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LED红蓝弱光照射保持樱桃番茄冷库贮藏品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为了探究单色光对番茄冷藏过程中品质的影响,开发樱桃番茄保鲜新技术,以绿熟期樱桃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为试材,在4℃条件下分别采用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红蓝单色弱光(30 lx)持续照射,研究LED红蓝单色弱光对樱桃番茄采后贮藏过程中感官和主要营养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研制的LED试验装置稳定可靠,红蓝单色光的发射光谱稳定,不因光照强度的变化而发生偏移。贮藏10 d以后LED红蓝光处理的樱桃番茄感官品质显著优于无光对照(P0.05),且LED红光处理好于蓝光处理(P0.05)。LED蓝光照射能较好地保持樱桃番茄维生素C含量(P0.05),但LED红光照射不利于维生素C含量的保持。LED红蓝单色弱光照射有利于促进樱桃番茄早期贮藏过程中的还原糖和可溶性总糖积累,显著抑制贮藏后期糖含量的下降(P0.05)。LED红蓝单色弱光照射处理还能显著延缓樱桃番茄贮藏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下降(P0.05),提高樱桃番茄果实可滴定酸的含量,其中LED红光处理显著高于蓝光处理(P0.05)。贮藏20 d时,红光照射可显著促进番茄红素的合成,但贮藏过程中LED蓝光照射与对照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来看,与对照(CK)相比,LED红蓝弱光(30 lx)照射有利于樱桃番茄4℃贮藏过程中感官和营养价值的保持,其中LED红色弱光照射处理效果较好。作为一种简便可行的物理保鲜方法,LED红蓝弱光持续照射处理在樱桃番茄采后营养品质调控方面具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
短波紫外线照射对鸡腿菇保鲜的影响(简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寻求适应分散的小规模生产食用菌的保鲜技术,以鸡腿菇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短波紫外线(UV-C)照射对鸡腿菇低温(4℃)和常温(20℃)贮藏保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UV-C照射处理能够显著延长鸡腿菇的保鲜时间,鸡腿菇在4℃贮藏时的保鲜时间由处理前的6~7 d延长至10~11 d,在常温下的保鲜时间由2 d延长至4 d以上。UV-C照射能够抑制鸡腿菇在贮藏期间的后熟作用,降低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从而降低鸡腿菇的呼吸强度,减小细胞膜透性,延缓褐变反应,尤其能有效地抑制菌柄伸长,从而延长鸡腿菇的保鲜时间。UV-C的照射时间越长,抑制后熟生长、降低PPO活性的作用越明显,但带给鸡腿菇的损伤(如褐变、呼吸增强等)越强烈,因此UV-C的照射时间不宜过长。  相似文献   

3.
低剂量短波紫外线照射提高采后苹果抗病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低剂量短波紫外线(ultraviolet-C,UV-C)处理对苹果抗病性的影响及作用机理,为UV-C处理技术应用于苹果抗病提供理论依据。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以波长为254 nm紫外杀菌灯为辐射源,分别给予0、2.5、5.0、7.5、10.0、12.5 k J/m2剂量照射,接种青霉菌,确定适宜照射剂量;以适宜照射剂量处理苹果,接种灰霉菌,探讨短波紫外线对灰霉病的抗病性;以适宜照射剂量处理苹果,分别贮藏于20℃和0℃条件下,定期取样,测定果实的总酚含量、丙二醛含量及保护酶活性。试验最佳UV-C照射剂量为7.5 k J/m2,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常温与低温贮藏下,7.5 k J/m2 UV-C处理可有效减少丙二醛的积累,保护细胞膜,增加总酚类物质积累,增强抗病性;处理果实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 lyase,PAL)、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在整个贮藏期内均高于对照,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明显升高。不论是常温还是低温贮藏,7.5 k J/m2 UV-C处理均能提高苹果的抗病性,有效抑制青霉病和灰霉病的发生及扩展。研究结果为UV-C应用于采后苹果,提高抗病性,从而延长贮藏保鲜期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辐照板栗保鲜技术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低剂量 ( 0 2 5kGy)γ射线辐照板栗可以控制害虫繁殖、抑制板栗发芽。板栗贮藏于 2~ 4℃冷柜中 45d其保鲜效果可达 91 1 % ,用井岗霉素等抑菌剂处理后再辐照 ,其 60d贮藏保鲜效果为 92 0 %以上  相似文献   

