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果实酚类物质质量分数及其组分是酿造优质葡萄酒的重要基础。以山西乡宁地区的‘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梅鹿辄’(Merlot)为供试品种,从盛花后到果实成熟连续采样分析果皮和种子内酚类物质的变化规律,为实施优质酿酒葡萄栽培技术奠定基础。结果表明:葡萄果实在发育过程中呈现单"S"曲线;种子与果皮内总酚、单宁及总类黄酮质量分数均逐渐下降,但在采收前略有升高,种子内质量分数明显高于果皮内;在果实成熟过程中,果皮内花色苷总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不同品种之间,酚类物质变化趋势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葡萄果实理化特性与酚类物质积累之间的关系,为产区酿酒葡萄品种的选择及开展品种选育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以‘雷司令’和‘小芒森’为试材,于2018和2019年果实豌豆大小时(花后30 d)开始采样,直至完全成熟,对生长过程中各阶段的还原糖、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和pH;浆果横纵径、浆果百粒质量、果皮百粒质量及其占果粒的百分比、果皮总酚及总单宁含量;成熟时果实单体酚组分和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浆果横纵径、浆果质量、果皮质量和果皮百分比、还原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pH随着果实生长逐渐增大,而可滴定酸、总酚和总单宁含量呈降低趋势;‘雷司令’浆果的横纵径、浆果百粒质量在生长过程中显著高于‘小芒森’,而其他指标均与此相反;黄酮醇是2个品种中含量最高的单体酚类物质,且两者中出现不同比例的糖基化(‘雷司令’:63.77%;‘小芒森’:97.81%);相关性分析表明浆果鲜质量与果实酚类物质含量负相关,而果皮质量及其百分比、糖和酸含量与其正相关。因此,‘小芒森’果实较小的果粒,高的果皮百分比和果实糖含量有利于其酚类物质积累。  相似文献   

3.
在品种和生态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采收成熟度是影响葡萄酒质量的主要因素,在一定范围内,含糖量越高,葡萄酒的质量越好。该研究以‘赤霞珠’、‘梅鹿辄’为试材,对成熟过程中葡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pH值进行了测定,综合实验结果,建议在山西中部地区,赤霞珠于10月上旬采收,梅露辄于9月中旬采收。  相似文献   

4.
不同采收期对新疆焉耆盆地酿酒葡萄及葡萄酒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采收期对新疆焉耆盆地酿酒葡萄及葡萄酒的影响,为确定酿酒葡萄最佳采收期提供依据。【方法】以葡萄转色期后、不同采收时段的5种红色酿酒葡萄果实和葡萄酒为研究对象,测定果实品质和葡萄酒理化指标,分析不同指标和葡萄最佳采收期之间的关系。【结果】果实品质:梅鹿辄和赤霞珠果实的纵径、横径以及单果重随着采收日期的推移总体均呈现先逐渐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黑比诺、北玫和北红果实的纵径、横径以及单果重随着采收日期的推移逐渐增大。葡萄果实pH、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和糖酸比都呈逐渐增大趋势。可溶性固形物从高到低为梅鹿辄>北红>北玫>赤霞珠>黑比诺。酿造品质:各品种的pH和酒精度随着采收日期的推移,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酿制的酒样中,黑比诺的总糖含量最高为5.48 g/L,赤霞珠的总糖含量最低为3.71 g/L,均符合GB/T15037-2006葡萄酒分类标准。【结论】在新疆焉耆盆地地区梅鹿辄和赤霞珠的最佳采收期在8月25日,黑比诺、北玫和北红的最佳采收期在8月28日。  相似文献   

5.
为确定新疆吐鲁番产区酿酒葡萄的最佳采收期,对不同成熟期‘美乐’(Merlot,ML)果实和葡萄酒的基本理化指标和多酚指标进行测定,运用主成分分析和感官分析法确定果实中各项成熟指标的相关性,筛选对品质影响最大的指标,并确定最佳采收期。结果显示:8月14日及之后的葡萄达到技术成熟;8月28日的‘美乐’葡萄果皮、果籽、葡萄酒中酚类物质总量达到最高,且酿造的葡萄酒质量最佳;主成分分析筛选出一级指标总酸,二级指标皮总单宁,三级指标籽总酚的‘美乐’葡萄最佳采收期判定的指标体系;不同采收期‘美乐’果实主成分综合得分结果显示,8月28日的‘美乐’葡萄品质最好。可见,‘美乐’葡萄适宜在8月28日前后 采收。  相似文献   

