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0 毫秒
1.
[目的]探索酶解蛋白液喷雾干燥工艺的控制条件。[方法]采用离心式喷雾干燥法干燥酶解蛋白液,通过分析进风温度、雾化器转速、排风温度、收集器内温度得出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进风温度对挂壁物性的影响表明,较佳进风温度为150~170℃。进风温度对料液流加速率的影响表明,进风温度提高1℃,料液流加速率提高1.5%~2.5%;最佳进风温度为160~170℃。排风温度对粘壁的影响表明,最佳排风温度为80~85℃。雾化器转速对生产的影响表明,较佳雾化器转速为15000~18000r/min。酶解蛋白液干燥的较佳工艺条件为:进风温度为160~170℃,排风温度80~85℃,收集器内温度为50℃,雾化器转速为15000r/min。[结论]该研究为喷雾干燥工艺在酶解蛋白液干燥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研究旨在改善山药粉的喷雾干燥效果,明确助干剂辅助喷雾干燥法制备山药粉的最佳生产工艺条件。[方法]以新鲜山药为研究对象,采用麦芽糊精、β-环糊精和阿拉伯胶复合助干剂辅助喷雾干燥的方法制备山药粉,并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确定了最佳的生产工艺条件。考察了喷雾干燥条件对山药出粉率的影响,并对山药粉的水分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进风温度(140、150、160、170、180和190℃)、料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14%、16%、18%、20%和22%)和热空气流量(0.40、0.45、0.50、0.55和0.60 m~3·min~(-1))对山药出粉率和水分含量均会产生显著影响,对出粉率的影响顺序为:进风温度>料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热空气流量,对水分含量的影响顺序为:进风温度>热空气流量>料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当进风温度为180℃,料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6%,热空气流量为0.50 m~3·min~(-1),料液进口温度为60℃时,山药出粉率达到38.69%,此时的水分含量为5.31%。[结论]采用助干剂辅助喷雾干燥的方法制备山药粉是可行的,研究结果为喷雾干燥制备山药粉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响应曲面法优化雪莲果果粉喷雾干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亚婷  罗仓学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429-17431,17458
[目的]对雪莲果果粉喷雾干燥工艺进行优化。[方法]选取料液固形物含量(A)、进料流量(B)、进风温度(C)3个影响雪莲果果粉喷雾干燥感官品质的主要因素进行3因素3水平响应面试验设计;建立雪莲果果粉喷雾干燥感官评定标准;通过DesignExpert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进而预测出最优的雪莲果果粉啧雾干燥工艺,对回归模型的精度及优化工艺的可行性进行验证,并对雪莲果果粉的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进行检测。[结果]利用DesignExpert软件进行二次多元回归拟合,得到雪莲果果粉喷雾干燥产品感官评分预测值(Y)对编码自变量A、B和C的二次多项回归方程为:Y=85.40+2.75A-1.13B-3.13C-0.75AB-1.75AC-8.50BC-4.20A^2-4.45B^2-10.95C^2。利用DesignExpert得到优化的喷雾干燥工艺为:料液固形物含量37.27%,进料流量18.93ml/min,进风温度156.14℃。3次重复试验的最大相对误差为3.34%,证明应用响应曲面法得到的回归模型的精度较高,优化的雪莲果果粉喷雾干燥工艺是可行的.[结论]该研究为雪莲果的深加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全蛋粉喷雾干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全蛋粉喷雾干燥工艺条件.[方法]以润湿性、分散性、溶解性为指标,考察喷雾干燥过程中喷雾流量、进风温度、出风温度对全蛋粉产品冲调性能的影响,结合正交试验与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筛选出全蛋粉喷雾干燥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喷雾流量对全蛋粉润湿性和分散性有显著影响,进风温度和出风温度对全蛋粉溶解性有显著影响,全蛋粉最佳喷雾干燥工艺条件为:喷雾流量25ml/min、进风温度180℃、出风温度60℃.[结论]研究结果进一步明确了各工艺条件对全蛋粉冲调性能中关键指标的影响,并可为具有良好冲调性全蛋粉的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超滤浓缩果胶的喷雾干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超滤浓缩果胶液为试材,采用小型离心式喷雾干燥设备进行果胶的喷雾干燥试验。结果表明,喷雾干燥中进风温度,进料速度及浓度,对果胶品质均有显著影响。依次为进风温度〉进料浓度〉进料速度。  相似文献   

6.
《吉林农业科学》2014,(3):63-66
对番茄茎叶提取物的喷雾干燥工艺进行探讨,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喷雾干燥工艺,确定最佳的喷雾干燥条件为进料流量300 mL/h、总固形物含量15%、麦芽糊精添加比例为1.5∶1、进风温度140℃,其中对喷雾干燥效果影响最大的是进料流量。在上述条件下所得产品抑菌活性损失率为12.3%、出粉率为54.7%。  相似文献   

7.
