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蓝暮叶中可萃取多酚和不可萃取多酚提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萃取溶剂种类、体积比及溶剂pH对蓝莓叶中可萃取多酚和不可萃取多酚含量的影响,为工业化提取蓝莓叶中的多酚奠定基础。【方法】以蓝莓叶为材料,采用两步萃取法提取可萃取多酚,采用甲醇—硫酸加热水解法分离不可萃取多酚,并用Folin-Ciocalteu法测定可萃取多酚和不可萃取多酚含量。【结果】无论是以甲醇还是乙醇为萃取溶剂,蓝莓叶中总可萃取多酚含量(TEPP)均以萃取剂/H2O的体积比为50∶50、pH2的处理最高;不可萃取多酚含量(NEPP)变化趋势与总可萃取多酚相反,以萃取剂/H2O的体积比为50∶50、pH2处理的含量最低。各处理的总多酚含量相差不大,均在82.00mg/g以上。提取因素显著性分析结果显示,第一步萃取获得的可萃取多酚含量(EPP1)主要受pH影响;各单因素和复合因素均能显著影响可萃取多酚的第二步萃取,但对蓝莓叶中总多酚的提取无显著影响;复合因素对不可萃取多酚的提取亦无显著影响。【结论】萃取溶剂pH值对蓝莓叶中多酚的提取率具有明显的影响作用;蓝莓叶中可萃取多酚和不可萃取多酚的含量基本相同,其总多酚的平均含量为85.49mg/g。  相似文献   

2.
以红皮和黄皮洋葱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直径大小的洋葱,其从外层到内层,从顶部到底部不同部位中可萃取多酚和不可萃取多酚的含量变化,采用硫酸水解的方法分离出不可萃取多酚,并用Folin-Ciocalteu法测定可萃取和不可萃取多酚的含量。结果表明:随着洋葱直径的减小,可萃取和不可萃取多酚的含量呈增加的趋势。可萃取与不可萃取多酚含量表现为:外层>中层>内层,顶部>根部>中部,且红皮洋葱中的多酚含量高于黄皮洋葱中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曾帅  周德庆  刘楠 《南方农业学报》2016,47(9):1564-1569
【目的】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羊栖菜多酚的酶辅助提取工艺,以提高羊栖菜多酚提取量,为羊栖菜多酚的提取应用于实际生产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新鲜羊栖菜为原料,用酶辅助提取法提取其多酚,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纤维素酶添加量、复合酶质量比(中性蛋白酶添加量∶纤维素酶添加量)、酶解温度、酶解pH和酶解时间对多酚提取效果的影响,用正交试验法优化提取工艺条件,并与传统的溶剂提取法进行比较。【结果】各因素对羊栖菜多酚提取量的影响大小依次为:酶解pH>酶解温度>复合酶质量比>酶解时间,其中酶解pH和酶解温度对羊栖菜多酚提取量的影响显著(P<0.05);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温度50℃、酶解pH 5.5、酶解时间45 min、复合酶质量比20∶1(复合酶添加量126 mg/g),在此条件下得到羊栖菜多酚提取量为9.26 mg/g,较溶剂提取法的多酚提取量(8.26 mg/g)有明显提高。【结论】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的酶辅助提取工艺能有效提高羊栖菜多酚提取量,优化的工艺参数可在实际生产中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狗尾巴草中多酚的最佳提取条件及其抗氧化性。【方法】采用乙醇浸提法,探讨了浓度、温度、时间和料液比等提取条件对提取多酚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条件。【结果】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乙醇浓度为60%,提取时间为2.0h,料液比为1∶20,温度为70℃时,提取的多酚含量为2.806mg/g,实验结果还表明,从狗尾巴草中提取的多酚清除羟基自由基的作用较强。【结论】此工艺提取效果较好,多酚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提高葡萄皮渣中废弃物的利用价值.【方法】以‘蛇龙珠’葡萄皮渣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比较不同试验因素和水平对葡萄皮渣中多酚提取率的影响.【结果】不同的浸提条件对多酚提取率有很大的影响.优化得到的葡萄皮渣多酚提取条件是乙醇体积分数为42.4%,料液比为1∶15.44(g∶mL),浸提温度为60.6℃.【结论】在此条件下可提取多酚的量为0.786mg/g,与传统提取率相比有明显的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曲面响应法优化核桃雄花多酚提取工艺,并分析其组成与抗氧化活性,为核桃雄花的综合利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干燥核桃雄花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料液比、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和提取温度4个因素进行雄花多酚提取工艺优化,确定超声效应下雄花多酚提取的较佳工艺条件。