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贵农糯2号用抗性较强的糯稻品种小黄糯与兴糯925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经多年多代选育而成。该品种株叶型紧凑,长势较好,分蘖力强,剑叶短,株高122.0cm左右,有效穗19.077/667m^2,穗实粒数95.7粒,结实率91.3%,千粒重28.1g,全生育期149.6d,产量水平达450kg/667m^2以上。2008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黔审稻2008012号)  相似文献   

2.
“峰谷11”是赤峰市农科所以承谷8号为母本,赤谷4号为父本杂交后,经系统选育而成。该品种生长势强,产量高。生育期114d左右。株高146.9cm,穗长23.6cm,平均单稳重22.6g,千粒重3.1g,白谷黄米。平均产量363.5kg/667m^2,较对照赤谷4号增产13.3%。  相似文献   

3.
巨谷属一年生作物,株高250~300cm,茎粗1~1.5cm,穗长50~80cm,分蘖力强,单株有效分蘖5.9个,产籽粒400.500kg/667m^2,谷草2500~3000kg/667m^2。其籽粒可食用,且营养丰富,茎叶是优质牧草。2002年平罗县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引进巨谷进行试种并获得成功,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1定植技术指标 定植密度66670株/667m^2,株距5cm,行距20cm,单株重150~200g,产量8~9t/667m^2。  相似文献   

5.
适当增密对高秆大穗型玉米品种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个高秆大穗型玉米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密度条件下的产量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密度增加,三个品种的产量都随着增加,增加一定密度后,产量不再增加,而是逐渐下降。本试验条件下,东单60在3200株/667m^2时产量达到最高,产量751.3kg/667m^2;博丰109适宜密度2800株/667m^2,产量755.3kg/667m^2;辽单37的适宜密度3000株/667m^2,产量732.1kg/667m^2。玉米株高、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和透光率随密度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6.
《河南农业》2005,(2):52
1、双季黄皮苏8 黄皮红心,高产品质中等,短蔓型,叶片绿色,浅裂缺刻,薯块纺锤形,干率22%~26%,大薯率高,商品性好。栽插密度3000~4000株/667m^2,经大田示范春薯一般667m^2产4000—7500公斤,夏薯3000~4500公斤。抗病性强。  相似文献   

7.
《江苏农业科学》2005,(4):99-99
1产量性状 苏杂3号为中熟、抗虫杂交棉新组合,生育期130d左右。生长势强,株高120cm左右,果枝18台左右;前期生长稳健,花铃期生长较快,抗旱能力强,后劲足。植株呈塔形,叶片中等大小,层次清楚,通风透光性好。铃重(中期花单铃重6g以上)壳薄、吐絮畅,衣分40%,以上,皮棉色泽好,有丝光。综合性状优良,丰产性能好,一般籽棉300kg/667m^2左右,高产田块可达.400kg/667m^2以上。  相似文献   

8.
“辽梗371”是辽宁省稻作研究所育成的特优米水稻品种,2001年、2003年分别通过辽宁省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2007年,在全国优质梗稻优良食味评比中获综合二等奖,其米质特优,有二十项指标均达到国家优质米一级标准。2003年,新疆稻区引进种植,2007年开始大面积推广。1“辽梗371”特征特性“辽梗371”株型紧凑,茎秆粗壮,有较强的坚韧性。叶片直立,分蘖力强。株高105cm,穗长20-22cm,每穗成粒110-120粒,着粒适中,千粒重25.3g。颖壳黄白,无芒。抗倒伏能力强,后期活秆成熟不早衰。一般产量720kg/667m^2,最高产量可达780kg/667m^2。  相似文献   

9.
费乌瑞它(Favorita)荷兰品种。株高60cm,分枝少,茎紫褐色,株型扩散,复叶大下垂,叶缘有轻微波状,生长势强。花冠蓝紫色,易天然结果。早熟,生育期65d。块茎长椭圆形,皮色淡黄。肉色深黄,表皮光滑,芽眼少而浅,结薯集中,块茎大而整齐,块茎膨大速度较快。块茎对光敏感。一般产量1700kg/667m^2,高产量可达3000kg/667m^2。块茎淀粉含量12%~14%,干物质17.7%,  相似文献   

10.
夏玉米不同品种与密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豫北温县生态区对郑单958、豫单998、晋061、晋014、晋024五个品种进行不同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郑单958、豫单998的最佳密度是5000株/667m^2,其产量分别为637.5kg/667m^2、652.7kg/667m^2,晋061、晋024的最佳合理密度是4000株/667m^2,其产量分别为594.7kg/667m^2、580.5kg/667m^2;而晋014三个密度间产量没有显著差异;不同品种、不同种植密度对株高的影响亦不同。  相似文献   

