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1 毫秒
1.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分析"三农"问题形成的原因与解决"三农"问题的理论观点,阐述健全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对发展水产业的重要性以及水产业对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产生积极的贡献,从而提出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在解决"三农"问题中所发挥的渔业科技示范、科学技术培训、产业化服务、信息化服务、产品销售服务等作用。  相似文献   

2.
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在发展水产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国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存在5个方面的问题,即推广体系的职能不完善,推广经费严重不足,基层推广机构萎缩,推广人员素质普遍偏低,推广体系的整体优势发挥不明显。结合现代渔业的特点,提出加强中国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7个方面的意见,即加强水产技术推广机构建设,强化推广机构的公益职能,增强水产技术推广服务手段,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建立一套适合不同渔民层次的推广方法,加强和发展机构间的合作关系,加大技术推广经费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3.
"三农"问题是我周当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问题,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在于提高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目前农村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具有广阔的前景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文章从经济法与"三农"问题的关系与经济法对"三农"问题的作用入手,分析我国"三农"问题主要体现在农业现代化水平低、农村环境污染严重和农民经济权益处于弱势地位三个方面,最后为解决"三农"问题,提出经济法视角下解决问题的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5.
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三农"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科技和教育。就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如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三农”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高技能的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的重任,同时农业职业教育还要大力为“三农”服务,解决“三农”问题;如何为“三农”服务呢?除了培养人才,进行农村转移的剩余劳动力培训,农民的素质培训外,还可以在技术推广、传播中为解决农村技术缺乏、观念落后的问题和实训基地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7.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我国正逐步受到重视.当前,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解决"三农"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我们应树立统筹城乡发展的观点,对"三农"问题进行深层的思考,通过消除体制约束,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发展以乡镇企业为基础的小城镇找到破解"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8.
农业技术推广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手段,是联系农业科技创新系统和农业科技接受系统的桥梁,与农业科研开发创新同样重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直接面向农民,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的重要机构,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基础力量,代表着广大农民的利益。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对破解当前"三农"问题作用重大。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2003年始,通过科技园区、专家大院、科技培训、致富项目对我省十弱县进行科技帮扶.3年来,以农业科技专家大院为基地,"零距离"接触农民,搭建了农业技术推广平台;以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为载体,集成展示农业新成果,构建了农业新技术示范高地;以科技项目为依托,集聚农业生产要素,扶壮了一批县域经济主导产业龙头,取得农业标准化水平、农民科技素质、粮食产量、农民收入"四个"提高的显著成效.开创了全国院县共建的先河,提高了科技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速度,探索出了一条新时期科技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当前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服务"三农"是农业期刊在新时期的历史使命,通过分析农业期刊在服务"三农"中的地位与机遇,提出农业期刊应从创新办刊思路、拓展办刊形式以及提高办刊内容质量等方面为"三农"服务有效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田艳  谭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9):4106-4108
为进一步探讨农业产业化和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选取1996~2010年四川省的相关数据,采用总生产函数的分析框架,建立基本模型,利用Eviews分析软件进行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增加农林牧渔业产值及农产品出口会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而农民收入的增加会提高人均农业机械总动力和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人均机械总动力和人均农林牧渔业产值与农民收入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向效应,且这种关系是长期均衡存在的。  相似文献   

12.
农民收入现状分析及增收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菊萍  潘时常 《农学学报》2014,4(9):108-113
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的核心要点,也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以江苏省泰州市为例,从农民收入水平、收入结构、收入差距等角度分析了农民收入的现状,并从高效设施农业、农产品深加工、农村劳动力、农业生产风险等方面研究了影响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最后从促进充分就业、推动创业致富、创新体制机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环节提出一系列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三农”问题中的“狼群理论”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周应堂  韩美贵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1):2572-2573,2575
农业是一个弱势产业,农民是一个弱势群体,中国传统农业是在人多地少的特殊情况下发展起来的,“三农”问题必然将长期存在。提出了“狼群理论”,认为让农民从“狼群中的羊”成为“狼群中的狼”,核心是农业企业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水稻不同生产模式的差异比较,研究其在田间生物学性状,化学肥料施用量,化学农药使用情况,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稻米感官质量以及综合经济效益的影响。【方法】采用多年田间试验研究的方法,试验设计为稻+鸭生物互作和水稻单作2个处理,随机排列,每个处理面积667m2,3次重复,分析水稻采用不同的生产模式对综合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稻+鸭生物互作与水稻单作两个生产模式相比较,在水稻的株高、有效分蘖数、灌浆期叶面积指数和生育期差异不显著,在种植水稻的过程中放养鸭子不会显著影响水稻长发育;在结实率、千粒重、单位面积稻谷产量、出米率等方面差异不显著,在种植水稻的过程中放养鸭子不会显著影响水稻的产量构成因素;在米粒形状、米粒颜色、米饭香味、冷饭回生度等方面不同处理均表现一致,仅在适口性方面略更胜一筹;在生产过程中,可节约2倍化学氮肥的施用量,不使用化学农药;单位土地面积的综合经济产量增加,成本降低,综合经济效益差异显著。【结论】稻+鸭生物互作模式,不影响水稻田间生物学性状和产量构成,可适当延长水稻大田生育期,一定程度上提高稻米质量和使用品质,增强了生态稻米产业的市场竞争力;能有效降低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减少农残,提稻米高安全性,促进农业生态安全和绿色产业发展;提高了水稻产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和单位土地面积的净收益,是稻区的农业产业发展、农村致富、农民增收的新途径和有效模式;可有效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生产力和提高当量土地效率,为稻区农业产业发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致富创造了有利条件,是一条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三农”问题的核心就是如何增加农民的收入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分别对湖南湘乡、涟源、双峰三县(市)进行了相关调查,调查的结果显示养殖业是现阶段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本文根据调查显示的当前农民养殖增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农民养殖增收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三农信息资源广、散、杂的问题,方便人们快捷地获取各种三农资源,浏览各种涉农相关的信息资讯,更好地服务农业、农村和农民,笔者研发了一套三农信息资源整合平台,整合的资源涵盖了文本、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各种形式的信息,旨在解决三农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和可持续性问题,让用户能在短时间内接收更多更全面的相关信息。三农信息资源整合平台具有功能强大、技术先进、信息丰富三大特点,正在为越来越多的用户提供信息服务,同时也在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三农”问题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我们应当有历史的眼光,借鉴前人的成功经验和教训。圈地运动曾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英国的农业发展以及产业调整。比较之下,我们发现,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和转移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这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但是我们应有明确的政策取向和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8.
农业中专图书馆为发展现代农业,在开放办馆中发挥专业特色和优势,主动为"三农"培养基层农业推广人才、技能服务型和农村实用型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19.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实质就是解决农民收入问题。“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还要靠尖端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要以科学技术为先导,以推广和普及农业科技成果,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和促进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综合的系统工程。根据图书馆近一年来服务实践,探讨了情报服务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