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0 毫秒
1.
研究蛹虫草固态发酵人参须,超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单体人参皂苷Rb1、Rc、Rd含量,分析发酵过程中其含量变化。固态发酵过程中3种人参皂苷含量变化显著,同一皂苷不同时期含量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2.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不同年生、不同时期的人参和西洋参根中Rg1、Re、Rb1、Rb2 4种主要单体皂苷的含量。结果表明,同年生、同生育期人参根中皂苷Rg1、Rb2的含量均高于西洋参根,皂苷Re、Rb1的含量低于西洋参根;3年生红果期人参根中皂苷Rg1、Rb1、Rb2含量低于3年生绿果期人参根,皂苷Re、Rb1、Rb2含量高于2年生红果期人参。3年生红果期西洋参根中皂苷Rg1、Rb1含量均低于3年生绿果期西洋参根,皂苷Re、Rb2含量高于3年生绿果期西洋参,皂苷Rg1、Rb1、Rb2含量均高于2年生红果期西洋参。  相似文献   

3.
利用赤芝发酵西洋参须根,对产物-菌质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菌质人参皂苷含量为7.6%,高于发酵基质,灵芝三萜酸含量为0.02%,低于赤芝子实体;单体人参皂苷Rb1、Rc、Rb2、Rb3含量显著低于基质,Rd含量明显增加,含有稀有皂苷C-K,其含量高达9.65 mg/g。菌质中含有人参皂苷和灵芝三萜酸双重药效成分。  相似文献   

4.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人参双向发酵过程中总皂苷和总多糖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参双向发酵过程中代表性单体化合物Rg1、Re、Rb1含量;通过薄层色谱法鉴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参稀有皂苷Rg3、Rh1、Rh2、人参皂苷CK含量,研究了人参双向固体发酵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在发酵30 d后,人参药材经过生物转化以后总多糖含量增加26.86%,总皂苷含量减少7.70%,人参皂苷Rg1、Re、Rb1含量分别减少52.76%、10.86%、9.82%,Rh1、Rh1含量明显增多,分别达到0.90 mg/g和0.09 mg/g.人参在发酵过程中不仅利用了人参中的多糖,而且还生成了其他种类的多糖;人参皂苷发生了部分的转化,人参皂苷Rg1、Re、Rb1在发酵过程中被转化成了稀有人参皂苷Rg3、Rh1.  相似文献   

5.
研究纤维素、淀粉、精氨酸在蒸制过程中对人参皂苷Rb1水解的影响,通过蒸制的方法使人参皂苷Rb1水解,采用HPLC/MS方法对Rb1及蒸制水解产物Rg3、Rg5+Rk1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比较,加入纤维素蒸制后人参皂苷Rb1水解程度较高,加入淀粉和精氨酸的人参皂苷Rb1水解程度较低,其中加入精氨酸的人参皂苷Rb1水解程度最低。由此可知,在蒸制过程中加入纤维素促进人参皂苷Rb1水解,加入精氨酸抑制人参皂苷Rb1水解。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一种人参中人参总皂苷的测定方法。采用氨水将丙二酰基人参皂苷转化为相应的中性皂苷,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参皂苷Rg1、Re、Rf、Ro、Rb1、Rc、Rb2、Rb3、Rd的量,9种人参皂苷总量可代表人参中主要皂苷含量。生晒参片中人参总皂苷含量较低,生晒参须中人参总皂苷含量较高,光支生晒参和全须生晒参总人参皂苷含量在2.11%~6.01%之间。该方法准确,重复性好,完善了人参质量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7.
通过体外蘑菇酪氨酸酶活性的检测,研究了人参皂苷Rb1对体外蘑菇酪氨酸酶的影响;通过细胞增殖率的测定,研究了人参皂苷Rb1对B16黑色素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Rb1样品对于体外蘑菇酪氨酸酶的抑制率明显低于熊果苷(P0.1),抑制率均在±5%,说明人参皂苷Rb1对于体外蘑菇酪氨酸酶活性没有明显作用;人参皂苷Rb1对B16黑色素细胞增殖的影响随着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当Rb1质量浓度125μg/mL时对B16黑色素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125μg/mL时对B16黑色素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人参花茶和人参花红茶中人参皂苷Rg1、Re、Rh1、Rg2、Rb1、Rc、F1、Rb2、Rb3、Rd、Rg3、F2、CK的含量。色谱柱:UnitaryC_(18)(250 mm×4.6 mm,5 m);流动相:乙腈-磷酸水,梯度洗脱;流速:1.3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03 nm。13种皂苷在2种茶中均被检出,在2种样品中人参皂苷Rd、Re、Rc、Rg2的含量差异显著,人参花茶中人参皂苷Rd、Re、Rc的含量高,人参花红茶中人参皂苷Rg2的含量高。人参花茶和人参花红茶具有丰富的人参皂苷营养成分及功能因子,而且建立的检测方法简便快捷、精确度高、可靠性强,可用于人参花茶和人参花红茶中人参皂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9.
以人参愈伤组织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不同蒸制温度与时间对9种人参皂苷Rg1,Re,Rf,Rb1,Rc,Rb2,Rd,Rg3,Rh1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人参皂苷Rg1,Re,Rf,Rb1,Rc,Rb2,Rd的含量在不同蒸制处理中均显著降低,但检测到对照组中几乎不存在的Rg3和Rh1,并在随后处理中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且均于115℃、2.0h时出现峰值。表明可以通过适当的蒸制条件控制获取人参皂苷Rg3和Rh1。  相似文献   

