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土地利用的德国风景规划及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景规划"是2009年通过的《全球风景公约》中提到的一个宽泛但富含深意的概念,指出风景规划是一项建议或行为决策的过程,包括对风景的管理、提升、保护或恢复4大功能。德国在进行风景规划方面有一定的历史并形成了技术体系,对德国风景规划起源和发展、规划体系以及风景规划的特点进行分析,认为德国的风景规划核心内容均是针对土地利用方式的规划和决策行为的完善,并以此为切入点将中德两国的风景规划体系进行比较分析,希望风景规划在我国现有规划体系内能找准定位,融入现行的规划体系,真正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基于土地利用的荷兰风景规划及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景规划是2009年通过的《全球风景公约》中提到的一个宽泛但饱含深意的概念,是以管理、提升、保护或恢复景观为目的,进行负责任及前瞻性建议或行动制定的过程。欧洲各国在进行风景规划方面有着一定的历史和技术体系。通过分析荷兰的风景规划起源发展、规划体系以及风景规划特点,发现该核心内容主要是针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分配和完善,并以土地利用为切入点将中荷风景规划相关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希望风景规划在我们现有规划体系内找准位置。  相似文献   

3.
基于土地利用的法国风景规划及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自然资源部成立,空间规划体系建设进一步开展,体现了国家对自然资源的统筹管理和最优配置上的信心和决心。自然资源范畴已经超过了传统定义的静止自然风光,是不断变化的、始终与人类社会保持紧密联系的"社会-自然"复合体。在利用这些自然资源时,需要将所有国土空间内的自然资源放在统一的框架下规划管理,风景规划就是一项有效的工具。法国的风景规划活动起步较早,已经逐渐确立了自己的历史和技术体系。文章从土地利用方式的角度,通过对法国风景规划的历史、现行城市规划体系和风景规划的特点进行分析研究,了解法国风景规划的核心内容在于对土地资源的规划和决策,为中国的风景规划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风景名胜区规划作为风景名胜区工作的重要依据和行动纲领,从做好风景名胜区保护、利用和管理工作等方面探讨了保护培育规划,针对风景资源保护的专项规划,在多次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天台山七里坪风景区保护培育规划进行深入研究,以期对天台山七里坪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风景游赏规划是风景名胜总体规划中主要的专项规划,需兼顾风景资源保护与风景游赏行为2方面。文章关注风景游赏中的游赏主体,通过结合游赏感受以及认知心理学等理论,分析人的游赏心理、游赏行为和游赏意境,并阐述游赏项目、风景单元、游线组织和游程安排等内容,探讨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中风景游赏专项规划的编制方法。  相似文献   

6.
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都是自然留给人类的珍贵遗产,也是不可再生的国家资源。作者通过对风景名胜区规划和森林公园规划的比较,找出两者在具体规划中的联系和区别,从而在实践中来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使得两者能够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重庆阿蓬江国家湿地公园现状调查和湿地资源、风景旅游资源的分析研究,按照景观资源的分类要求对湿地公园的景观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简要分析项目实施的优势和劣势,在突出生态保护优先的原则下将湿地公园划分为舟白湿地保育区、官渡峡湿地游赏区、蒲花河湿地体验区、濯水湿地服务区、神龟峡湿地探秘区、两河湿地休闲区等6个功能区和1个外围保护地带,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保护保育规划、生态旅游规划、植物景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居民社会调控规划、科研和监测规划等相关规划。  相似文献   

8.
《绿化与生活》2010,(5):15-19
<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风景名胜区的管理,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风景名胜资源,制定本条例。第二条风景名胜区的设立、规划、保护、利用和管理,适用本条例。  相似文献   

9.
我国目前的保护地保护与利用、规划与管理的矛盾突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人满为患,生态压力剧增,大批省级风景名胜区则无人问津且疏于管理。而美国的州立公园系统为国家公园有效承担起生态安全屏障功能,州立公园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在资源保护和管理的原则下,以适中的成本提供邻近家庭且基于资源型的户外游憩机会,实现公民自然和文化福利。文中介绍了美国州立公园系统概念与定位、规划体系构成、规划编制依据以及规划方法,总结了美国州立公园的规划经验,包括具有完备法律法规体系保障规划实践、公众参与和多方案比较机制以及多样性的分析方法支持决策等,提出了完善我国保护地体系的建议,以期为我国保护地体系规划、建设和实施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风景资源评价是风景区规划的基础性工作,也是风景资源保护的重要依据。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拥有独特的风景资源,先后获得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省级森林公园和国家水利风景区等称谓。在调研的基础上,梳理多标准风景资源评价体系,从景源质量、生态价值和发展条件3方面构建统一的风景资源评价体系,综合评价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的风景资源现状。结果表明,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很好等级区域面积占比为11.22%,好区域面积占比为21.99%,较好区域面积占比为27.29%,一般区域面积占比为27.29%,不好区域面积占比为12.15%。研究区的风景资源空间发展不均衡,南北部优于东西部。建议在发展南北区域时,严格保护风景资源,提升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控制东部区域的游客人数,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西部植树造林和塌方修复工作,增设景源标识牌。  相似文献   