5.
程春梅  郭衍银 《核农学报》2020,34(6):1213-1220
为探讨采前草酸处理在西兰花采后保鲜上应用的可行性,西兰花于采前5 d喷洒20 mmol·L-1草酸水溶液,以喷洒等量纯水处理作为对照,采后2℃贮藏15 d,之后20℃货架贮藏4 d,定期测定生理及品质指标。结果表明,采前草酸处理可显著抑制贮藏期间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的上升(P<0.05);延缓失重率的上升,抑制L*值的增加和H值的下降,抑制叶绿素含量、Vc含量和硬度的下降,采前草酸处理可提高西兰花的贮藏品质。本研究结果为采前草酸处理在西兰花贮藏上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微波热处理对山核桃贮藏品质的影响,将新鲜山核桃(500 g)在微波(2 455 MHz,650 W)下分别进行1,2.5,3和5 min热处理,然后置于温度:(2±0.5)℃,相对湿度:70%~80%的环境中贮藏120 d。贮藏期间对山核桃营养成分,品质变化,感官指标进行监测。结果显示2.5 min的微波处理能够显著(P0.05)延缓蛋白质、脂肪的降低,对脂肪酸和维生素E有较好的保存效果,此外,2.5 min微波处理能够减慢贮藏期间山核桃水分和可溶性糖的流失速度,维持较好的感官品质。同时2.5 min微波处理对脂肪酸败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在贮藏120 d,山核桃保持了较好的品质。与2.5 min相比较,较短时间(1 min)和较长时间(3和5 min)微波处理没有提高山核桃贮藏期间的营养品质,1 min的微波处理对贮藏期间山核桃脂肪、蛋白、脂肪酸、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生育酚等营养几乎贮藏无影响(P0.05),3和5 min处理显著(P0.05)加剧了各项营养指标的衰败速度,因此2.5 min为适宜的微波处理条件。该研究为微波保鲜山核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选用了黄土高原上种植的25个苜蓿品种,用60Coγ射线8万、9万、10万、11万和12万伦对于种子进行照射。实验结果证明:苜蓿对辐射反应的程度可划分为三种类型—敏感型、中间型和迟钝型。苜蓿的出苗率和幼苗高度随着照射量的增加而下降。苗高和出苗率之间呈指数函数关系.根尖细胞的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加。通过出苗率、苗高、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等指标综合鉴定,黄土高原上苜蓿的适宜剂量是4.8万—9.8万伦。  相似文献   

8.
风味豆制品辐照贮藏保鲜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聚乙烯复合膜抽真空包装 (5 0g 袋 )的风味豆制品经 5~ 1 0kGy照射 ,在常温(2 5℃ )条件下贮藏 30d,0~ 7℃条件下贮藏 90d ,经感官品评和微生物检测 ,结果表明 ,细菌总数低于 5× 1 0 4 个 g,大肠菌群 <30个 1 0 0g,符合国家卫生质量标准(GB2 71 1 -81 ) ,保持豆制品原有的色泽、香味 ,无异味 ,质地细腻 ,有弹性 ,无胖袋。蛋白质、脂肪含量辐照前后无明显变化 ,包装材料厚度为 0 0 7~ 0 1 0mm为宜。  相似文献   

9.
冷锻炼处理减轻低温贮藏桃果实冷害的能量代谢机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探讨通过维持低温贮藏桃果实能量代谢水平而减轻冷害的有效方法,以‘大久保’桃为试材,分别以24、5、0℃贮藏为对照,研究冷锻炼处理(8℃冷锻炼5d后转入0℃冷藏,CAT)对维持冷藏及其货架期间桃果实线粒体呼吸代谢相关酶及三磷酸腺苷(ATP)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4℃贮藏模式下桃果实的H+-ATPase、Ca2+-ATPase、琥珀酸脱氢酶(SDH)和细胞色素氧化酶(CCO)活性在贮藏过程中2~3d出现了活性高峰,之后随着果实的软化衰老而显著下降。5℃贮藏桃果实贮藏期间的H+-ATPase、Ca2+-ATPase、SDH、CCO活性和ATP含量最低,且下降速度也最快;0℃贮藏次之,而CAT贮藏可有效抑制桃果实H+-ATPase、SDH和CCO活性的下降,保持较高的ATP含量。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货架期期间H+-ATPase、Ca2+-ATPase、SDH、CCO活性和ATP含量均降低,但CAT处理明显高于5、0℃冷藏处理。这表明冷锻炼处理可通过调节线粒体呼吸代谢酶活性,维持果实较高的能量水平,有利于减轻果实冷害的发生并延长贮藏期。  相似文献   

