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新选高粱亲本系的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筛选配合力和遗传力表现优良的亲本,选育强杂种优势的高产粒用高粱,选用3 个新选不育系和6 个新选恢复系,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法,组配18 个杂交组合,对亲本和杂交组合的生育期、株高、穗长、千粒重、穗粒重和产量6 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一般配合力(GCA)效应、特殊配合力(SCA)效应分析,并对其遗传参数进行估算。结果表明:不育系15512A在穗长、千粒重和产量上一般配合力较高,其相对效应值分别为2.4962、4.8319、2.6174。不育系15520A在株高、穗粒重和生育期上一般配合力较高,相对效应值分别为6.9927、5.7449、2.1595。恢复系15670、15652 和15607 的一般配合力较高。这些亲本可以在以后的育种和生产中加以利用。主要农艺性状的加性方差/基因型方差比值大小顺序依次为:穗长>穗粒重>株高>生育期>产量>千粒重。从产量性状来看,15511A×15652 是一个较优的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2.
对11个春谷亲本的5个主要农艺性状(株高,秆重,穗长,穗重,粒重)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模式做了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中以及配合力总效应值的分析,方差分析表明,组合间及大多数性状都达到显著水平,根据一般配合力效应,特殊配合力效应,配合力总效应值以及配合力方差,讨论了亲本品种有关性状的遗传特点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高粱航天新不育系与恢复系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尽快鉴定高粱航天新恢复系和不育系的配合力和遗传力,采用双列不完全杂交法分析了高粱新选航天新不育系与恢复系的配合力。结果表明,不育系中产量、穗粒重的一般配合力较高的有52A和55A,恢复系中一般配合力较高的有sp42和sp46。在穗粒重性状上特殊配合力最高的组合是52A×sp46。加性方差与基因型方差的比值依次之顺序是穗粒重>株高>穗粒数>产量>千粒重>穗长。杂交种产量的髙低取决于双亲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效应较高的组合,试验中52A×sp46,52A×sp42是两个较优的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4.
采用Griffing的完全双列杂交模式4设计,对铁0941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进行分析。经配合力测定和性状鉴定表明:铁0941自交系一般配合力效应值7个性状均为正值,多数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排在前列,说明铁0941自交系一般配合力高;从综合组合表现看出,在单株产量、百粒重、穗行数、行粒数和穗长等性状上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明显高于其他自交系。铁0941综合性状好,秆矮、抗旱、抗倒、稳产性好。因此,铁0941是具有利用价值的优良玉米自交系。  相似文献   

5.
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吉853"和自选系J1、J2、J3、J4的百粒重、粒重、行数、行粒数、穗粗、穗长几个产量构成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方差及几个主要遗传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Jl在粒重、行数、行粒数、穗粗、穗长这几个性状上一般配合力高于"吉853",但是其特殊配合力方差在上述性状中均低于"吉853",且大部分为最低值,在育种中主要利用其一般配合力.J2、J3、J4各性状一般配合力与"吉853"相比表现不突出,但J2大部分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方差高于"吉853",在育种中主要利用其特殊配合力.  相似文献   

6.
利用新引进的6个玉米自交系,按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方法4组配成15个杂交组合进行试验研究,并对主要数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配合力总效应以及各自交系的特殊配合力方差和一般配合力方差进行了估算和分析。结果表明:自交系9803、9808、9810的综合性状较优,可作为优良自交系直接利用;自交系9815综合性状较差,需改良后方可利用;自交系9806、9814的个别性状较优,在育种中可根据  相似文献   

7.
利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法分析了 1 2个育种亲本 8个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 ,结果表明 :双亲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各性状均达极显著水准 ;而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只有 4性状极显著 ;各亲本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 :株高以苏麦 6号等 4个亲本 ,成熟期以扬麦 5号等 3个亲本 ,穗长以宁麦 8号等 6个亲本 ,小穗数以宁麦 8号等 5个亲本 ,穗粒数以宁麦 8号等 5个亲本 ,千粒重以苏麦 6号等 4个亲本 ,单株重和株粒重以 940 3等 6个亲本较高 (好 ) ;特殊配合力 :株高、千粒重、单株重和株粒重较高的组合分别有 3、 1 2、 8和 3个 ;各性状除单株重和株粒重外 ,群体一般配合力方差均明显高于特殊配合力方差 ,且狭义遗传力大多在 60 %以上 ;而单株重和株粒重的群体一般配合力方差和狭义遗传力均明显较小。  相似文献   

