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枯草芽孢杆菌MA139类细菌素抑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测定枯草芽孢杆菌MA139产生的类细菌素的抑菌活性。本试验采用管碟法对枯草芽孢杆菌MA139产生的类细菌素对多株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的抑菌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类细菌素不但对芽孢杆菌属的其他菌种有抗菌活性,对病原菌和霉菌也有拮抗作用;不同指示菌对类细菌素的敏感性不一样,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其最敏感。该类细菌素具有广谱抗菌作用,有作为畜禽饲料添加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传统乳制品中-产细菌素乳酸乳球菌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平板挖井扩散法对从内蒙古传统乳制品中分离鉴定的34株乳酸菌的细菌素产生特性进行研究。在排除有机酸和过氧化氢的干扰后发现,一株乳酸乳球菌CB20—2的发酵上清液对革兰氏阳性60乳酸菌和非乳酸菌显示出抑菌活性,但对革兰氏阴性菌无抑菌作用。其蛋白特性及广谱抑菌性表明乳酸乳球菌CB20—2产生的抗菌物质是一种细菌素。  相似文献   

3.
以产品开发为主旨,对牛类芽孢杆菌BD3526(CGMCC No.8333)发酵乳上清分别进行体外降糖效果验证、降糖乳制品的制备及其贮藏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牛类芽孢杆菌BD3526发酵乳上清的体外降糖活性强(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率约90%)且稳定;以该上清作为核心组分制备降糖乳清饮料、降糖乳清粉和降糖乳粉3 种降血糖乳制品,其体外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率分别为57%、48%和37%,且微生物指标均符合国标要求;在不同温度(8、25、60 ℃)下贮藏6 个月后,各组降糖乳制品的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基本不变,并且微生物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4.
试验研究东亚飞蝗成虫抗菌活性物质的萃取参数与抑菌效应。采用针刺蘸大肠杆菌菌悬液方法,以抗菌活性为指标,用杯碟法测定临床多重耐药菌的抑菌活性,确定最佳诱导时间,初步研究抗菌谱。结果表明,东亚飞蝗抗菌活性物质粗提液对革兰氏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或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水稻白叶枯病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抗菌谱为:金黄色葡萄球>水稻白叶枯病原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其中以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最明显。抗菌活性物质浓度为11.782mg/mL,蝗虫抗菌活性物质收率为8.623%。经纯化后的抗菌活性物质增强对革兰氏阳性菌或革兰氏阴性菌的抑制作用。采用针刺蘸大肠杆菌方式可成功诱导东亚飞蝗抗菌物质的表达,尤其以针刺蘸大肠杆菌诱导后饲养24h得到的抗菌活性物质抑菌活性最强。结果表明东亚飞蝗虫体内含有抗菌活性物质可被诱导表达,其抗菌作用机理有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试验对筛选得到的高效降解黄曲霉毒素B1、G1和M1的枯草芽孢杆菌(霉立解060菌)进行解毒活性、抗菌活性及抗逆性研究。将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分成上清液、菌悬液和胞内液组分,验证各组分对黄曲霉毒素的解毒效率。试验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后的上清液对AFB1、AFG1和AFM1的降解活性最高,确定发酵后的上清液中存在解毒活性组分;对解毒活性物质进行加热和蛋白酶K变性处理后,解毒活性显著降低,表明起解毒作用的活性物质是其分泌的一种胞外酶;试验进一步证明枯草芽孢杆菌具有显著抑制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抵抗胃酸、胆盐、高温等不利环境的特性,具有很强的抗菌性和抗逆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开发新型的抗生素替代品,试验分离鉴定了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BzAH-1,对其产生的抗菌代谢产物的抑菌机制、耐性、应用效果等方面进行研究。通过发酵生产获得了其抗菌代谢物,测定其抑菌圈的大小。通过抑菌试验研究了抗菌代谢物的抑菌效果、热稳定性、酸碱耐受性以及可能的抑菌机制。结果表明:该抗菌代谢物质热稳定性较好,70℃水浴24 h对其活性无任何影响;对pH 2~11范围内的缓冲液耐受性较高;作为代谢物制剂添加到饲料中,能够显著提高蛋鸡产蛋率,降低料蛋比和死亡率。贝莱斯芽孢杆菌BzAH-1的代谢抗菌物具良好的抗菌活性、耐高温和耐酸碱性,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多黏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BD3736具有代谢脱脂乳、合成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α-glucosidase inhibitors,AGIs)的能力。通过单因素试验,初步分析接种量、发酵温度、脱脂乳质量浓度及培养时间对AGIs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影响,并确定主要的影响因素;继而采用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对多黏类芽孢杆菌BD3736在发酵脱脂乳中合成AGIs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获得的最优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1.5℃、接种量3.5%、培养时间4 d。在此条件下,发酵液上清对α-葡萄糖苷酶的半数最大抑制质量浓度为30.5 mg/mL。  相似文献   

8.
