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广西粮食产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构建广西粮食产量预测模型,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对影响粮食产量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建立广西粮食产量的预测模型。【结果】对粮食产量贡献最为明显的因子是种植面积,其次是单位面积产量,降水量对粮食产量影响最小。粮食产量与种植面积、粮食单产、降水量的回归方程为:y=-517.759+0.158x1+0.382x2-0.001x3。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2012年广西粮食产量为1464.381万t。【建议】在保证土地面积的前提下,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和完善促进粮食生产的相关政策,以保证广西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
基于1990-2008年宁夏粮食产量及相关影响因素数据,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各因素对粮食产量影响的数量关系.结论表明:化肥施用量的增加是宁夏粮食增产的主要因素,同时政府在保证种植面积的条件下,要鼓励有机肥料的使用,优化农业机械动力的配置,加大技术投入,同时把国家对农村的支持政策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气象因子对第2代稻飞虱发生、发展的影响,为稻飞虱的预报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广东省化州市1995~2011年稻飞虱系统调查资料和气象资料,对第2代稻飞虱发生程度与主要气象因子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建立回归预测模型。【结果】气温是影响第2代稻飞虱发生程度的主导因子,降雨量、日照时数、雨日等对害虫发生程度的直接作用较小,但通过气温发挥间接作用。据此建立第2代稻飞虱发生程度的预测模型为y=0.3972x1+0.1801x2+0.0020x3+0.0035x4-0.0189x5-10.5637,利用模型回检历史拟合准确率为91.3%,而2011年预测结果与实际发生情况一致。【结论】气温是影响第2代稻飞虱发生程度的关键气象因子,生产中可以应用拟合的预测模型对稻飞虱的发生危害进行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明江苏粮食产量与主要生产投入要素的关系,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1978-2018年江苏粮食产量与生产投入要素的联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化肥施用量、机械化水平和种植面积对江苏粮食产量影响较大,作用因子分别为1.3914、1.1846和0.8264,而农用薄膜和农药的使用对江苏粮食产量增长具有副作用,作用因子分为-0.5775和-0.1118,增加有效灌溉面积也能增加粮食产量。针对江苏粮食生产提出合理增加化肥使用、增加种植面积和提升机械化水平的建议,增强江苏稻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云南省甘蔗产量预测模型,对云南省甘蔗主产区甘蔗产量进行预测。【方法】选取云南省 5 个甘蔗主产区的甘蔗种植数据和地区气象数据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关联规则算法对研究区水库数、氮肥用量、磷肥用量、钾肥用量、复合肥用量、地膜使用量、甘蔗种植面积、年均气温、年降水量 9 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 5 个甘蔗产量的强关联因素作为样本特征,将样本特征代入多元线性回归算法,构建产量预测模型。【结果】根据测试集验证结果显示,使用多元线性回归算法构建甘蔗产量预测模型,普洱、临沧、红河、文山、德宏地区模型的准确率分别为 81.1%、89.3%、67.8%、85.3%、73.7%;使用关联规则算法与多元线性回归算法构建甘蔗产量预测模型,普洱、临沧、红河、文山、德宏地区模型的准确率分别为 95.4%、92.8%、97.9%、94%、91.4%,关联规则算法对模型准确率的提升分别为 14.3%、3.5%、30.1%、8.7%、17.7%。【结论】关联规则算法可提升多元线性回归产量预测模型的准确率,该模型在云南省的 5 个甘蔗主产区均表现出较好的预测效果,为甘蔗产量预测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河南省作为粮食生产大省,研究其粮食产量时空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对稳定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以1999—2018年河南省123个县域粮食产量为基本数据,借助趋势产量模型、空间自相关、标准差椭圆以及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方法对河南省粮食产量的时空变化以及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从时间上看,河南省粮食产量呈现线性增长趋势,2003年粮食产量波动最大,2005—2006年粮食产量增长率最高。从空间上看,河南省粮食产量在空间上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性,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高—高、低—低是主要的空间聚类模式,且粮食生产重心向东南方向转移。从驱动因素上看,粮食播种面积是河南省粮食增产的关键因素,化肥提纯量、农药使用量、农业机械总动力、总人口以及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对粮食生产有正向作用也有负向作用,除化肥提纯量和总人口外,其他影响因素的回归系数高、低值区在空间上发生明显转移。【结论】为继续保障河南省粮食安全,推动粮食增产,需进一步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政策扶持力度;维持耕地面积基本不变,加强耕地质量保护;积极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是我国传统农业大省,粮食产量对我国粮食总产量的影响较大,因此对山东省粮食产量进行预测具有重大意义.