8.
利用黄淮海玉米区6个代表自交系与自选的10个自交系,按照NC-Ⅱ设计组配60个杂交组合,分析10个自交系7个穗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10902、10950和11502的综合性状一般配合力表现优良,是组配强优势组合的优良自交系。10902×PH4CV、10913×昌7-2、10950×昌7-2、10950×新A3、11502×郑58、11502×9058、11520×9058和11575×9058单株粒重表现出较高的特殊配合力效应。穗长、穗行数、百粒重和出籽率可根据育种目标进行早代选择;穗粗、行粒数、单株粒重等受环境影响较大,不宜进行早代选择。  相似文献   

9.
对9个甜玉米品种采用Griffing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组配20个杂交组合。运用Griffing配合力分析法对6个穗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和遗传力等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甜玉米A2主要穗部性状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值较高,可作为高产育种的理想亲本;A2×B2组合综合表现较好。穗长、秃尖长和穗粗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作用;行粒数和穗粒重主要是受非加性效应作用。穗长、秃尖长和穗粗的狭义遗传力较高,早代选择效果较好,其他性状不适合早代选择。  相似文献   

10.
玉米自交系果穗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6个玉米自交系进行双列杂交,获得15个杂交组合。利用格列芬方法4模式(1)对果穗性状(即单株粒重、百粒重、单株有效穗长、单株有效穗数穗粒行数、单株粒数)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进行估算,主要结果如下:1.果穗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为特殊配合力方差的1.27—11.88倍说明6个性状的遗传均以加性效应为主,它们之间仅是程度上的差别。其加性效应的大小顺序为百粒重、单株有效穗长,穗粒行数、单株粒数、单株穗数、单株粒重。2.一般配合力效应在同一性状不同的亲本之间有很大的差别,同一亲本的各个性状之间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差别也很大。亲本的大多数性状,如果一般配合力达显著水平,用它们组配杂交组合,可能产生高的特殊配合力效应。3.特殊配合力效应在同一性状不同组合间有很大差别,在同一杂交组合内各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差别也很大而且在同一杂交组合内大多数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高,其单位面积的产量也高。4.在一般配合力效应分析的基础上,又进行了特殊配合力的方差分析,以矮广_9、获白、黄早_4 为最优亲本自交系,用它们组配的杂交组合都有高的特殊配合力效应。  相似文献   

11.
8个玉米自交系穗部性状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NC11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8个玉米自交系的穗长、穗重、秃尖长、穗行数、穗粒数、穗粒重6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其中2711、2713、2716的主要性状一般配合力表现较高,2709×2715、2709×2716、2710×2712、2713×2714、2713×2715有较高的特殊配合力;在性状选择时,穗长、穗行数宜早代选择,穗重、穗粒数、穗粒重宜晚代选择。  相似文献   

12.
籼型杂交水稻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选用24个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亲本(4个不育系和20个恢复系),采用4×20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对9个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所有考查性状中,一般配合力方差差异不育系和恢复系均达极显著水平,不育系×恢复系特殊配合力方差差异也均达极显著水平。其中播始历期、株高、穗长和千粒重等性状以基因加性效应为主,有效穗和每穗实粒数等性状则以基因的非加性效应为主。(2)考查的性状受恢复系的影响要比受不育系的影响大。(3)亲本各性状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之间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表明在杂交组合选配时,只有在选择一般配合力高的亲本基础上,通过广泛测交,才能获得特殊配合力高的强优势组合。  相似文献   

13.
采用6×6双列杂交(不包括反交),研究了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有关产量性状的配合力及其与亲子的关系。结果如下: (1)所有产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均极显著,除单株籽棉产量外,其他9个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方差均显著或极显著。所有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与特殊配合力方差之比值均大于2(3.139~30.520)。 (2)相同性状不同亲本之间、相同亲本不同性状之间的一般配合力不同。同一性状不同组合之间、同一组合不同性状之间的特殊配合力各异。 (3)亲本的一般配合力与其组合的特殊配合力相对独立。 (4)产量性状的亲本表现与其一般配合力呈明显正相关,而与特殊配合力无必然联系。F_1表现与其特殊配合力呈不明显的正相关,而与双亲一般配合力及总配合力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Analysis on Breeding Potential of 17 Maize Inbred Lines from Land Rac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bjective] The primary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stimate combining ability and genetic parameters of 17 new inbred lines.[Method] By using 11 commonly used maize inbred lines from Southwest China as testers and incomplete diallel cross design,combining ability and heterosis of 17 new inbred lines bred from the land races in Sichuan Basin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 were analyzed.In addition,the genetic parameters and heterotic groups were also investigated based on combining ability.[Result] P1-1,P1-16 and P1-14 with the better comprehensive characters can be directly used in maize breeding program.The SCA of P1-10×P2-4 was high in most traits.It is more possible to obtain high-yield hybrid combinations by the pattern Sipingtou × Lancaster.GCA variance was bigger than SCA variance in four traits such as rows per ear,grains per row,which were affected by the environments slightly and should be selected at early generations;while SCA variance was bigger than GCA variance in five traits such as 100-grain weight and plant weight,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environment and thus should be selected in later generations.[Conclusion] The paper will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further improvement of local maize varieties.  相似文献   

