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提高蟹种培育成活率,增加经济效益,2008--2010年,洪泽县在高良涧镇、西顺河镇、岔河镇等渔业重点镇开展了蟹种微孔管道增氧培育技术示范推广。从实施效果看,产量和效益都有明显提高,池底环境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河蟹养殖及蟹文化(四)一龄蟹种的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蟹苗在培育池中蜕完3次壳成为Ⅲ期仔蟹(约2万只/kg)时,即可将其转移到二级培育池中进行一龄蟹种的培育。而如果是5月中旬购入的人工蟹苗,则可培养至Ⅳ期仔蟹(约8000只/kg)再移入二级培育池培育。其目的是提高一龄蟹种(扣蟹)的成活率,保持蟹种的规格均匀,防止产生小绿蟹。1一龄蟹种的培育原则1.1提供一个无敌害、符合蟹种生长要求的池塘环境培育一龄蟹种要求水清、水草多、无敌害的环境。池水溶氧量高,蟹种生长就快,并喜欢在浅水处蜕壳。而池塘坡度大,水草多,就为蟹种过隐居生活提供了良好条件,蟹种挖穴少,生长快。1.2种养结合,建立多元化…  相似文献   

3.
蟹种强化培育水化学因子周年测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河蟹产业主干中的蟹苗和商品蟹养殖均已形成规模化生产,但做为承前启后的蟹种阶段始终无法达到规模化生产的水平。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蟹种培育风险较大,蟹种培育技术还不成熟,致使蟹种培育成活率平均只有5%-10%左右。本工作通过摸清池塘蟹种规模化强化培育阶段池塘主要水化学因子的周年变动规律,探索蟹种产业化培育技术和模式,寻找蟹种强化培育比较合适的水化学指标,为提高蟹种培育成活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面对螃蟹低迷价格,螃蟹养殖的出路在何方?要想获得较高效益,必须在种苗、技术、市场等各个环节上下功夫。 自行培育蟹种。自行育种不但可以使每只蟹种成本降低0.1~0.2元,而且种苗成活率也有明显提高。目前,大眼幼体培育幼蟹技术已基本成熟,蟹农可以到一些正规育苗场选购长江水系优质大眼幼体进行自行育种。 立足于大规格蟹养殖。尽管去年蟹价已跌至近年的最低点,但大规格蟹的价格基本趋于稳定。由“大养蟹”转变为“养大蟹”,应是蟹农欲获得收益的必经之路。要提高螃蟹的规格,养殖周期应改1年为2年,即改投放早繁苗当年养…  相似文献   

5.
『三控三调』培育优质蟹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目前各地养殖大规格优质商品蟹的经验来看,放养的一龄优质蟹种要求规格在 80~ 160只 /公斤。用这样的蟹种养殖商品蟹,成活率高,生长快,出池的商品蟹 90%以上都可达 150克 /只,品质优越,深受市场欢迎。但当前在一龄蟹种的培育上,存在的最大技术难点就是,蟹种的出池规格偏大,性成熟的蟹种比例过多,蟹种的单产水平偏低,现已成为大规格优质商品蟹养殖的重要制约因素。如何解决好这一技术难题,笔者认为,要搞好一龄优质蟹种的培育,关键是要在养殖技术上大胆创新,因地制宜,推广“三控三调”培育一龄优质蟹种的新方法。   所…  相似文献   

6.
河蟹的增养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四讲 蟹种培育  对大眼幼体进行为期 5~ 8个月的饲养 ,这一过程便是蟹种培育。其中饲养 2 0~ 30 d,蟹苗蜕壳 3~ 5次 ,规格一般达到每公斤 1万~ 2万只 ,称为早期幼 (豆、仔 )蟹培育。再饲养 30~ 4 5d,仔蟹蜕壳 6~ 7次 ,规格一般达到每公斤 2 0 0 0~ 4 0 0 0只 ,称为后期豆蟹培育。这两者都是蟹种培育中的一个阶段。豆蟹经同塘或分塘饲养到当年年底或次年 3~ 4月 ,大部分长至规格为每公斤 1 0 0~ 4 0 0只时才称为蟹种 ,也称扣蟹。蟹种培育从蟹苗下塘开始 ,其主要技术内容包括蟹苗放养前的蟹塘准备、蟹塘清整、水质培育、防逃设…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适宜本地区的河蟹幼蟹培育成蟹种及稻田商品蟹养殖技术,我站于2003年进行了幼蟹培育及成蟹养殖试验,现将情况介绍如下。一、蟹种培育(一)试验材料1郾池塘的选择水质良好,水源充足,无污染,注排水方便的冬闲田,面积为20亩。2郾池塘工程建设在稻田四周开挖蟹沟,开挖泥土主要  相似文献   

8.
一般情况下,如对幼蟹进行温棚培育,可使苗种成活率提高20%~30%,商品蟹规格提高1~2级,养蟹效益提高60%以上。温室培育幼蟹的技术要求如下:  相似文献   