10.
广西不同年限三七中皂苷含量的HPLC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研究广西的三七质量,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广西靖西县不同生长年限三七不同部位(根、茎、叶)的皂苷成分含量。结果表明:三七皂苷成分的峰面积与进样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三七根中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及三七皂苷R1的含量不断增加,茎部的各皂苷成分含量不断下降,叶部人参皂苷Rb1含量先上升后下降,而人参皂苷Rg1含量先下降后上升,且检测不到三七皂苷R1。3年生三七药材符合2010版《中国药典》规定,说明广西的三七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4、5、6年生栽培人参参根中单体皂苷Rb1、Rb2、Rb3、Rc、Rd、Re和Rg1的含量及其在生育期内的动态变化,应用HPLC法测定栽培人参参根中单体皂苷Rb1、Rb2、Rb3、Rc、Rd、Re和Rg1的含量。结果表明:Rb1和Rb3随着参龄的增加,其平均含量逐渐增加;Rc、Rd和Rg1的含量以6年生的参根最高,5年生的参根最低。Rb2的含量以4年生参根最高,6年生的参根最低。Re的含量以4年生参根最高,5年生的参根最低。1年内不同时期参根中单体皂苷含量不同。总体而言,单体皂苷含量在年内以7、8月份最低。结果可为人参规范化生产及人参单体皂苷提取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不同种类人参茎叶中皂苷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人参茎叶、西洋参茎叶和三七参茎叶中人参皂苷的含量及组成。[方法]采用水提法对人参茎叶和西洋参茎叶总皂苷进行提取,再用TLC和HPLC方法对人参总皂苷组成进行分析,对其皂苷成分进行比较。[结果]水提人参茎叶总皂苷的提取率为6.02%,西洋参茎叶总皂苷的提取率为5.01%。3种人参茎叶总皂苷的TLC和HPLC检测结果表明,人参茎叶中主要皂苷为Re、Rg1、Rd、Rc,其中Re、Rg1、Rd皂苷的含量较高,占总皂苷的53.7%;西洋参茎叶中主要皂苷为Rd、Rb3、Re、Rc,其中Rb3、Rd含量较高,占总皂苷的38.3%;三七参茎叶中主要皂苷为Rb3、Rc、Rb1,其中Rb3含量较高,占总皂苷的17.2%。3种人参茎叶PPD/PPT值表明,人参茎叶为33∶37,主要皂苷为原三醇类;西洋参茎叶为50∶12;而三七参茎叶中几乎不含有原三醇类皂苷。[结论]成功的对不同种类人参茎叶总皂苷成分进行了比较,为不同种类人参茎叶的选择和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林下参人参皂苷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不同的提取方法对皂苷含量影响显著,热回流法与超声波法和微波法相比对人参皂苷的提取率最高,而且在加热过程中丙二酰基人参皂苷分别转化成相应的中性皂苷.对生长在吉林省的栽培参和林下参的6种主要皂苷(Rg1Re,Rb1Re,Rb2Rd)进行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地区栽培的人参主根中皂苷含量存在显著差别,且人参皂苷Rg1和Re的化学型组成比例差异较大.吉林人参明显存在3种化学型,分别为高Rg1低Re化学型,低Rg1高Re化学型,Rg1、Re几乎相等化学型.人参不同种群、不同生长年限、不同栽培方式对人参皂苷含量及组成比例都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人参皂苷在正丁醇/水二相中的分配规律,为人参皂苷的提取分离和分析提供依据。人参皂苷提取液经水饱和正丁醇萃取后,用HPLC/MS法检测中性人参皂苷Rb1、Rb2、Rc、Rd、Rg1、Re、Rf、Ro以及9种丙二酰基人参皂苷在正丁醇/水二相中的含量。不同人参皂苷在正丁醇和水二相中的分配比例有很大的差异,其中,丙二酰基人参皂苷在水中的分配比例大于在正丁醇中的分配比例,中性人参皂苷在水中的分配比例小于在正丁醇中的分配比例。经过3次水饱和正丁醇萃取,中性人参皂苷基本上全部转移到正丁醇相,丙二酰基人参皂苷转移到正丁醇相和水相中的含量之比为3∶2。  相似文献   