分别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和BP神经网络两种预测方法对山东粮食产量进行预测,并对两种方法的预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实验证明,BP神经网络平均预测精度高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且各期预测精度较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更稳定,但随时间推移,误差增大,因此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较适用于近期粮食产量预测.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研究宣城市水稻生产形势,为宣城市水稻生产工作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推动宣城市农业发展进度。【方法】本文从宣城市水稻生产概况为落脚点,对水稻种植面积与总产占比粮食的比重、水稻种植结构及特点、再生稻种植面积和品种情况、 稻作区划和优质专用水稻生产分布等角度进行分析。为进一步阐述宣城市水稻生产形势,便从宣城市水稻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阐述,结合问题所在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想要有效推动宣城市水稻生产发展能够顺利进行,便要严格落实地方粮食安全主体责任,立足实现粮食面积、产量目标。加大宣传,积极引导农民做好种植管理,因地制宜做好种植结构安排,尽全力保障粮食产量及品质。稳定水稻面积,支持双季稻、再生稻生产,发展糯稻产业,创建优质专用稻示范片。【结论】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粮食供给需求开始增加,想要保证粮食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便要从问题的角度出发,现如今,宣城市水稻生产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为:种子市场多、乱、杂的现象仍然存在;水稻种植面积变化较大;栽培技术未能得到高效应用等问题,在了解问题所在后,便要结合问题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这样才能够保证宣城市水稻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才能够提高宣城市水稻的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资源、资源替代及粮食综合产能的内涵界定出发,对粮食生产资源中的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的内部替代关系进行分析。【方法】以1978年以来粮食生产4种要素(资本、劳动、技术、粮食播种面积)投入量及各年粮食产量为基础,分别利用柯布-道格拉斯及超越对数函数构建计量线性回归模型,并对其经济意义进行分析。【结果】在柯布-道格拉斯粮食生产函数模型中,粮食播种面积、资本、技术的边际产出弹性系数分别为0.084,0.179和0.109,劳动的边际弹性不显著;在超越对数函数模型中,资本、劳动、技术的边际产出弹性系数分别为0.393,0.079和0.424,粮食播种面积的边际产出弹性不显著。1978-2006年,随着年份的增加,4种要素的产出弹性呈逐渐增加趋势,粮食播种面积与资本、技术、劳动间的替代弹性均较高。【结论】资本、技术、劳动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可耕地面积的日渐不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验农村劳动力外流、农地流转以及其他粮食生产的投入要素对中国粮食产量的直接影响和对粮食安全的间接影响。【方法】利用2001—2020年连续20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从农村劳动力外流和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两个角度构建影响粮食生产的模型,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第一,农业劳动力外流显著地正向影响粮食产量。第二,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显著地正向影响粮食产量。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承包耕地流转的面积越大,粮食产量越高。【结论】国家应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非农经济,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近非农就业机会。同时,政府应通过试点创新的方式建立更有效的农地流转政策,推动建立透明化、公开化和制度化的土地交易市场,确保农地流转的有序进行,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对温度和降水量2种气象要素的栅格化方法进行研究,为非气象站点所在地区或宏观大尺度区域气象要素数据的获取提供参考。【方法】以直接插值法为对照,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和趋势面分析法,对分布于黄土高原及其周边地区127个气象站点1971-2000年的月平均温度和降水量与3种宏观地理因子(经度、纬度、海拔高度)之间分别建立回归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数字高程模型(DEM)和反距离权重法(IDW),对研究区2种气象要素数据进行栅格化,并选用8个气象站点对栅格化结果进行检测。【结果】在对检验站点月平均温度的模拟中,直接插值法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大于1.0℃,而多元线性回归法和趋势面分析法的MAE值分别为0.485~0.776和0.242~0.509℃,多元线性回归法和趋势面分析法明显优于直接插值法,而趋势面分析法较多元线性回归法更优;但在检验站点月平均降水量的模拟中,3种栅格化方法在模拟精度上并无明显差别。3种宏观地理因子中,海拔高度是影响黄土高原地区温度空间分布最主要的因素,而纬度则对研究区范围内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影响最大。【结论】将宏观地理因子作为参数纳入到温度空间分布模型的构建当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尺度范围内温度的模拟精度,并且趋势面分析法比多元线性回归法更具有优势;对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模拟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需在方法上做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王莹  王丽  张大为  王海洋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5855-5856,5861
