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存储条件下"张杂谷"系列小米主要营养成分的变化。方法以"张杂谷"系列小米为研究材料,采用双波长法、索氏抽提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在-18℃、4℃、25℃、45℃和55℃贮藏条件下,存储时长1个月、3个月和5个月小米中淀粉、粗脂肪含量,及存储4个月维生素E (VE)的含量变化。结果 (1)淀粉:在-18℃的条件下,支链淀粉含量上升,直链淀粉含量下降,其中"张杂谷3号"和"张杂谷10号"小米中直链淀粉下降比较快;在4℃条件下,支链淀粉呈现上升趋势,直链淀粉呈现下降趋势;25℃储存的小米淀粉变化大,45℃及55℃条件下各品种直链淀粉含量快速下降。在4℃和-18℃条件下,3号小米总淀粉含量较高;45℃和55℃条件下储存,小米中总淀粉都有很大幅度的变化。(2)粗脂肪:在25℃及低于25℃的存储温度下,张杂谷"8311号"小米长时间储存粗脂肪含量变化最小;"张杂谷10号"在55℃以下温度储存粗脂肪含量变化趋势较缓;"张杂谷5号"在不同温度下随着时间的延长变化量差别不大,只有55℃下其粗脂肪含量变化较大;"张杂谷3号"在4℃及-18℃条件下对粗脂肪的保留最好,其次是25℃条件。(3)VE:不同品种小米中VE含量"张杂谷3号""张杂谷10号""张杂谷5号""张杂谷8311"。"张杂谷8311"明显低于其它3个品种,其VE含量仅为34.83μg·g-1,"张杂谷3号"、"张杂谷10号"和"张杂谷5号"VE含量差别不大,分别为76.19、70.55、60.11μg·g-1;"张杂谷10号"与"张杂谷3号"小米25℃贮藏VE的保留情况最好,"张杂谷5号"和"张杂谷8311"都是在4℃条件下VE保留情况最好。结论建议在25℃贮存"张杂谷"系列小米,且进行良好的通风,避光存贮。  相似文献   

2.
采用双波长法对杂交谷及其双亲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将父本和杂交谷子粒淀粉含量进行了比较,以评价父本对杂交谷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回归方程计算得到供试样品的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含量分别为11%~15%和45%~65%;精密度试验和加标试验结果显示,每一样品5次重复测定结果的RSD1%,样品回收率为95.46%~102.23%,表明该方法稳定性好、重复性高,可用于小米淀粉含量的测定。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父本对杂交谷子粒淀粉含量的遗传效应。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以高粱赤杂28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播期对高粱淀粉积累规律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粱籽粒总淀粉、支链淀粉、直链淀粉含量和支链/直链淀粉比值,随籽粒灌浆过程推进均呈不断上升趋势,至成熟期达到最大值。其中第Ⅲ播期总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最高,分别为75.5%和66.91%,第Ⅴ播期直链淀粉含量最高为8.67%。第Ⅱ播期支链/直链淀粉比值最高为8.19。适时播种(赤峰地区在5月中旬)有利于提高高粱籽粒总淀粉、支链淀粉的含量,改善籽粒品质。适时晚播有利于籽粒直链淀粉含量的增加。适时播种能够提高高粱的产量。  相似文献   

4.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氮素用量对高淀粉玉米(四单19)、普通玉米(东农250)、优质蛋白玉米(丰禾10)子粒淀粉及其组分含量和支链淀粉/直链淀粉比值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品种支链淀粉、直链淀粉、总淀粉含量在吐丝后不断增加。各品种总淀粉含量以N200最高,四单19和丰禾10支链淀粉含量以N200最高,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品种间以四单19表现最好。四单19直链淀粉含量以N200最高,丰禾10直链淀粉含量随氮素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子粒支链淀粉/直链淀粉比值在吐丝后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水稻直链淀粉形成积累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选用直链淀粉含量(质量分数)不同等级的籼稻、粳稻、糯稻为材料,应用糙米直链淀粉单粒和总淀粉测定等方法研究水稻直链淀粉的形成积累。结果表明:随着籽粒发育,直链淀粉的积累是一个缓慢增长的动态过程,其速度低于支链淀粉和总淀粉;花后3~12d是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和总淀粉的快速增长期;支链淀粉先于总淀粉,总淀粉先于直链淀粉达最大含量;高直链淀粉含量的品种灌浆早期直链淀粉积累速率较低直链淀粉含量的品种高;季节对直链淀粉、支链淀粉、总淀粉的形成积累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不同播期对高梁子粒淀粉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铁杂17号高粱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播期对高粱子粒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粱子粒总淀粉、支链淀粉、直链淀粉含量和支链/直链淀粉比值随子粒灌浆过程推进均呈不断上升趋势,至成熟期达到最大值.其中,Ⅳ播期总淀粉、支链淀粉含量和支链/直链淀粉比值最高,为76.9%,69.1%和8.77;Ⅲ播期直链淀粉含量最高,为8.49%.适时晚播(沈阳地区在5月10~20日)可提高高粱子粒总淀粉、支链淀粉含量和支链/直链淀粉比值.改善占占质.高粱灌浆期气候因子的温度指标对淀粉积累具有重要影响,灌浆期间适宜淀粉积累的日平均温度为19.5~20.5℃.  相似文献   

