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茶叶中构成色、香、味的化学成分物质多是热敏性物质,在茶叶加工和储藏过程中极易受到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品质下降。主要阐述了低温在茶叶加工和贮藏过程中对保持茶叶品质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茶叶小常识     
《农技服务》2004,(11):62-63
茶叶是一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上乘饮料,世界上约有一半以上的人喜爱喝茶,茶叶之所以被人们视为健康饮料,是因为茶叶中含有大量有益于人的物质.如素素、茶单宁、芳香油和维生素C等。因此.茶叶能让人提神  相似文献   

3.
中国无公害茶叶的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无公害茶叶是指在无公害生产环境条件下,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成品茶的农药残留、重金属和有害微生物等污染物指标,内销符合国家规定允许的标准,外销符合进口国家、地区有关标准的茶叶,是符合食品安全的茶叶的总称。它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低残留茶,即在生产过程中可以使用除国家禁止使用外的所有化学合成物质,茶叶产品的卫生指标达到本国或进口国有关标准的要求,对消费者身体健康没有危害的茶叶。浙江省为此制定了无公害茶叶内销和外销卫生指标,实际上是制定了茶叶准入市场的最低标准。欧盟和日本等茶叶进口国也制定了茶…  相似文献   

4.
类胡萝卜素是茶叶重要香气物质的前体物,在茶叶加工过程中会经酶促反应(主要通过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CCD)或非酶促反应(高温、光照、酸性条件及其他未知因子)降解生成许多具有花香味的香气物质。鉴于类胡萝卜素对茶叶品质的重要贡献,近年来茶叶中的类胡萝卜素物质研究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人们基于茶叶种质资源及环境因素,利用生物化学及分子相关手段已在茶叶上开展系列相关研究,以期明确类胡萝卜素在茶叶中的合成、代谢调控机制机理。综述了茶树资源(绿色正常种和黄化或白化种)、茶树生长环境(光照和温度)、农艺措施(遮阴)及采后茶叶加工工艺(萎凋和干燥)等对茶叶类胡萝卜素合成及代谢的影响规律与调控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茶叶类胡萝卜素的研究方向,旨在深入了解类胡萝卜素在茶叶中的合成代谢与调控机制,为今后茶叶品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微波加热技术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微波加热技术对茶叶品质的影响试验表明:微波加热技术用于茶叶加工中的杀青和干燥作业,与传统加热方法比,可提高茶叶加工质量,改善茶叶品质,并使叶绿素、维生素C等有益物质少受损失。  相似文献   

6.
设施栽培与常规栽培绿茶香气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设施栽培环境对绿茶香气的影响,为绿茶设施栽培方式的应用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法),提取设施栽培茶叶和常规栽培茶叶的挥发性物质进行GC/MS分析,参考相关文献及保留时间进行定性,并采用内标法对香气组分进行定量,采用密码审评法对2种茶样进行感观审评。【结果】共鉴定出57种香气成分,其中设施栽培茶叶51种,常规栽培茶叶43种;常规栽培茶叶的香气指数、香气总量分别是设施栽培茶叶的3倍和1.38倍;设施栽培茶叶含有较多的低沸点物质,但其芳香族化合物及萜烯类风味物质更为丰富和广泛。感观审评结果显示,设施栽培茶叶清香浓郁,常规栽培茶叶带有花香。【结论】2种茶叶香气物质的基本组成成分相似,但香气类型、香气物质的组成比例、香气指数、香气物质的总量和大多数香气组分的相对含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7.
高海生 《中国土特产》1996,(3):32-33,30
茶叶掺假的鉴别检验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高海生茶叶为山茶科植物茶树的叶子经加工制成的饮品。其主要风味成分为咖啡碱、单宁、茶多酚、茶氨酸、果酸物质等。茶叶根据制造方法不同,可分为绿茶、黄茶、黑茶、青茶、白茶和红茶六大类,其中以绿茶和红茶较为多见。茶叶掺假...  相似文献   