6.
以‘户太八号’葡萄为试材,测定露地栽培与避雨栽培2种模式下,葡萄果实大小、硬度、果梗拉力、糖酸等基本指标及避雨栽培对浆果酚类物质、香气物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避雨栽培下,果粒粒径及果穗均小于露地栽培,去皮果实硬度比露地栽培高13.56%,带皮果粒硬度与果梗拉力分别比露地栽培低7.04%和9.73%;避雨栽培可提高糖质量浓度,但差异不显著,固酸比显著提高;pH及总酸在果实发育时期极显著低于露地栽培葡萄;与露地栽培相比,避雨栽培葡萄果实总酚、单宁及总花色苷质量分数均呈现显著降低趋势,而香气物质总相对含量则比露地栽培提高4.95%;另外,避雨栽培会降低葡萄的抗氧化活性,葡萄果皮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显著降低,但葡萄果肉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叶面施用植物源营养液配合叶幕形整形方式,对梅鹿辄葡萄叶幕微气候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为天山北麓产区优质酿酒葡萄的生产管理供理论依据。【方法】以7a生梅鹿辄葡萄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篱壁式叶幕、V形叶幕配合使用植物源发酵叶面肥及不使用4个试验处理;于果实膨大期、转色期、成熟期测定果际温度、湿度等环境指标的变化情况,果实转色期测定叶幕不同部位光合有效辐(PAR)日变化规律及叶片质量和光合指标进行测定,果实成熟期测定粒重、籽粒数、皮果比、籽粒/果重、果穗松散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等指标。【结果】【结论】V形叶幕型提高了梅鹿辄葡萄叶幕群体受光指数,提高浆果不同发育阶段的果际日温差;改善了叶片质量和光合能力;果穗更为松散,浆果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提高。喷施植物源营养液能提高梅鹿辄葡萄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提高叶片的光合能力,改善了叶片的生理活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贺兰山东麓不同主栽葡萄品种对灰霉病的感病程度,依据不同品种抗性不同的分布特点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提高防治效果。对各葡萄品种的内含物-花青素、酚类物、糖分、总抗坏血酸(或维生素C)及维生素E分别采用锦葵色素标准品法、Arnow试剂法、直接滴定法、荧光法(或2,6-二氯靛酚滴定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发病果实的花青素等物质的质量分数与健康果实存在明显差异,证明葡萄灰霉病的发生和花青素等物质有密切关系,质量分数较高抗病性较强,反之则弱;依不同葡萄品种被灰霉病菌侵染后各内含物的降幅进行比较判断,其抗病性强弱依次为‘赤霞珠’‘梅鹿辄’‘西拉’‘雷司令’‘霞多丽’‘白诗楠’。由此可见,室内检测结果与田间发病表现一致,田间防治应以白色品种为重点。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不同水分胁迫对葡萄果实花色苷生物合成相关基因表达与总花色苷质量分数之间的关系。以3 a生‘赤霞珠’为试材,在果实转色前1周进行水分胁迫处理,测定了采收期葡萄果实百粒质量、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可滴定酸质量浓度、总酚和单宁质量分数,用pH示差法和qRT-PCR技术分别检测果实总花色苷质量分数和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轻度和中度胁迫降低了采收期果实百粒质量和可滴定酸质量浓度,增加了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单宁和总酚质量分数。同时,轻度和中度胁迫也提高了果实成熟过程中总花色苷质量分数,在花后110 d达到最大,分别为0.241%和0.228%;轻度和中度胁迫上调了PAL、 CHS1、DFR、 F3′H、 F3′5′H、UFGT和 MybA1基因的表达量,其中花后90 d, CHS1、 F3′H、 F3′5′H和 MybA1基因的表达量最高;花后100 d,PAL和DFR基因的表达量最高;花后110 d,UFGT基因的表达量最高。重度水分胁迫会降低果实成熟后期 CHS1、 F3′H、 F3′5′H和UFGT表达量。相关性分析表明,中度水分胁迫 CHS1表达量与总花色苷质量分数呈显著正相关,重度水分胁迫PAL和 MybA1基因表达量与总花色苷质量分数呈显著正相关。轻度和中度水分胁迫促进葡萄花色苷生物合成中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提高葡萄果实总花色苷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同一地块不同植株间果实品质的差异,连续2a(2012、2013年)以怀来县同一葡萄园内2000年定植的‘赤霞珠’为材料,采用5点取样法选取5株葡萄树,对每株葡萄树的相关指标及果实酿酒品质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指标在株间及年间存在差异。2012年,第1株产量最高,达0.90kg,是产量最低的第2株的1.88倍;第5株的平均浆果质量达1.22g,显著高于其余4株;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K元素、总酚及总花色苷在株间无显著差异;黄酮醇及黄烷醇总质量分数均为第1株最高,分别为180.08μg/g和0.88mg/g;酒石酸质量分数第4株为5.17mg/g,显著低于其余4株,第2株苹果酸的质量分数达3.39mg/g,显著高于其余各株。2013年平均株产及平均浆果质量均高于2012年,且第2株产量最高,达2.79kg,第4株平均浆果质量为1.08g,显著低于其余4株;2013年总酚及总花色苷的质量分数在株间无显著性差异,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及可滴定酸质量浓度均存在显著性差异。2013年各株葡萄果实酒石酸质量分数显著高于2012年,且最高的第3株比最低的第5株高7.3%;苹果酸质量分数在株间变异较大,其中第5株最低,为质量分数最高的第4株的65.9%。表明在栽培管理一致的情况下,同一地块的植株间果实品质仍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1.
采收时间对醉金香葡萄果实品质及芳香化合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醉金香葡萄为材料,开展不同采收时间对果实中常规品质及芳香化合物组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时间的推迟,醉金香葡萄果实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和VC含量不断升高,至8月13日,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和VC含量分别为18.0%、16.5%和0.062 2 mg·g-1;可滴定酸含量则呈下降趋势,至8月13日,降低至3.62 g·kg-1。醉金香果实中芳香化合物主要为酯类、醛类和醇类,随着采收期延迟,果实中酯类物质相对含量下降,醛类和醇类物质相对含量上升。C6化合物是葡萄中重要的芳香物质,其变化可以作为葡萄成熟的依据,随着采收时间推迟,果实中的主要C6化合物正己醇、E-2-己烯-1-醇、E-2-己烯醛相对含量逐渐提高,在8月13日相对含量达最高,分别为16.31%、4.89%和28.3%;而具有刺激性气味的酸类和烷烃含量则呈下降趋势,至8月13日降至检出限以下。综上得出,杭州地区醉金香葡萄的最佳采收期应在8月中旬。  相似文献   

