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蔬菜中醚菌酯和肟菌酯农药残留的气相色谱法。以乙腈高速匀浆提取、盐析,再经氟罗里硅土柱层析、净化,再经浓缩、定容后,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对待测组分进行了分离和测定。本实验选用番茄为实验原料,通过在番茄样品中添加不同浓度的醚菌酯和肟菌酯混合标样,每档浓度做5个平行和1个空白。实验证明,添加浓度在0.01mg·kg-1、0.05mg·kg-1和0.2mg·kg-1时,番茄中醚菌酯和肟菌酯添加回收率在81.2%~106.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n=5)小于10%,醚菌酯和肟菌酯在样品中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05mg·kg-1。  相似文献   

2.
《土壤通报》2015,(6):1415-1419
研究建立了土壤中甲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顺式氯菊酯、反式氯菊酯、氯氰菊酯、氟氰戊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8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超声提取-硅胶柱净化-气相色谱(GC)检测方法。以石油醚/丙酮(v/v,2:1)溶液为有机提取剂,超声提取土壤样品,旋转蒸发仪浓缩,经自制硅胶柱以10 ml石油醚/乙酸乙酯(v/v,9:1)溶液进行分离净化并浓缩后用正己烷定容,样品采用气相色谱法FID检测器检测。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土壤样品中8种拟除虫菊酯的加标回收率较高,平均值在84.9%~101.3%之间。通过实验优化了8种拟除虫菊酯类化合物的分离和测定条件。该提取和检测方法具有简便、快捷、成本低、净化效果和重现性好等特点,适合于土壤中痕量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以乙腈水溶液超声提取,弗罗里矽SPE柱净化,GC-ECD进行检测土壤中六六六、滴滴涕、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六氯苯等29种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含量的方法,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在70%~120%,检出限为0.0010~0.230mg·kg-1。方法适用于黑土、红土、壤土等不同类型土壤样品。  相似文献   

4.
赤字爱胜蚓对土壤中镉富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赤字爱胜蚓放在镉浓度分别为0、200、300、400、500、600、700mg·kg-1的土壤中培养60d后,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测定镉在蚯蚓不同部位的分布、蚓粪中镉的含量。结果表明,赤字爱胜蚓对土壤中的镉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当土壤中镉浓度为200mg·kg-1时,蚯蚓体内镉浓度为305mg·kg-1,相当于蚯蚓体重的0.03%;土壤镉浓度200~500mg·kg-1,蚯蚓对镉的富集系数在5以上;蚯蚓第XV体节后的肠道部是镉的主要吸收部位。研究结果表明,蚯蚓对于中轻度镉污染的土壤修复治理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5.
为检测草莓基质中的农药残留,建立了固相萃取-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方法,可同时检测草莓果实中百菌清、毒死蜱、粉唑醇、腈菌唑、高效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嘧菌酯7种农药的残留量。样品经乙腈提取,C18固相萃取柱净化,GC-ECD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百菌清、毒死蜱在0.05~1.0μg.mL-1,粉唑醇、腈菌唑、高效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嘧菌酯在0.5~10.0μg.mL-1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方法平均回收率为85.3%~102.7%,RSD小于5%,检出限范围为0.005~0.132mg.kg-1。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准确,能满足国标中相关农药残留限量测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目前使用的绝大多数农药为合成农药,具有急性毒性特征,已开展的慢性评估不能完全符合实际需要,慢性评估结果容易出现过低估计风险,具有急性毒性特征的农药残留必须开展急性评估。为了推进急性评估研究,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和残留限量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持,在WHO原则指导下、基于JMPR建议的方法,开展了蔬菜中氯氰菊酯残留的急性和慢性点评估技术研究。结果显示,济南、青岛和寿光三地市售的西红柿、菜椒、菜豆、茄子、豇豆和芹菜中氯氰菊酯残留摄入是安全的;虽然白菜出现了超标的个例,但99.98%的氯氰菊酯残留摄入不存在危害健康的摄入风险;即使考虑50%的总体误差以及蔬菜占总食物摄入量的比例,至少99.96%的残留摄入不存在危害健康的摄入风险。研究表明,摄入频率高的7类蔬菜中氯氰菊酯残留污染较轻,对消费者(包括孕妇、婴儿和儿童)身体健康危害很小。  相似文献   