15.
9个玉米自交系主要数量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4×5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研究西南山区5个地方资源自交系和4个4大类群的代表自交系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结果表明,除了母本组亲本的秃尖长、百粒重的GCA,秃尖长、穗粗、百粒重、单穗粒重的SCA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各性状的GCA和SCA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郑22、5151这2个自交系在秃尖长性状上的一般配合力为负数,而在其他性状上的一般配合力均为正数,说明郑22、5151在西南玉米育种中具有重要价值。丹340在穗长、穗粗、单穗粒重性状上的一般配合力最高,说明以丹340为亲本,能够组配出大穗高产杂交种。木6在所有性状上的一般配合力均为负数,但与丹340组配的特殊配合力均表现优良。  相似文献   

16.
用生产上广为应用的9个粳稻不育系和8个粳稻恢复系为亲本,采用p×q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对其F1代10个农艺性状的配合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0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达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水平。单株产量、穗总粒数、有效穗主要受非加性效应的影响,实粒数、结实率、着粒密度同时受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影响,千粒重、穗长、株高、播抽历期主要受加性效应的影响。单株产量、穗总粒数、结实率、穗长、着粒密度受不育系影响较大,而实粒数、千粒重、有效穗、株高、播抽历期受恢复系的影响较大。高配合力的亲本是选育强优势组合的重要基础,要选育高产量的杂交组合,不育系的选择比较重要。不育系以滇粳优2号A、合系41A、滇粳优5-1A、大理香谷A较好,有较大的应用潜力。恢复系以南34、香糯选、南29选和南34选较好。  相似文献   

17.
 以8个自交系按Griffing双列杂交方法4的要求,配成28个单交组合进行试验。分析了产量、穗长、穗粗等6个主要产量性状,结果表明所测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在亲本间存在着显著差异,自交系(素1×吉840)2222,8112,M丹1512的穗部性状的GCA对提高产量是有利的。各自交系的特殊配合力(SCA),在同一性状不同组合间及同一组合不同性状间也有显著差异,表现较优的组合是8112×M丹1522,云143×M丹1522,云1-7×M丹1512等。通过变量分析,用(素1×吉840)2222,云147,云1-2和云1-7组配有望获得高产组合,用M丹1512 ,M丹1522有望获得大穗组合。  相似文献   

18.
甘蓝型油菜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用6个甘蓝型油菜亲本(3个不育系和3个恢复系),采用p×q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对产量及其10个相关性状的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所有考查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中分枝数和单株产量以基因加性效应为主,生育期、分枝位高、主花序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重等性状则以基因的非加性效应为主。(2)考查的多数性状受不育系的影响要比受恢复系的影响大。(3)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不育系以99A01-3较好,恢复系以RS03-1较好。(4)亲本各性状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之间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表明在杂交组合选配时,只有在选择一般配合力高的亲本基础上,通过广泛测交,才能获得特殊配合力高的强优势组合。  相似文献   

19.
以15个自选系为母本,5个不同杂优类群的测验系为父本,按照NCⅡ设计配成75个杂交组合,在河南3个地点裂区试验,分析了穗部性状的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1)组合及双亲各自之间配合力差异均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父、母本互作除千粒重差异不显著外,其余穗部性状均存在板显著差异;2)不同母本系之间的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差别明显,穗长以自选系M6和M8最高,穗粗以M15最高,穗粒重的以MI,M4最高,分别极显著高于其它系;3)不同组合穗部各性状的特殊配合力(SCA)效应也不同,组合问差别极显著,稳粒重以M3×N1和M14×N1的SCA效应最高.分别达15.556和15.318,而M12×N1最差,为-21.587;4)穗长、穗粗、穗行数和行粒教的遗传力较高,尤其行粒数最高,而千粒重、稳重、穗粒重和出子率的遗传力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杂交粳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探讨三系亲本的配合力、遗传力等规律及参数。[方法]以5个千粒重介于23.5~27.4 g的BT型不育系和40个千粒重介于18.7~31.2 g的三系粳稻恢复系,采用p×q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配制200个杂交F1为试验材料,对9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母本一般配合力方差除单株有效穗、每穗实粒数和单株谷重3个性状外,其他6个性状均达极显著水平;父本一般配合力方差和组合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极显著水平。在组合的单株谷重性状中以非加性效应为主,而其余8个性状均以加性效应占主导地位。组合的所有性状受恢复系的影响比受不育系的影响大。各农艺性状狭义遗传力的大小顺序依次为千粒重>株高>播始历期>结实率>穗长>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单株谷重>单株有效穗数。[结论]该研究可为进一步选择和利用这些不育系、恢复系及其配组F1杂种优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