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微生物法测定维生素饮料中的维生素B_6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亚波  周敏  杨彤 《安徽农业科学》2013,(12):5502-5503,5509
[目的]建立维生素饮料中维生素B6的微生物检测法。[方法]利用卡尔斯伯酵母菌(ATCC 9080)对维生素B6极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定量测定出试样中维生素B6含量。即以不同浓度标准溶液的吸光度相对于各浓度水平标准物质的浓度绘制标准曲线,再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试样中维生素B6的含量。[结果]试验方法精密度分别为1.5%、1.1%及1.5%,相对标准偏差为0.788 7%,回收率在96.5%以上。[结论]微生物法可以作为维生素饮料中维生素B6的检测方法,且灵敏度高、测定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饮料中糖精钠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饮料中糖精钠含量,分别对测定过程中标准溶液浓度、标准溶液峰面积、试样峰面积、试样定容体积以及试样称量等影响糖精钠含量测定结果的因素进行不确定度分析评定。[结果]分析表明,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标准溶液浓度引入的不确定度。当K=2(95%置信水平)时,糖精钠的测定结果为(21.7±0.4)mg/kg。[结论]该评定方法可用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饮料中添加剂含量的不确定度分析,使测定结果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进一步探究张裕摩塞尔15世酒庄酿酒葡萄酵母菌的多样性,更好开发利用酒庄酵母菌资源。[方法]从张裕摩塞尔十五世酒庄的葡萄园土壤、葡萄浆果表皮以及葡萄自然发酵过程中进行酵母菌的分离筛选,对得到的32株酵母菌株运用WL营养琼脂培养基进行初步分类,同时结合26S r DNA D1/D2区序列分析。[结果]共鉴定出克鲁维毕赤酵母(Pichiakluyveri)、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uvarum)、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大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magnus)共4种酵母菌。[结论]初步确定张裕摩塞尔15世酒庄酿酒葡萄酵母菌的主要种类,为酿造具有酒庄特色葡萄酒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测定接骨木籽油中维生素E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98∶2),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280 nm,柱温25℃。[结果]在上述条件下,维生素E在5~10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29%,RSD=1.44%(n=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捷、结果可靠、重复性好,适用于接骨木籽油中维生素E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酵母突变株的最优富硒条件。[方法]以经紫外线诱变筛选所得的突变酵母菌为出发菌种,采用培养时间、发酵培养基中硒浓度、接种量的单因素试验,研究最优富硒条件。[结果]发酵初期酵母中的硒含量随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培养35h时,酵母中的硒含量最大。随着培养基中硒浓度的增加,酵母菌的生物量呈减少趋势,硒含量呈增加趋势。综合考虑确定培养基中硒浓度为20μg/ml。随着接种量的增加,富硒酵母的产量逐渐增大,接种量为20%时有所下降,接种量10%时硒含量最大。[结论]突变酵母菌最优的富硒条件是发酵培养时间35h,培养基含硒量20μg/ml,接种量10%,此时生物量提高了58.00%,硒含量提高了74.87%,达1343mg/kg。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葡萄酒相关酵母的发酵能力及产酯能力,筛选具有更高产酯能力的非酿酒酵母,为采用本土野生酵母混合发酵酿制具有地区特色的葡萄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内蒙古西部地区分离到的分属6个属7个种[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uvarum)、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浅黄隐球酵母(Cryptococcusflave-scens)、异常毕赤酵母(Pichiaanomala)、星形假丝酵母(Candidastellata)、东方伊萨酵母(Issatchenkiaorientalis)和克鲁维毕赤酵母(Pichiakluyveri)]的7株葡萄酒相关酵母菌株为材料,以霞多丽葡萄汁为培养基质,采用单酵母菌种接种方式进行发酵,通过测定不同发酵时期的酵母细胞数量及发酵液残糖量评价不同酵母菌种的发酵能力,并采用气相色谱技术测定发酵产物中的4种酯类物质浓度.[结果]酿酒酵母的发酵能力显著高于6种非酿酒酵母(P<0.05,下同),20℃发酵10 d后,酿酒酵母发酵液中的残糖量为3 g/L,酵母细胞数107~108个/mL,酒精度可达11.6%(v/v),葡萄酒pH为3.33;而6株野生非酿酒酵母菌株酿制的葡萄酒在酒精度、酵母细胞数及总失重方面均低于酿酒酵母;不同酵母菌种的产酯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克鲁维毕赤酵母产乙酸乙酯浓度为50.20μg/mL,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产4种酯的浓度均显著高于酿酒酵母,异常毕赤酵母产乙酸乙酯及乙酸异戊酯浓度(162.00和0.732μg/mL)显著高于酿酒酵母(1.36和0.245μg/mL).[结论]克鲁维毕赤酵母、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和异常毕赤酵母可显著提高发酵终产物中某些酯类物质的浓度,因此可采用酿酒酵母与高产酯非酿酒酵母按不同接种量和接种时间混合发酵,使酯类物质浓度显著提高,赋予酿制葡萄酒特殊的水果香气及花香,酿制具有地区特色的葡萄酒.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一种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婴幼儿配方奶粉中7种B族维生素(核黄素、硫胺素、吡哆醇、吡哆胺、吡哆醛、烟酸、烟酰胺)含量的方法。[方法]样品用0.1%甲酸溶液溶解后,加入一定体积的正己烷,经过超声、离心、过滤处理。用0.1%甲酸-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为分析柱,对滤液进行分离。