7.
氟 对玉米产量品质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量氟对动物和人类健康有益, 而过量氟对动物和人类健康有害。为研究氟对玉米产量品质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添加0、100 mg·kg-1、200 mg·kg-1、500 mg·kg-1、1 000 mg·kg-1 和1 500 mg·kg-1 氟(NaF)对玉米产量、粗蛋白和淀粉含量及土壤pH、水溶性钙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氟处理浓度的增加玉米产量显著降低, 减产9.9%~85.4%; 玉米籽粒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 从91.8 g·kg-1 增加到108.8 g·kg-1。加入氟100 mg·kg-1 和200 mg·kg-1 时, 淀粉含量表现为下降趋势,而当加入氟500 mg·kg-1、1 000 mg·kg-1 和1 500 mg·kg-1 时, 淀粉含量表现为上升趋势。玉米不同部位氟含量基本上随氟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玉米根部和籽粒含氟量与氟添加量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 相关系数分别为r=0.998**r=0.915**; 叶含氟量与氟添加量的相关性达显著水平, r=0.852*; 玉米不同部位氟含量的大小顺序为根>叶>叶鞘>茎>籽粒。氟浓度在200 mg·kg-1 时, 籽粒含氟量已超过无公害农产品标准1.0 mg·kg-1。石灰性土壤添加氟后, 可使土壤pH 增加,从8.05 增加到8.70; 水溶性钙含量显著下降, 由2.71 g·kg-1 下降到1.02 g·kg-1。随氟浓度的增加土壤放线菌数量显著降低, 与对照相比, 降低0.92%~65.22%; 低浓度的氟可以促进土壤细菌、真菌的生长, 而高浓度的氟可以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宁波市鄞州区农业土壤重金属含量变化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提供科学依据,2005年对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100个农业土壤样品中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测定和评价。结果表明:耕层全砷、镉、铬、汞和铅的平均含量分别为8.1mg·kg-1、0.163mg·kg-1、100.1mg·kg-1、0.257mg·kg-1和43.6mg·kg-1,与1983年宁波市的耕层土壤背景值相比,分别增加了12.5%、32.5%、61.2%、0.8%和55.2%,土壤已受到镉、铅和汞的轻微污染,而汞的污染已得到遏制。从总体上来说,鄞州区农业土壤环境质量良好,区内有98个点(占总样点数的98%)符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要求,但有2个点(占总样点数的2%)分别受到镉和汞的污染。  相似文献   

9.
镁是植物生长必需的大量元素,但长期以来忽视施用镁肥的现象在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农业生产中普遍存在。2016年9月由德国钾盐集团与福建农林大学合作共建了国际镁营养研究所,进行植物镁营养基础研究;并在2017年建立了全国镁营养研究协作网,在全国连续开展施肥量调查、土壤取样以及大面积的镁肥田间试验和推广示范。1)调研结果显示,作物尤其是蔬菜果树等经济作物生产中的氮磷钾肥投入量过高,但是大部分农户在生产中没有施用镁肥。在仅有少数施用镁肥的农户中,镁肥平均用量不足磷肥用量的10%。2)我国土壤交换性镁浓度平均为160.5 mg·kg-1,南、北方平均值分别为94.3、393.0 mg·kg-1。我国45.3%的土壤严重缺镁(<60 mg·kg-1),18.3%的处于土壤缺乏(60~120 mg·kg-1)水平,16.4%的土壤处于适宜(120~240 mg·kg-1)水平,12.9%的土壤处于偏高(240~480 mg·kg-1)水平,处于丰富(480~720 mg·kg-1)和极丰富(>720 mg·kg-1)的比例仅有4.0%和3.0%。3)优化氮磷钾施肥量不减产,还会增产;在优化氮磷钾投入基础上施用镁肥能够进一步增产,平均达到7.8%(n=110),同时还能提高品质。施镁不仅在南方缺镁地区的增产提质效果明显,在土壤交换性镁浓度较高的北方地区也有很好的效果。总之,我国超过63%的土壤缺镁或严重缺镁(<120 mg·kg-1),但生产中普遍忽视镁肥的施用。施用镁肥能够增产,且对水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的增产幅度大于粮食作物,还能提高不同经济作物的外在和内在品质,说明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增施镁肥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0.
以鲤鱼为研究对象,对常用农药氯氰菊酯通过食物链(蔬菜-黄粉虫幼虫-鲤鱼)在鲤鱼肾脏和小肠内的富集效应进行了研究。饲喂的蔬菜农药残留剂量为2.00mg·kg^-1和10.00mg·kg^-1,通过HPLC定量检测黄粉虫幼虫体内及鲤鱼肾脏和小肠内氯氰菊酯的富集浓度,同时对鲤鱼肾脏和小肠组织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氯氰菊酯在黄粉虫幼虫及鲤鱼体内的富集浓度与剂量呈正相关,在食物链中的富集呈逐级递增,且对黄粉虫幼虫及鲤鱼的摄食情况及活动能力有明显的影响,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及剂量的增大,氯氰菊酯对鲤鱼肾脏及小肠结构损伤程度也增大。因此,杀虫剂氯氰菊酯的使用会通过食物链对环境中生物乃至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造成影响,应慎重使用。  相似文献   

