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草莓采后处理及贮藏保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草莓生物学特性和贮藏特性,综合分析了草莓贮藏保鲜的品种选择、采前处理、采收及预冷技术、贮藏保鲜技术(包括低温保鲜、气调保鲜、辐射保鲜、涂膜保鲜和生物保鲜),并对草莓的保鲜技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姜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999-17001
[目的]研究草莓在贮藏保鲜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方法]以草莓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1-MCP、壳聚糖复合涂膜、香辛料提取液对其进行处理后,置于低温气调库中进行贮藏,对草莓的腐烂率、失重率、呼吸强度、Vc含量及丙二醛含量进行测定,研究不同处理方式对草莓的保鲜效果。[结果]贮藏13 d时,1-MCP、壳聚糖复合涂膜、香辛料提取液处理的草莓的腐烂指数、失重率、呼吸强度、MDA含量比空白组(CK组)低,Vc含量、总糖、总酸高于空白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草莓在低温4℃条件下的贮藏保鲜时间被延长。[结论]该研究为草莓贮藏保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草莓贮藏保鲜的环境条件及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常温下草莓贮藏保鲜的适宜环境条件及贮藏过程中草莓的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保持贮藏库内较稳定的空气湿度、温度(RH80%左右T℃为20℃左右),库内消毒和小盒包装,可使草莓贮藏时间延长到3d;草莓表面保鲜液膜处理,可使草莓的贮藏时间延长到6d左右。其中LF1和LF3保鲜液膜处理的草莓,在贮藏第6天时好果率为69.27%、69.94%。保鲜液膜能抑制草莓呼吸强度,提高草莓SOD和ASA含量,延缓果实衰老,延长贮藏时间,增加好果率。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近20a来草莓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成果,对各种贮藏保鲜技术的成本、难易程度、效果以及应用范围进行了比较,提出了理想的草莓贮藏保鲜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5.
李骏 《农村新技术》2001,(11):38-39
一、贮藏前的准备工作比较耐贮藏运输的草莓品种有鸡心、狮子头、戈雷拉、宝交早生、绿色种子、布兰登保、硕蜜等。草莓采后没有后熟,只有充分成熟后采收风味品质才好。选择耐贮性好的品种和掌握适时的采收成熟度是草莓贮藏保鲜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以新鲜采摘的草莓为原料,用茶多酚-壳聚糖复合保鲜涂膜液进行涂膜保鲜处理,室温下贮藏,测定了贮藏期间经涂膜保鲜处理后的草莓的感官品质、失重率、腐烂指数、有机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当茶多酚浓度为1.0%、壳聚糖浓度为1.5%时,复合涂膜保鲜液保鲜效果较好,能明显降低草莓的失重率、腐烂指数,延缓果实营养物质的转化或消耗,能较好保持草莓的感官品质,具有明显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7.
草莓采后贮藏保鲜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综述了国内外草莓采后贮藏保鲜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状况 ,并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提出根本解决草莓保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草莓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高分子涂膜、辐射贮藏、低温贮藏、气调贮藏、物理保鲜法、化学保鲜法等草莓贮藏保鲜技术。  相似文献   

9.
草莓复合贮藏保鲜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药物、臭氧和复合 3种保鲜方法对草莓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药物保鲜剂、臭氧和低温贮藏的复合保鲜法在抑制微生物和细胞代谢、降低营养成分的分解和保持草莓新鲜度等方面明显优于空白对照组 ,可使草莓货架寿命延长到 14~ 16d。  相似文献   

10.
草莓浆果柔软多汁,味美爽口,适合速冻保鲜贮藏。草莓速冻后.可以保持原有的色、香,味,既便于长期贮藏,又便于远运外销。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信阳郊区大棚草莓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草莓对环境的要求、良种选择、培育壮苗、定植、定植后的管理、植株及花果管理、及时采收和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供草莓种植户参考,以期达到草莓的高产高效栽培。  相似文献   

