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醚菊酯和氟硅菊酯对秧田灰飞虱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江苏省句容市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醚菊酯、氟硅菊酯防治秧田灰飞虱均具有速效性好、持效期长的优点.药后1~3 d,10%醚菊酯水乳剂1 500~2 250 ml/hm~2对灰飞虱的防治效果为86.34%~96.30%,10%氟硅菊酯乳油750~2 250 ml/hm~2对灰飞虱的防治效果为88.78~97.10%%,均明显好于对照药剂吡蚜酮和毒死蜱的效果;药后7 d,10%醚菊酯水乳剂1 500~2 250 ml/hm~2、10%氟硅菊酯乳油1 500~2 250 ml/hm~2对灰飞虱的防治效果为82.53%~93.58%,与对照药剂吡蚜酮对灰飞虱的防治效果相仿,明显好于对照药剂毒死蜱,在相同用量下氟硅菊酯防效好于醚菊酯.  相似文献   

2.
为正确评价10%醚菊酯对水稻灰飞虱的防治效果,2010年在水稻大田内对二代灰飞虱进行了几种药剂处理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5%吡蚜酮对灰飞虱具有较理想的防效,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48%毒死蜱对灰飞虱的速效性较好,但持效性不好;10%醚菊酯在本试验剂量下的防治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3.
进行10%醚菊酯悬浮剂防治水稻稻飞虱药效研究,结果表明:10%醚菊酯悬浮剂对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速效性和持效性优于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尤其适宜使用在褐飞虱对吡虫啉和灰飞虱对噻嗪酮产生抗药性的地方,但需要考虑对稻田天敌蜘蛛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10%醚菊酯悬浮剂防治水稻稻飞虱药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行10%醚菊酯悬浮剂防治水稻稻飞虱药效研究,结果表明:10%醚菊酯悬浮剂对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速效性和持效性优于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尤其适宜使用在褐飞虱对吡虫啉和灰飞虱对噻嗪酮产生抗药性的地方,但需要考虑对稻田天敌蜘蛛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验证1O%醚菊酯悬浮剂对水稻灰飞虱的防效以及对天敌和作物的安全性,2010年在水稻大田内对10%醚菊酯SC防治二代灰飞虱进行了试验示范。初步示范结果表明:10%醚菊酯SC1200mL/hm^2处理对灰飞虱具有一定的速效性,但其持效性不及对照药剂25%吡蚜酮Sc300mL/hm^2处理。  相似文献   

6.
烯啶虫胺属新烟碱类杀虫剂。为明确烯啶虫胺对麦田灰飞虱和稻田褐飞虱的防治效果,今年5月份.江苏省植保站委托本省的常熟市、姜堰市植保站和广西区的合浦县植保站.分别开展了麦田灰飞虱和稻田褐飞虱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烯啶虫胺对麦田灰飞虱防治效果与氟虫腈、醚菊酯相当,比吡蚜酮差,对稻田褐飞虱防治效果较好、控制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10%醚菊酯EC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特进行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10%醚菊酯EC对稻飞虱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在稻飞虱中等至大发生情况下使用,建议使用剂量50~75g/667m^2。  相似文献   

8.
吴利勤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6):143-144
通过对穿透杀(15%阿维·毒死蜱)EC,50%稻丰散EC,50%灭虫露EC,5%锐劲特悬浮剂,40%新农宝EC,30%抑虱净EC等几种药剂对水稻灰飞虱的防治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穿透杀(15%阿维·毒死蜱)EC,50%稻丰散EC,50%灭虫露EC,5%锐劲特悬浮剂,对防治水稻灰飞虱效果明显,为大面积生产进行同防同治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以醚菊酯与吡蚜酮质量比为1:2对褐飞虱3龄若虫生物活性Lc,0值为2.89mg/L,共毒系数为146.84,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1%醚菊·吡蚜酮S(2375、525mL/hm2在药后3d对褐飞虱若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4.19%、90.37%,速效性好,好于吡蚜酮、醚菊酯药剂;其在药后7~14d对褐飞虱的防治效果均在87%以上,极显著优于对照药剂吡蚜酮、醚菊酯处理,且对水稻生长无不良影响。由此可知,21%醚菊·吡蚜酮sc推荐用量为375mL/hm2,大发生年份用量可以增加到525mL/hm2,对水50kg均匀喷雾。  相似文献   

