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经85 d 的育肥试验结果表明,在育肥期间利延F1 牛的体高、体长、胸宽、胸深、胸围和髋宽等体尺的增长值均高于延边黄牛,其中利延F1 牛髋宽的增长值显著高于延边黄牛(p < 0 .01) .育肥期间延边黄牛与利延F1 牛的日增重分别为0 .89 kg 和1 .06 kg,利延F1 牛比延边黄牛高19 .1 % ,差异显著(p< 0 .05) ;消化试验结果表明,延边黄牛与利延F1 牛对日粮中的粗蛋白、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 > 0 .05) ;屠宰试验结果表明,延边黄牛与利延F1 牛的屠宰率分别是51 .6 % 和54.4 % ,净肉率分别是39 .2 % 和43 .9 % ,肉骨比分别是3 .15 和4 .18 ,眼肌面积分别是72 .6 cm2 和88 .6 cm2 .经检验,差异均极显著(p < 0 .01) ;对牛肉的一般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延边黄牛与利延F1 牛之间差异不显著(p> 0 .05) .  相似文献   

2.
延边黄牛及利延杂交牛的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制片技术,对延边黄牛及其利延杂交牛染色体核型和C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牛二倍体染色体2n=60,公牛核型为2n=60,xy;母牛为2n=60,xx,其中29对常染色体均为端着丝粒染色体,X性染色体为较大的亚中着丝粒染色体,Y性染色体为较小的中着丝粒染色体.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延边黄牛和韩延F1牛体重和体尺的对比,分析其生长发育规律,结果表明,韩延F1牛各月龄体重均高于延边黄牛;延边黄牛公、母牛体长的生长发育速度在8月龄左右快于体高,而韩延F1公、母牛的体长的生长发育在4月龄左右就已经快于体高;韩延F1公牛坐骨宽的发育也早于延边黄牛公牛,按性别来说,6月龄前母牛的后躯宽度(腰角宽、坐骨宽)生长强度较公牛大,6~18月龄公牛逐渐超过母牛.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湛江市雷琼黄牛杂交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旨在促进雷琼黄牛杂交改良技术的应用,提高肉牛生产效益与经济效益。【方法】选取西雷杂F1代(西门塔尔♂×雷琼黄牛♀)、利雷杂F1代(利木赞♂×雷琼黄牛♀)、安雷杂F1代(安格斯♂×雷琼黄牛♀)和雷琼黄牛作为研究对象。在相同饲养条件下,选取初生、3月龄、6月龄和24月龄的杂交牛F1代及雷琼黄牛共390头,测定其体质量与体尺指标;屠宰24月龄的杂交牛F1代与雷琼黄牛各3头,选取其背最长肌进行肉品质分析。【结果】利木赞牛对雷琼黄牛杂交改良作用明显,尤其在初生体质量、24月龄体质量以及体尺发育方面效果显著,其中24月龄体质量提高了37.64%。利雷杂F1代肉质嫩度优于其余3组,而西雷杂F1代肉质嫩度最差。西雷杂F1代的眼肌面积大于雷琼黄牛,利雷杂F1代的眼肌面积大于其余3组,3组杂交牛F1代均可改善雷琼黄牛肉色偏白的情况。利雷杂、安雷杂、雷琼黄牛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显著,而西雷杂F1代必需氨基酸含量极显著低于雷琼黄牛。【结论】利木赞牛在改善雷琼黄牛体型、生长速度及肉品质上综合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5.
延边黄牛是我国地方优良甫种之一。有关资料认为,约在100余年前,朝鲜牛就不断输入到延边地区,并在当地自然,经济条件下,和当地牛、蒙古牛以及从俄国沿海州输入的乳用型牛之间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互相杂交,逐渐形成现在的延边黄牛。测定延边黄牛各系统的生理生化正常值,是研究本品种特性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开展延边黄牛进一步的育种工作和疾病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迄今为止,延边黄牛的这些指标还没有任何资料。  相似文献   

6.
《新农业》2018,(21)
正1肉牛品种我国本土主要的肉牛品种包括:延边黄牛、鲁西黄牛、南阳黄牛、晋南牛、秦川牛;因其役用的历史缘故,本土肉牛生长速度缓慢,平均日增重在1公斤以下,由于生长期长导致肉质差。目前,大型牧场极少育肥本土品种,基本上都是与其他优良品种进行杂交的牛,但是,杂交的代数无法准确跟踪。散户的养殖以本土品种为主,含有极少量的杂交血统。国际上的肉牛品种众多,在中国常见的包括安格斯、西门  相似文献   

