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乳铁蛋白(LF)是一种由外分泌腺和中性粒细胞分泌的多功能阳离子糖蛋白,广泛存在于大部分生物体液中,具有调节机体的铁代谢、增强机体的抗菌抗病毒能力、调节机体免疫力等多种功能。乳铁蛋白主要通过3种方式发挥其生物学功能:1)与铁紧密结合发挥营养免疫功能;2)与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外壁的脂多糖(LPS)结合进而使细菌溶解发挥杀菌作用;3)作用于免疫因子和各种免疫细胞以发挥其免疫调节作用。为了进一步挖掘乳铁蛋白的功能、促进其产品开发及其在食品与饲料工业中的应用,本文对乳铁蛋白的生物学功能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磷壁酸是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的重要组分,在致病菌诱发炎症和益生菌免疫调控过程中担当重要作用,并保持了细菌的多种生理功能,现已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本文对致病菌磷壁酸的免疫刺激作用、益生菌磷壁酸的免疫调控作用、敲除磷壁酸基因对细菌的影响、磷壁酸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进行综述,旨在为磷壁酸的研究与应用提供新线索。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青霉素问世至今已经成为应用很广泛的抗生素之一,其属于内酰胺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作用很强,对革兰氏阴性菌作用较弱,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使细菌细胞壁破损而失去屏障保护作用,引起菌体膨胀变形,最后破裂,溶解死亡.简单的了解青霉素的抗菌谱和作用机理后,阐述一下本人在实际禽病临床运用中的一些心得.  相似文献   

4.
<正>众所周知,青霉素问世至今已经成为应用很广泛的抗生素之一,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作用很强,对革兰氏阴性菌作用较弱,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使细菌细胞壁破损而失去屏障保护作用,引起菌体膨胀变形最后破裂,溶解死亡。  相似文献   

5.
<正>青霉素是应用很广泛的抗生素之一,其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作用很强,对革兰氏阴性菌作用较弱,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使细菌  相似文献   

6.
<正>众所周知,青霉素问世至今已经成为应用很广泛的抗生素之一,其属于内酰胺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作用很强,对革兰氏阴性菌作用较弱,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使细菌细胞  相似文献   

7.
<正> 细菌的细胞壁,在结构上来看,是坚硬而富有弹性的外膜,它赋予细菌一定的形状;从机能上来讲,它是适应复杂多变的外界环境的保护结构。细菌细胞壁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也解决了医学实践中的许多问题,如溶菌酶、噬菌体和作用于细菌细胞壁抗菌素的作用点的阐明,细菌细胞壁的免疫佐剂和抗肿瘤活性的研究也很活跃。此外,细菌学中广为应用的革兰氏染色的机制也与细菌细胞壁的结构有密切关系。本文拟综述细菌细胞壁的化学结构与革兰氏染色的机制。  相似文献   

8.
败血症和由此引起起的休克 ,虽然运用有效的抗生素、血管活性药物和先进的监测技术、精细的护理 ,发病死亡率一直维持在6 0 %~ 80 %。一般败血休克都是由于感染了革兰氏阴性细菌而由细菌外层释放内毒素引起致病的。1 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结构和功能革兰氏阳性菌胞壁网是由 4 0  相似文献   

9.
磷壁酸是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在细菌自我保护、离子平衡、细胞分裂及其与宿主细胞互作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生理作用。本文综述了磷壁酸在革兰氏阳性菌黏附、定植及免疫调节过程中的作用,阐述了磷壁酸识别的细胞膜受体蛋白,旨在为深入解析细菌在肠黏膜细胞膜上的黏附定植机制提供新线索。  相似文献   

