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实现对动物布鲁氏菌病发生的风险评估,为制定科学有效的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进行动物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和风险因素分析,以及查阅动物疫病防治历史资料和档案,筛选确定动物布鲁氏菌病发生的风险因素;利用专家评分法确定各风险因素的权重;应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计算评估结果。【结果】建立了由评估指标体系、风险因素量化评价标准、指标权重、综合评分方法组成的动物布鲁氏菌病发生风险评估框架。【结论】利用该风险评估框架可进行风险因素的综合分析,实现对动物布鲁氏菌病疫情发生风险的定量评估。  相似文献   

2.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传染病.黑龙江省在历史上是全国布病疫情流行比较严重的地区.为建立羊布鲁氏菌病风险评估方法,实现对羊布鲁氏菌病发生风险的精确预测和预报,2006~2007年,我们应用血清学、病理学、病原学等方法对黑龙江省羊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进行了调查,并应用流行病学、统计学方法对羊布鲁氏菌病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筛选.  相似文献   

3.
为量化评估我国发生猪瘟的风险,本研究通过分析影响猪瘟发生的风险因素,确定7个风险因素12个子风险因素.遵循指标选择原则,将风险因素按照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3个风险来源归纳为9个风险评估指标,并采取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多指标综合评价法,探索构建由评估指标体系、指标权重、评价标准、综合评价函数组成的猪瘟风险评估框架.以西南某地区和华中某地区为例对该框架进行初步验证,风险评估结果为2008年西南某地区和华中某地区均为猪瘟发生高风险地区,风险概率分别为0.91996和0.69332.经与两地区2008年发生猪瘟疫情情况进行比较,表明该框架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评估结果与疫情发生情况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估计莱西市奶牛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率和地理分布,分析奶牛养殖场间布鲁氏菌病的传播风险因素。[方法]对莱西市1803个养殖户30119头应检奶牛,全部采样,采用虎红平板凝集和试管凝集垂直试验,同时开展奶牛布鲁氏菌病问卷调查。利用GIS、Epi Infor TM 7和SPASS软件,开展横断面研究和case-control研究,分析莱西市奶牛布鲁氏菌病阳性场户的空间分布、布鲁氏菌病流行率和养殖场间的风险因素分析。[结果]莱西市布鲁氏菌病的场户血清流行率是2.55%,个体血清流行率为0.38%;单因素分析发现存栏量、养殖模式、养殖环境、是否有专用产犊场地、挤奶方式、运奶方式、粪污是否分开处理、是否使用机械处理粪便等8个因素与奶牛布鲁氏菌病发生有一定关系(p<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存栏量少(10只以下)(OR=4.58,95%CI:1.87-11.23,p=0.001)和散养户集中村饲养(OR=2.21,95%CI:1.05-4.63,p=0.036)与该病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5.
为估算河南省平顶山市奶牛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率,分析可能的场间传播风险因素,对该地区68个奶牛养殖场(户)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虎红平板凝集和试管凝集试验垂直检测方法,估计的奶牛布鲁氏菌病群体表观流行率(AP)为11.76%,个体AP为2.22%(95%CI,1.97%~2.49%),真实表观流行率(TP)为0.28%(95%CI,0.12%~0.50%)。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场区没有有效隔离、不能自繁自养、调入奶牛没有隔离栏舍是奶牛布鲁氏菌病场间传播的潜在风险因素。建立的回归模型拟合度较好(P=0.05),ROC曲线面积为0.871(95%CI,0.817~0.964),预测概率较好。结果表明,平顶山市奶牛布鲁氏菌病流行率较低,整体控制效果良好,但存在一些潜在场间传播风险因素,需要加强防范,并应持续开展净化工作。本研究可为该地区奶牛布鲁氏菌病防控策略改进及净化示范区工作推进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2006—2015年甘肃省26 789个场点517 172头奶牛样品的血清学检测,发现甘肃省近十年间的平均布鲁氏菌病阳性率为0.26%(阳性样品1 319份),阳性数量和阳性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不同养殖场点的阳性样品检出率存在差异,其中散养户中的检出率较高;人和奶牛的布鲁氏菌病感染呈正相关。本文综合分析了甘肃省奶牛布鲁氏菌病阳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和该病发生的主要风险因素,并提出了相关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已发生的重大动物疫情相关资料分析研究,确定了重大动物疫情发生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基于熵值法确定权重后进行模糊综合评判,从而构建了重大动物疫情潜在风险评估模型,经过实例风险预警评估和比较,结果表明:基于熵权-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重大动物疫情潜在风险评估,方法比较科学,评价比较准确,为畜牧业有关部门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有益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黑龙江地区曾长期流行该病,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布鲁氏菌病发病率出现持续的上升。建立家畜布鲁氏菌病风险评估方法,实现对家畜布鲁氏菌病发生风险的精确预测和预报具有重大  相似文献   