9.
从蟹苗培育、蟹种(扣蟹)培育等方面介绍了池塘河蟹苗种培育技术。  相似文献   

10.
高淳县河蟹养殖业近年来迅速发展,得益于全县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坚持大规格幼蟹的培育推广,选择优质蟹种是养殖大规格商品蟹的基础。蟹种又称扣蟹、幼蟹,将16万只/kg左右的蟹苗(河蟹大眼幼休)培育成60~260只/kg幼蟹的过程即是为蟹种培育过程。  相似文献   

11.
蟹种培育足指将仔蟹培育成Ⅴ期幼蟹(豆蟹),再将Ⅴ期幼蟹培育成蟹种(扣蟹),是河蟹养殖过程中的重要阶段,也是成蟹养殖苗种来源的主要途径,蟹种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成蟹养殖的成败.近年来,江苏省金湖县以"挂县强农富民工程"为依托,充分利用本地白马湖河蟹养殖的产业优势,在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驻村对接专家的直接指导下,注重蟹种培育技术的推广应用,并在生产实践中有所创新,获得了理想效果,现将主要技术总结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曹海 《海鲜世界》2003,(6):42-42
近年来,内地培育的蟹种因其质量优良、适应性强、养成规格大、回捕率高等优点而逐步得到养殖户的认可和欢迎,需求量越来越大。但内地因土壤、水质及生长环境与沿海有一定差异,加之技术尚欠成熟,蟹种的产量一直难以提高,效益不明显。为进一步探索蟹种培育高产技术,笔者于2002年在庐江县水产科技示范园100亩苗种基地进行土池蟹种培育高产试验,取得了较为显著成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一龄蟹种培育效果,将人工繁殖的河蟹苗投投放池塘内的网箱中,一级培育至Ⅲ期幼蟹,再转投于原塘中散养,二级培育成一龄蟹种,试验中,蟹苗至Ⅲ期幼蟹成活率达51.22%,Ⅲ期幼蟹养成蟹种出塘率为37.3%,蟹苗至一龄蟹种的总回捕率达19.1%。  相似文献   

14.
张英  徐宗平 《科学养鱼》2003,(11):39-39
通常情况下,在池塘将大眼幼体培育成扣蟹一般一年只养一茬,即每年的4~5月份将大眼幼体放入池塘中,年底或翌年2~3月份起捕上市,海门市货隆镇金跃村的水产养殖户谢国立一改常规的培育扣蟹方式,采用大棚培育蟹种,从一年一茬提高到一年三茬,极大地提高了养殖的成活率、池塘的利用率,延长了河蟹当年的生长期,缩短了养殖商品  相似文献   

15.
蟹种是成蟹养殖的基础,欲提高养蟹的规格、质量和产量,必须有优质蟹种作保证。在蟹种培育过程中,应了解幼蟹的各种习性,有针对性地加强饲养管理措施,才能提高蟹种培育的成活率和经济效益。笔者根据近几年蟹种培育的实践,将幼蟹的习性和培育蟹种的关键技术介绍如下,供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对亲蟹培育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立军 《水产科学》1995,14(2):45-46
对亲蟹培育几个问题的探讨葛立军(锦州盐场水产养殖场12l000)关键词:亲蟹,培育,越冬管理总结近几年河蟹育苗出现的一些问题,很多是与亲蟹培育有密切关系,亲蟹培育的重要性在河蟹育苗中越来越明显。所谓亲蟹培育是指把性未成熟的黄蟹培育成性成熟的绿蟹。这段...  相似文献   

17.
朱银安 《淡水渔业》2000,30(10):28-28
河蟹养殖要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 ,蟹种、水质、管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而优质的蟹种又是成功的基础。如何培育优质、健壮的蟹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通过近年来对一龄蟹种进行培育研究试验 ,取得了一些健康培育的技术经验 ,现将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1 培育塘口的准备 :培育一龄蟹种的塘口 ,要求进排水方便、面积在 1— 2亩左右 ,长方形 ,河蟹大眼幼体进塘前要对塘口进行严格的修整 ,并用药物进行彻底的清塘 ,杀灭各种敌害 ,做好围栏防逃设施 ,防止敌害的进入 ;同时在培育池内培植一部分水草 ,如苦草、水花生等 ,水草面积占…  相似文献   

18.
曹明远 《水产养殖》2009,30(8):11-12
稻田具备河蟹生长的良好生态条件,稻田培育幼蟹既能稳粮又可增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都十分明显。2008年安徽省霍邱县石店镇走以公司加农户的路子,大力发展稻田培育幼蟹,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将石店镇稻田培育幼蟹养殖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苗种的培育方式对中华绒螯蟹幼体形态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时萍 《水利渔业》2007,27(6):36-37
研究了生态培育、土池培育和温室培育3种不同育苗方式对中华绒螯蟹幼蟹形态特征的影响。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先用逐步判别法找出6个最能代表其形态特征的参数并建立贝叶斯判别函数,再利用聚类分析法进行判别。聚类分析得出的典型判别函数图表明,代表生态苗、土池苗和温室苗培育的幼蟹从图象中可以比较容易地区别开来,其差异非常明显。苗种培育方式对中华鳌蟹幼蟹形态特征变化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0.
安徽宣城市水阳镇有着15年的纯淡水幼蟹培育传统。目前,全镇土池培育幼蟹面积达2.5万余亩,年产值达1亿余元,以优质蟹种一直取信市场,大打"水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