7.
何光中  孙鹃  刘镜  杨红文  罗启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699-11701
[目的]探讨弗莱维赫牛改良贵州本地黄牛的效果。[方法]以弗莱维赫牛为父本,分别与本地黄牛(♀)、西本杂(西门塔尔牛×本地黄牛,♀)杂交,测定其杂交后代的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及泌乳性能,并与贵州本地黄牛进行比较。[结果]F1弗莱维赫牛(♂)×西门塔尔牛(♂)×本地黄牛(♀)杂交后代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泌乳性能最优,F1弗莱维赫牛(♂)×本地黄牛(♀)杂交后代次之,本地黄牛最差。[结论]以弗莱维赫为父本杂交改良本地黄牛及生产三元杂交牛(弗×西×本),其后代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能显著提高肉牛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大别山黄牛的生产性能,在湖北省麻城市利用澳洲矮牛冻精改良大别山黄牛。结果表明:澳洲矮牛(♂)×大别山黄牛(♀)的F1代生长发育快,从初生到8月龄、12月龄、24月龄时体重和体尺均明显优于大别山黄牛;24月龄时抽样屠宰,F1代的屠宰率和净肉率均明显高于大别山黄牛。杂交改良效果显著,适合在大别山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农户家庭饲养条件下的思南黄牛及其杂交F1代牛的初生、6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的体尺、体重测定,并对饲养杂交牛的经济效益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西×思F1、安×思F1、利×思F1代牛的主要体尺指标、初生重以及各年龄阶段体重比思南黄牛均有极显著提高(P〈0.01);而3种杂交牛之间体尺、体重差异不明显(P〉0.05);农户饲养1头杂交牛的经济收入比饲养1头思南黄牛增加37%~90%。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利用肉牛父本西门塔尔牛、夏洛莱牛、德国黄牛与利杂F1母牛,通过人工授精技术进行杂交改良的杂交二代生产性能测定,比较3个肉牛杂交组合改良效果.结果显示,3种牛对利杂F1母牛改良效果明显,尤其以西门塔尔牛和夏洛莱牛为父本的杂交组合在3、6、12月龄的体重、体高、胸围等指标表现优秀,在今后生产过程中可作为较优杂交组合进...  相似文献   

11.
近日,记者在吉林省延边州采访时发现.在村头小巷.在山坡草地,到处都可以看到延边黄牛的身影。该州畜牧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延边州是延边黄牛的主产区.农村均以养牛为家庭主要收入。目前,延边黄牛存栏85万头.产肉3400万公斤。延边农民真正实现了人均一头牛.农村到处呈现出农民牵着黄牛奔小康的可喜局面。  相似文献   

12.
用43种国际标准抗血清检查了41头延边黄牛的A、B、C、F、L、S、Z,7个血型系——43种抗原,计算了其基因频率。根据七个基因位点的不同血型抗原的频率,估测了延边黄牛同朝鲜黄牛、日本褐牛、日本黑牛、印度尼西亚两个品种牛(BaliCattle、Madura Cattle)之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043、0.089、0.151、0.384和0.414。由不同品种牛之间的遗传距离绘出品种聚类图,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延边黄牛、朝鲜黄牛和日本褐牛相互间的遗传距离很小,有密切的类缘关系,而三者与日本黑牛都有较大的遗传距离,但它们都属于同一个系的牛;印度尼西亚Madura和Bali之间遗传距离很小,有密切的类缘关系,而与前者都有相当大的遗传距离,单独成为另一个系的牛。结合史料记载,可以认为前者是属于欧州系(Bos taurus domisticus)牛,后者属于印度系牛(Bos zebu indicus)。  相似文献   