12.
枯草芽孢杆菌防治草莓白粉病的田间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莓白粉病是琼海草莓生产中的常发性主要病害,严重影响草莓的生产。琼海草莓种植期间低温、高湿气候情况频发,有利于草莓白粉病的发生。通过不同配方组合发现:枯草芽孢杆菌按4 050 g/hm2用量单独使用,预防草莓白粉病防效达92.09%,发病后混合化学药剂露娜森做治疗,具有防效快、持效期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嘧霉胺农药在草莓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嘧霉胺农药在草莓上的安全使用提供参考,以红颜草莓为试验材料,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MS)检测草莓1次喷施40%嘧霉胺600倍液1~15d后的残留量及残留消解动态。结果表明:红颜草莓在喷施嘧霉胺第1天的残留量最高,达4.816mg/kg,几乎无消解;第3天为3.828mg/kg,消解率为20.5%;第7天为1.116mg/kg,消解率为76.8%,第15天仅0.521mg/kg,消解率达89.2%。嘧霉胺的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C=5.269 2e-0.166t,相关系数r2=0.940 2,半衰期为4.17d。在嘧霉胺添加量为0.01~0.10 mg/kg时,草莓中嘧霉胺的添加回收率为85.2%~105.7%,相对标准偏差为3.95%~4.84%。根据我国食品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GB 2763—2014),推荐40%嘧霉胺悬浮剂在草莓上使用的安全间隔期为4d。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草莓低醇饮料生产工艺并优化其参数,为我国草莓深加工产品的开发及草莓产业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速冻草莓为原料,利用酵母对酶解获得的草莓汁进行厌氧发酵,并对发酵温度、酵母用量、含糖量、发酵时间、初始pH、振荡频率等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优化后的最佳草莓低醇饮料发酵工艺参数为:草莓汁初始pH 3.5,含糖量9.0%,葡萄酒活性干酵母添加量0.05%,发酵温度20℃,发酵时间60 h.[结论]在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下发酵获得的草莓低醇饮料色泽亮丽、醇厚甘冽、果香浓郁、风味独特,其糖度3.4%、pH 3.55、酒精度3.26%vol、感官质量评分95.0分.  相似文献   

15.
草莓茎尖培养是获得无病毒植株的最重要途径,而且脱毒和快繁技术是大批量、快速生产优质种苗,实现草莓产业优质、高产、高效的关键技术。文章介绍了原原种的获得过程,即通过茎尖剥离及接种、初代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将生根瓶苗移置消毒杀菌后的网室中,从而获得繁育所需的原原种,并介绍了原种苗及生产苗的繁育过程。经过生产实践,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草莓脱毒苗三级繁育体系,为兵团草莓产业提供了优质种苗保障及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王伟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6844-6844
[目的]为了筛选防治草莓白粉病的高效药剂,确定30%爱苗(15%苯醚甲环唑+15%丙环唑)乳油的防效。[方法]通过田间对比试验,比较了30%爱苗乳油和20%福星(氟硅唑)乳油不同浓度、不同施药时间后的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爱苗3 000倍于第3次施药后14 d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效为95.95%,防效理想。爱苗5 000倍同样方法施用,第3次施药后14 d对白粉病的防效为85.87%。福星3 000倍液与爱苗3 000倍液的防效相当。[结论]爱苗1 500倍液试验对草莓生长安全有示范推广价值,建议使用剂量3 000~5 000倍液。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喷施不同硼肥对草莓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以草莓品种‘红颜’为试材,从现蕾期开始分别对草莓喷施清水、硼砂、八硼酸钠4次,于初花期和果实成熟期测定草莓株高、茎粗、叶片面积、叶柄长度等生长指标,于采收期测定草莓单果重等产量指标,于果实成熟期测定VC、含糖量、有机酸等品质指标.[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八硼酸钠促进了草莓植株生长,株高和叶面积较对照处理显著增加,根冠比与对照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喷施硼肥后,草莓单果质量和产量均显著增加,其中,喷施八硼酸钠和硼砂处理单果质量分别较对照处理增重.20.14%和4.86%;产量分别提高较对照处理提高17.28%和4.02%.同时改善了草莓品质,VC、可溶性固形物和糖酸比均较对照处理和硼砂处理显著增加.喷施硼肥后草莓叶片硼素含量升高,表现为八硼酸钠处理>硼砂处理>对照处理.[结论]喷施八硼酸钠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草莓植株生长,显著提高草莓产量,同时可改善草莓品质.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草莓与恶疫霉互作的分子机制,以接种后3、5和7 d的感病草莓品种‘FDP821’的冠部为材料,利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研究‘FDP821’与恶疫霉亲和互作前后基因表达的差异,获得78条差异表达的cDNA片段,通过分析从中分离出恶疫霉侵染诱导表达的10个草莓基因cDNA片段。BLASTX在线分析表明,这些草莓基因的功能涉及呼吸作用、衰老和核苷运输与代谢等。为阐明草莓与恶疫霉互作的分子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相似文献   

19.
闽北主要气象条件对草莓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闽北光、温、水等气象条件对草莓采收期、产量和单果重的影响,结果表明,草莓定植移栽后一段时间的温度条件是决定其上市期迟早的关键;温度和光温比是影响草莓产量的主导因子,月降水量、湿温比对产量影响相对次要;同时,温度低、降水少、湿温配合好,草莓月平均单果重较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开发安全的水果保鲜剂,研究葫芦茶提取液对草莓的保鲜效果。[方法]按葫芦茶∶水1∶20的比例制备葫芦茶提取液原溶液和稀释5倍的稀释液,对草莓进行保鲜试验。[结果]葫芦茶稀释液对草莓的呼吸作用具有抑制作用,处理3 d后呼吸强度显著低于对照(P<0.05)。葫芦茶提取液处理可以明显延缓草莓可滴定酸下降的速度,葫芦茶提取液处理后6 d草莓可滴定酸下降20%左右,而对照下降30.6%。[结论]葫芦茶提取液能明显改善草莓感观品质,具有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