以超氧阴离子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为评价指标,对雄花多酚的抗氧化性进行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对核桃雄花中多酚物质种类进行鉴定并定量分析,最后通过扫描电镜对核桃雄花超声处理前后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结果】确定超声功率为300 W,采用多元二次回归方程模型分析得到核桃雄花多酚提取工艺参数:料液比1∶41、提取时间30 min、乙醇体积分数50%、提取温度52℃,在此条件下多酚提取率为21.32 mg/g,其中料液比、提取温度及料液比与乙醇体积分数交互作用对多酚提取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料液比与提取时间交互作用有显著影响(P<0.05);核桃雄花多酚体外自由基清除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抗坏血酸抗氧化效果最佳,核桃雄花多酚较佳,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最弱;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从核桃雄花中鉴定出4种单体酚,其中芦丁含量(804 μg/g)最高,绿原酸含量(181 μg/g)次之,槲皮素含量(41 μg/g)较低,没食子酸含量(18 μg/g)最低;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超声处理破坏了核桃雄花表面的组织结构,利于多酚物质渗出。【结论】多元二次回归方程模型能较好的模拟和预测核桃雄花多酚提取率,雄花多酚提取率是多种影响因素共同互相作用的复杂结果;核桃雄花富含多酚类物质,具有较强抗氧化活性,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材料来源加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山药(Dioscorea opposita Thunb.)总多酚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山药总多酚含量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经正交试验对山药总多酚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山药中总多酚提取的最佳试验条件:提取溶剂为50%丙酮水溶液,料液比为1∶15(W/V),提取时间为80 min,提取温度为55℃,提取次数为2次。[结论]该研究可为山药多酚的深入研究与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充分利用蓝莓酒渣中的多酚资源,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溶剂提取法对蓝莓酒渣中多酚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蓝莓酒渣中多酚的最优提取工艺为:提取剂0.1%盐酸的60%乙醇水溶液,料液比1∶40(g∶m L),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3 h。此条件下蓝莓酒渣中多酚提取量为8.89 mg·g~(-1),粗提取物得率22.1%,总酚纯度为5.69%。为蓝莓酒渣的利用及生物活性成分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确定玫瑰花蒂多酚的超声辅助提取最佳工艺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和提取次数4个因素对多酚提取率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分析优化其提取工艺,采用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测定方法评价对该工艺制备所得玫瑰花蒂多酚的抗氧化活性.【结果】玫瑰花蒂多酚的超声辅助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7.5(g∶mL)、乙醇体积分数52%、超声时间60min、提取次数4次.在此条件下多酚实际提取率为8.33%,与理论值较为接近.玫瑰花蒂多酚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半清除浓度(SC50)均低于阳性对照VC,分别为6.67g/mL和59.32g/mL.【结论】结果表明采用响应面法分析优化玫瑰花蒂多酚超声辅助提取工艺的方法可行,且玫瑰花蒂多酚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化番石榴叶多酚的提取工艺条件,为其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番石榴叶为材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等4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探讨其对番石榴叶多酚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影响番石榴叶多酚提取效果的因素顺序为: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以80%乙醇为提取溶剂,在料液比1:3、50℃条件下提取2.5h,番石榴叶中多酚含量为6.702mg/g.[结论]乙醇回流浸提法具有成本低、易操作、溶剂用量少等优点,是提取番石榴叶多酚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多杀菌素的最佳提取和萃取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分别研究发酵液不同pH(6,7,8,9,10,11)、放置时间(2,4,8,16,24,32,48,72 h)和温度(20,30,40,50,60,70℃)对发酵液中多杀菌素提取效果及稳定性的影响,同时,从乙酸乙酯、石油醚、二氯甲烷和乙醚中筛选最适萃取试剂,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萃取次数(1,2,3次)和萃取试剂体积对多杀菌素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显示,在发酵液pH为10时,多杀菌素提取效果较好;放置2~72 h,多杀菌素质量浓度不会发生显著变化;在20~70℃多杀菌素能稳定存在;乙酸乙酯为最适萃取试剂,最佳萃取次数为3次,其与多杀菌素提取液的最适体积比为1∶1。【结论】得到了多杀菌素提取和萃取的最佳条件,在该条件下多杀菌素的质量浓度和萃取率分别为74.50μg/mL和98.18%。  相似文献   

12.