11.
早熟优质高产黄秋葵新品种粤海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粤海黄秋葵是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系统选育的方法选育而成的黄秋葵新品种。该品种半矮杆型,株高73.9M,早熟,始花节位6.2节,嫩果5棱,果面柔滑无刚毛,果色翠绿,果长约11cm;单果重约11g。广州地区适播期为3—9月,最适播期为3月和7月,每667m^2种植1800株左右,产量1318kg,比五福黄秋葵增产13.6%,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2.
油用向日葵是奇台县的主要油料作物,前些年主要种植新葵杂4号、6号、KWS303、G101等品种,近两年油葵向矮化、高产、高抗病品种发展。目前,奇台县农民种植美国进口“LD1003”油葵品种较多。1特征特性“LD1003”属中熟、高产、高油杂交品种。生育期100d左右,茎秆粗壮,叶片肥大,平均叶片数18~24,株高120~130cm。生长整齐,抗倒伏能力极强,高抗锈病,中抗菌核病。“LD1003”为中油酸品种,所生产的葵花油是中油酸食用油,加工过程不需氢化,储存长不含可转换脂肪,属国际流行的健康食用油。一般产量280kg/667m^2左右,高产可达340kg/667m^2。  相似文献   

13.
淮稻7号(淮9726)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用丙850/广陵香糯//早丰9号复交选育而成,2004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该品种全生育期148~150d,为迟熟中粳偏早熟品种。株高95cm,分蘖性较强,有效穗22万~23万/667m^2,穗重3g左右,抗白叶枯  相似文献   

14.
特征特性:“韭宝F1”成株高55cm,叶宽1.5~2cm,叶色深绿,顺鞘长而粗壮,叶片……  相似文献   

15.
高产多抗大穗型玉米新品种黔单18号的选育及配套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黔单18号系结合贵州玉米育种和生产实际,用适宜贵州的重要种质Suwan选系与优良自交系黄c组配而成。2002~2003年参加贵州省玉米区试,平均产量达541.5kg/667m^2,较对照增产10.3%。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达557.8kg/667m^2,比对照增产13.4%。2004年4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为黔单18号。该品种在贵州的平均生育期为122d,株高226cm,穗长20.1cm;中抗大、小斑病及纹枯病,抗黑粉病、青枯病,较抗倒伏。适宜种植密度为2800~3300株/667m^2。可在贵州遵义、贵阳、铜仁、黔南和黔东南等地(州、市)的中、上等肥力土壤和相邻省份的类似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日本“真仙中长茄”是八十年代末从日本引进的加工用茄子品种,在杭州萧山一带每年种植面积333.3hm2左右。该品种生长旺盛,耐旱,耐肥,抗病性强,株高80~85cm,开展度80×90cm,叶色淡绿,最大叶25×15cm,结果性好,单株结果约200个,果长8~10cm,横茎1.5~2.5cm,属中长类果型,单个均重30g左右,单株均重7kg左右。一般667m^2产约4000kg,667m^2产值约4000~5000元。  相似文献   

17.
秦通 《北京农业》2011,(12):11-13
评价了不同种植密度对烟叶原料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生育期与不同的栽培密度关系不大;农艺综合性状以1100株/667m^2处理最优;原烟外观质量以1100株/667m^2处理的橘黄烟最多;经济性状以1100株/667m。处理最好,平均667m^2产值达到2816.05元,分别比1000株/667m。处理区和1200株...  相似文献   

18.
油青12号早菜心是从94-5菜心中采用系统选育而成的新品种。早熟,播种至初收28-30天,延续采收6-7天,以收主薹为主;菜薹节疏匀条,油绿有光泽,条状适中,株高20-26cm,横径1.3-1.5cm,重约30g;生势壮量,耐热,较耐湿,耐炭疽病和软腐病;纤维少,薹质脆嫩,齐口花、净菜率高,品质优,适宜市锁和出口,每667m^2产量为800-100kg,适于华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在肥料、农技操作等都相同的前提下,以油研10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栽培密度对油菜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双株7500/667m^2的密度范围内,产量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大而增加,超出这范围后,产量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大而减少。试验的6种密度中,以双株7500株/667m^2的产量最高,为196.5kg/667m^2,与其他5种栽培密度存在显著差异;单株5000株/667m^2产量最低,为112.5kg/667m^2。  相似文献   

20.
通过不同的密度和株高正交试验,研究和分析在新疆博州棉田密度和株高对产量和产量结构的影响最佳效应。主要采用了两因素三水平正交组合设计随机区组排例的方法进行小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产量最高的处理为(A282)667m^2折合籽棉产量达到378.33(kg),比其他处理组合增产幅度10.59~182.55kg,增产率幅度为2.88%~93.2%,产量最低的处理为(AIB3)667m^2折合籽棉产量195.78kg。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株高间和密度间差异均为达到了显著水平,处理间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因此建议在667m^2株数1.6万株,株高控制在65cm情况下,棉花增产增收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