10.
试验结果表明,药后3d,21%醚菊·吡蚜酮悬浮剂300~ 600 mL/hm2对灰飞虱若虫的防治效果为89.39%~98.30%,速效性好,极显著优于对照药剂毒死蜱,7~14 d对灰飞虱的防治效果均在86%以上,与吡蚜酮处理无显著性差异;21%醚菊·吡蚜酮悬浮剂450 mL/hm2药后3~7d防治灰飞虱成虫的效果为75.00%~86.96%,与吡蚜酮处理无显著性差异,略好于毒死蜱处理.从防治效果和经济角度考虑,21%醚菊·吡蚜酮悬浮剂推荐用量为450 mL/hm2,大发生年份用量可以增加到600 mL/hm2,兑水750 kg/hm2,喷药时力求均匀.  相似文献   

11.
对防治水稻褐飞虱的几种主要药剂进行了田间药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80.00%烯啶虫胺.吡蚜酮WG施用20g/667m2防治对褐飞虱具有较为理想的防治效果,且持效性好;10.00%烯啶虫胺AS施用160g/667m2防治褐飞虱的效果,均优于25.00%吡蚜酮WP32g/667m2、10g/L醚菊酯SC120g/667m2;80.00%敌敌畏EC160g/667m2+25.00%噻嗪酮WP120g/667m2防治褐飞虱的效果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2.
通过灰飞虱若虫药效比较试验,筛选有效防治药剂。结果表明,10%醚菊酯悬浮剂1 200 mL·hm-2、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300和450 g·hm-2对灰飞虱若虫具有较好防效,药后6 d校正防效分别为84.4%,85.0%和81.4%,且速效性好。  相似文献   

13.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以醚菊酯与吡蚜酮质量比为1∶2对褐飞虱3龄若虫生物活性LC50值为2.89 mg/L,共毒系数为146.84,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1%醚菊·吡蚜酮SC 375、525 mL/hm2在药后3 d对褐飞虱若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4.19%、90.37%,速效性好,好于吡蚜酮、醚菊酯药剂;其在药后714 d对褐飞虱的防治效果均在87%以上,极显著优于对照药剂吡蚜酮、醚菊酯处理,且对水稻生长无不良影响。由此可知,21%醚菊·吡蚜酮SC推荐用量为375 mL/hm2,大发生年份用量可以增加到525 mL/hm2,对水50 kg均匀喷雾。  相似文献   

14.
为寻找能有效控制稻飞虱的高效、安全药剂,2012年引入10%醚菊酯SC进行了其防效试验和安全性探索。结果表明,10%醚菊酯SC对稻飞虱(褐飞虱)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在稻飞虱发生基数较大的情况下,防效明显优于吡蚜酮,且速效性好,持效期长,但对稻田主要天敌(如蜘蛛、黑肩绿盲蝽)的杀伤力也大,建议在水稻生长后期使用为好,每667m^2适宜用药量为100mL。  相似文献   