7.
不同绿豆品种籽粒淀粉含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法和参考国标法—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方法,对种植在河北石家庄、陕西岐山、江苏南京3个地区10个绿豆品种的籽粒总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的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保9815-36的总淀含量、直链淀粉含量和支链淀粉含量均最低,分别为53.1%、20.13%、32.62%,冀绿9802的总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最高,分别为61.17%和23.19%,而支链淀粉含量最高的是2001-569,达39.57%。另外,不同地区、不同绿豆品种的籽粒总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含量也存在较大差异,总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由高到低均依次为江苏南京>陕西岐山>河北石家庄。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不同淀粉类型需要、不同地域种植选择合适品种,以期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小麦胚乳A、B型淀粉粒理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小麦胚乳A、B型淀粉粒对其理化特性的影响。【方法】利用扫描电镜对4个小麦品种籽粒发育不同时期自然断面和分离提纯的A、B型淀粉粒进行观察;用直链、支链淀粉试剂盒对籽粒不同发育时期胚乳中A、B型淀粉粒的直链、支链淀粉含量进行测定;成熟籽粒A、B型淀粉粒膨胀势依据McCormick的方法进行了测定。【结果】小麦胚乳淀粉粒形态出现规则形状和反常态,胚乳淀粉粒中直链淀粉形成早于支链淀粉,但最终积累量支链淀粉大于直链淀粉。供试的4个品种中,B型淀粉粒膨胀势均大于各自A型淀粉粒的膨胀势。【结论】小麦胚乳A型和B型淀粉粒从形态上分为常规型和反常型。成熟小麦胚乳A、B型淀粉粒中,支链淀粉的含量大于直链淀粉,且与总淀粉含量呈正相关趋势。B型淀粉粒的膨胀势大于A型淀粉粒。  相似文献   

9.
花后高温对小麦籽粒淀粉合成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小麦花后高温对籽粒淀粉合成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为小麦耐高温品种的选育及响应逆境胁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疆春小麦主栽品种新春11号为材料,于花后5~8 d进行高温处理,测定籽粒各时期淀粉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结果】花后高温处理显著降低了小麦籽粒各时期总淀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及其积累速率;总淀粉和支链淀粉的积累速率呈单峰曲线变化,而直链淀粉的积累速率则呈现先下降后逐渐上升最后回落的变化趋势。花后高温处理下小麦籽粒各时期蔗糖合成酶(SS)活性、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活性和淀粉分支酶(SBE)活性显著低于对照,而焦磷酸化酶(ADPGase)活性虽然在各时期均低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在灌浆中后期SS、SSS、SBE活性与总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显著相关。【结论】高温胁迫显著降低了小麦籽粒淀粉合成相关酶的活性,进一步影响到小麦籽粒淀粉的积累。在小麦生产过程中,做好高温防范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不同密度对冬小麦品种百农矮抗58籽粒中淀粉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百农矮抗58小麦品种籽粒中支链淀粉、直链淀粉、总淀粉含量在花后均呈S形曲线变化;密度与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二次回归关系,随着密度的增加,淀粉含量增加,但当密度过大时,反而会降低淀粉含量.因此,在生产上可以通过种植密度对籽粒中直链、支链和总淀粉含量进行调节.试验结果表明,在矮抗58小麦生产中,采用低密度7.5万-12.5万/667m2基本苗有利于降低籽粒中总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和直/支比,提高该品种的品质.  相似文献   

11.
不同类型专用小麦籽粒淀粉及其组分积累动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不同类型专用小麦品种籽粒淀粉积累动态。结果表明:不同类型专用小麦籽粒中总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含量随籽粒灌浆充实而不断上升,且其含量增加速率呈“慢—快—慢”的趋势,直链淀粉含量增加速率在花后25~30 d时达最大值,总淀粉、支链淀粉含量增加速率高峰则出现在花后15~20 d;籽粒中总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积累量变化均呈“S”型曲线,直链淀粉积累速率在花后25~30 d时达峰值,支链淀粉、总淀粉积累速率在花后20~25 d时达峰值。直链淀粉/支链淀粉比例随籽粒灌浆历程的推移呈“V”型曲线变化。不同专用类型小麦籽粒中总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弱筋小麦、中筋小麦、强筋小麦,积累量顺序则相反。  相似文献   

