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为有效防治水稻灰飞虱,于2013年水稻3代灰飞虱低龄若虫高峰期,进行了1%阿害素盐对水稻灰飞虱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1%阿害素盐对水稻旱秧池灰飞虱的总体防效较好,用药后1d,其667倍液的校正防效达81.02%,且未发现对水稻秧苗有任何不良影响;该药剂可作为吡虫啉的替代药种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推荐剂量以667~1000倍液为宜。  相似文献   

2.
于2006年水稻三代灰飞虱低龄若虫高峰期进行了1%阿害素盐对水稻灰飞虱防效试验,结果表明:1%阿害素盐防治水稻旱秧池灰飞虱总体防效较好,用药1d后667倍液对灰飞虱校正防效达81.62%,且各浓度处理未发现对水稻秧苗有任何不良影响.可将其作为吡虫啉替代药种,进一步大面积示范推广,推荐剂量以667~1000倍液为宜.  相似文献   

3.
秧田灰飞虱虫量与水稻条纹叶枯病病情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善国 《江西农业学报》2007,19(2):76-76,78
罩笼接虫试验结果表明,接虫后苗期水稻条纹叶枯病病情随时间而逐步上升,秧田水稻条纹叶枯病病情与所接的灰飞虱虫量间呈显著正相关;10%吡虫啉WP浸种对苗期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治效果明显,但随着田间灰飞虱虫量的上升,其控制作用逐步下降。  相似文献   

4.
吡蚜酮种子处理对灰飞虱和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吡蚜酮浸种和拌种处理对灰飞虱的防治效果和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秧田揭膜后5~11 d,25%吡蚜酮WP 200~400倍液浸种处理对灰飞虱成虫的防效在55.70%~74.88%之间;移栽后40 d,对水稻条纹叶枯病株防效在70.50%~72.34%。25%吡蚜酮WP 2~8 g/kg拌种对灰飞虱成虫防效在57.84%~86.30%,对水稻条纹叶枯病株防效在64.51%~75.51%。  相似文献   

5.
杨凌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4):1007-1008
[目的]研究60%吡虫啉sc种衣剂拌种对水稻苗期害虫的防治效果及秧苗素质的影响。[方法]设4个处理,于水稻秧田期进行拌种处理。[结果表明]60%吡虫啉Sc种衣剂对秧田灰飞虱和蓟马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lkg稻种拌60%吡虫啉sc种衣剂5ml对灰飞虱揭膜后20d的防效在85.51%,对蓟马的防效在90%以上,控制期长达30d以上,且对水稻秧苗素质的提高有明显作用。[结论]60%吡虫啉sc种衣荆是秧田期控制灰飞虱和蓟马为害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不同浓度药剂对比试验,验证70%吡虫啉、2.5%鱼藤酮、0.3%印楝素3种药剂对设施辣椒烟粉虱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70%吡虫啉1 500倍液、2.5%鱼藤酮1 000倍液、0.3%印楝素2 000倍液对烟粉虱防治效果都较好,有一定安全性,均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梨木虱是梨树重要害虫,生产实践中亟需安全高效的控制技术和替代农药。试验结果表明,20%噻虫胺悬浮剂对梨木虱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3333.3倍液、2500倍液、2000倍液三个处理最高防效分别为88.10%、93.03%、94.98%,显著优于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吡虫啉三种常规药剂处理,且持效期长、对天敌安全,是生产上防治梨木虱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8.
水稻灰飞虱是中、晚稻水稻秧田和大田生长初期的主要害虫,它不但影响秧苗素质,且为传播病毒的携带源.生产中常用药及常规防治措施,药效期短、防治次数多、成本高,为探索其简便的控防方法,我们选用吡虫啉浸种观察对水稻灰飞虱的控防效果.  相似文献   

9.
吡虫啉是浙江省仙居县用于防治白背稻虱、灰稻虱的首选药剂,很少单独使用。笔者研究了吡虫啉与6种常用药剂混用对这两种飞虱的综合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各处理均有不同程度的增效作用或叠加防治效果,其用量可减少25%-50%,尤以与杀虫单、杀虫双混用增效作用最显著。  相似文献   

10.
10%醚菊酯悬浮剂防治水稻稻飞虱药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行10%醚菊酯悬浮剂防治水稻稻飞虱药效研究,结果表明:10%醚菊酯悬浮剂对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速效性和持效性优于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尤其适宜使用在褐飞虱对吡虫啉和灰飞虱对噻嗪酮产生抗药性的地方,但需要考虑对稻田天敌蜘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进行10%醚菊酯悬浮剂防治水稻稻飞虱药效研究,结果表明:10%醚菊酯悬浮剂对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速效性和持效性优于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尤其适宜使用在褐飞虱对吡虫啉和灰飞虱对噻嗪酮产生抗药性的地方,但需要考虑对稻田天敌蜘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水稻灰飞虱是水稻秧田期和大田生长初期的主要害虫,它不但影响秧苗素质,且是传播条纹叶枯病病毒的虫源.常用的有机磷等农药,药效期短,防治次数多,成本高.吡虫啉是一种高效内吸广谱杀虫剂,可防治多种抗性害虫.为减少水稻前期的用药次数,长时间控制灰飞虱种群数量,作者于2000年用吡虫啉浸种对水稻灰飞虱控制效果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灰飞虱对吡虫啉、锐劲特和毒死蜱的抗药性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浙江省灰飞虱抗药性的发展趋势,采集了浙江省不同地区的灰飞虱,监测其对吡虫啉、锐劲特和毒死蜱的抗药性水平。结果表明,浙江省内灰飞虱对吡虫啉已经产生一定抗性,余姚地区最高达到6倍;对于锐劲特和毒死蜱抗性水平较低,其中锐劲特的抗性倍数为1.8~2.8,毒死蜱为1.5~2.4。  相似文献   