饲用蛋白酶发酵液气流式喷雾干燥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气流式喷雾干燥法制备饲料添加剂中性蛋白酶的最佳条件。[方法]通过对雾化空气压力、进风温度和收集器温度等影响添加剂制备效果的因素进行试验分析,寻找蛋白酶液喷雾干燥工艺的最佳参数。[结果]当雾化空气压力在6kgf/cm^2时,能满足气流式喷雾干燥要求。当固形物含量在5%~10%的料液以20L/h的速度流加时,结合工作效率,进风温度选择在95℃处较佳。收集器内温度为50℃时,酶基本不失活,50℃也是喷雾干燥设备的最佳控制温度。用该控制条件调试,能使25kg/h的喷雾干燥设备的效能达到18—20kg/h,蛋白酶干粉活性能达到喷雾前固形物活性的95%。[结论]该研究为饲料酶添加剂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溶菌酶诱导蜡样芽孢杆菌L型的技术条件。[方法]利用溶菌酶诱导蜡样芽孢杆菌L型,观察其形成、形态、生长及其对渗透压的敏感性等特性。[结果]在培养基中加入2 mg/ml的溶菌酶能够较好地诱导蜡样芽孢杆菌L型的产生,通过连续的培养获得了稳定的L型蜡样芽孢杆菌。L型蜡样芽孢杆菌呈球状,革兰氏染色阴性,对渗透压敏感。[结论]确定了蜡样芽孢杆菌溶菌酶法诱导L型的最佳浓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验证国标平板计数法、最大或然数(most probable numbe, MPN)计数法检测食品中蜡样芽孢杆菌的适用性。[方法]参照GB 4789.14—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蜡样芽孢杆菌检验》中平板计数法、MPN计数法检测样品中蜡样芽孢杆菌浓度,对比不同方法的检测结果。同时以蜡样芽孢杆菌为阳性对照,蕈状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为阴性对照,验证方法的特异性。[结果]该方法具有特异性,能够准确检出蜡样芽孢杆菌的计数,方法精密度和重复性好,回收率在84%~100%。[结论]2种方法均具有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均能达到标准方法要求的技术指标水平,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0.
采用切片、热烫、打浆、过滤和均质处理制备宣木瓜原浆,以果粉物性和感官评价为指标,调节助干剂添加量、进料流量、进风温度和入料温度进行喷雾干燥工艺优化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宣木瓜前处理最优条件为:100℃热烫60 s,加水1:1打浆,60目过滤,胶体磨处理3 min,45 MPa压力下均质;喷雾干燥工艺优化参数为:添加0.15%三氯蔗糖和30%麦芽糊精,进料速度20 m L·min~(-1),进风温度170℃,入料温度为40℃。在此条件下喷雾干燥效果最佳,其平均感官评分为86.67分,齐墩果酸含量为0.083%,水分含量为3.561%,以15g·袋-1包装,可制得速溶宣木瓜果粉。  相似文献   

11.
别怀周  王超  李瑞胜  张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483-14485
[目的]研究喷雾干燥制备戊糖乳杆菌LEPM818细菌素的最佳条件。[方法]以戊糖乳杆菌LEPM818所产细菌素为材料,分别对喷雾干燥制备细菌素过程中的辅料比、进口温度、蠕动泵值等因素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最佳的喷雾干燥条件为辅料比10%,进口温度170℃,出口温度130℃,风机值80 m3/min,蠕动泵值1 200 ml/h。在此基础上进行喷雾干燥,产品得率为96.27%,总活力可达5.78×103AU。[结论]该研究为喷雾干燥制备细菌素的进一步应用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操作简便、生产经济的红景天苷的提取方法。[方法]以大花红景天的根为原料,以蒸馏水为溶媒,采用水浴回流浸提的方法提取红景天苷,研究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浸提次数和样品粒径5个因素对提取红景天中红景天苷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对红景天苷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红景天苷提取率为响应值做响应面和等高线,分析各个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结果]得出水浴回流浸提法提取红景天苷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60.3℃,提取时间101 min,料液比1∶21 g/ml,提取1次,在此条件下红景天苷提取率为4.21%。[结论]研究为热回流提取红景天中红景天苷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江丹  杨玲  陈盛杰  朱明军  梁世中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2):15987-15988
[目的]优化红曲黄色素浓缩液的喷雾干燥工艺。[方法]利用喷雾干燥机进行单因素干燥试验,进而筛选出适宜的助干剂及其添加量和热风量、进口温度、进料流量的适宜范围。[结果]单因素试验表明,最佳助干剂为麦芽糊精,其适宜添加量为10%;当热风量为1.00、1.10和1.20m3/min时,产率分别为20.50%、24.82%和18.64%;当进口温度为90、100、110和120oC时,产率分别为21.34%、26.62%、24.50%和20.08%;当进料流量为0.02、0.04和0.06cm3/min时,产率分别为22.58%、24.68%和18.26%。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红曲黄色素喷雾干燥工艺的最佳条件是:添加10%麦芽糊精,进口温度为100℃,热风量为1.10m3/min,进料流量为0.04cm3/min。【结论]该试验为喷雾干燥工艺在红曲黄色素干燥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回流法提取山楂叶悬钩子叶片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采用加热回流法提取山楂叶悬钩子叶片中黄酮类化合物,筛选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乙醇作为提取剂,研究了在不同乙醇浓度、料液比、回流温度和回流时间等单因素影响下的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得率,并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筛选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影响黄酮类化合物得率的单因素顺序为料液比〉乙醇浓度〉回流温度〉回流时间。加热回流法提取山楂叶悬钩子叶片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料液比1∶20(g/ml)、回流温度85℃,回流时间1.5 h,在此条件下黄酮类化合物的得率为9.51%。[结论]加热回流法提取山楂叶悬钩子叶片中黄酮类化合物得率较高,是一种简单可行的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5.
