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基于网络的虚拟仪器技术在车辆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虚拟仪器技术进行车辆综合性能的检测,并用网络技术实现检测系统的网络传输和远程控制.利用NI公司提供的G web server实现系统检测显示面板的网页发布,利用DataSocket技术快速实现检测数据的网络传输,并利用LabVIEW和网络技术的结合实现车辆检测的远程控制.方便客户获取检测图像和检测结果以及远程控制.本系统在对车辆性能(制动力,轴重,烟度,噪声,灯光,速度等)的性能检测和远程控制上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目前农业生产中阀门的传统现场控制方式与引入农业物联网技术后远程控制方式的结合问题,研发了一种远近一体的农用电磁阀控制系统.该系统引入Wi-Fi技术将阀门控制器接入互联网实现远程控制,同时为适应农业生产人员的使用习惯并作为远程控制方式的备份,还实现了近场控制功能.近场控制使用工业触摸屏取代传统的物理按钮或开关.工业...  相似文献   

3.
远程控制精准化灌溉系统中自适应均衡技术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数字通信系统是远程控制农田节水灌溉系统实现远程控制和数据传输的主要途径,数字通信系统中多径衰落的无线信道环境通常会使接收信号受到严重的码间干扰,自适应均衡可以校正信道产生的畸变.本研究介绍了自适应均衡器的原理和结构,建立了基于MATLAB的系统仿真模型,对基于自适应最小均方误差(LMS)算法的自适应均衡器进行了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远程控制是通过计算机网络操作来实现电脑都电脑的控制,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的普及,远程控制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被得到广泛应用,同时也是计算机网络应用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操作。本文对计算机远程控制是实现方式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同时说明了计算机远程控制在工作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云计算应技术的发展及普及,桌面虚拟化技术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与应用。图书馆数字化建设速度也在逐步加快,图书馆检索终端也遇到了诸如管理困难、维护成本高等问题。笔者首先分析了国内外虚拟化技术应用的现状以及图书馆虚拟化系统的建设现状,总结了目前国内外的图书馆虚拟化系统的优势与不足,在此基础上以清华大学图书馆为原型,利用桌面虚拟化技术设计实现了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论文主要研究内容概括如下:[目的]研究国内各高校图书馆虚拟化的应用情况,找出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中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法。方法基于计算机虚拟化技术,主要分析桌面虚拟化的实现方式。结论通过桌面虚拟化技术,清华大学图书馆增强了检索终端桌面系统的扩展性与安全性,提高了硬件利用率,得到了利用桌面虚拟化技术有利于资源的存储和管理和降低运作成本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化的种植中温室大棚数量越来越多,且种植对象朝着多样性、多变性的方向发展,为实现对温室群的便捷管理与种植对象的差异化控制,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集散控制系统,该系统终端采用单片机多机通信技术搭建集散控制系统,实现对温室群的集中管理与差异化控制;同时借助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技术、服务器技术搭建物联网监控系统,实现对温室环境数据的集中显示与远程控制,借助个人计算机端或手机端浏览器即可进行远程管理。该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能够稳定、准确地对各温室进行监控,对实现温室智能化、信息化管理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已逐渐走进人们的视线。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水质监测系统的研究方法,以发展农业节能减排方式为依托,运用传感器的原理与方法,阐述了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软硬件设计,本设计是一种基于STM32的低功耗的鱼菜共生系统监测装置,实现实时检测鱼菜共生系统的温度值和pH值、自动喂鱼等远程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8.
一、网络财务发展的优势如果我们把传统的财务系统简单地概括为“桌面财务”,那么新时代的网络财务无论在空间、时间还是在效率上都对桌面财务产生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它有如下特点:(一)财务管理集中化远程处理在空间上,实现了远程处理、协同业务,使财务管理集中化远程处理。(二)财务管理动态化在时间上,实现了会计核算动态化、实时化,使得财务管理从静态走向动态。(三)效率大大提高网络财务时空上对财务工作的改变,无疑极大地提高了财务工作的水平和效率。同时网络财务还支持结算支付电子化、财务工作方式网络化、财务工作部门扁平化,这些…  相似文献   