10.
革兰氏阴性菌外膜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外膜蛋白对细菌本身和宿主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革兰氏阴性菌外膜蛋白的组成、结构、功能及遗传调控,外膜蛋白可作为大肠杆菌的克隆标志,在细菌的致病机理及免疫机理中都有重要作用,研制开发外膜蛋白疫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必将为细菌性疾病的防治提供有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食品级细菌产生的胞外多糖成为研究热点,细菌胞外多糖不仅对产生菌自身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效应,而且具有优良的生物活性或加工性能。本文论述了细菌胞外多糖在生物膜形成过程中的部分作用以及它们在乳制品中的应用,并对相关领域的后续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芦珂 《四川畜牧兽医》2011,38(11):24-26
本研究利用不同配方的培养基选择性分离、纯化不同生长营养需求的菌种,然后对所分离菌株作形态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再用牛津杯法进行乳酸杆菌全菌液与上清液对大肠杆菌拮抗作用的对比试验。结果分别从鸡粪、牛粪、猪粪中分离、纯化出发酵乳杆菌、发状乳杆菌、木糖乳杆菌;乳酸杆菌培养上清液的拮抗作用大于全菌液;鸡源发酵乳杆菌对猪源大肠杆菌有较好的生物拮抗作用;猪源木糖乳杆菌及牛源发状乳杆菌对猪源大肠杆菌无生物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3.
许多研究表明 ,细菌同其他生物一样 ,其死亡并不是单纯的由于生物学的衰竭而导致的被动过程 ,而是通过有序的可控制的方式激活细胞内的凋亡程序从而导致细胞的死亡。本文以大肠杆菌为例 ,综述了大肠杆菌凋亡的部分机制以及抗生素与凋亡的关系。重点介绍大肠杆菌 maz EF系统控制的细菌凋亡机理 ,以及氯霉素、壮观霉素、利福平等常见抗生素对凋亡的影响 ,并从分子细胞学水平解释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4.
Polysaccharide is the major component of bacterial cell that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bacteria and their hosts. It aids the identification of bacteria, imparting virulence to the bacteria and adjusting host's immune response as well. Advance genomics research has deciphered several different bacterial polysaccharides sharing a common biosynthesis mechanism. The study of polysaccharides is mainly based on sequence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of genome in combination with metabolite analyses that still requires a detailed study. Researchers are now further focusing on their biosynthetic pathways to unveil 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diversity of these bacterial polysaccharides along with the host-pathogen interaction. It will open new doors for vaccine development and other therapeutic methods against pathogenic bacteria, and also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to control disease and cure at molecular level. This review states the mechanisms and relevant problems of biosynthesis and in vitro biosynthesis of peptidoglycan,O-antigen and capsular polysaccharides,and summarizes the application of bacteria polysaccharides in the aspects of searching for candidate antigens and controlling the targets of pathogenic bacteria and exploring genetic evolution of bacteria and biological synthesis.  相似文献   

15.
多糖是细菌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细菌与宿主的相互作用中起到重要作用,在参与细菌与宿主的识别,帮助细菌产生毒力,调节宿主免疫反应等生物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基因组学的发展,人们发现尽管细菌多糖的种类很多,但它们的合成机制具有相似性。多糖生物合成的研究主要基于基因组的序列分析预测,结合代谢产物研究的基因分析,不够详尽。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关注细菌多糖的合成机制,这种机制的研究将为进一步阐明细菌多糖多样性的形成机制及与宿主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奠定基础,为开发针对相应病原菌的新型疫苗和治疗方法,及进一步实现分子水平的相关疾病防控和资源开发提供技术支持。作者以肽聚糖、O-抗原和夹膜多糖为代表,阐述了其生物合成及体外生物合成机制的研究进展和相关问题,并总结了细菌多糖合成途径的研究在寻找候选抗原和控制病原细菌靶位以及研究细菌遗传进化和生物合成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病原菌对宿主细胞的黏附是引发感染的第一步.分泌到革兰氏阴性菌表面的自转运黏附素调节着细菌对宿主细胞的黏附,是重要的毒力因子.本文综述了自转运黏附素的结构和功能特征.并且评价了自转运黏附素用于疫苗的潜力,有望为研制防御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疫苗提供新的设计靶位.  相似文献   

17.
乳铁蛋白在猪病防治及饲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乳铁蛋白的分子结构及其生物学功能,从促进铁的吸收、调节免疫、抗菌、抗病毒、抗氧化等生理功能方面说明其在仔猪疾病防治及饲料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几株桑天牛成虫肠道优势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桑天牛成虫肠道微生态环境,探索破坏桑天牛营养利用等功能的生物防治新途径,对健康桑天牛成虫肠道的优势细菌进行分离鉴定。选择平皿上出现3个以上的菌落作为肠道优势细菌进行分离纯化,共获得6个菌株。6个菌株均呈杆状,革兰染色和氧化酶反应均呈阴性,在25~35℃、pH 5.5~9.5的环境中生长良好,但各菌株的菌落形态及多种生化性状有差异。通过菌体形态观察、染色反应、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及16S rDNA碱基序列测定与同源性分析,鉴定1、2、3号菌株分别为产酸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oxytoca)、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4、5、6号菌株分别属于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沙雷氏菌属(Serratia)、肠杆菌属(Enterobacter)。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对土壤生物结皮的响应,本试验通过对有生物结皮和无生物结皮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分析黑土滩人工草地有生物结皮和无生物结皮土壤微生物细菌群落多样性。结果显示,无论是否有土壤生物结皮,土壤微生物细菌群落门水平的优势群落相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群落都表现出在有生物结皮土壤中的百分含量大于五生物结皮土壤。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微生物含量在无生物结皮土壤中高于有生物结皮土壤。PCA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采样地点有土壤生物结皮与无土壤生物结皮群落之间微生物细菌群落遗传距离较近,而不同采样点之间的微生物细菌群落遗传距离相对较远。本研究认为土壤生物结皮的形成与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说明土壤生物结皮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对出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拉稀、脚软和共济失调症状,其后死亡,的鸭病例,进行常规诊断、动物试验,结果分离到一株细菌,命名为GDYJS-1.分离株通过生长特性、凝集试验、染色特性及VITEK-32微生物鉴定系统生化试验鉴定为沙门氏菌;16S rRNA基因序列的测定与分析,鉴定为鼠伤寒沙门氏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