为了筛选产多肽类抗菌物质的活性菌株,为生产猪用益生素及新型抗菌活性物质提供菌源,试验分别从猪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和直肠中分离肠道内生菌2 317株,利用临床分离的致病性大肠杆菌作为指示菌,通过点种法进行对峙培养,分析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复筛所得50株肠道内生菌株均对指示菌具有明显抑菌活性,筛选得率为2.2%。经过胰蛋白酶、蛋白酶K水解处理,将发酵上清液抑菌活性明显降低或丧失的结肠57号和盲肠2号菌确定为可产蛋白或多肽类抗生素的活性菌株。经16S rDNA的序列检测及比对,两菌株均属于枯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9.
一株桑树内生拮抗细菌的分离鉴定与抑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肠杆菌为指示菌,从野生型鲁桑(Morus multicaulis Perr.)桑树枝条韧皮部组织中分离得到具有抑菌活性的内生细菌ME1。形态与生理生化特性鉴定ME1菌株为有芽孢和鞭毛的革兰阳性菌,细胞呈杆状,大小为0.6~0.7μm×1.8~1.9μm;能够利用葡萄糖、蔗糖和乳糖等碳水化合物,所产淀粉酶活力可达4 182.60 U/g;耐盐性较高,可耐受100 g/L NaCl。进一步通过16S rDNA序列及其系统进化分析,初步鉴定ME1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抑菌试验表明ME1菌株的代谢产物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蕈状芽孢杆菌(Bacillus mycoides)和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的体外抑制率分别为59.92%、75.70%、51.60%、87.25%和69.81%,该菌株产生的抗菌活性物质具有潜在的医用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0.
研究类芽孢杆菌BD3526脱脂乳发酵上清对植物乳杆菌ST-Ⅲ在脱脂乳中的生长影响.结果表明:培养5~9 d的BD3526脱脂乳发酵上清液可显著促进植物乳杆菌ST-Ⅲ在脱脂乳中的生长和凝乳.与空白对照相比,添加含5~9 d发酵上清的脱脂乳培养24 h后,pH值从6.44降至4.70~5.08,16h发生凝乳,活菌数达到9.22~9.35 (lg (CFU/mL》).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探究地衣芽孢杆菌38(Bacillus licheniformis 38,B38)对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CP)的抑菌性能,以期为新型替抗产品的开发提供基础。采用抑菌圈法对48株芽孢杆菌经过两次筛选,获得一株对CP抑菌效果最好的芽孢杆菌,测定其最小抑菌效价、抑菌产物生成曲线、抑菌谱和代谢产物的稳定性,并通过硫酸铵沉淀法对抗菌物质进行粗提取。结果表明:B38对CP的抑菌圈直径最大可达31.14 mm,其发酵上清液的最小抑菌效价为64 AU/mL,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发挥抑菌作用;B38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在6~<12 h呈指数增长,在12~<24 h保持稳定;B38代谢产物经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蛋白酶K和过氧化氢酶处理后,抑菌活性均大于87.78%,对温度和pH具有良好的耐受性;B38代谢产物中的抑菌物质可以被80%硫酸铵完全沉淀,通过该方法获得的抗菌粗品的MIC为6.25 mg/mL。试验通过抑菌圈法筛选得到了一株对CP具有优良抑菌性能的菌株B38,其发酵产物对蛋白酶、温度和pH具有优良的耐受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的特性及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试验旨在对一株牛瘤胃源解淀粉芽孢杆菌的生长曲线、耐酸性和耐胆酸盐性等特性进行分析,同时对该菌发酵产物的抑菌活性和抑菌活性稳定性进行测定。