10.
减压处理对新疆白杏果实软化和细胞壁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讨减压贮藏对新疆白杏的保鲜效果,以新疆白杏果实为试料,研究了0℃贮藏条件下减压处理对白杏果实成熟软化和细胞壁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压处理不仅抑制了白杏果实呼吸作用和乙烯释放量的上升,还抑制了果实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甲酯酶(PE)和纤维素酶活性的增加,从而延缓了原果胶和纤维素的降解以及水溶性果胶含量的增加,较好地保持了果实的硬度,延缓果实的软化进程,延长贮藏期。其中,50kPa压力处理效果较好。研究结果为减压贮藏对新疆白杏果实贮藏作用机理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电生功能水和静电场处理对草莓采后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星都2号”草莓果实为试材,研究电生功能水及静电场(-50 kV/m)处理对冷藏草莓(贮藏温度为0℃,相对湿度为85%~90%)果肉最大破断应力、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及细胞膜透性变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电生功能水处理明显抑制了草莓的乙烯释放,降低了草莓果实的呼吸强度,而静电场处理也一定程度地降低了果实的乙烯释放量,但对果实呼吸强度无明显的影响。二者均可保持贮藏期间草莓最大破断应力,延缓果肉细胞相对电导率的上升,从而有效地抑制采后草莓果实的衰老过程。相比较而言,电生功能水处理效果优于静电场。  相似文献   

12.
复合涂膜结合紫外处理对鲜切木瓜冷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延长鲜切木瓜的保鲜时间,利用尼辛、那他霉素、薄荷油、氯化钙、香兰素、壳聚糖制成复合保鲜涂膜液,考察涂膜及紫外线处理对木瓜鲜切块贮藏品质(包括色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失水率、维生素C含量、可滴定酸、霉菌酵母数、菌落总数)的影响。由均匀设计试验优化涂膜液配方以及紫外线处理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涂膜及紫外线处理可较好地保持鲜切木瓜的色泽,抑制褐变,保持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减少贮藏过程中的水分损失,抑制霉菌、酵母菌和细菌的增长。采用SAS软件建立各参数与菌落总数关系的回归方程。利用非线性规划法得到较佳的复合涂膜配方与紫外线处理参数为:壳聚糖质量分数1.0%,氯化钙质量分数0.6%,Nisin0.10g/kg,那他霉素14.0mg/kg,香兰素质量分数0.3%,薄荷油1.5mL/L,紫外照射时间22min,紫外照射距离范围44~66cm。此复合涂膜配方与紫外线处理可使货架期至少达到6天,为鲜切木瓜保鲜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热处理对轻度加工葡萄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为探索热处理对轻度加工葡萄衰老软化及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以红地球葡萄为试验材料,研究了50℃ 10 min、50℃ 15 min、 55℃ 5 min、55℃ 10 min热空气处理对其衰老过程中膜脂过氧化作用及贮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55℃ 5 min和10 min处理与对照相比,能抑制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下降,降低丙二醛(MDA)含量的积累和果肉组织的相对电导率,从而抑制轻度加工葡萄的衰老软化。而50℃ 10 min和15 min热处理对延缓轻度加工葡萄衰老软化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不同环丙烯类乙烯抑制剂对苹果常温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不同支链长度的3种环丙烯类乙烯抑制剂处理对寒富苹果常温贮藏效果的影响,分别采用0.75μL/L1-MCP(1-甲基环丙烯),2μL/L1-PentCP(1-pentylcclopropene,1-戊基环丙烯)和0.5μL/L1-OCP(1-octylcyclopropene,1-辛基环丙烯)在常温条件下,熏蒸处理寒富苹果20h,以不处理为对照,处理后装入厚度0.02mm保鲜袋于常温下贮藏(20℃)。结果表明:1-MCP和1-PentCP处理能较好地抑制寒富苹果贮藏过程中的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各处理呼吸高峰时间较对照晚出现了4d,各处理对乙烯释放高峰出现的时间延迟了8d,较好地保持了果实贮藏期间的硬度,延缓了果实固形物含量和丙二醛含量的上升速度。这2个处理还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细胞膜保护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变化。而1-OCP处理却促进了寒富苹果果实贮藏期间的丙二醛含量的上升,进而导致在贮藏后期出现了一定的伤害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MCP和1-PentCP处理可以抑制寒富苹果的生理代谢,保持果实品质和降低膜脂伤害程度,从而延缓寒富苹果采后的成熟衰老进程。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微波热处理对山核桃贮藏品质的影响,将新鲜山核桃(500 g)在微波(2455 MHz,650 W)下分别进行1,2.5,3和5 min 热处理,然后置于温度:(2±0.5)℃,相对湿度:70%~80%的环境中贮藏120 d。贮藏期间对山核桃营养成分,品质变化,感官指标进行监测。结果显示2.5 min 的微波处理能够显著(P<0.05)延缓蛋白质、脂肪的降低,对脂肪酸和维生素 E 有较好的保存效果,此外,2.5 min 微波处理能够减慢贮藏期间山核桃水分和可溶性糖的流失速度,维持较好的感官品质。同时2.5 min 微波处理对脂肪酸败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在贮藏120 d,山核桃保持了较好的品质。与2.5 min 相比较,较短时间(1 min)和较长时间(3和5 min)微波处理没有提高山核桃贮藏期间的营养品质,1 min 的微波处理对贮藏期间山核桃脂肪、蛋白、脂肪酸、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生育酚等营养几乎贮藏无影响(P>0.05),3和5 min 处理显著(P<0.05)加剧了各项营养指标的衰败速度,因此2.5 min为适宜的微波处理条件。该研究为微波保鲜山核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茉莉酸甲酯对蓝莓贮藏品质及抗病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不同浓度(0、10、20、30μmol·L-1)茉莉酸甲酯(MeJA)熏蒸处理对蓝莓贮藏品质及抗病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为蓝莓采后保鲜技术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蓝莓在5℃贮藏条件下,MeJA处理能保持较高的好果率,且能抑制果实硬度下降和糖酸含量的降低,其中10、20μmol·L-1MeJA处理贮藏品质较好;MeJA处理对蓝莓果实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有激活作用,其中20μmol·L-1MeJA浓度处理更有利于诱导抗病酶的活性,提高果实抗病性,为蓝莓采后较适宜的处理浓度。  相似文献   