13.
根据蒙城本地黄牛、秦本F1代、西本F1代(秦:秦川牛;西:西门塔尔牛;本:蒙城本地黄牛)及豫北黄牛、本夏利F2代和本夏西F2代(本:豫北黄牛;夏:夏洛来牛;西:西门塔尔牛)的体尺体重资料,运用生物统计方法对黄牛活重进行了四元回归分析,并建立了黄牛活重估测的四元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4.
选用6个不同品种的公牛(三河牛、秦川牛、安格斯牛、短角牛、西门塔尔牛、夏洛来牛)与湘西黄牛实行经济杂交,随机抽取各杂交方式初生犊牛10头共60头组成试验组,抽取湘西黄牛初生犊牛10头组成对照组,对犊牛各阶段的体质量、日增体质量及体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组犊牛的体质量、日增体质量、体斜长、胸围均优于对照组(P<0.05);各生长阶段以6~12月龄增量最快,均超过1kg/d;试验组犊牛的体高、管围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国外品种夏洛来牛、西门塔尔牛是湘西黄牛经济杂交的优势父本,国内品种秦川牛是湘西黄牛经济杂交的优势父本,杂交F1代育肥牛12月龄后出栏为宜。  相似文献   

15.
延边黄牛幼牛正常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在国外,关于各品种牛的生长发育规律,研究已久。国内对我国良种黄牛包括延边黄牛的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还很不充分。幼牛生长发育是遗传基础与其所处的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掌握幼牛生长发育规律,不仅能够搞清延边黄牛的体态结构各性状的遗传性、变异性以及其性状发育所必需的条件,更重要的是,用以更有效地改进和控制延边黄牛的役肉兼用型的品质,而且对于当代取得最佳经济效果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丹麦红牛对当地黄牛的改良效果,选择1胎次以上当地能繁黄牛50头,随机分成甲乙两组,甲组用丹麦红牛冻精杂交,乙组本交,在同等饲喂条件下测定初生时体重、体长、体高、胸围、管围等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丹杂F1代牛初生指标均极显著地高于当地黄牛(P〈0.01)。表明丹麦红牛冻精杂交改良当地黄牛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5个微卫星座位在肉牛群体中的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5个微卫星座位ETH10、IDVGA46、IDVGA44、ETH225和BM2113,对5个肉牛群体进行了遗传变异检测,并计算了5个微卫星座位在5个肉牛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频率、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和平均杂合度。结果表明:微卫星座位ETH10、IDVGA46、IDVGA44、ETH225和BM2113在所选用的群体中等位基因数目及其片断长度范围分别是6(207~225 bp),6(205~249 bp),9(207~234 bp),5(141~149 bp),9(124~140 bp)。5个微卫星座在延边黄牛、利木赞、夏洛莱、利木赞延边黄牛杂种和夏洛莱延边黄牛杂种牛群体中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和平均杂合度分别是0.51/0.56,0.58,0.63,0.45/0.53,0.45/0.48,0.55/0.59。其中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和平均杂合度均最高的为利木赞(0.58,0.63),该品种具有高度多态性(NC>0.5);最低为利延杂交牛(0.45,0.48),该杂种牛具有中度多态性(0.25相似文献   

18.
正品种来源:延黄牛是以利木赞牛为父本、延边黄牛为母本,经杂交合成、横交固定和群体继代选育而成。该品种含延边黄牛基因为75%,含利木赞牛基因为25%。特征特性:(1)体型外貌:体质结实,骨骼坚实,体躯较长,颈肩结合良好,背腰平直,胸部宽深,后躯宽长而平,四肢端正,骨骼圆润,肌肉丰满,整体结构匀称,全身被毛黄色(或浅红色)长而密,皮厚而有弹力。公牛角短,额宽而平,角粗壮,多向  相似文献   

19.
关岭黄牛、思南黄牛、黎平黄牛、威宁黄牛、务川黑牛,贵州白水牛,都是贵州特有的家畜资源。保护贵州牛的品种可以保留贵州牛的种资源优势;并利用其优势与其他品种牛杂交,增强杂交牛在贵州的适应性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一、继续开展肉牛品种改良,加快肉牛良种的培育和扩繁我国黄牛品种达28个之多,是我国肉牛业的主要品种,其中秦川牛、晋南牛、南阳牛、鲁西牛和延边牛为我国5大著名黄牛品种,这些品种已逐渐由役用型向役肉兼用型和肉用型转变.研究表明,我国黄牛经适当育肥后屠宰,各项指标都已接近或达到专用肉牛的水平,具有良好的产肉性能,与国外肉牛品种相比,我国黄牛所产的牛肉还具有品质上乘、风味浓、细嫩多汁的特点.但由于我国黄牛的生长速度和饲料效率不十分理想,因此应引进国外优良肉牛品种与我国黄牛进行适度的杂交改良,以形成生长速度快、产肉性能好的商品杂交后代.同时还应积极培育我国自己的肉牛品种,并进一步扩大繁殖,为我国肉牛业的发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