8.
对湘西茶叶茶多酚和咖啡碱等8种活性物质及含量进行检测及系统分析。按照GB/T 8313-2018 《茶叶中茶多酚和儿茶素类含量的检测方法》,对湘西茶叶主导品牌:古丈毛尖和保靖黄金茶的茶多酚和咖啡碱等8种活性物质及含量进行检测,并对比6大基本茶类开展系统分析。古丈毛尖和保靖黄金茶的主要活性物质是:茶多酚、咖啡碱、EGC、EGCG、ECG等5种组分,GA、+C、EC等3种组分含量均1%。保靖红茶和古丈红茶主要活性物质是:茶多酚和咖啡碱等2种组分,其他6种组分含量都1%。比较6大基本茶类的茶多酚含量,绿茶﹥白茶﹥黄茶﹥乌龙茶﹥红茶﹥黑茶,与茶叶发酵程度呈正相关,说明:发酵程度越高,茶多酚降解越多。本研究可以为湘西茶叶地理标志产品分析提供科学依据,为湘西茶叶的茶树推广和品牌建设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将晒青和摇青工艺引入夏秋红茶的加工,有利于茶叶酯型儿茶素等苦涩味物质的降解转化和可溶性糖类物质的生成,可有效降低茶叶的苦涩味,使茶叶滋味更加醇和爽口,并使茶叶带天然花香。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将晒青和摇青工艺引入夏秋红茶的加工,有利于茶叶酯型儿茶素等苦涩味物质的降解转化和可溶性糖类物质的生成,可有效降低茶叶的苦涩味,使茶叶滋味更加醇和爽口,并使茶叶带天然花香。  相似文献   

11.
法国茶叶生产商LeDauphin公司近日对外界宣布,他们即将在茶叶包装中使用德国Treofan公司研制出来的PLA膜Biophan与纸复合材料。含有Biophan等物质的包装材料的应用。预示着食品包装将逐步过渡到生物包装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12.
无公害茶叶是指茶叶中所含的有害微生物、农药、重金属等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在实际生产中,为了培育无公害茶叶,要求茶农控制好茶叶中的物质残留及农药使用,同时加大实际栽培管理力度,实现最终的无公害茶叶栽培。基于此,文章对当前的无公害茶叶栽培管理技术进行了详细探究,希望能对无公害茶叶栽培管理带来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3.
随着速溶茶等茶饮料的兴起,茶香气回收技术也成为现阶段研究的一个热点。香气的富集是目前研究的一个难点,本文以普洱茶为研究对象,采用冷凝回流的方式富集其中的香气成分,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HS-SPME)技术对所富集的香气成分进行解析。以萃取时间、萃取温度、NaCl添加量为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响应面分析,在响应面试验数据中筛选出31种被检出率大于50%的香气化合物,并获得普洱茶冷凝回流茶香水最优前处理条件。使用最优萃取条件检测普洱茶茶叶和从茶叶中提取出的冷凝回流茶香水,结果显示提取出的茶香水中挥发性化合物比茶叶原料多52种,且其主要香气物质与茶叶基本一致,含量最高的物质均为甲氧基苯类,在茶香水中以花香和果香为主的酮类物质与其他物质的相对含量增加了9.01倍,使回收的普洱茶香水具有陈香、药香、木香、花香、果香等特征香气。本研究有助于了解普洱茶冷凝回流茶香水的萃取条件、茶叶香气富集技术以及普洱茶冷凝回流茶香水的香气成分,为普洱茶香气回收应用以及后期普洱茶香气释放规律及香气释放的影响因素解析提供理...  相似文献   