9.
魏凯  唐善华  闫峰  张麟 《油气储运》2011,30(6):474-475,477,392
北京油气调控中心对中国石油所辖长输油气管道陆续实现了集中调控,但未能实现对压缩机组的远程控制。因此,以西气东输盐池压气站为试点对远程控制系统实施改造,基于其SCADA系统和机组控制系统的技术现状,进行了远控改造的需求分析,确定了改造方案:更新机组控制系统(UCP)的通讯程序,添加了42个反映机组相关系统报警和运行工况的I/O信息点,并将其传送至站场控制系统(SCS)和中控SCADA系统;修改站控系统PLC的相关程序;对调控中心系统的监视画面和相关信息显示进行组态。通过改造,成功实现了对盐池站压缩机组的远程启、停及运行调整的控制功能,为实现国内天然气长输管道压气站的远程控制提供了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10.
基于物联网的设施蔬菜环境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农业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对设施蔬菜精准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本研究论述了物联网在设施蔬菜生产远程环境控制中的系统设计与应用实际效果。该远程控制系统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实现了设施环境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存储、数据查询与分析;如果环境参数超过设定的极值参数,可以通过网络客户端、手机短信等方式及时向用户提供预警信息,并可远程控制环境调控设备,实现温、光、水等环境因子的自动控制。该技术在保定地区日光温室内进行示范应用,提高了设施蔬菜的产量、质量以及应对异常情况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随着天然气管道生产管理模式的变革,压气站区域化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管理理念得到了逐步推广,需要区域化管理、无人值守、远程调控等各类生产运行技术作为支撑,压气站一键启停站技术是其重要的技术基础。以盖州压气站为试点,通过对天然气管道压气站采用站场及压缩机工艺流程全自动化控制改造、控制系统配置优化、站控与压缩机控制系统深度融合、压缩机辅助系统整合等优化措施,具备了实现一键启停站的硬件基础。一键启停站从软件功能上分为一键启站和一键停站两部分:一键启站由状态反馈与报警检测、站内工艺流程自动导通、压缩空气系统自动启停、压缩机厂房风机自动分配、压缩机组一键启动、防喘控制与负荷分配的自动投用与退出6个部分组成;结合压缩机组的3种停机模式及其工艺需求,一键停站包括正常停站、多机停止、多机保压停机、全站ESD、多机泄压停机5种自动停站方式。盖州压气站试点一键启停站控制技术的成功应用,表明中国压气站控制水平取得了较大进步,为后续压气站的建设和改造提供了工程经验和技术基础,同时也对长输液体管道的一键启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
基于LabView信号的处理网络虚拟实验室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构建网络虚拟实验室的必要性,着重讲述了应用数据库技术和网络化虚拟仪器技术构建网络虚拟实验室的方法,即利用LabView自带的数据工具包LabSQL和LabView中的DataSocket技术进行通信虚拟仪器设计.应用基于三层C/S(Client/Server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DataSocket技术,设计实现了自相关函数演示仪等试验仪器及试验数据的远程共享和试验仪器没备的远程控制.  相似文献   

13.
抢险救灾应急遥控索道遥控系统研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抢险救灾的快速应急和高度机械化及智能化,急需研制一种新型抢险救灾应急遥控索道,其主要设备是轻型遥控跑车。遥控跑车的关键技术是遥控系统,它包括电源、遥控电路、发射与接收控制等,研发了新型遥控系统,进行实验测试和应用分析,从而改善遥控系统的灵敏度、精确度和简便性,以满足抢险装备适用性、快速性和多功能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为了增强管道的防腐能力,在单元管内喷涂了防腐涂层,为正确测定内涂层的厚度,研制了一种红外遥控自动检测装置,通过分析红外发射机、红外接收机等的工作原理,介绍了红外遥控系统及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5.
贵州省典型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模式效益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左兴俊  左太安  徐树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792-15795
以贵州省典型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模式为研究对象,选取生态效益、社会经济效益和模式推广前景为评价指标,构建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模式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选择较为典型的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模式花江"顶坛模式"和清镇"王家寨-羊昌洞小流域治理模式"为评价对象,采用层次分析、分级赋值、综合评价的方法,对2个模式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顶坛模式"综合效益得分为3.81分,高于王家寨-羊昌洞小流域治理模式效益得分为3.11分,其中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方面,顶坛模式(4.83分、3.258分)都优于王家寨-羊昌洞小流域治理模式(3.38分、2.531分),模式推广性前景方面顶坛模式(3分)得分低于王家寨-羊昌洞小流域治理模式(3.333分)。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对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具有借鉴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胡林  周国民  邱耘  樊景超 《安徽农业科学》2014,(29):10377-10380
介绍远程病虫害诊断的重要性,探讨远程病虫害诊断系统的基本组成。通过对支持系统的3大关键技术的研究,设计了以知识挖掘为手段的病虫害诊断模型子系统,以知识编辑为关键技术的病虫害知识库构建子系统,并以SDD搜索关键技术,构建了智能病虫害检索子系统;以3大技术为核心,并广泛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建立了以知识为中心的,集语音、视频及无线通讯技术的远程病虫害诊治系统。系统基于WEB运行,可以提供不间断服务。系统的应用可以提高农林重大病虫害的诊治决策水平及病虫害的调控水平和效果。  相似文献   