15.
为理清稻田常用农药对灰飞虱的毒力和对灰飞虱种群的中长期影响,进而为科学防治灰飞虱提供依据,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了14种农药单剂对褐飞虱和灰飞虱的毒力以及10种混剂对2种飞虱的联合作用效果。通过观察灰飞虱种群数量变化和灰飞虱的繁殖能力,测定了三唑磷、高效氯氟氰菊酯、毒死蜱和噻嗪酮+毒死蜱对灰飞虱种群的中长期影响。结果表明,吡蚜酮、噻嗪酮、啶虫脒和速灭威等对褐飞虱的毒力显著高于对灰飞虱的毒力;吡虫啉+异丙威、吡虫啉+仲丁威、噻嗪酮+毒死蜱、噻嗪酮+甲萘威、噻嗪酮+混灭威和噻嗪酮+速灭威等杀虫剂混配组合对褐飞虱有增效作用,对灰飞虱有拮抗作用;除吡虫啉+毒死蜱组合对2种飞虱的毒力没有显著差异外,其他混配组合对褐飞虱的毒力显著高于对灰飞虱的毒力。三唑磷、毒死蜱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对灰飞虱若虫的毒力远大于对成虫的毒力。毒死蜱、三唑磷和高效氯氟氰菊酯不同程度地促进了灰飞虱成虫的繁殖能力,水稻后期使用毒死蜱、三唑磷、高效氯氟氰菊酯和噻嗪酮+毒死蜱后,增加了灰飞虱的越冬基数,增加了来年迁入水稻秧田的灰飞虱数量。可见,在稻田使用吡蚜酮、噻嗪酮、啶虫脒、速灭威等杀虫剂单剂和吡虫啉+辛硫磷、吡虫啉+速灭威、吡虫啉+异丙威、吡虫啉+仲丁威、噻嗪酮+吡虫啉、噻嗪酮+甲萘威、噻嗪酮+混灭威、噻嗪酮+速灭威等杀虫剂混剂时,用能够控剂褐飞虱的农药剂量难以有效控制灰飞虱的种群数量;在稻田使用三唑磷、毒死蜱、高效氯氟氰菊酯和噻嗪酮+毒死蜱,将增加灰飞虱的种群数量;在秧田期使用三唑磷、毒死蜱和高效氯氟氰菊酯防治灰飞虱成虫,不仅不能控制灰飞虱的种群数量,还将促进灰飞虱的繁殖能力。  相似文献   

16.
10%醚菊酯悬浮剂防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醚菊酯悬浮剂1 200~1 500 mL/hm2对以白背飞虱、灰飞虱为主的稻飞虱有较好的控制作用,防效一般在80%~85%,但较对照药剂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300 g/hm2防效一般差5~1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7.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醚菊酯对水稻褐飞虱具有良好的速效性,持效期长,药后7 d,20%醚菊酯乳油35-55 ml/667m2对褐飞虱3龄以上若虫的防治效果为75.22%~86.15%,优于对照药剂吡虫啉和噻嗪酮;推荐剂量醚菊酯9~11 g a.i./667m2,用水量不低于50 kg/667m2,喷药时力求均匀周到.不同剂量醚菊酯对狼蛛、微蛛有一定的杀伤作用,其中对狼蛛的影响最大,对球腹蛛较安全,建议醚菊酯应与其他选择性药剂复配或混配使用,以充分发挥稻田捕食性天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浸种防治水稻灰飞虱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000倍液、4000倍液浸种后对水稻灰飞虱防治效果的分析,结果表明使用常规浓度吡虫啉浸种处理对灰飞虱的防效不理想,所以在灰飞虱种群数量大、带毒率高的发生情况下,光靠常规浓度吡虫啉浸种的防治效果并不理想,必须辅以高效触杀性药剂进行秧田秧苗保护。  相似文献   

19.
锐劲特SC防治灰飞虱、褐飞虱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结果表明:5%锐劲特SC450ml/hm2对灰飞虱和褐飞虱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对灰飞虱的防治效果达90%以上;对水稻后期褐飞虱的防治效果达80%以上,是现有防治灰飞虱和褐飞虱较好的药剂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烯啶虫胺、醚菊酯单剂及其混剂对褐飞虱3龄若虫的毒力作用,为开发防治褐飞虱的复配制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稻茎浸渍法测定烯啶虫胺、醚菊酯单剂及其混剂对褐飞虱的毒力效果。【结果】烯啶虫胺、醚菊酯对褐飞虱3龄若虫的LC50分别为0.4922和9.1847mga·i·L^-1,两单剂按有效成分质量比为1∶12和1∶27(烯啶虫胺∶醚菊酯)时,共毒系数分别为249.89和138.15。【结论】烯啶虫胺和醚菊酯按有效成分质量比为1∶12和1∶27(烯啶虫胺∶醚菊酯)时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