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7 毫秒
1.
试验探讨冷暴露条件下添加盐酸川芎嗪对小鼠肝脏产热蛋白PGC-1α的影响。试验选取C57BL/6雄性小鼠40只,预饲一周后,随机分为四组。常温对照组保持在26±2℃环境中饲养,冷暴露组和加药组每天置于4℃人工气候室中冷刺激3 h,加药组小鼠在冷暴露前进行相应的灌胃处理,四周后处死小鼠并采集肝脏组织。采用HE染色法观察肝脏组织是否有损伤;采用油红O染色法观察肝脏组织中脂滴数量;采用IHC法和Western Blot法对肝脏组织中PGC-1α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盐酸川芎嗪后肝脏无损伤,脂滴数增加,PGC-1α的表达量显著提高。综上,冷暴露条件下盐酸川芎嗪可提高PGC-1α的表达量,促进小鼠肝脏产热。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抵抗素样分子β(RELMβ)在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新生小鼠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24只新生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2组,NEC组行人工喂养、缺氧、冷刺激、脂多糖灌胃(5 mg/kg)造模,而对照组行母乳喂养.ELISA检测血液中RELMβ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小肠组织中RELMβ表达.结果...  相似文献   

4.
【背景】目前已有相关动物实验证实荞麦对于高脂膳食引起的肥胖和脂代谢紊乱具有良好的干预作用。同时研究表明,棕色脂肪适应性产热可以有效改善人体能量新陈代谢。因此,增加棕色脂肪活性、促进白色脂肪棕色化可作为一种预防肥胖和改善能量代谢疾病的有效途径。【目的】采用原粮及从荞麦中鉴定出的4种主要酚类物质按在原粮中的含量比例配制成多酚干预物进行干预,研究荞麦多酚通过调节白色脂肪棕色化对高脂膳食小鼠的干预及改善作用,系统研究荞麦中发挥降脂功能的主要酚类物质及其对脂代谢的调控机制。【方法】通过UHPLC-Q-Orbitrap质谱结合数据库对荞麦多酚提取物中的酚类物质进行鉴定,并通过相对定量将其中含量最多的主要多酚按其在荞麦原粮中的含量比例配制成多酚复合物。通过添加荞麦饲料以及荞麦多酚复合物干预C57BL/6J小鼠饮食,研究荞麦酚类物质改善脂质代谢的作用。以10%、20%、40%比例的荞麦替换基础饲料和2.5 mg·mL-1荞麦多酚复配物对小鼠进行饮食干预,探究荞麦对小鼠体重、脏器指数和血脂水平的调节作用。并通过Western-blot和q-PCR探究荞麦饲料及多酚干预对小鼠皮下脂肪...  相似文献   

5.
探究低温环境下不同浓度刺芒柄花素联合酪氨酸和半胱氨酸的添加对小鼠肝脏产热能力的影响。低温刺激前使用不同添加成分对预饲一周后的小鼠进行为期28 d的灌胃处理。常温对照组每天始终保持在26±2℃环境中饲养,冷暴露组每天置于4℃人工气候室中冷刺激3 h,四周后采集小鼠的肝脏组织。通过HE染色法评估肝脏组织形态;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定量分析肝组织中UCP1蛋白的表达量;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肝脏组织中产热因子PGC-1α、PPAR-γ和UCP1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酪氨酸和半胱氨酸联合刺芒柄花素显著缓解了由冷诱导的小鼠肝细胞内炎性细胞浸润和细胞坏死,并且三者联合显著上调肝脏中产热因子PGC-1α、PPAR-γ和UCP1的表达水平,进而提高小鼠肝脏产热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窝蛋白Caveolin-1敲除对C57BL/6小鼠离乳前繁殖性能及体质量的影响〔方法分别对Caveolin-1基因敲除小鼠和同源C57小鼠进行体质量、初产日龄、胎次间隔时间、平均产仔数及离乳存活率的观察及分析、结果C57BL/6小鼠鼠仔平均体质量均高于Caveolin-1基因敲除鼠,在1,7,14 d时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1 d时,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初产日龄、胎次间隔时间及平均产仔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57BL/6小鼠离乳存活率明显高于基因敲除鼠,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veolin-1敲除小鼠的体质量下降、繁殖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7.
为初步探究不同品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对LPS的反应性区别,通过对C57BL/6小鼠、BALB/C小鼠和昆明小鼠腹腔注射硫乙醇酸盐(Thioglycollate,TG)以诱导巨噬细胞聚集。4d后收集细胞,计数并培养。使用脂多糖(LPS)分别刺激3种细胞,测定并对比炎症因子的分泌情况。结果表明:腹腔注射TG后,C57BL/6小鼠诱导率最高;LPS刺激细胞后,C57BL/6小鼠的腹腔巨噬细胞分泌的TNF-α、IL-6、iNOS和COX-2的分泌量均较其他2种小鼠高。  相似文献   

