农业投资应立足于这一基本前提。 (2 )黄土高原的农业投资滞后于农业发展的需求 ,农业无效投资有增无减 ,农业投资份额下降 ,制约了农业产值的增长。对此 ,必须提高农业投资增长率 ,发挥国家投资的主体职能。 (3)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是导致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更为直接的原因。对此 ,落实退耕还林种草 ,合理调整农业结构 ,建立与地面坡度相适应的土地利用结构并辅之以与目标相符的投入 ,是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