12.
氮、磷、钾肥对高梁籽粒淀粉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运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对氮、磷、钾肥与高粱籽粒中淀粉含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量施氮肥可显著提高籽粒中总淀粉、支链淀粉的含量,却降低了直链淀粉的含量;施磷肥有助于提高籽粒中总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含量,不利于直链淀粉的积累;钾肥对籽粒中总淀粉和支链淀粉的积累有着显著的负向作用,而对直链淀粉有着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不同筋力型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稻茬小麦3个不同播期(S1、S2、S3)对其籽粒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不同播期间S1(10月8日)的总淀粉含量和支链淀粉含量最大,分别为74.37%、56.48%,S3(10月28日)的最小,分别为71.84%、54.06%;直链淀粉含量表现为S2(10月18日)最大(18.23%),S3最小(17.79%);淀粉直/支比以S2最高(0.333),S1最小(0.317);籽粒总蛋白质含量和谷蛋白含量以S3最大,分别为11.65%、4.55%;清蛋白和球蛋白含量以S1最大,分别为2.17%、1.43%;谷/醇比则是随播期推迟而增加;小麦面粉吸水率、面团形成时间、粉质参数均以S1最大,分别为64.73%、3.57min、66mm,S3最小;弱化度则以S3最大(117FU),S1最小(84FU);而稳定时间以S2最大(4.77min),S3最小(3.38min)。不同筋力型品种各指标间表现不一。沿黄稻茬麦区适宜栽培中筋和弱筋小麦品种,中筋品种适期早播,弱筋品种则适宜晚播。  相似文献   

14.
播期对百农矮抗58小麦籽粒可溶性糖、淀粉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播期对百农矮抗58小麦籽粒可溶性糖、直链淀粉、支链淀粉、总淀粉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百农矮抗58小麦籽粒中可溶性糖含量、总淀粉含量、淀粉积累速率和直链/支链淀粉比值有较大影响。开花至成熟期,籽粒中可溶性糖含量随着总淀粉含量的增加而降低,且可溶性总糖含量与籽粒淀粉含量和籽粒淀粉积累速率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推迟播种,百农矮抗58灌浆前中期籽粒淀粉积累速率提高,籽粒中总淀粉含量增加,但灌浆期相对缩短,灌浆中后期籽粒中淀粉积累速率迅速下降过早,总淀粉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15.
花后高温胁迫对不同筋型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盆栽与人工气候室模拟相结合的方法,于2007-2008年在河南农业大学科教示范园区,以强筋小麦郑麦366、中筋小麦洛旱2号和弱筋小麦豫麦50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花后高温胁迫对不同筋型小麦蛋白质和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强筋郑麦366受高温胁迫的影响最大;高温显著提高了小麦籽粒蛋白质、清蛋白、醇溶蛋白、麦谷蛋白和直链淀粉含量,降低了小麦籽粒、球蛋白、蛋白质和淀粉产量,及总淀粉、支链淀粉含量和支直比;从高温处理时期看,花后20 d高温胁迫的影响略大于花后10 d。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检测方法对玉米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为玉米淀粉含量检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双波长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玉米中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含量,比较不同玉米中淀粉溶液参比波长、吸光度和吸光谱,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淀粉颗粒结构,研究影响玉米淀粉含量测定的因素。【结果】高直链玉米、普通玉米和糯玉米中直链淀粉淀粉含量分别为64.8%、25%和1.9%,支链淀粉含量分别为32.3%、75.6%和97.1%。乙酸和盐酸处理后,3种玉米淀粉溶液pH值均降低,其中乙酸对高直链玉米淀粉溶液pH值影响最大。【结论】盐酸处理后3种淀粉溶液吸光度值以及吸收峰值均高于乙酸处理的吸光度值,并且直链淀粉吸光度及吸光谱高于支链淀粉。普通玉米淀粉颗粒膨大,表面凹凸不平,呈不规则形状,高直链玉米淀粉颗粒结构改变虽有变化,但没有普通玉米剧烈。直链淀粉水溶液没有支链淀粉水溶液稳定。  相似文献   

17.
以西农979和周麦18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硅肥不同施用方式对小麦白粉病防控效果及籽粒淀粉含量和粉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硅肥能显著降低白粉病感病植株的病情指数,提高抗病能力,尤其是底施硅肥+挑旗期喷施硅肥处理的防控效果为最佳,灌浆中后期效果最为明显。硅肥不同施用方式均能提高籽粒总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含量,其中底施硅肥+挑旗期喷施硅肥处理增幅分别达到10.4%和24.7%,降低直链淀粉的含量;同时可延长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提高面粉吸水率,降低弱化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