壳寡糖诱导甘蔗叶多酚与防御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壳寡糖对甘蔗抗性相关次生代谢物及相关防御酶的影响。【方法】以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ROC22)为材料,拔节初期对甘蔗叶片分别喷施25、50和75 mg/L壳寡糖溶液,以喷施清水为对照(CK)。喷施1、2、3、4 d后分别取+1叶测定壳寡糖诱导甘蔗叶多酚与防御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结果】50~75 mg/L壳寡糖处理有利于甘蔗叶多酚积累;50 mg/L壳寡糖处理2 d后,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最大,为对照的1.8倍;50 mg/L壳寡糖处理4 d后,多酚氧化酶活性最高,为对照的1.7倍;75 mg/L壳寡糖处理有利于提高甘蔗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结论】50~75 mg/L壳寡糖可以诱导甘蔗叶总多酚的积累及提高相关防御酶活性,这有利于提高甘蔗的整体抗性。  相似文献   

13.
壳寡糖诱导甘蔗叶多酚与防御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壳寡糖对甘蔗抗性相关次生代谢物及相关防御酶的影响。【方法】以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ROC22)为材料,拔节初期对甘蔗叶片分别喷施25、50和75mg/L壳寡糖溶液,以喷施清水为对照(CK)。喷施1、2、3、4d后分别取+1叶测定壳寡糖诱导甘蔗叶多酚与防御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结果】50~75mg/L壳寡糖处理有利于甘蔗叶多酚积累;50mg/L壳寡糖处理2d后,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最大,为对照的1.8倍;50mg/L壳寡糖处理4d后,多酚氧化酶活性最高,为对照的1.7倍;75mg/L壳寡糖处理有利于提高甘蔗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结论】50~75mg/L壳寡糖可以诱导甘蔗叶总多酚的积累及提高相关防御酶活性,这有利于提高甘蔗的整体抗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Box-Behnken试验设计结合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葡萄干中多酚的提取工艺。【方法】在超声波辅助条件下,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的最佳范围,采用响应面法设计,测定以上4个因素3水平的多酚提取率,得到多酚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并进行验证。【结果】葡萄干多酚最佳提取工艺乙醇浓度为54%、料液比68∶1(mL/g)、提取时间35 min、提取温度75℃。验证试验中葡萄干多酚的含量为3.599 2 mg/g,差值为0.064 2 mg/g。暗反应时间确定为40 min。葡萄干中SP522含量最高,达到3.94 mg/g,主要品种中无核紫葡萄干含量最高,达到2.08 mg/g。【结论】优化的葡萄干多酚提取工艺易操作、合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可测定树仔菜总多酚含量的Folin-Ciocalteu比色法,为树仔菜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没食子酸为标准品,考察Na2CO3溶液质量浓度、Folin-Ciocalteu试剂质量浓度、反应温度及显色时间对Folin-Ciocalteu比色法测定树仔菜总多酚含量的影响,优化其显色条件。【结果】Folin-Ciocalteu比色法测定树仔菜总多酚含量的最佳显色条件为:以40%Folin-Ciocalteu试剂为显色剂、7.5%Na2CO3溶液为缓冲液,于30℃下显色反应2.0 h,在此条件下测得树仔菜总多酚平均含量为13.50 mg/100 g。树仔菜提取液在760 nm处有稳定的最大吸收峰,没食子酸质量浓度在0-400 mg/L范围内与吸光值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6);其稳定性、精密度和重复性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53%、0.13%和1.77%,平均加标回收率为101.2%。【结论】Folin-Ciocalteu比色法具有操作简单、精密度高、稳定性和重复性好等优点,可用于树仔菜总多酚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葡萄籽中多酚的最优提取工艺条件并测定其对脂肪酶的抑制率.【方法】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葡萄籽多酚的提取工艺,然后分析不同体积分数乙醇对AB-8大孔吸附树脂纯化的葡萄籽多酚的脂肪酶抑制率.