11.
以淮安葡萄园12个主要种植区土壤样本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土壤pH值、有机质、水溶性总盐、速效钾、有效磷及土壤线虫群落等指标研究淮安地区葡萄园土壤养分及线虫群落特征。结果表明:淮安葡萄种植区土壤pH值均值6.35,有58.33%的土壤样本为酸性;有效磷均值220.97 mg·kg-1,高于40 mg·kg-1的样本占比100%;速效钾均值460.13 mg·kg-1,高于200 mg·kg-1的样本占比83.33%;水溶性总盐均值4.35 g·kg-1,高于0.5 g·kg-1的样本占比100%;有机质含量均值34.02 g·kg-1,在中等以上的样本占比91.67%。对不同葡萄园土壤养分差异分析发现,有机质在两合土中均值最高,达47.84 g·kg-1,在P0.05水平上显著高于砂土。水溶性总盐在施用复混肥的园中高出施用有机肥67.53%,在P0.05水平上达显著差异。葡萄园线虫群落主要由3类群体构成,其中,12个葡萄园中自由生活线虫类检出率为100%,寄生类线虫和其他类线虫检出率均为58.33%,螺旋线虫属为本次调查中的优势群体。速效钾与线虫总量、自由生活线虫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68、0.706,而与寄生线虫相关性低,相关系数仅为0.319。  相似文献   

12.
镉胁迫对黄麻光合作用及隔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揭示镉(Cd)胁迫下黄麻的光合耐性及其对Cd的富集特征,通过土壤盆栽试验分析了Cd胁迫下黄麻的生长、光合色素、气体交换参数及对Cd富集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当Cd浓度≤10 mg· kg-1时,黄麻根长、株高和各器官生物量降幅较小;而当Cd浓度≥20 mg· kg-1时,根长、株高和各器官生物量降幅进一步增大.随着Cd浓度的升高,黄麻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显著降低,但却能维持较高的Chla/b值,这可能有助于黄麻对Cd的耐性.Cd胁迫使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显著降低,但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随Cd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表明黄麻光合速率的下降是由非气孔限制因素引起的.随着Cd浓度的升高,黄麻各器官Cd含量和累积量逐渐增大,在浓为100 mg· kg-1Cd处理下,地上部和地下部Cd含量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32.46 mg· kg-1和186.98 mg· kg-1.Cd胁迫下,黄麻地上部和地下部富集系数均大于1,各处理迁移系数在0.85~1.65之间,表明黄麻对Cd有较强的富集和转运能力.Cd浓度为5~ 10 mg·kg-1时,Cd提取率超过1.9%.因此,黄麻是一种潜在的修复轻、中度土壤Cd污染的植物材料.本研究结果为挖掘新的植物修复材料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日粮不同硒水平对公猪繁殖及精浆营养生化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择年龄、体重、精液质量较一致、正在使用的健康壮年长白公猪5头,采用5×5正交拉丁方试验设计,在不同阶段分别饲喂含硒量为0.05mg·kg-1(处理1)、0.15mg·kg-1(处理2)、0.25mg·kg-1(处理3)、0.35mg·kg-1(处理4)、0.45mg·kg-1(处理5)日粮,研究硒对公猪繁殖参数、精浆生殖激素、精浆营养生化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处理1公猪精子畸形率显著高于处理4公猪精子的畸形率(P<0.05);(2)处理4公猪精浆促卵泡生成素(FSH)、睾酮(T)的浓度显著高于处理1公猪精浆FSH、T的浓度(P<0.05);(3)处理4公猪精浆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高于处理1公猪精浆的GSHPx活性(P<0.05);(4)采精量、精子密度、精子活率、精液pH值、精浆促黄体生成素(LH)浓度、精浆尿素含量、精浆总蛋白含量,在不同处理条件下均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5)精子活率、精子畸形率、精浆FSH浓度、精浆LH浓度、精浆T浓度、精浆尿素的含量、精浆的GSHPx活性与日粮硒含量之间均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即在一定范围内(0.35mg·kg-1),它们的变化随日粮硒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或降低,超出该范围则降低或升高;(6)综合上述结果,长白公猪日粮硒含量以0.35mg·kg-1较为适当。  相似文献   