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该菌生长曲线,活菌计数法测定耐酸性和耐胆酸盐性等特性,牛津杯法测定抑菌活性和抑菌活性稳定性。结果显示,该菌生长4h时进入对数生长期,20h后生长趋于稳定,进入生长稳定期;同时该菌表现出较好的耐酸性,在pH 3.0~7.0时存活率为23.8%~90.6%;有较好的耐胆酸盐性,在0.1%~0.4%的胆酸盐中存活率为64.2%~83.6%。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藤黄八叠球菌(Sarcina lutea)和产气杆菌(Aerogenes)等细菌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黑根霉(Rhizopus nigricans)等霉菌作指示菌进行抑菌试验发现,该菌的发酵产物具有抑菌活性,同时其抑菌活性物质的耐热性和耐酸性较好。本试验通过对该解淀粉芽孢杆菌的特性进行研究发现,该菌具有耐酸、耐胆酸盐等特性;其抑菌活性及抑菌稳定性较好,具有耐酸碱及耐高温特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分离具有产酸能力的芽孢杆菌,使用菌种分离培养基从牛粪中分离得到一株具有产酸能力的芽孢菌,命名为GF1。根据该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和16S rDNA序列测定分析, 初步鉴定该菌为蜡样芽孢杆菌。对GF1发酵液中的代谢产物进行液相色谱分析,发现GF1可代谢产生乳酸、乙酸等有机酸。对GF1进行液体发酵,通过在沸水中加热10 min灭活菌体,检测GF1最终芽孢率可达到90%以上,对GF1进行耐热、耐酸和耐胆盐处理,发现GF1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和较强的耐酸耐胆盐特性,以小鼠做安全性试验,结果成活率为100 %,表明GF1安全无毒。GF1不仅能够产酸,还可以产生芽孢,可以突破乳酸菌在颗粒料中添加的瓶颈。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对兔源枯草芽孢杆菌进行生化特性及抑菌活性的分析鉴定,试验将1株枯草芽孢杆菌进行扩大培养后,革兰氏染色,镜检,利用PCR技术扩增16S rRNA序列;测序后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遗传变异特性,借助生化管分析生理生化特性,并进行体外抑菌活性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为产芽孢的革兰氏阳性菌,在系统进化树中与枯草芽孢杆菌聚为一簇,同源性高达99%,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一定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对一株牛瘤胃源解淀粉芽孢杆菌的生长曲线、耐酸性和耐胆酸盐性等特性进行分析,同时对该菌发酵产物的抑菌活性和抑菌活性稳定性进行测定。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该菌生长曲线,活菌计数法测定耐酸性和耐胆酸盐性等特性,牛津杯法测定抑菌活性和抑菌活性稳定性。结果显示,该菌生长4 h时进入对数生长期,20 h后生长趋于稳定,进入生长稳定期;同时该菌表现出较好的耐酸性,在pH 3.0~7.0时存活率为23.8%~90.6%;有较好的耐胆酸盐性,在0.1%~0.4%的胆酸盐中存活率为64.2%~83.6%。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藤黄八叠球菌(Sarcina lutea)和产气杆菌(Aerogenes)等细菌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黑根霉(Rhizopus nigricans)等霉菌作指示菌进行抑菌试验发现,该菌的发酵产物具有抑菌活性,同时其抑菌活性物质的耐热性和耐酸性较好。本试验通过对该解淀粉芽孢杆菌的特性进行研究发现,该菌具有耐酸、耐胆酸盐等特性;其抑菌活性及抑菌稳定性较好,具有耐酸碱及耐高温特性。  相似文献   

16.