14.
殷美华  陈孝权  赵亚华  刘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3,(21):9063-9064,9067
r-氨基丁酸是茶叶中具有保健功效的重要物质之一,具有降血压、抗焦虑、治疗哮喘、治疗癫痫、调节激素分泌等作用。对茶叶中r-氨基丁酸的性质、保健功效、含量测定等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光是一种能源物质、光源物质以及信号物质,生活与生产中绝大部分生物都离不开光,我国对光的运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随着国家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加快,茶叶加工技术水平在不断提升。光照萎凋技术是茶叶加工过程中必经的一道工序,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茶叶的品质,是茶叶加工的关键。本文主要介绍不同光质萎凋对茶叶物理性质以及茶叶品质成分的影响,并探析萎凋技术发展的主要策略,为茶叶加工业提供可行性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茶叶香气与产地土壤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不同产地茶叶香气品质与土壤条件的关系,以利于有目标地管理和开发茶园,生产高香茶品,特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Mehlich 3浸提剂提取元素-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研究不同产地茶叶挥发性物质和土壤有效矿质元素的关系。通过对苍南五凤(产地1)、武义安凤(产地2)、余杭潘板(产地3)3个不同产地茶叶样品的分析表明,产地1和产地2茶叶香气特征优于产地3;在产地3茶叶香气组成中,烯类、醇类仅占总挥发性物质的21.09%,其中良好香型的烯类、醇类物质质量分数为17.46%,而具青草气味物质的质量分数为8.53%;产地1和产地2茶叶的烯类和醇类总量分别比产地3茶叶高154%、172%,其中具良好香型的烯类和醇类物质种类比产地3茶叶多10种,且质量分数分别高101%和130%,具青草气味的质量分数少于3%。可见,烯类、醇类物质的总量以及良好香气物质和青草气味物质的种类和质量分数的变化是影响茶叶香气高低的重要因素。对3个产地的土壤样品分析表明,产地1和产地2土壤的有效钾、磷和镁质量分数显著高于产地3,其中产地1比产地3分别高120%、159%和30%,产地2比产地3分别高170%、59%和70%。不同钾肥施用水平分析表明,施钾处理的茶叶中烯类、醇类等物质质量分数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具良好香型的烯类和醇类物质种类多5种,且质量分数分别增加25%和48%,而具青草气味的物质分别减少31%和40%。钾对改善茶叶的香气品质效应明显。综上,根据目前茶园土壤管理现状,应注重茶园土壤钾、磷、镁的补充,尤其是要加强钾肥施用的指导。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竹山县地处鄂西北山区,茶叶生产是该县特色主导产业之‘,经多年发展,目前已初具规模。俗话说:“春茶香,夏茶涩,秋茶好喝无人摘”。夏秋茶由于温度高、光照强,茶叶内儿茶紊含量高,氨基酸、、芳香物质等含量低,成品茶苫涩味重,香气差,在我县一般只做为茶叶生产中的副产品、下脚料。大批的夏秋茶鲜叶因质差价低,茶农不愿采摘而白白地浪费掉了。调查表明:夏秋茶产量占全年茶叶总产量的40%。  相似文献   

18.
李方 《农家致富》2005,(10):51-51
茶多酚就是茶叶中酚类物质的总称,酚类物质的pH值成酸性进入人体以后能促进消化酶的生成,有助于肠胃消化。茶水煮饭,操作简单。煮饭的茶水可不能太浓。一般三口之家,用3克左右茶叶就足够,浸泡10分钟就可以了.和一般煮饭的程序一样,把茶水倒进米锅,小火煮20分钟就可以等着开饭了。  相似文献   

19.
在介绍茶叶改性处理方法的基础上,对茶叶吸附、去除水体物质、离子进行综述;介绍了温度、pH、初始浓度、茶叶投加量等茶叶吸附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通过扫描电镜、比表面分析、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及热力学、动力学方程模型进行的吸附机理研究,较为全面地介绍了茶叶吸附性能的研究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化学防治具有速效、简便、受环境影响小的特点。当病虫害暴发时,化学防治在短时间内就可收到较理想的防治效果。可是在茶园中不合理使用化学农药,不但会杀死害虫的天敌和有益生物,造成害虫发生为害更加猖獗,而且会污染茶树和环境,使茶叶中的农残超标,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发展无公害茶叶生产,对生产过程中农药、肥料等化学合成物质的使用进行严格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