9.
半定量风险评估是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方式进行的风险评估。为规范福建省奶牛场和各级动物疫病防控机构开展奶牛场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风险评估,提供一套科学、规范、操作性强的奶牛场布病风险评估方法,参照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风险评估的原则和步骤,通过文献查阅,收集专家经验,拟定各种奶牛场布病传入和场内传播风险因素,生成电子问卷后,邀请国内44位兽医流行病学领域或实践管理经验丰富的专家,采用改良的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风险因素进行风险赋值,并确定传入风险与场内传播风险的权重,同时征求修改意见和建议,经综合分析后建立了一套实用的奶牛场布病半定量风险评估方法,以期为福建省控制和净化布病,建立奶牛布病无疫小区提供规范性的技术依据和实用工具。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按照OIE《陆生动物卫生法典》推荐的风险评估原则和步骤,对上海地区输入性羊群传播布鲁氏菌病开展危害识别、释放评估、暴露评估和后果评估,确定各类风险因素,对其风险等级进行描述和情景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和建议,为政府部门制定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近几十年来我国人发生布鲁氏菌病和奶牛布鲁氏菌病概况,概述澳大利亚根除布鲁氏菌病的成功经验,分析布鲁氏菌病防控对奶牛业健康发展的意义和奶牛布鲁氏菌病发生的原因,阐述了对奶牛布鲁氏菌病防控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2.
为尽快实现上海崇明奶牛布鲁氏菌病和牛结核病(以下简称"两病")区域净化示范区净化目标,通过建立奶牛场"两病"输入性风险评估和内部风险评估模型,结合奶牛场"两病"流行史,构建了上海市规模化奶牛场"两病"风险评估分级体系;应用该体系将奶牛场划分为高、中、低风险场,为实施分类管理策略奠定基础。运用该体系,对上海市崇明区奶牛场每年开展1次"两病"风险评估分级。经过连续3年的风险分级与管理,崇明区奶牛场的"两病"净化效率得到极大提高,并使崇明奶牛"两病"区域净化示范区顺利通过国家验收,表明该体系符合上海市奶牛"两病"净化工作实际。  相似文献   

13.
为了分析评估猪重大疫病发生风险,为防控决策提供基础依据。依据评价指标选取原则,通过调查分析、资料检索和专家论证,筛选确定风险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设置风险指标权重;依照各项指标的关联性,根据概率论运算法则和数理统计加权综合法,建立评估模型;依据综合评估原理和运算法则,运用计算机技术建立综合估算系统。通过研究,建立了由评估指标结构框架、指标权重系数、指标量化评价标准、评估数学模型、综合估算系统和风险等级标准组成的,适合柳州当地实际的区域性、内源性猪重大疫病风险评估体系。应用表明,建立的猪重大疫病风险评估体系可从时间、空间、水平三方面评估风险,应用于基层防控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遵义市奶牛布鲁氏菌病进行了紧急流行病学调查,为奶牛布鲁氏菌病的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陕西省眉县奶牛存栏量和奶牛场数量的迅猛上升,该地区奶牛布鲁氏菌病发生的隐怠也逐步加大.因此,笔者就奶牛布鲁氏菌病的综合防制措施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旨在查明甘肃省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奶牛新孢子虫的感染情况并分析影响其感染的风险因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方法检测了甘肃省榆中县、宁夏青铜峡市和宁夏吴忠市3个地方总计1657份奶牛血清样品,并应用流行病学调查及统计学方法对影响奶牛新孢子虫感染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奶牛新孢子虫抗体总阳性率为8.93%;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奶牛新孢子虫感染的风险因素,结果显示奶牛所处地区是影响新孢子虫感染的风险因素(P0.05)。调查分析表明,甘肃和宁夏地区奶牛新孢子虫普遍流行。应当提高对调查地区奶牛新孢子虫感染的重视,采取适当的综合控制方法和有效的管理措施以防控奶牛新孢子虫病,以保证奶牛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近儿年全国各个地的布鲁氏菌病发病率逐年一上升,2012年2月,某牧场奶牛发生严重流产情况,对该牧场106头奶牛进行了布氏杆菌病检测,共检出阳性牛37头,阳性率为34.9%。本文对该牧场奶牛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综合防控措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奶牛布鲁氏菌病发病原因的调查分析,得出了引起布鲁氏菌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引种检疫不严、检测范围不全、净化意识不强和全群免疫不实,针对发病原因提出了提高防病意识、完成检测数量和落实净化措施三项有效措施,为净化奶牛的布鲁氏菌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科学开展布鲁氏菌病防控工作和准确评估双柏县布鲁氏菌病疫情风险,双柏县开展了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采样工作,详述了调查目的、时间和对象、内容、方法步骤、结果、分析,总结了主要做法和经验,提出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估屠宰环节布鲁氏菌病漏检对屠宰从业人员和消费环节羊肉消费者的潜在健康风险及其干预措施。[方法 ]利用屠宰环节肉品风险评估专项监测中的定量监测数据,以及文献检索数据、专家咨询和调研结果,采用@RISK软件,分析估计屠宰环节布鲁氏菌病检疫漏检情况下的感染人数和消费者因烹调不当发生布鲁氏菌感染的风险。[结果 ]构建了屠宰环节布鲁氏菌病漏检感染风险模型。假设接触漏检羊感染布鲁氏菌病的概率为20%,那么0.001%、0.08%、1.5%三种漏检概率可能导致的感染人数分别为0~4人、0~114人和7~1 829人(90%置信区间);不同接触感染概率的感染人数有较大差异:5%概率时每年有0~541人可能感染布鲁氏菌病;60%概率时,多数情况下有155人感染布鲁氏菌病,最多可达到6 473人。应用该模型对某省居民消费漏检布鲁氏菌病羊肉后新增布鲁氏菌病感染人数的估算结果表明:按照0.1%概率计算,该省2016年度屠宰313.25万只羊可能新增布鲁氏菌病感染病例111~148例(90%置信区间)。如果因厨房生熟不分、烹调不当等因素而使感染概率提高至1%,则可能出现1 234~1 352个新增病例。[结论 ]羊屠宰环节存在布鲁氏菌病检疫漏检现象,从业人员受布鲁氏菌病感染风险较高;消费环节存在因烹调不当而导致的布鲁氏菌病感染风险;应加强养殖环节羊群布鲁氏菌病的控制和宰前检疫,提升从业人员和消费者对布鲁氏菌病危害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