试验比较多种益生菌和中药组合对鸡源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并对其抑菌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益生菌中,枯草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对鸡源大肠杆菌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但地衣芽孢杆菌没有效果。中药组合中,黄连和茯苓、赤芍、金银花、鱼腥草、桂枝分别配伍时抑菌效果明显,但中药组合的抑菌效果明显低于益生菌。进一步研究益生菌中的抑菌成分,对植物乳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进行粗提取、分离和纯化,发现地衣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可以产生肠杆菌肽,肠杆菌肽是抗菌肽的一种,其对鸡源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试验以多黏类芽孢杆菌为试验对象,以豆粕、麸皮、玉米粉、碳酸钙等为发酵培养基的主要成分,以家禽养殖生产中常见的3种有害菌(大肠杆菌、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目标菌,通过测定不同发酵时间发酵液的抑菌圈大小,研究发酵液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多黏类芽孢杆菌发酵液对3种目标菌的抑制效果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菌,且经加热处理后的发酵液抑菌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8.
于淼  温欣  庞爽  董华恒  陈营 《中国饲料》2023,(13):162-166
通过研究以无花果叶为基质培养枯草芽孢杆菌对其抑菌能力、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为提高无花果叶的综合利用率及深度利用枯草芽孢杆菌提供思路。本研究采用以无花果叶为基质培养枯草芽孢杆菌(试验组),同无花果叶研磨液(对照Ⅰ组)与营养培养基(对照Ⅱ组)培养枯草芽孢杆菌形成对比,采用滤纸片法及抗氧化试剂盒测定三组发酵液的抑菌作用以及抗氧化活性,利用代谢组学技术检测代谢物,分析使其产生差异的代谢物。结果表明:营养培养基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抑菌圈直径为19.3 mm,以无花果叶为基质培养枯草芽孢杆菌的发酵液抑菌圈直径为24.3 mm。以无花果叶为基质培养的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清除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能力明显强于营养培养基培养枯草芽孢杆菌。通过代谢组学技术,试验组筛选出98种差异代谢物,对照Ⅱ组中53种差异代谢物。对这些代谢物进行分类发现,脂质类含量最高,生物碱类、抗生素类、萜类、黄酮类、酚类、部分氨基酸类代谢物含量较高,其中,试验组中有59种相关物质,对照Ⅱ组中有28种,这些物质可能对提高枯草芽孢杆菌抑菌能力、抗氧化能力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可用于动物生产的优良枯草芽孢杆菌,试验通过抑菌性能筛选,从200余株分离自土壤、枯叶等材料的芽孢杆菌中筛选得到菌种S21,经分子生物学鉴定菌种S21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通过产酶定性分析,枯草芽孢杆菌S21产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采用酸沉、醇提和半制备色谱对S21产抗菌脂肽纯化,利用ESI-TOF-MS对纯化出的抗菌脂肽进行鉴定,鉴定抗菌脂肽为surfactin家族抗菌脂肽;抑菌试验分析显示枯草芽孢杆菌S21产抗菌脂肽对革兰氏阳性、革兰氏阴性和霉菌都有抑制效果,热耐受性和酸碱耐受性好。综上所述,枯草芽孢杆菌S21有用于动物生产的潜力。  相似文献   

20.
以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四联球菌作为对象菌,利用抑菌圈试验法研究了蜂王浆抗革兰氏阳性菌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蜂王浆对3种供试革兰氏阳性菌都具有抑制作用,其抑菌活性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所试验的pH值范围内(3.0-9.0),蜂王浆对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都表现出了抑制作用,而只有当pH值分别为9,4,3时才对四联球菌表现出抑制作用。蜂王浆的抑菌活性随贮存温度和贮存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20℃~25℃时贮藏15d后,蜂王浆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性能将会明显下降;在-20℃贮藏25d后以及在5℃、15℃、25℃贮藏15d后,蜂王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会显著下降;蜂王浆对于四联球菌的抑制作用似乎更稳定,在所试验的温度范围及时间范围内,其抑菌活性未出现显著下降。蜂王浆的抗菌成分主要是醚溶物和水溶物,而醚水不溶物不具有抑菌活性。该结果对蜂王浆抗菌物质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前期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