14.
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草莓中7种农药多残留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建立了利用气相色谱法检测草莓中百菌清、三唑酮、甲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7种农药残留的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弗罗里矽柱净化,用气相色谱仪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在其他检测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从47种柱温程序升温方法中筛选出4种备选的柱温程序升温方法与2种常用的进样口温度进行组合,通过出峰情况最后确定方法是进样口温度250℃,柱温程序升温方法是50℃(1min)40℃/min 100℃(1min)25℃/min 200℃(3min)8℃/min 220℃(3min)8℃/min270℃(40min);该方法同时测定上述7种农药的结果相关系数范围是0.994 6~0.999 8;添加回收率范围在73.4%~110.5%,变异系数范围为1.67%~9.78%;方法检出限范围为0.367μg/kg~4.681μg/kg。改进后的方法能满足日常测定草莓中7种有机氯及拟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采用加速溶剂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了杭州市城区蔬菜地中农药残留量,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杭州市城区蔬菜地中有机氯类、有机磷类、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量为ND~0.19mg·kg-1、ND~0.238mg·kg-1、ND~0.013mg·kg-1,检出率为52.4%、33.3%和28.6%。其中有机氯类农药达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以上,符合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根据加拿大残留限量标准评价有机磷类农药,超标率为14.3%;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对土壤造成的污染不论是残留量还是检出率都小于前2类农药。  相似文献   