11.
对台州市森林风景资源储量、质量、分布情况及其保护利用现状进行全面调查,旨在摸清台州市森林风景资源质 量和空间分布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资源保护利用措施,为森林风景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采用森林公园风景 资源、旅游资源评价国家标准,结合实地调查法进行资源质量评价 。研究结果表明:台州市森林风景资源丰富多样,包含5 大主类,20个亚类,131个基本类型,资源呈聚集性空间分布特征 。根据全市资源质量评价结果和空间分布情况,提出合理 保护修复、科学编制规划、发展全域旅游、完善基础设施等保护与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实地踏查与问卷调查,针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广州白云山风景资源的保护和发展趋向进行民意调查,就白云山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为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建设提出科学、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梳理风景名胜区用地近10年以来的研究进展,归纳其自然与社会功能价值、保护规划与评价等主要方向的动态,总结用地规划的内涵、方法、模式以及技术手段,以期为我国风景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深圳大鹏半岛风景区现状分析,梳理挖掘现状风景资源特色,结合自然教育理念,对功能、主题、文化、形象进行规划定位,在保护好珍稀天然的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和"古火山岩海岸海蚀地貌"地质遗迹的前提下合理开展自然教育活动,规划成为具有深圳特色的室外自然课堂,以为深圳大鹏半岛风景区规划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科学的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可以促进林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有效保护,达到森林生态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容共赢。然而,目前我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法律体系不完整,利益相关者参与林地规划的程序不明确,林地规划法律责任追究制度不完善等制度缺陷,致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不能很好地保障林业科学发展。需要通过完善土地规划法律体系,详定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完善利益相关者参与制度,保障规划决策的科学性,明确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健全规划责任追究制度等措施来加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法律控制。  相似文献   

16.
赵珍 《林产工业》2016,(8):67-70
随着国家对史迹型风景名胜区的保护越来越重视,对史迹型风景区生态资源的保护与规划具有重要意义,而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植被规划,在理论上与方法上却显得相当单一。通过对史迹型风景名胜区植被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了史迹型风景名胜区植被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并以八达岭-十三陵风景名胜区(延庆部分)植被修复规划为例,通过对风景区场地生境的调查、植被调查、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推演出现状植被评价结果,结合现状植被评价结果以及总体布局,提出风景区内植物修复以及规划的理论与方法,为相关风景区植被修复与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虎形山-花瑶风景名胜区内的自然地理条件、生态旅游资源和独特的花瑶民俗风情进行概述,指出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旅游区规划的原则和理念,并对基础及服务设施建设、古村落保护、花瑶民俗保护和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特色旅游产业进行规划与设计。  相似文献   

18.
国土空间规划要求对全域全要素资源进行统筹规划。景观风貌是跨越行政边界的各要素资源的综合表征。对景观风貌进行评估能够为国土空间景观风貌规划管控提供依据,为各类规划管控提供景观风貌参照标准,实现国土空间全域全要素资源禀赋的原真性保护。文章通过对英国景观保护观念、保护方法和对象及管理组织和管控模式的发展转变历程进行总结,对其景观特征评估体系要点进行解读,提出在国土空间规划的背景下,我国进行景观风貌规划管控的构想:完善规划评估导向和原则,搭建规划评估流程,划分规划管控层级与重点,构建统筹管理、区域协同、多方参与的管控体系。景观风貌规划管控体系的构建可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9.
风景名胜区中的居民社区系统规划是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中居民点规划的延伸和系统化。所谓社区,在《旅游社会学》上指地域团体社会及地域组织单位,风景名胜区居民社会系统是社会的一部份,是指长期或相对长期居住在风景名胜区内的居民(含农民、职工、单位和部队)。  相似文献   

20.
练丽 《广东园林》2007,29(5):15-19
森林公园是指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森林风景资源和环境条件,可以开展森林旅游,并按法定程序申报批准的森林地域。增城市南樵山森林公园规划,通过规划理念的创新探索、森林风景资源的调查与评价,提出森林公园的总体布局及游憩项目策划,阐述了如何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展森林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