水法提取普洱茶茶多糖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婷  谭胜兵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382-7384
[目的]筛选热水浸提法提取普洱茶中水溶性茶多糖的最佳条件。[方法]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普洱茶中的水溶性茶多糖,根据浸提时间、浸提温度、料液比、提取次数对多糖得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普洱茶水溶性多糖浸提工艺优选因素组合。[结果]影响普洱茶茶多糖得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浸提时间提取次数浸提温度料液比;最佳浸提条件为固液比1∶20 g/ml、温度90℃、时间1.5 h、浸提2次;在最佳浸提工艺条件下进行浸提试验,得到的最佳提取率是54.5%。[结论]为普洱茶中茶多糖的提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响应面法优化茅苍术多糖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徐秀泉  于荣敏  刘柯  罗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082-12085
[目的]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茅苍术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根据中心组合设计原理,以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三个因素为自变量,多糖的提取得率为响应值,设计了3因素3水平响应面分析试验,来确定茅苍术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茅苍术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7℃,料液比1∶22,提取时间3.1 h。在此最佳条件下,茅苍术多糖的提取率为2.12%。[结论]该研究对大规模提取茅苍术多糖有一定理论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化亚临界水提取平菇多糖的工艺。[方法]采用亚临界水技术提取平菇多糖,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等影响平菇多糖得率的因素,确定亚临界水提取平菇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结果]亚临界水提取平菇多糖的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为: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且提取温度对平菇多糖得率的影响差异极显著。最佳工艺为提取温度150℃,料液比1∶20 g/ml,5 MPa提取7 min,该条件下平菇多糖得率为13.65%。[结论]研究可为平菇多糖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鸡肉蛋白抗氧化肽(APCP)在喷雾干燥条件下保持其活性的高效干燥工艺并明确其活性保持水平及理化特性。[方法]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APCP喷雾干燥的最佳工艺条件,工艺优化过程中活性保持水平以清除O_2·~-能力为衡量指标,最优工艺条件下活性保持水平以干燥样品清除O_2·~-能力与冷冻干燥样品清除O_2·~-能力比值为衡量指标,其中清除O_2·~-能力测定采用A052抗超氧阴离子试剂盒法;以冷冻干燥样品为参照物,通过堆积密度、溶解性、吸湿性、感官色泽、清除O_2·~-能力等指标考察喷雾干燥样品理化特性。[结果]建立APCP最佳喷雾干燥条件为进口温度165℃,出口温度104℃,进料流速4.6 m L/min,在此条件下APCP清除O_2·~-能力得到了很好地保持,保持率(90.67±5.53)%,水分含量(6.35±0.43)%;喷雾干燥样品的堆积密度变大、溶解时间延长、吸湿率降低、色泽稍微变白、清除O_2·~-能力下降。[结论]在较高进口温度(165℃)、较低出口温度(104℃)及适当进料流速(4.6 m L/min)条件下APCP活性保持率可达(90.67±5.53)%,且所得APCP干燥效果良好,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青稞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青稞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对青稞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用正交试验确定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青稞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0,提取时间2 h,提取温度35℃,乙醇体积分数为50%。[结论]该研究可为青稞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一株地衣芽孢杆菌的性质研究及发酵培养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阳  谭明  潘宝平  宋诙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348-1351
[目的]研究实验室自分离的地衣芽孢杆菌KL6作为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可行性,并对其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培养条件,为工业化发酵提供依据。[方法]运用表型试验对其进行生理生化评价及产酶评价;运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对其培养基进行改进,并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地衣芽孢杆菌KL6的D-葡萄糖产酸试验、硝酸盐还原试验、淀粉水解试验等均呈阳性;4种因素对活菌数影响的显著性次序为:MnSO4>NaCl>酵母粉>蛋白胨,对芽孢数影响的显著性次序为:MnSO4>蛋白胨>酵罐放大培养,最佳放罐时间应在14~16 h,获得的菌体数量约101.63×109个/ml,芽孢率为97.11%。[结论]体外评价试验表明,地衣芽孢杆菌KL6具有作为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潜力;发酵培养基及条件优化试验表明,地衣芽孢杆菌KL6能够适于高密度液体发酵。该试验为以KL6为基础的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开发和大规模发酵培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