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将生物燃油与0#柴油进行乳化后,制成B10、B15、B20乳化型生物燃油,在发动机实验台架上,柴油机转速为1500r·min^-1时考察B10,B15,B20燃料的HC、CO、PM、NOx排放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转速下,柴油机燃用乳化型生物柴油的HC、CO、PM排放比柴油要高,而且随着生物燃油比例的增大逐渐增多,但均未超过国家排放标准;柴油机燃用乳化型生物柴油的NOx排放量比柴油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2.
柴油机燃用超声乳化柴油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超声乳化机理,将适当配比的0#柴油、水和SPSO型乳化剂进行乳化,研究了掺水量、乳化剂含量、乳化温度和乳化时间时乳化柴油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掺水量的增加,乳化柴油的热值逐渐下降,黏度、闪点、燃点和凝点越来越高,最大掺水量应小于18%.对10%,15%掺水量的乳化柴油进行台架试验表明,中小负荷工况下节油效果不明显,大负荷工况下节油效果显著,节油率在9%~14%之间,燃用乳化柴油可降低尾气排放中NOx和排气可见污染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不同供油提前角下,直喷柴油机燃用体积比为30∶70的地沟油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B30)的经济性和排放特性.结果表明,B30地沟油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在供油提前角18°CA时,燃油消耗率最低,增大或减小供油提前角,燃油消耗率都会增加,24°CA比18°CA在最大负荷处燃油消耗率最高可增加18%;随着供油提前角的减小,NOX的排放降低,但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CO和炭烟的排放;在供油提前角为22°CA时,HC排放最低,增大或减小供油提前角,HC排放都会增加,22°CA比16°CA在大负荷时可以降低68%,比18°CA降低50%.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探讨生物柴油含量对混配物物性参数的影响规律.【方法】以甘肃产胡麻油为原料,研究了胡麻油生物柴油与0#柴油混配物的密度、黏度、冷滤点、凝点和闪点等性质.【结果】混配物的密度与胡麻油生物柴油在混配物中的体积分数呈线性关系;混配物的运动黏度可用公式ln(υρ)=v1ln(υ1ρ1)+v2ln(υ2ρ2)预测;随着混配物中胡麻油生物柴油体积分数的增加,冷滤点和凝点依次降低;当胡麻油生物柴油体积分数在0~50%之间时,闪点随着生物柴油体积分数的增加而缓慢增加,当大于50%后,闪点大幅增加.【结论】为胡麻油生物柴油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蛭石改性水稻秸秆生物炭在土壤中的短期降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稳定性是生物炭发挥固碳功能的基础,探究生物炭在土壤中的降解特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水稻秸秆为生物质原料,在不同炭化温度和蛭石改性条件下制得一系列生物炭,探索其稳定性变化规律,并通过实验室恒温培养试验,研究了蛭石改性和未改性水稻秸秆生物炭在红壤、水稻土中的短期降解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水稻秸秆生物炭的碳含量随炭化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经蛭石改性后降低了20.3%~32.6%。当炭化温度从300℃升高至700℃时,生物炭的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表现为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在400℃时为最大值,700℃时为最小值。蛭石改性降低了所有生物炭的DOC含量。生物炭的H/C随炭化温度升高而降低,且经蛭石改性后有所降低。与300℃生物炭相比,700℃未改性和蛭石改性生物炭的热损失量分别降低了56.1%和56.8%。蛭石改性使生物炭的热损失量降低14.8%~45.6%。水稻秸秆生物炭的含碳官能团主要由芳香碳、烷氧碳与非取代脂肪烃组成,其中芳香碳含量最高;随着炭化温度的升高,生物炭中的芳香碳含量增加,烷氧碳与非取代脂肪烃含量下降;蛭石改性增加了生物炭中的芳香碳含量。与红壤相比,水稻土中生物炭的碳含量更低;与淹水条件相比,干旱条件下土壤中生物炭的碳含量更低。结果表明,蛭石改性在降低生物炭中碳含量的同时增加了生物炭的稳定性。相比于红壤,生物炭在水稻土中的碳降解速度更快;相比于淹水条件,干旱条件下生物炭的碳降解速度更快。综合来看,蛭石改性为显著影响生物炭在土壤中发生碳素降解的最主要因素,其次为土壤类型,水分状况的影响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6.
BHA,BHT对生物柴油排放和动力经济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酚类抗氧化剂对燃用生物柴油/柴油内燃机的影响,在一台四缸柴油机上进行了排放及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抗氧化剂质量浓度较低时,BHT要比BHA、TBHQ的诱导期长,当抗氧化剂质量浓度较高时,BHA的诱导期要比BHT、TBHQ长.BHA质量浓度分别为800、1 200mg/L时,B10混合燃料比未添加抗氧化剂的B10混合燃料有效燃油消耗率分别平均降低了0.67%、1.5%;当BHT质量浓度为800、1 200mg/L时,B10混合燃料比未添加抗氧剂的B10混合燃料的有效燃油消耗率分别平均降低了2.2%、2.6%.添加抗氧化剂BHT、BHA的燃料碳烟排放比未添加BHA、BHT的燃料低,但是添加酚类抗氧化剂后的NOx排放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7.
对固定化脂肪酶催化大豆油甲酯化反应生产生物柴油的多个因素进行了研究,包括甲醇的添加方式、体系中水分含量、酶的最适用量、酶的预处理及底物预处理对生物柴油产率的影响,同时也研究了酶可高效循环利用的处理方法,为生物柴油的产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以乳化8 h的大豆油为底物,固定化脂肪酶在豆油中浸泡8 h,酶用量为原料油质量的6%,温度为40℃,振荡速率为150 r/min,每隔4 h按油醇摩尔比1∶1添加甲醇1次,共3次反应12 h生物柴油转化率最高可达93.35%。每次反应后的脂肪酶用丙酮处理,可多次循环使用,9次循环使用后,催化效率仍可达84.15%。  相似文献   