14.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病,前期控制是关键。试验表明,用12.5%必林浸种加上秧田用10%蚜虱清防治灰飞虱可以达到85%以上的防治效果,且对水稻出苗安全。用药要尽可能掌握在灰飞虱迁入高峰期及之前。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由于连续暖冬和春季气温偏高,有利于灰飞虱生长繁殖,水稻条纹叶枯病呈大流行之势。为此,针对灰飞虱传毒为害进行了一定的试验研究。通过麦油田用药防治控基数、推广应用10%吡虫啉水稻浸种和秧田及时用锐劲特防治灰飞虱等措施,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效果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6.
为理清稻田常用农药对灰飞虱的毒力和对灰飞虱种群的中长期影响,进而为科学防治灰飞虱提供依据,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了14种农药单剂对褐飞虱和灰飞虱的毒力以及10种混剂对2种飞虱的联合作用效果。通过观察灰飞虱种群数量变化和灰飞虱的繁殖能力,测定了三唑磷、高效氯氟氰菊酯、毒死蜱和噻嗪酮+毒死蜱对灰飞虱种群的中长期影响。结果表明,吡蚜酮、噻嗪酮、啶虫脒和速灭威等对褐飞虱的毒力显著高于对灰飞虱的毒力;吡虫啉+异丙威、吡虫啉+仲丁威、噻嗪酮+毒死蜱、噻嗪酮+甲萘威、噻嗪酮+混灭威和噻嗪酮+速灭威等杀虫剂混配组合对褐飞虱有增效作用,对灰飞虱有拮抗作用;除吡虫啉+毒死蜱组合对2种飞虱的毒力没有显著差异外,其他混配组合对褐飞虱的毒力显著高于对灰飞虱的毒力。三唑磷、毒死蜱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对灰飞虱若虫的毒力远大于对成虫的毒力。毒死蜱、三唑磷和高效氯氟氰菊酯不同程度地促进了灰飞虱成虫的繁殖能力,水稻后期使用毒死蜱、三唑磷、高效氯氟氰菊酯和噻嗪酮+毒死蜱后,增加了灰飞虱的越冬基数,增加了来年迁入水稻秧田的灰飞虱数量。可见,在稻田使用吡蚜酮、噻嗪酮、啶虫脒、速灭威等杀虫剂单剂和吡虫啉+辛硫磷、吡虫啉+速灭威、吡虫啉+异丙威、吡虫啉+仲丁威、噻嗪酮+吡虫啉、噻嗪酮+甲萘威、噻嗪酮+混灭威、噻嗪酮+速灭威等杀虫剂混剂时,用能够控剂褐飞虱的农药剂量难以有效控制灰飞虱的种群数量;在稻田使用三唑磷、毒死蜱、高效氯氟氰菊酯和噻嗪酮+毒死蜱,将增加灰飞虱的种群数量;在秧田期使用三唑磷、毒死蜱和高效氯氟氰菊酯防治灰飞虱成虫,不仅不能控制灰飞虱的种群数量,还将促进灰飞虱的繁殖能力。  相似文献   

17.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与控制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几年来,由于连续暖冬和春季气温偏高,有利于灰飞虱生长繁殖,水稻条纹叶枯病呈大流行之势。为此,针对灰飞虱传毒为害进行了一定的试验研究,通过麦油田用药防治控基数,推广应用10%吡虫啉水稻浸种和秧田及时用锐劲特防治灰飞虱,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效果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不同农药对白茶黑刺粉虱的防治效果及其产量的影响,采用大区对比法,试验以常规农药吡虫啉和扑虱灵作参照,采用自制不同稀释浓度的复配农药对白茶黑刺粉虱进行防治。结果表明,自制复配农药(25%LS乳剂)600倍液防治黑刺粉虱效果较佳,达到96.1%,杀虫效果显著高于2种常规用药(P0.05)。白茶产量较常规用药(25%吡虫啉600倍液)增产4.9%,前期名白茶产量提高了7.4%,增产、增效明显。试验表明,自制复配农药可替代常规农药应用于实际生产上白茶黑刺粉虱的防治。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植保站杨荣明认为,近年来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大发生和生产上用药不科学有很大关系。他说,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防治水稻中后期卷叶螟所用药剂为三唑磷、毒死蜱等有机磷类农药,也有使用菊酯类农药的,这些药剂都会刺激灰飞虱增殖;而吡虫啉常规用量对灰飞虱控制作用较弱,导致灰飞虱种群不断累积暴发。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水稻三种飞虱对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调查浙江省水稻飞虱抗药性现状,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了2010—2011年采自浙江省嘉兴市褐飞虱田间种群、杭州市白背飞虱种群以及长兴市和嘉兴市灰飞虱种群对几种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嘉兴种群褐飞虱对吡虫啉分别产生了615.9~814.2倍抗性,对噻虫嗪产生了66.2倍抗性,对噻嗪酮具有13.0倍抗性,对烯啶虫胺尚敏感;相对于2008年种群,2010年杭州白背飞虱种群对毒死蜱的敏感性降低了9.5倍,说明白背飞虱对毒死蜱的抗性上升很快;相对于2007年种群,2010—2011年长兴灰飞虱对噻虫嗪、毒死蜱和吡虫啉的敏感性分别降低了1.6,2.5和2.3倍;噻虫嗪和毒死蜱对长兴种群灰飞虱的毒力略高于嘉兴种群。根据敏感性测定结果,提出了针对防治水稻飞虱的田间用药和抗药性治理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