16.
针对甘肃省武山县施肥管理粗放、土壤养分不均、土壤肥力下降、作物产量不稳等问题,研究评价其土壤养分和土壤肥力状况,为科学施肥及土壤养分诊断提供依据。通过采集和检验分析典型土壤样品,对武山县62个耕层(0~20 cm)土样进行取样监测,用频数分布分析了土壤养分特征,从土壤养分盈缺入手,采用改进的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评价了土壤综合肥力状况。结果表明:武山县土壤pH在7.81~8.67之间,平均值为8.35,属弱碱性。有机质含量在10.55~23.38 g·kg-1之间,平均值为14.82 g·kg-1,处于缺乏范围。全氮含量在0.67~1.69 g·kg-1之间,平均值为 1.04 g·kg-1,处于中等范围。碱解氮在44.4~166.3 mg·kg-1之间,平均值为 85.41 mg·kg-1,处于缺乏范围。全磷含量在0.69~3.17 g·kg-1之间,平均值为1.01 g·kg-1,处于丰富范围。有效磷含量在13.1~248.2 mg·kg-1之间,平均值为45.07 mg·kg-1,处于丰富范围。全钾含量在23.0~28.0 g·kg-1之间,平均值为25.04 g·kg-1,处于丰富范围。速效钾含量在111.0~510 mg·kg-1之间,平均值为248.77 mg·kg-1,处于丰富范围。综合肥力评价的结果是大量元素综合肥力指数为2.28,肥力评价状况处于一般等级。可见,该地区土壤综合肥力处于中等偏上,具体表现为有机质和氮素含量缺乏、磷素和钾素丰富。建议采取增加有机肥投入,适当增氮降磷限钾的化肥施用原则,这一研究结果可为武山县农业生产中科学平衡施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分析有机氯农药残留沉积量受栽培条件和气候微环境影响造成的差异,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方法,研究探讨了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600、800倍液在日光温室和露地条件下黄瓜中的残留消解特性。结果表明,在露地和日光温室栽培黄瓜上茎叶喷布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600、800倍液后,初始沉积量差异较大,剂量越大初始沉积量越高。露地喷药5 d和7 d后、日光温室喷药5 d后的残留量均降低到GB2763 — 2012规定的MRL值以下,符合7 d安全间隔期标准,符合蔬菜质量安全标准。2种剂量喷洒后残留量降解到最大限量标准值所需要的时间分别为露地栽培3.8 d 和4.7 d,日光温室3.0 d和4.2 d。可见,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1 600、800倍液均可在蔬菜上应用。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包含"水"和"底泥"两相的水蚤毒性测试系统(水相为全人工培养液,"底泥"为OECD配方标准化人工土),并通过该系统测得毒死蜱(chlorpyrifos)、氟虫腈(fipronil)、氰戊菊酯(fenvalerate)、氟氯氰菊酯(cyfluthrin)、联苯菊酯(bifenthrin)对大型溞(Daphnia magna)的急性毒性(48 h-LC50)分别为9.01、88.1、0.142、0.097 6、0.050 4μg.L-1。对比水相的急性毒性测定结果发现,在有底泥的条件下,所测得的联苯菊酯、氟氯氰菊酯、毒死蜱的大型溞毒性低于水相的测定结果,而氰戊菊酯、氟虫腈的毒性则比水相中的测定结果要高。研究结果反映出药剂和受试生物在"水-底泥"系统内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和难以预见性,从而在为相关农药生态安全评价提供科学依据的同时,为在更接近实际暴露状态下开展评价试验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探究孕穗期喷施不同浓度外源锌溶液对谷子各部位锌含量、锌生物有效性、矿质元素含量及产量的影响,明确谷子外源锌的最佳施用量,为锌肥在谷子上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支持。以杂交谷子品种张杂谷10号和常规谷子品种晋谷2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试验,在谷子孕穗期喷施等量0(CK,清水)、20(Zn1)、40(Zn2)、60(Zn3)、80(Zn4)、100(Zn5)mg·kg-1(以Zn计)硫酸锌(ZnSO4·7H2O)溶液,研究不同浓度锌溶液对锌含量、锌生物有效性、矿质元素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不同浓度锌溶液均可提高植株各部位锌含量,且随着锌喷施浓度增大,锌含量持续升高,在Zn5处理时达到最大,但含量均未超过国家标准食品中锌限量标准(<50 mg·kg-1);施用不同浓度外源锌后,锌在叶片中分配比例最大,其次为根、茎鞘,在籽粒中分配比例最小;随着锌喷施浓度的增大,籽粒植酸含量及植酸/锌摩尔比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均在Zn 40 mg·kg-1处理时降低程度最大,与CK相比,晋谷21号分别降低了46.06%、54.31%,张杂谷10号分别降低了35.80%、40.31%;喷施不同锌溶液后,籽粒氮、磷、钾及粗蛋白含量随着锌浓度的增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Zn 40 mg·kg-1时达到最高,晋谷21号较CK分别提升了9.26%、40.79%、9.20%、9.26%,张杂谷10号较CK分别提升了5.36%、17.17%、4.58%、5.36%;不同品种谷子喷施不同浓度锌,其穗长、千粒重、穗粒重以及产量与对照相比,均在Zn2处理增加最多,晋谷21号较CK分别增加了7.12%、3.79%、20.69%、21.16%,张杂谷10号较CK分别增加了3.33%、5.16%、14.22%、13.94%。综上所述,外源锌对谷子各部位锌含量、生物有效性以及改善品质、增加产量均具有重要作用,高产高效富锌谷子生产锌的最佳喷施时期为孕穗期,最佳喷施浓度为40 mg·kg-1锌溶液。  相似文献   

20.
明确在不同土壤水分环境下农药多菌灵对土壤氮循环和生物学属性的影响,对于评价多菌灵对土壤氮循环与生态环境的影响有重要意义。研究了在不同土壤湿度下连续添加不同浓度的多菌灵对土壤氮矿化、几丁质酶活性、土壤脲酶动力学参数以及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多菌灵添加量对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几丁质酶活性和微生物生物量氮具有显著影响;土壤湿度和多菌灵添加量的交互作用对铵态氮、硝态氮、矿化速率、脲酶酶促反应初速度(Vmax/Km)值以及微生物生物量氮有显著影响。在60%土壤最大持水量(WHC)条件下,5 mg·kg-1多菌灵的连续添加显著增加了铵态氮含量;在不同土壤湿度条件下,25 mg·kg-1多菌灵的连续添加显著增加了硝态氮含量。在60%WHC条件下连续添加10 mg·kg-1多菌灵的处理矿化速率显著高于不添加多菌灵的处理,但在90%WHC条件下添加10和25 mg·kg-1多菌灵处理的矿化速率显著低于不添加多菌灵的处理。在不同土壤湿度条件下,几丁质酶活性随多菌灵施用量增加而降低。在60%WHC条件下连续添加25 mg·kg-1多菌灵处理的脲酶Vmax/Km值显著低于连续添加10 mg·kg-1多菌灵的处理。多菌灵添加量可以通过影响土壤矿质氮含量与生物学属性从而影响土壤脲酶动力学的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