17.
辐照生姜的贮藏性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8 0~ 2 5 0Gyγ射线辐照处理生姜 ,可以导致生姜贮藏初期Vc损失 ,但辐照处理能够抑制生姜的发芽和呼吸代谢作用 ,从中长期贮藏的角度来看 ,反而有利于Vc含量的维持。辐照处理还引起生姜贮藏过程中还原糖含量的增加 ,以 1 5 0和 2 5 0Gy剂量处理升高幅度最明显。2 5 0Gy辐照处理使生姜蛋氨酸和精氨酸含量明显下降 ,但对其余 1 6种氨基酸含量影响较小。生姜受到辐照后 ,短期内出现呼吸高峰 ,然后呼吸强度迅速下降 ,并维持在较低水平。 80~40 0Gy剂量辐照处理使生姜根茎肉质部电解质渗透率升高 ,但同样剂量的辐照没有引起生姜组织酯酶同工酶酶谱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热空气处理提高梨枣贮藏效果的机理,该文以半红期梨枣果实为试材,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42℃热空气处理1h对在(5±1)℃贮藏条件下枣果的生理生化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梨枣采后贮前短时间热处理能有效地降低早期淀粉酶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抑制淀粉水解,延缓果胶降解,降低乙烯释放量,延缓果肉硬度下降速度,后期能延缓果肉细胞中胶层和初生壁分解,阻止细胞内含物外渗,保护细胞的结构,从而延长了贮藏保鲜期。但热处理对枣果呼吸强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γ-氨基丁酸(GABA)对低温胁迫下桃果实蔗糖代谢的影响,以湖景蜜露品种水蜜桃为试验试材,采用5 mmol·L-1外源GABA和100 μmol·L-1 GABA-T抑制剂(VGB)处理桃果实,比较分析水蜜桃出汁率、GAB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蔗糖代谢中间产物以及蔗糖代谢相关酶基因的变化。结果表明,外源GABA处理和GABA复合VGB处理通过提高桃果实贮藏后期内源GABA含量和蔗糖含量,从而有效抑制桃果实在低温贮藏期间冷害的发生。此外,外源GABA处理抑制了贮藏后期蔗糖降解相关酶基因PpSUS5的表达,减缓了桃果实中蔗糖含量的降低速率,从而提高了果实抗冷害的能力。外源GABA复合VGB处理增强了贮藏后期蔗糖合成相关酶基因PpSPS1、PpSPP1和PpSUS3的表达,从而维持桃果实较高的蔗糖含量,抑制果实冷害发生。本研究结果为桃果实采后贮藏保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将红地球葡萄随机分成5个释放速度的二氧化硫保鲜剂处理组,分别是不经任何处理的空白对照CK组、 T1(7包片+1包粉)组、 T2 (4包粉)组、 T3 (5包粉)组、 T4 (标准SO_2气体熏蒸处理结合T1)组,在不同贮藏时间取样,分别进行腐烂率、脱粒率、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等重要贮藏品质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 4种SO_2保鲜剂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有效提高葡萄采后贮藏品质。综合各项指标, T4组的贮藏效果最好,在贮藏末期(90~139d)显著降低葡萄果实的腐烂率和脱粒率,维持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且各项品质指标变化平稳。SO_2残留量结果表明, T4处理组SO_2残留量始终高于其他3组, 4个处理组的SO_2残留量均未超过GB 2760-2014规定的限量值,不存在残留量超标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