以西藏那曲地区为研究目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对多个预报因子与预报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建立了预报量与预报因子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并依据对强降水天气个例物理量统计所得出的预报指标,利用回归方程来对未来某天强降水天气的降水量进行预报。结果表明,西藏那曲地区未来24 h降水量的预报方程为y=16.861-0.185x1+0.164x2+0.234x3,且回归方程通过显著性检验;利用回归方程对检验个例的误差统计发现,相对误差较小,预报结果可以接受。  相似文献   

13.
灰色线性回归组合模型在河南省粮食产量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河南省粮食生产变化的波动较大,单一的GM(1,1)模型不能详尽描述其变化规律及预测未来趋势,采用线性回归方程以及由GM(1,1)模型得到的时间响应序列方程和组成的灰色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弥补了线性回归模型中没有指数增长趋势和GM(1,1)模型中没有线性因素的不足。利用河南省2000-2007年的粮食产量统计数据,建立了河南省粮食产量的灰色组合预测模型,并根据模型预测出河南省2008-2012年的粮食产量,实例证明,该模型的预测精度为97.9%,模型的预测精度高。  相似文献   

14.
基于灰色理论和回归分析的需水量组合预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精度更高的需水量预测模型,为水资源规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基于灰色预测和线性回归预测的需水量组合预测模型,以深圳大鹏半岛需水量为例,对组合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单独采用灰色预测、线性回归模型预测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单独采用灰色预测模型和线性回归模型进行预测的平均误差分别为6.5%和2.5%,而基于灰色预测和线性回归的组合预测模型的平均误差仅为1%。【结论】组合模型的预测精度较单一模型的预测精度明显提高,并且该模型可以更全面地反映需水量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广西耕地利用强度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关联效应,为广西更有效地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产量、规模及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对广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行测算,并基于2010—2017年广西耕地利用强度的评价指标数据,运用改进灰色关联模型,分析耕地利用强度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关联效应。【结果】广西耕地利用强度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关联效应;由于粮食的不同种类,广西耕地利用强度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关联效应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其中,稻谷综合生产能力表现为"物质强度+种植强度+科技强度"三角箭头型关联模式,玉米综合生产能力表现为"种植强度"单关联模式,大豆综合生产能力表现为"种植强度+物质强度"双关联模式,薯类综合生产能力表现为"劳动力强度"单关联模式。【结论】根据广西耕地利用强度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关联效应,建议完善耕地整治及占补平衡机制,保障耕地有效利用与供给;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优化区域粮食生产布局;强化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充分利用作物间套种模式;优化农村劳动力配置机制,多渠道实现保地、种粮及增收。  相似文献   

16.
明确粮食生产能力,对确保区域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1990-2010年甘肃省粮食生产的相关资料为样本,选取九项对粮食生产有较大影响的指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利用SPSS软件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甘肃省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为粮食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农村用电量、成灾面积,影响程度分别为92.0%、24.8%、16.9%、-22.2%。结合甘肃省的实际情况,提出稳定粮食生产的基本对策是:在保证粮食播种面积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化肥利用效率;加强电力资源管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农田水利建设;并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17.