17.
便携式遥控自动立木整枝机控制系统电源的使用效率是整个系统的一个重要指标及可靠工作的前提.该文在分析控制逻辑的基础上,从节能的观点出发,合理地研制了自动立木整枝机发射与接收系统电源控制电路.电源供电能力测试的结果证明:该电源控制电路可以有效地提高整个系统电源的效率,能够很好地满足自动立木整枝机的工作需要.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好地理解农业信息的内涵,本文从农业信息关键技术的角度出发,深入剖析遥感技术、卫星定位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农业专家系统、农业自动化技术、互联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关键技术在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中的支撑作用,结合精确农业实施模式,阐述了关键技术的集成应用状况。  相似文献   

19.
● A systematical technology diffusion mode that can simultaneously achieve smallholders’ technology adoption to different scales was discovered. ● Collaborative, tree-shaped and jump-start modes are the main forms to promote technology diffusion. ● The combination of three modes above facilitates technology diffusion to different scales. ● The STB-based technology diffusion empowered smallholders through technology adoption. ● Trust is the key to promoting technology dependence and adoption among smallholders. Understanding the impact of agricultural socialized services on smallholder adoption of green production technologies and their mechanisms of action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sustainability of farming systems. Currently, there were numerous related studies, but it is still unclear how to gradually achieve the diffusion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on pilot sites to a regional level.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pathways and mechanisms of green production technologies diffusion by comparing international typical service organizations or modes such as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service centers (ATESC), farmer field schools (FFS), participatory technology innovation (PTI) and integrated colearning approach (ICLA), while taking Wangzhu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ackyard (WZ STB) in Quzhou, Hebei Province, China as an example. This research had three key outcomes. (1) The combination of collaborative, tree-shaped and jump-start diffusion modes promotes the diffusion of participatory technology innovation to different scales, such as farmers, villages and counties. (2) The three diffusion modes combine and expand the advantages of existing international modes. The collaborative diffusion mode not only provides full scope for the advantages of PTI, but also provides smallholders with service supply for the whole production period. The tree-shaped diffusion mode combines the advantages of FFS from point technology innovation to village diffusion, while achieving a full range of technical service support. The jump-start diffusion mode cannot only achieve large-scale technology diffusion like ATESC and ICLA, but also empower smallholders through adaptive technology innovation. (3) Trust is the key to promoting smallholder reliance on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vided by STB and to promote their adoption of green production technologies. Accordingly, the following policy recommendations were proposed: strengthen the combination of top-down and bottom-up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diffusion models, establish an effective service communication platform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 and strengthen the linkage mechanism between socialized services providers and smallholders, which will provide a realistic basis for the national policy of targeted socialized services provision and promote smallholder adoption of green production technologies.  相似文献   

20.
利用以单片机为核心的远程数据采集系统为研究对象,介绍系统的工作原理,并对该系统的失效模式进行了分析,应用故障树分析法建立系统的仿真模型,并利用Monte Carlo方法进行可靠性仿真,得到系统的可靠度、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基本部件模式重要度等可靠性指标;利用仿真结果,对系统的失效情况进行分析,得到的研究结论为提高远程数据采集系统的可靠性、维修性和维修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