【结果】葡萄籽多酚最佳提取条件为70%乙醇、纤维素酶添加量为0.5 mg/mL、料液比1∶10、提取温度54℃、提取时间39 min、提取次数4次;得到的葡萄籽提取物对胰脂肪酶活性抑制活力IC_(50)值为2.46 mg/mL.【结论】经过条件优化,多酚的提取率提高,所提取的多酚具有胰脂肪酶活性抑制活力.AB-8大孔吸附树脂法中不同乙醇洗脱组分对脂肪酶活力的抑制作用有一定差异,其中40%乙醇洗脱的葡萄籽多酚溶液对脂肪酶抑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贤景春  谢婷婷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7):4139-4141
以连钱草(Glechoma longituba)为原料,乙醇为溶剂,采用浸提法提取连钱草中总多酚含量并对其抗氧化性进行分析,研究乙醇体积分数、温度、时间和料液比对总多酚含量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对浸提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浸提条件为50%乙醇,温度80℃,时间2.0 h,料液比1∶25 (g∶mL).在此条件下浸提,得到的总多酚含量为4.275 mg/g,且连钱草提取物对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不同品种嘉宝果叶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4个嘉宝果品种叶片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分析其与总多酚、总黄酮含量的相关性,为嘉宝果叶片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沙巴、四季早生、福冈、阿根廷等4个品种嘉宝果嫩/老叶片为研究对象,分别用水、50%乙醇(体积分数,下同)、70%乙醇和无水乙醇进行提取,检测提取物中的总黄酮、总多酚含量,分析提取物对DPPH·、·OH、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总多酚、总黄酮含量与3种自由基清除能力的相关性。【结果】各嘉宝果品种均表现为嫩叶的总黄酮、总多酚含量高于老叶,其中以沙巴嫩叶70%乙醇提取物总多酚含量最高(273.70mg/g),阿根廷嫩叶70%乙醇提取物总黄酮含量最高(213.45mg/g)。各嘉宝果品种嫩叶的抗氧化活性均高于老叶,沙巴嫩叶各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在同溶剂提取物中最强,其次为四季早生嫩叶、阿根廷嫩叶和福冈嫩叶。不同溶剂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差异明显,表现为70%和50%乙醇提取物抗氧化活性优于无水乙醇及水提取物。相关性分析表明,醇提取物抗氧化活性与叶片总多酚含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沙巴嫩叶70%乙醇提取物总多酚含量最高、抗氧化活性最强,是天然抗氧化剂的良好来源。  相似文献   

19.
芒果叶多酚的提取工艺筛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讨溶剂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温度对芒果叶中多酚提取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提取芒果叶中多酚类化合物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芒果叶多酚的最佳提取条件:60%的乙醇,料液比(芒果叶质量与提取溶剂体积比)1∶22,先用50Hz的超声波处理1h,后在80℃下水浴浸提1.5h。以该优化条件提取芒果叶多酚得率为5.11%。  相似文献   

20.
以七叶鬼灯檠干燥根为原料,比较不同提取方法、不同溶剂对总多酚提取量的影响。并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七叶鬼灯檠根中总多酚的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得出回流提取法,以乙醇为提取取溶剂下提取量较高。在单因素试验结果上考察不同因素对七叶鬼灯檠根中总多酚提取量影响大小须序为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液料比;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90min、提取温度90℃、乙醇60%、液料比50∶1,提取4次,总多酚的提取量为123.599 mg/g。用FRAP法对多酚粗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总多酚提取物以总多酚计的抗氧化活性为14.076mmol FeSO4/g总多酚,相当于1.079g Vc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