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农村低保制度与农村扶贫开发政策衔接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扶贫开发政策作为农村反贫困的两项基本制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方面,农村低保制度是对扶贫开发的有效补充;另一方面,扶贫开发巩固了低保制度的成果。同时它们又有概念、对象、目标和性质等方面的差异。目前,这两项基本的反贫困制度在衔接过程中存在着衔接成本过高,扶贫开发部门难以持续承担农村困难群体的能力发展和部分贫困农民利益受损等问题,因此,应该采取复合型的衔接方式,调整扶贫开发政策以及负所得税来解决衔接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一直以来,"三农"问题都是党和国家服务人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党和国家在脱贫问题以及农村扶贫开发和低保政策的落实上取得了显著成果,特别是在精准扶贫的国家政策背景下,农村的扶贫开发政策与低保政策作为两项主要的脱贫机制,应有效衔接。基于此,本文首先对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扶贫开发与低保政策衔接的价值进行简要说明,其次分析将农村扶贫开发与低保政策衔接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能有效提升农村扶贫开发与低保政策衔接科学性和精准性的对策。这不仅兼顾了社会效益,而且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为广大贫困人口带来福祉的同时,有助于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卫松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731-8732,8736
在总结我国农村扶贫政策和贫困问题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学者关于农村低保制度与农村扶贫开发政策衔接的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一方面,基于我国城市化加快与贫困程度加深的实际情况,指出我国扶贫政策和低保制度有必要作出重大调整、转变;另一方面,指出低保制度和扶贫政策的真正衔接没有一套万能的经验可循,应该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而定。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应该从管理、资金和政策上实现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政策的有机结合。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4.
城市弱势群体的贫困问题日益凸显,我国城市贫困问题的形成可以说是社会转型期的政策缺位以及现阶段与城市弱势群体相关的诸多政策的不合理造成的。针对政策结构和政策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要对相关政策从宏观上进行战略性调整,对具体政策从微观上进行内容的调整。  相似文献   

5.
通过实地调研的方法研究了我国重点贫困片区之一的燕山-太行山片区农民创业与国家扶贫政策衔接的现实问题,从建立健全农民创业相关政策、打破农民创业资金障碍、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与创业能力、改善农民创业的外部支持环境等方面探索了河北省燕山太行山片区农民创业与国家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的对策,为相关政府进行扶贫体系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突出问题,仍需等到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和实施乡村振兴阶段解决。为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引导和支撑作用,切实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财政政策研究,提出了做好一项考核制度衔接、两项政策过渡衔接、三项财政支持衔接、四项举措对接衔接。基于此,提出了以下财政建议:(1)保留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支持建立长效脱贫和防止返贫机制;(2)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支持精准补齐"三农"领域短板;(3)调整完善乡村产业发展政策,支持乡村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4)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支持拓宽乡村发展资金筹集渠道;(5)及时补短纠偏,支持构筑建成小康社会的社会保障底线。  相似文献   

7.
社会政策的发展作为国际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近几十年来的一个重要课题,在经济快速发展进程中,其作用日益彰显。新时期的贫困不再仅仅是一个传统的经济问题,更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发展和制度安排问题,一味靠经济增长并不能长久的消灭贫困,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贫困。发展型社会政策将"发展"理念及目标与社会政策密切结合,不仅强调经济政策应该包含的诸多因素,同时主张社会政策应强调"上游干预"、重视中长期战略,关注对社会的投资,增进人的发展能力等,以促进发展并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这一理念对于当前我国农村贫困治理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江彬  左停 《湖北农业科学》2016,(17):4612-4618
通过对湖南省新化县和陕西省柞水县的实地调查,探讨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对接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探究其问题的原因及影响,从而提出相关建议。研究主要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运用问卷调查、访谈法、参与式农村评估法、观察法等方法进行实地数据的收集。对两项政策的定位问题在功能方面、目标人群方面与信息方面进行梳理与探讨,分析其主要作用,剖析两项政策衔接的可行性、必要性及存在问题,从而为两项政策最终实现实质性对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0):160-161
在精准扶贫的政策背景下,扶贫工作要求对贫困户建档立卡,充分了解我国贫困户的状况、分布及贫困原因,从而对症下药。有劳动能力、可以通过社会的帮助和自我的努力脱贫的,各扶贫单位应当给予及时、准确的帮助,社会救助制度应当对丧失劳动能力和生活来源以及无法通过自我努力脱离贫困的群体发挥兜底作用。社会救助制度的兜底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其最主要的兜底作用具体又是指什么?在具体的实践中又有哪些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探究有助于更好地发挥社会救助制度的作用,更好地促进社会救助制度与扶贫制度相衔接,从而促进我国贫困人口的全面脱贫和在2020年之前实现全面小康。  相似文献   