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多重反应监测(MRM)对7种B族维生素进行检测。[结果]7种B族维生素在5 min内能较好分离,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样品加标回收率(3个加标水平)为75.25%~107.65%,相对标准偏差在3%以下。[结论]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分离度好、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等优点,可用于婴幼儿配方奶粉中B族维生素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饲料中不同肌醇水平对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reochromis aureus)生长、肝脏和肌肉脂肪含量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为罗非鱼脂肪肝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进一步提高奥尼罗非鱼的养殖效益.[方法]分别以肌醇添加量为0.00%、0.01%、0.02%、0.03%和0.04%的饲料进行奥尼罗非鱼养殖试验,70 d后心脏采血,用PUZS-3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清生化分析,同时解剖取鱼体背部肌肉和肝脏,烘干后用索氏抽提法测定肝脏和肌肉脂肪含量.[结果]当肌醇添加量为0.03%时,奥尼罗非鱼的增重率达到峰值[(5196.30±716.68)%],饲料系数( 1.47±0.04)、肝体比[(3.31±0.03)%]、肝脏脂肪量[(39.20±6.03)%]相对较低,血清胆固醇浓度较高(3.96±0.37 mmol/L),但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浓度相对较低,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胆汁酸等的活性也相对较低.[结论]饲料中肌醇的添加量要严格控制,同时要注意选好肌醇的添加时机,根据奥尼罗非鱼在不同的生长阶段、生理状态及环境条件下的实际需要量进行添加.  相似文献   

9.
杜泽乡  谭宁昌  罗朝晖 《安徽农业科学》2012,(5):2628-2629,2639
[目的]测定不同方法提取的白花丹鲜叶中白花丹醌的含量并加以比较,优选出最佳提取溶剂。[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选用不同的溶剂提取白花丹鲜叶中的白花丹醌,并通过HPLC测定其含量,从而确定最佳提取溶剂。[结果]测得用氯仿、石油醚(II)、浓度95%乙醇、无水甲醇提取白花丹醌的含量依次为0.511%、0.341%、0.233%和0.191%;用氯仿提取的白花丹醌含量(提取率)最高。[结论]不同方法提取的白花丹鲜叶中白花丹醌的含量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0.
林巧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662-3665
[目的]研究建昌板鸭传统制作工艺过程中主要发酵微生物的生长变化规律。[方法]以建昌板鸭为原料,每48 h对其主要发酵微生物(细菌、酵母菌、乳酸菌和葡萄球菌)的菌体浓度进行了测定,应用7次高阶多项式方程建立了板鸭发酵过程中各微生物生长的动力学模型,并对各动力学模型函数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建昌板鸭发酵微生物细菌、酵母菌、乳酸菌和葡萄球菌生长的动力学模型与试验实测数据能够较好地拟合。[结论]为建昌板鸭加工行业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陈敬  钱振杰    亮等 《安徽农业科学》2014,(20):6796-6797
[目的]建立乳制品中硫氰酸盐含量测定的离子色谱方法。[方法]样品溶液经乙酸沉淀,去除蛋白质及脂肪的干扰后,过滤装瓶。采用Ion Pac AS11-HC柱(4 mm×250 mm)对其进行分离。以保留时间定性,试样中硫氰酸根峰面积比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结果]试验表明,硫氰酸盐在0.1~2.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R2=0.999 6,添加回收率为92.0%~96.6%,变异系数分别为1.18%~2.28%,定量限为1.0 mg/kg。[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可靠,可用于市售乳制品中硫氰酸盐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食品中苏丹红(苏丹红I、Ⅱ、Ⅲ、IV)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简化样品的前处理,降低成本,缩短仪器检测时间。[方法]选用Athena C18-XDB色谱柱(4.6mm×150.0mm,3.5um),以乙腈水溶液和乙腈丙酮溶液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通过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食品中苏丹红。[结果]该方法检测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1,检出限为0.01mg/L,相对标准偏差(n=10)为0.9%~2.0%,回收率为90%~96%。[结论]该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适用于食品中苏丹红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胡兰基  杨娜  王洪桂  霍成玉  马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4,(19):6387+6480-6387,6480
[目的]快速、准确地测定鲜黄蘑菇中的硒含量.[方法]采用新鲜黄蘑菇直接打成浆液后经硝酸和高氯酸微波消解,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消解液中硒的含量.[结果]鲜黄蘑菇样品经硝酸和高氯酸微波消解后,所得消解液在6 mol/L盐酸介质中煮沸3 ~5 min使硒(Ⅵ)完全还原成硒(Ⅳ),用Fe3+盐作为抑制剂,氢化物发生器在还原剂为20 g/L的硼氢化钾(5 g/L KOH介质),载流为5% ~ 10% HCl时进行测定.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鲜黄蘑菇中的微量硒,硒的质量浓度在20 μg/L以内与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3s/k)为0.020 μg/L,其相对标准偏差(n=7)为2.18%.[结论]该测试方法简单、快捷、稳定性较好,可用于测定鲜黄蘑菇中的硒含量.  相似文献   

14.