8.
微波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功能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微波技术在食品加工业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从大豆油中提取的大豆分离蛋白为试材,研究微波处理时间对其起泡性、泡沫稳定性、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当微波功率为1000W时,在0~40s,大豆分离蛋白的起泡性、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均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并均在处理40s时达到最大值,其中,乳化性和起泡性分别比未处理的增加了120.00%和146;88%,随着处理时间的继续增长,分离蛋白的起泡性、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呈下降趋势;泡沫稳定性受微波处理时间的影响最大,处理30s时达到最大值,比未处理的增加了209.38%,随着处理时间的继续增长,泡沫稳定性逐渐下降。[结论]1000W微波处理40S,可明显改善大豆分离蛋白的功能特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适于保存橡胶籽油生物柴油的抗氧化剂。[方法]采用均相碱催化法制备橡胶籽油生物柴油,使用TBHQ、维生素E作为抗氧化剂,测定不同条件下生物柴油样品的过氧化值、酸值,分别考察2种抗氧化剂对生物柴油贮存稳定性的影响。[结果]TBHQ、维生素E均对生物柴油贮存稳定性有改善效果,当添加油重0.12%的TBHQ时,生物柴油安全贮存时间比未添加时延长5倍,达到15d,而添加油重0.08%的维生素E时,生物柴油安全贮存时间可延长3.3倍,达到10 d。[结论]在均相碱催化条件下制备的生物柴油更适合采用TBHQ作为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0.
<正>1拖拉机冬季保养1.1发动机部分1)全面清洗燃油供给系统,加注合适标号的柴油。必须在清洗燃油供给系统后方可添加燃油,加油时,应加注适宜当地冬季气温标号的柴油。一般来讲,5#柴油适合于气温在8℃以上时使用;0#柴油适用于气温在4~8℃时使用;-10#柴油适用于气温在-5~4℃时使用;-20#柴油适用于气温在-14~-5℃时使用;-35#柴油适用于气温在-29~-14℃时使用;-50#柴油适用于气温在-44~-29℃或低于该温度时使用。选用柴油的标号如果不适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几种常见食用蜡制备的W/O型乳化液对水分蒸发的抑制效果。[方法]在乳化温度80℃,乳化时间25 min,搅拌速度1 000 r/min条件下,探讨了不同蜡种类、乳化水含量、乳化剂的用量以及亲水亲油平衡值(HLB)等工艺条件对乳液的稳定性、抑制水分蒸发率以及水分蒸发损失率的影响。[结果]几种常见的食用蜡制备W/O型乳液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水分蒸发,以蜂蜡的效果最好。对蜂蜡为油相制成的乳液,当乳化水含量为40%、乳化剂HLB值为7、乳化剂用量为5%时,抑制水分蒸发效果最好,且乳液稳定,外观均匀。[结论]为获得稳定性好的W/O型蜂蜡乳液,严格控制乳化工艺条件是关键,搅拌速度和乳化方法也不容忽视,尤其是W/O的搅拌速度不宜过快,否则会影响乳状液的形成及稳定。  相似文献   

12.
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方法制备木材工业用醋丙乳液胶粘剂。结果表明:共聚单体的选择、聚合时间、聚合温度、搅拌速度、乳化剂及引发剂用量对醋丙乳液胶粘剂的性能有较大影响 选择丙烯酸类单体参与共聚,聚合时间为4~5 h,聚合温度为80℃,搅拌速度为180~240 r/m in,乳化剂和引发剂用量分别为聚合单体总量的3.0%和0.5%,制备的醋丙乳液胶粘剂性能稳定、耐水性及粘接强度高。  相似文献   