8.
小鼠肝炎病毒以不同途径感染4个品系小鼠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小鼠肝炎病毒A59株以滴鼻、灌胃、腹腔注射3种途径人工感染近交系小鼠(BALB/c小鼠、C57BL小鼠)、免疫缺陷小鼠(NIH—Ⅲ小鼠、BALB/c—nu/nu小鼠),接种病毒后3、5、7、14、21、28d分别取各鼠的肝脏,提取肝脏总RNA。用RT—PCR方法检测小鼠肝炎病毒的感染情况。结果显示:腹腔注射病毒的小鼠在肝脏中能最早检测出病毒,其次是灌胃,滴鼻则最晚;另外,近交系小鼠及免疫缺陷小鼠感染后3d在肝脏中检测出病毒,而转基因小鼠则在感染后7d在肝脏中检测出病毒。  相似文献   

9.
通过建立Scraipe鼠适应性病毒感染Tg(sprn-B)/C57BL/6转基因小鼠与C57BL/6野生型小鼠,观察鼠行为学及脑组织形态学的病理变化,探讨Shadoo蛋白在感染过程中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结果显示在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中,4~7 d转基因感染组与野生型感染组的逃避潜伏期差异极显著(P<0.01);空间探索试验中,转基因感染组与野生型感染组的第1次穿越平台时间及穿越平台次数差异极显著(P<0.01)。HE染色观察鼠脑切片发现,转基因感染组与野生型感染组相比,海马、皮质、小脑空泡数量略少,海马区锥体层细胞排列比较紧密,细胞轮廓比较完整,小脑蒲肯野氏细胞清晰明显。  相似文献   

10.
为分析发酵乳对肥胖小鼠肝脂代谢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本研究将6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CON)、模型组(MD)、易善复组(YG)、低浓度发酵乳干预组(LFG)和高浓度发酵乳干预组(HFG)。肥胖模型造模成功后进行为期6周的灌胃,试验结束测量小鼠的空腹体重和身长,计算LEE’S指数,采血检测生化指标,采集肝脏组织观察病理变化;采集小鼠盲肠内容物进行肠道菌群测序。结果表明:1)与CON相比,MD小鼠体重、LEE’S指数、ALT和AST均极显著提升(P<0.01),表明肥胖模型建立成功。2)与MD相比,发酵乳干预组小鼠体重、LEE’S指数、ALT和TC均极显著下降(P<0.01),其中AST和TG显著下降(P<0.05),同时发酵乳和易善复组小鼠肝组织脂肪变性有明显好转,基本没有明显的脂肪空泡。表明发酵乳可以抑制肥胖小鼠体重的增加,改善肥胖小鼠的肝脂代谢功能。3)与MD相比干预组小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水平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尤其是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表明发酵乳对于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的恢复有一定的作用。综上,本研究阐明了发酵乳对肥胖小鼠肝脂代谢和肠道菌群的影响,为功能型发酵乳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In addition to searches for purposeful signals, those attempting interstellar communication should also consider the possibility of eavesdropping on radio emissions inadvertently "leaking" from other technical civilizations. To understand better the information which might be derivable from radio leakage, the case of planet earth is considered. The most detectable and useful escaping signal arise in a few BMEWS-type radar systems and in normal television broadcasting. A model including over 2000 television transmitters is used to demonstrate the wealth of astronomical and cultural information available from a distant observer's careful monitoring of frequency and intensity variations in individual video carriers (program materials is not taken to be detectable).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