中国粮食生产与耕地变化的时空动态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0  
 【目的】揭示1990-2005年中国粮食生产与耕地变化的时空动态特征,以及粮食生产对于耕地变化的敏感性。【方法】构建重心拟合模型和敏感度分析模型,对比分析耕地面积重心和粮食产量重心动态关系。【结果】中国粮食生产重心和耕地分布重心在空间上均表现为“北进中移”的态势,在移动方位上大致具有同向性。耕地重心沿着“西北—西南—东北”的轨迹共移动了17.3 km,粮食产量重心沿着“东北—西南—东北”的轨迹移动了223.3 km,两个重心之间的距离和粮食产量大致呈反向变化。当两者距离拉近时,粮食产量减少,当两者距离增大时,粮食产量增长。【结论】区域粮食产量增长受粮食单产、粮食播种面积等非耕地总量因素的影响日益明显;粮食产量变化对耕地变化的敏感性呈增强趋势。化肥、农药等物质投入的报酬递减趋势日益明显,粮食增产对耕地资源的依赖性也日益增强。保障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亟需创新机制和政策。  相似文献   

18.
对河南省1990-2009年影响粮食总产量的8个因素进行灰关联分析,找出影响河南省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运用Eviews软件,对主要影响因素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预测未来5 a河南省粮食总产量.  相似文献   

19.
为提升陕西省粮食生产效率,收集2000~2016年相关数据,构建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模型测算陕西省粮食生产效率。并在此基础上,运用SPSS软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陕西省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2000~2016年陕西省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为0.986 2,仍有提升空间;其中粮食种植面积、农业生产化肥施用折纯量、农业机械总动力与粮食生产技术呈正相关,粮食生产劳动力与粮食生产效率呈负相关。因此,应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提升粮食生产劳动效率、合理控制化肥的投入量、增加粮食生产农业机械拥有量、加大粮食生产技术投入力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动粮食生产规模化,以提升陕西省粮食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20.
【背景】自1995年至今,小麦赤霉病(Fusarium head blight,FHB)逐渐在海河平原蔓延,由零星出现演变成连片发生,在流行年份呈现出暴发快、面积大、损失重的特点,小麦赤霉病已由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之一。准确的预测预报是有效控制小麦赤霉病发生与发展的关键和难点。【目的】根据海河平原小麦赤霉病发生情况的监测分析,构建适宜的小麦赤霉病预测模型,为科学防控赤霉病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基于2001—2016年海河平原21个小麦主产县(市)的赤霉病病穗率数据,以及小麦关键生育期内的气象数据,采用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影响小麦赤霉病发生的关键气象因子,构建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增强回归树模型的小麦赤霉病发生预测模型。【结果】明确了增强回归树模型的学习效率(lr)为0.005、树的复杂度(tc)为6时,模型的预测偏差最低,残差标准误为0.006311;筛选出8个对海河平原小麦赤霉病发生影响显著的关键气象因子,即MRH15、Rain-35、MRH-55、SD15、LT-65、MWS-55、MT-25、DRain15,并构建了含有8个预测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R2=0.8158,矫正R2=0.8018,P<2.2×10-16)。同时,应用增强回归树模型评估了上述8个关键气象因子的重要性,分别为69.62%、14.08%、4.89%、4.34%、3.35%、2.02%、1.20%、0.50%;根据重要的预测变量进一步简化预测模型,构建了含有4个预测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y=-19.45376+0.11689MRH15+0.17346Rain-35+0.04185SD15+0.26592MRH-55,R2=0.7575,矫正R2=0.7468,P<2.2×10-16);当预测变量由8个调减至4个时,利用2008、2010、2012年安新、定州、馆陶等地历史数据验证模型预测病穗率的准确度,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准确度由88.43%降至85.90%,增强回归树模型预测准确度由87.72%升至91.23%;利用2001—2016年正定、栾城的历史数据验证模型预测病穗率的准确度,两个模型预测准确度无显著变化,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准确度由87.53%变为87.42%,增强回归树模型预测准确度由89.20%变为89.21%。整体而言,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准确度呈下降趋势,而增强回归树模型预测准确度呈上升趋势。【结论】研究构建了含有4个预测变量的增强回归树模型,其预测准确度达89.21%,病穗率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的波动趋势基本一致,表明增强回归树模型在海河平原小麦赤霉病预测预报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