13.
5%啶虫脒乳油的配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静  胡明江  赵志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564-5564
[目的]为了提高药效,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设计了5%啶虫脒乳油的不同配方。[方法】通过冷贮、热贮、外观比较、酸碱度测定等方法测试了溶剂的溶解性和乳化剂的乳化效果。[结果]混苯作溶剂;乳化剂3.2%103、2.7%107、1.5%农乳500比例下得到的药剂溶解性好,稳定性较强;冷贮后pH值稳定而且啶虫脒析出率为0.36%,热贮后pH值稳定,没有絮状物出现,啶虫脒分解率为1.84%。[结论]5%啶虫脒乳油配方为:3%二甲基甲酰胺作助溶剂,由3.2%103、2.7%107、1.5%农乳500混合作乳化剂,混苯作溶剂补齐100%。  相似文献   

14.
棕榈粉末油脂生产乳化工艺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改善粉末油脂乳化效果,提高乳化稳定性,以棕榈油为芯材、葡萄糖浆和麦芽糊精为壁材,采用非离子和阴离子型乳化剂复合,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了复合乳化剂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单甘酯∶蔗糖酯∶硬脂酰乳酸钠为1∶1∶3,用量为油脂的5%,乳化温度70℃,高剪切混合乳化机转速10 000r/min,乳化时间20min的条件下,乳化稳定性可达到90.25%.在进风温度180℃,均质压力25MPa,出口温度80℃的条件下,包埋率可达到84.85%.  相似文献   

15.
孟江  任连城  魏小林  张燕 《油气储运》2012,31(3):167-170,247,248
利用试验环道对胜利新滩含水65%稠油的W/O乳状液采用转相乳化法形成O/W乳状液的性质进行测试。3种不同方案的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环道试验配制的乳状液液滴尺寸分布范围大,稳定性较差;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环道流量和乳化剂加量对乳状液的动态稳定性影响较大;流量越大,O/W乳状液的动态稳定性越好;在一定范围内,乳化剂加量越大,O/W乳状液稳定性越好。在管流条件下,形成O/W乳状液和乳化剂在管壁吸附均可降低管输摩阻,乳状液的稳定性是影响管道压降的主要因素。温度变化对O/W乳状液的表观粘度影响不大,同时,加剂0.8mg/g形成的O/W乳状液停输再启动不存在困难。  相似文献   

16.
以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PI)为乳化剂,采用乳化方法制备VE O/W型乳状液,探讨乳化时间、pH、乳化转速、乳化温度、SPI质量浓度和油水比对乳状液的影响.结果表明,当VE与pH8.0、浓度为2.4%的SPI溶液按照1∶2.4(w/w)的比例混合,于65 ℃、12000 r/min条件下均质20 min后形成的乳状液稳定性较好.此时,乳化活性为163.97 cm-1,乳化稳定性为1.19.  相似文献   

17.
采用激光粒度仪、Zeta电位测试仪等对制备的季铵盐乳化沥青的粒度分布和Zeta电位情况进行测试,分析了季铵盐乳化剂对乳化沥青粒度分布和Zeta电位的影响机理,探讨了乳化剂用量和pH值对透层乳化沥青存储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乳化剂质量分数为1.6%、乳液pH值为4时,透层乳化沥青的存储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18.
张博  邬小兵  任德安  刘健  龙敏南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275-12277
利用自行设计研制的小型生物质热裂解反应器,对桉树木屑热解产油的试验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热裂解温度为500℃,进料速率为300 g/h时,生物油的产率达到最大,达40.3%。升温速率的增加,有助于提高生物油的产率。GC-MS分析表明,桉树木屑生物油是一种成分复杂的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含氧量较高。其主要组分为有机酸和酮类。其中乙酸含量占50.6%,羟基丙酮占10.9%。生物油经过精制加工得到高品质的生物燃油后,结合生物质热解气、生物质炭的利用,可实现生物质综合能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9.
以Span-80为乳化剂,K2S2O8的碱性溶液引发淀粉与偶氮苯衍生物接枝共聚,考察了反应温度、时间、pH值及乳化剂用量对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相乳液中应用价廉无毒的K2S2O8的碱性溶液引发接枝共聚反应,可以达到较高的接枝率和接枝效率。当淀粉用量7.00%,[单体]=0.391 mol/L,[K2S2O8]=8.650 mmol/L,[KOH]=0.178 mol/L,乳化剂用量8.02%,反应时间120 min以及反应温度50℃时接枝率和接枝效率分别达最大值69.88%和94.60%。并应用X-ray衍射、热重分析TGA和差热分析DTA等测试手段对接枝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确证了接枝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