10.
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绝对贫困现象在中国彻底消失,但返贫和相对贫困问题也随之而来。因此,保证脱贫群体不返贫和解决相对贫困成为我国下一阶段亟需解决的问题。从身份认同的视角,基于河南省唐王桥的具体实践,实证探究贫困的社会治理。研究发现,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衔接阶段应保证农民的主体地位,提升其人力资本积累,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优质劳动力;基层组织应充分树立预期思维与联系领导机制,构建多主体参与的新型社会治理体系;扶贫企业作为新兴社会治理体系的主要参与者要嵌入农村建设与乡村治理过程中,也要充分发挥企业的带动机制,整合资源,进一步补足短板,对相关政策进行厚化,抵御各种社会风险。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中的政府统筹政策框架,探讨了关于政府的作用、城乡统筹发展论和扩大农村教育机会等问题,认为美国农村教育成就项目、日本政府教育资源规范化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实施城乡教育统筹的政策框架一是政策规定应有全面性、系统性。二是政策目标应有一致性。三是政策体系应有确定性。政府的应该加强统筹、规范办学行为、明确普职分流。  相似文献   

12.
精准扶贫政策的提出促进了扶贫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但仍面临着贫困居民参与意识淡薄、扶贫项目缺乏针对性、扶贫机构不健全、第三方考核滞后等困境。又由于农村致贫原因的多样性,精准扶贫的措施也应"对症下药",根据自然、经济、社会、历史、主体等原因采取相应的易地扶贫、产业扶贫、金融扶贫、社保扶贫和教育扶贫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扶贫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3.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还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发展型社会政策的认识,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几个受到关注的层面进行了探讨,提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完善与发展路径就是加强社区组织的培育,重建农村经济组织和融入社会组织。  相似文献   

14.
消除农村贫困,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是我国政府的长期奋斗目标。当前,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呈现出总体大幅度下降,相对贫困突出,返贫现象严重,并有向城市蔓延的态势等特征。本文分别从经济增长、收入分配、贸易自由化、农村劳动力流动以及财政支农投入等方面,对农村贫困状况进行了经济学解释。提出了要进一步扩大内需,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强化教育培训,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及支农方式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脱贫攻坚是贫困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推进乡村振兴也有利于从根上改变贫困地区的面貌和促进贫困地区的发展。在乡村振兴的起始阶段,如何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可持续脱贫的长效机制意义深远。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应在战略、责任、政策、工作四个层面有效衔接,要重视战略部署和规划,坚持将“精准”思维同时贯穿两个战略,充分吸纳脱贫攻坚中具有实效的体制机制,政策上要做好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扶贫减贫”与“惠农支农”的衔接;在工作上全力推进产业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加大农村基础设施、人才队伍、乡风文明建设,以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以脱贫攻坚夯实乡村振兴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the poverty in rural areas and raise the output efficiency of agriculture, policy is the primary factor. Guiding by good policies, the design of agricultural structure and management technology are the two main technical supports for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The authors apply the model to determine the consequences of four so-called poverty alleviation strategies: (i) intensification of production, (ii) diversification of livestock production, (iii) land expansion, and (iv) an exit from agriculture, with a set of regional poverty and biodiversity indicators. Diversification seems to be the most promising poverty reduction strategy, but requires an efficient use of animal manure in cropping systems to avoi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mproved nutrient management in cropping systems is effective in reducing the regional nitrogen surplus, but less effective in increasing per capita income. The exit strategy is beneficial for reducing poverty and achieving biodiversity goals, but may have important social consequences, which are not addressed in this study. Further reduction of rural poverty is hampered by labor constraints during the harvesting period of high value crops, such as vegetables and fruits, which calls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the field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安徽省农村扶贫开发经历了解决生存性极端贫困、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驱动群体性减贫、规模化开发式扶贫、综合扶贫开发及精准扶贫五个阶段,总结出了党的领导、政策组合、资金整合、聚焦重点、多方合作、激发动力等经验,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安徽还需夯实脱贫攻坚成效的基础性工作,建立防止返贫工作机制,完善巩固脱贫成效保障措施,着力提升财政资金管理水平和政策成效,切实加强组织保障等相关扶贫政策,巩固安徽省脱贫成效,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As a new mode to offer finance support in rural areas, the establishment of rural banks provide not only service and support for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rural economy, but also solutions to the issue of long-standing fund shortage and poverty in China.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a lot of problems that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banks, such as unreasonable property right, unsound system of management as well as rural social credit, lacking of high-quality employees, innovation, policy support, supervision system, social awareness. Therefore,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was employed in the current study with the aim of figuring out the essential factors which restricted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banks from two aspects of internal factors and external factors, furthermore, relevant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建设是中国农村获得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政策,农民对这项政策的基本需求是什么,是这项政策具体化的关键。通过对宣威市马村从农民对政策的需求角度实施调查,发现受生产结构和种养殖的传统知识限制,农民对生产发展的政策需求较为强烈,而对村容整洁等很多容易形成"形象"的政策需求度较低。根据实际需求问题,本文进一步提出,在西部欠发达的中国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急需的政策是,推进生产发展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