12.
研究膨大处理对‘无核白’(Thompson Seedless)‘维多利亚’(Victoria)‘奥古斯特’(August)3种鲜食葡萄品种酚类物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将奇宝和益果灵按体积比1∶1混合后,稀释10 000倍,对葡萄浸穗处理1次,定期采样,分别测定3种鲜食葡萄处理组和对照组的总酚、总黄酮、总黄烷醇以及铜离子还原力、铁氰化钾还原力、金属螯合力、DPPH·清除力和羟自由基清除力。结果表明,膨大处理可减少‘无核白’葡萄果实酚类物质质量分数并减弱其抗氧化活性;可增加‘奥古斯特’葡萄果实酚类物质质量分数并增强其抗氧化活性;可减少‘维多利亚’葡萄果实酚类物质质量分数并减弱铜离子还原力、铁氰化钾还原力、DPPH·清除力,但会使金属螯合力、羟自由基清除力增强。  相似文献   

13.
延迟采收对葡萄果实多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酿酒葡萄品种赤霞珠(Vitis vinifera L.cv.Cabernet Sauvignon)果实为试材,探讨了延迟采收对多酚类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收期延迟至10月1日,葡萄果实内总酚、花色苷、类黄酮含量比正常采收期(9月11日)分别提高29%、65%、70%,但单宁含量变化较小。采收期延迟至10月21日,果实内单宁含量达到最大,比正常采收提高了108%。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总酚、花色苷、总类黄酮含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单宁含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因而,赤霞珠葡萄最佳采收期为10月1日至10日。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阳光玫瑰葡萄在经过延迟采收后果实品质和香味的变化,以阳光玫瑰葡萄为试材,设置5个不同采收期处理(2020年9月10日、2020年9月25日、2020年10月10日、2020年10月25日、2020年11月9日,分别记为T1、T2、T3、T4、T5),测定不同采收时间果实品质和香气物质的差异。结果表明:葡萄果皮亮度L*、果实穗质量、单粒质量、果粒纵横径、可滴定酸含量均随着采收期的推迟整体逐渐降低,a*值、b*值、红色葡萄果实的色泽指数(CIR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则均随着采收期的推迟逐渐升高;不同采收期葡萄的香气物质醛类化合物的种类数量和相对含量随着采收时间的延长均为先上升后下降,白袋中T2处理数量最多,为11种,相对含量最高,为92.11%;绿袋中T3处理数量最多,为10种,相对含量最高,为96.10%。并选择11个果实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T4处理综合评价最好,为当年的最佳采收期。综合葡萄果实品质和香气物质的变化,T4处理综合评分最高,是阳光玫瑰葡萄的最佳采收时期。  相似文献   