冯民贤  赖春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4,(26):9180+9240-9180
[目的]建立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的方法。[方法]样品甲醇水溶液(45+55)、三氯甲烷提取浓缩之后,用苯乙腈(2+98)溶解,三氟乙酸衍生,反相C18柱分离,荧光检测器检测,所用激发及发射波长依次为365、440nm。[结果]试验表明,黄曲霉毒素B。线性关系良好,对添加黄曲霉毒素B1的样品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在89.5%,重复性试验相对标准偏差(n=6)为2.34%。[结论]该法操作简单、线性范围广、效果良好,可用于测定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通过样品处理比较试验、色素影响评价、回收率试验和重复性试验,得到了微孔板法测定功能性饮料中维生素B12的有效方法。经测定,该方法测定限可达到0.005μg/L,1.0、2.0、20.0μg/L三个梯度水平的加标回收率为94.4%~101.8%,实际样品测定中相对标准偏差为0.35%~4.34%(n=6),灵敏度和重复性很高,可用于测定功能性饮料中微量的维生素B12。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氮肥中尿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根据Ehrlich反应,二甲氨基苯甲醛可以与含氮的有机化学物发生显色反应,此物质在403 nm处有最大吸收峰,颜色的深浅与测定的尿素含量呈正比,因此通过测定反应液在403 nm处的吸光值来确定尿素溶液中尿素含量。[结果]得到尿素检测标准曲线为y=0.004 3x+0.009 9(R2=0.999 2),尿素浓度在3.75~210μg/ml之间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6.83%,RSD=0.2%。[结论]该方法准确度、精密度良好,可以用来测定尿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田冰洁  吴晓英  吴振强  刘沛标 《安徽农业科学》2013,(27):10974-10976,11002
[目的]建立番石榴叶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并对番石榴叶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以浓度2%的ZrOCl2·8H2O甲醇溶液为显色剂,测定波长为412nm,以芦丁为对照品绘制标准曲线,建立番石榴叶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总黄酮得率为主要考察指标,干膏收率为次要考察指标,考察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计算得线性回归方程为:Y=31.3850x-0.0255(R=0.9999),表明在0~0.024mg/ml范围内,芦丁浓度与吸光度的线性关系良好。优化的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40%,料液比1:20(g/ml),提取时间1h,提取次数3次;在此条件下,番石榴叶总黄酮的提取率为3.30%,干膏得率为27.8%。[结论]差示分光光度法操作简单易行、快速、准确,适用于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得到的番石榴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稳定可行,对番石榴叶总黄酮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刘红  徐科 《安徽农业科学》2013,(14):6123-6124
[目的]建立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同时测定植物样品中花青素的测定方法。[方法]样品采用乙醇酸性水溶液(乙醇∶水∶盐酸=3∶1∶1)振荡,超声提取,沸水浴水解,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测定。流动相A为浓度1%甲酸水溶液,流动相B为浓度1%甲酸乙腈溶液,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530 nm。[结果]样品添加回收率为75.7%~92.7%,方法精密度为2.7%~6.3%,当浓度为1~200μg/ml时峰面积与浓度呈线性关系,最低检出限为0.03~0.11 mg/kg,最低定量限为0.10~0.35 mg/kg。[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稳定性好,可作为植物样品中花青素测定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