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2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化日益加快,农业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基于此,对瑞丽市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农业环境问题的对策及措施,对探索瑞丽市农业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农业立体污染"是一个全新的理念,也是本省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山西地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带,长期以煤炭为主的资源型经济发展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从工业"三废"、城镇生活垃圾、化肥、农药、农膜、畜禽粪便等方面阐述了山西省农业立体污染的现状。剖析了产生农业立体污染的原因,指出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和大量使用农用化学品是山西农业立体污染的主要因素。此外,地理条件的限制、公众环保意识差、农村环保投入不足、农村环境执法力量薄弱等也是造成山西农业立体污染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显。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环境污染在很大程度上会制约社会的经济发展。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保护在可持续发展中的意义更加突出,国家对农业环境的监测、保护越来越被社会各层重视。因此,只有了解分析当前的农业环境状况,并对农业环境进行监测、保护、治理,才能保障农业环境的可持续利用。监测影响农业环境的各要素,并分析、总结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和污染来源,才能为农业环境管理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和有效的监控农业环境状况,为农业环境保护、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基于此,从农业生产现状入手,分析农业环境监测体系发展的必要性,进一步探讨农业环境监测体系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重庆三峡库区可持续农业发展中的生态环境约束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深入分析了重庆三峡库区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水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农业面源污染、生物多样性破坏以及自然灾害频发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人口增长、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发展生态农业、控制和治理库区及上游的各种工业和生活污染、建立法律约束机制等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保证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为了加速发展黑龙江省绥化市农村经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使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以2000—2009年黑龙江省和绥化市统计数据为依据,利用熵值法、综合评价法和协调发展度模型对绥化市农业生态环境和农村经济协调程度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绥化市农业生态环境与农村经济的综合发展指数呈上升趋势,农村经济发展快于农业生态环境;二者总体协调发展曲线呈现上升趋势,属于优质协调发展类型;2007年以前农村经济滞后于农业生态环境,从2007年开始农业生态环境滞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说明目前农业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障碍。因此,应加大治理"三废"污染的力度,大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减小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使其与农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1 科学选择生产基地.(1)无公害鸡肉生产基地应选择在生态环境良好,无或不接触工业“三废”及农业、城镇生活、医疗废弃物污染的生产区域,避开水源防护区、风景名胜区、人口密集区等敏感的地区.  相似文献   

7.
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大气、水和土壤对农业生产来说,既是资源,又是环境要素。生态环境条件良好,农业生产就发展;生态环境条件恶劣,农业生产就停滞甚至遭到破坏。近年来,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污染问题日趋严重,耕地环境质量不断下降,农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问题突出,已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常州市农业环境污染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农业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工业“三废”的污染和农业自身污染,对不同的污染源应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农业生态环境对促进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农业生态环境领域存在的局部污染形势严峻、生态资源利用率较低、环境污染纵深治理需求增大、生态环境功能开发严重滞后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技支撑力不足等五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了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控与修复技术研发重点专项科技创新的重要进展,并梳理了未来科技创新发展需求,从污染防治、绿色生产、生态保育等方面,在科技创新领域重点方向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我国近期农业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白银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面源污染造成了水环境的破坏,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白银市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是由农用化学物质的施用、工业"三废"排放、规模化养殖中畜禽粪便排放造成的。针对面源污染的实际,提出了从源头上防止、提高科学种田能力、建立生态农业生产基地、调整产业结构、严格把好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关等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1.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农业生态环境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耕地锐减,水资源分布不均,工业和农业污染严重,农业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经济发展不平衡,农业趋于萎缩状态,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珠江三角洲农业生态环境治理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12.
韦晨 《南方农业》2022,(4):208-210
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速度飞快,但同时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基于此,研究了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问题成因,重点探究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维护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包括预防土壤侵蚀与污染、发展生态农业、加强耕地保护意识与避免耕地流失,加大科技与管理投入力度、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强化农业生产人员的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及...  相似文献   

13.
秦皇岛市灌溉农业项目是“九五”期间重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根据项目工程及项目区农业经济资源生态环境特点,对项目实施后通过改变种植结构及耕作方式,开发利用水资源,增施化肥、农药及林业建设项目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科学施肥,控制农药用量,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发展生态农业及加强乡镇工业环境保护工作等对策。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带来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的同时,农业废弃物和农用投入品使用量也有大幅度的增加,对农业生态环境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威胁在加大。海安是一农业大县,种植、养殖皆具特色。年种植水稻3.87万hm2,小麦3.67万hm2,油菜0.43万hm2、玉米0.25万hm2、棉花0.09万hm2。年产生秸秆59万t,畜禽粪便年总量达200多万t。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源于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和化肥、农药农用投入品等,本文分析了海安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和防治情况,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西南岩溶地区地下水污染及防治途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岩溶地下水资源是西南岩溶山区最重要的生活生产用水来源,也是西南岩溶地区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建设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分析西南岩溶山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的基础上,对西南岩溶地区地下水污染现状及特点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西南岩溶地区地下水污染源主要来自城市经济活动、工矿开采及"三废"排放、农业生产面源污染、农村生活垃圾污染4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岩溶地区地下水调查及定位监测;加强水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村民水环境保护意识;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发展有机生态农业;推进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及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攻关等相应的防治与调控对策,认为防治岩溶地下水污染的关键在于预防。  相似文献   

16.
临沭县地处鲁东南低山丘陵区 ,是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县。近年来 ,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 ,工农业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也日趋严重 ,主要是由于农村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乡镇企业排污量日益增加、人畜排泄废物及市区城市垃圾管理不善造成的。针对农村环境污染的分散性、随机性强、分布广、面积大、间歇性排放、变化幅度大等特点 ,开展治理水土流失、普及农业科学技术、推行环保生产、发展生态农业等技术活动 ,采取技术、行政及法制措施治理环境污染源 ,以期实现农村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苏南地区农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原因.主要为乡镇企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三废”对周边环境造成的污染.农业生产过程中化学农药、化肥、农膜等化学投入品使用不当引起的污染,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生产废弃物的污染及各种废旧塑料薄膜袋、废旧电池、废旧泡膜塑料等生活垃圾污染等四个方面,针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就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与上述污染破坏相对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农业立体污染综合防治与循环经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业污染呈现出严峻的立体化倾向,对环境的影响日益明显。如何运用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对农业立体污染综合防治的认识,已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前提。循环经济的显著特征是在减少一次性、紧缺性资源消耗的同时,将废弃物资源化。因此,在各生产环节和产业链上运作循环经济机制,既能减少对资源环境的不利影响,又能增加人类资源可利用量;既能带来生态效益,又能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农业立体污染综合防治的有效途径。从生态、社会、经济总体层面来看,用循环经济机制综合防…  相似文献   

19.
新疆农业面源污染及治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绿洲灌溉农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一系列的农业面源污染因素导致农业生态环境逐步恶性化,制约着绿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紧密联系新疆农业生产实际,深入阐述了新疆农业面源污染5个方面的核心问题对新疆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造成的不利影响,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治新疆农业面源污染的技术、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甘肃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甘肃省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从工业、农业、社会、能源、资源等方面提出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技术政策,并呼吁落实和完善农业环境保护政策,采取多种手段和措施,防治环境污染,保持农业生态系统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