15.
人参皂苷Rb1是人参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通过将人参皂苷Rb1与氢氧化铝胶作为佐剂和猪圆环病毒2型抗原混合免疫Babc/c小鼠,检测免疫后PCV2抗体转阳时间、抗体滴度及攻毒后血清病毒载量变化。结果表明,Rb1和抗原混合物免疫动物后,高剂量Rb1(100μg)能够明显缩短抗体转阳时间,显著提高抗体滴度,降低血清病毒载量及血清病毒阳性率。因此,人参皂苷Rb1具有较好的免疫增强效果,是一种较好的免疫佐剂。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野山参和林下参中人参皂苷的组成特征及差异所在,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野山参和林下参中电苷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野山参和林下参中均含有常见的9种人参皂苷(Re、Rg1、Ro、Rf、Rg2、Rb1、Rc、Rb2、Rd),野山参中还检测到三七皂苷R1、R2和R3以及丙二酰基人参皂苷Rb1和Rc,林下参仅检测到了丙二酰基人参皂苷Rh1、Rc和Rd,没有检测到三七皂苷R1和R3;林下参中Re含量显著高于野山参,平均含量为5.042g/mg,二者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野山参和林下参中其它8种人参皂苷含量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7.
建立同时测定三七地上和地下部分人参皂苷Rb1、 Rb3、 Rc和三七皂苷Fc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EC-C18(4.6 mm×100 mm, 2.7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03 nm,柱温40℃。结果表明:人参皂苷Rb1、 Rb3、 Rc和三七皂苷Fc分别在0.062~18.479、 0.060~17.870、 0.063~18.556、 0.064~19.169μg,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5);三七中4种皂苷的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9.53%、 100.56%、 99.90%、 99.60%, RSD分别为0.54%、 0.60%、 0.49%、 0.55%。在三七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各组织中,人参皂苷Rb1在芦头部位的含量最高,人参皂苷Rb3、人参皂苷Rc和三七皂苷Fc的含量均在叶片中最高。该方法简便、准确,分离效果好,适用于三七人参皂苷Rb1、 Rb3、 Rc和三七皂苷Fc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利用HPLC法,检测了两种蓝莓人参保健酒中主要人参皂苷Rg1、Rc、Rb2和Rd的含量。结果显示:蓝莓酒中添加人参的保健酒和蓝莓配制酒添加人参的保健酒中的Rg1和Rd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而后一种保健酒中的Rc和Rb2含量则均显著高于前一种保健酒中的;本研究所用的检测方法可准确分析两种蓝莓人参保健酒中的主要人参皂苷含量。  相似文献   

19.
利用HPLC法,检测了两种蓝莓人参保健酒中主要人参皂苷Rg1、Rc、Rb2和Rd的含量。结果显示:蓝莓酒中添加人参的保健酒和蓝莓配制酒添加人参的保健酒中的Rg1和Rd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而后一种保健酒中的Rc和Rb2含量则均显著高于前一种保健酒中的;本研究所用的检测方法可准确分析两种蓝莓人参保健酒中的主要人参皂苷含量。  相似文献   

20.
《新农业》2017,(9)
人参皂苷Rb3,人参二醇型皂苷的一种主要活性成分,已被证明对诱导的糖尿病小鼠模型有抗糖尿病活性。本文为了探讨人参皂苷Rb3在降低血糖方面的分子调控机制,利用HepG2细胞为研究材料,系统分析了人参皂苷Rb3对肝糖异生关键因子AMPK的影响。结果表明,25微摩尔每升的人参皂苷Rb3可以显著激活AMPK活性,提高p-AMPK/总AMPK比值,与AMPK激活剂AICAR能够协同激活AMPK活性。进一步分析发现,该作用能够被AMPK抑制剂Compound C部分阻断,推测人参皂苷Rb3抑制肝糖异生作用是通过激活AMPK信号通路实现。AMPK信号转导通路作为重要的糖脂代谢靶点,在糖尿病及相关代谢类疾病的调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为探讨人参皂苷Rb3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