15.
为摸清宁夏贺兰山东麓‘蛇龙珠’葡萄感染病毒种类,探究葡萄病毒病对果实品质及其采收期的影响。以‘蛇龙珠’葡萄为材料,通过RT-PCR方法鉴定‘蛇龙珠’葡萄感染病毒种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葡萄果实各理化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确定罹病和无症状对照组葡萄的最佳采收期。结果表明:‘蛇龙珠’葡萄感染8种葡萄病毒,分别为GLRaV-1、GLRaV-2、GLRaV-3、GFLV、GRSPaV、GVA、GPGV和GINV,复合侵染严重;与对照组相比,罹病葡萄的SPAD值降低14.89%,净光合速率降低17.21%,叶片气孔导度降低37.77%,可溶性固形物降低19.36%,还原糖含量降低18.09%,糖酸比降低25.24%,滴定酸含量增加15.94%;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到2020年度对照组葡萄的最佳采收期为9月20日,罹病葡萄的最佳采收期为9月27日。综上,‘蛇龙珠’葡萄感染8种葡萄病毒,病毒感染导致植株叶片光合作用下降,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单宁等物质积累降低,造成酿酒葡萄采收期推迟1周。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葡萄延迟栽培技术,以半地下式日光温室内2年生摩尔多瓦葡萄为试材,系统地研究推迟萌芽+延迟采收+挂树贮藏综合措施的延迟栽培效果。结果表明:在河北省阳原地区,摩尔多瓦葡萄可推迟至5月上旬萌芽,8月20日果粒开始着色,10月21日成熟,成熟后可挂树贮藏至元旦。浆果采收期比露地延迟50~120d,上市期为10月下旬至元旦。延迟采收前40d内,果粒体积和果粒重逐渐增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继续升高,酸含量、硬度降低,果皮变薄,颜色由蓝黑色变为黑色,口感多汁、浓甜和酸味消失;40d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继续升高,粒重开始下降,可滴定酸含量变化不大。利用春季夜间低温推迟葡萄萌芽期、秋冬季保温延迟采收和落叶后挂树贮藏3项关键技术措施,可使北方日光温室摩尔多瓦葡萄比露地栽培推迟50~120d上市,为11月至元旦市场和冬季观光采摘市场提供优质新鲜葡萄。  相似文献   

17.
‘西拉’葡萄转色期疏除果穗对果实酚类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山西临汾地区‘西拉’(Syrah)葡萄转色期果穗不同疏除方式对果实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为酿造优质西拉干红葡萄酒奠定基础。【方法】葡萄转色前保留全部果穗,转色期设置不疏除果穗(C1)、疏除25%果穗(C2)和疏除50%果穗(C3)3种果穗疏除处理,在葡萄成熟过程监控不同处理果实的成熟度,采收后测定果实总酚、单宁、总花色苷、单体花色苷和单体酚类物质含量,分析果穗疏除处理对果实酚类物质的影响。【结果】与C1相比,C2、C3处理提高了葡萄还原糖含量,降低了总酸含量;采收期各处理葡萄果实的总酚含量存在显著差异,总酚含量排序为C1(39.61mg/g)C2(42.52mg/g)C3(48.95mg/g);C3处理葡萄果实的单宁含量(21.44mg/g)与C1(21.91mg/g)相比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低于C2(23.46mg/g);各处理果实的总花色苷含量差异显著,含量排序为C1(12.80mg/g)C2(13.64mg/g)C3(14.62mg/g);C2、C3处理果实的单体花色苷总量较C1分别提高44.20%和61.94%,其中乙酰化花色苷分别提高42.85%和56.03%;C2、C3处理果实的单体酚类物质总量较C1分别提高7.49%和2.39%,其中黄酮醇类物质分别提高7.03%和4.84%,C2的黄烷醇类物质较C1提高11.55%,而C3的黄烷醇类物质较C1下降了18.83%。【结论】转色期疏除25%的果穗能有效提高‘西拉’葡萄果实的酚类物质含量,疏除50%果穗对单宁含量有降低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不同因素对赤霞珠果实理化性质及果皮花色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不同因素对葡萄果实理化性质及果皮中花色苷含量的影响,为改善葡萄原料品质及酿酒工艺中花色苷的浸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酿酒葡萄赤霞珠果实为原料,以未处理葡萄果粒为对照,测定温度(20,30,40℃)、pH(2.2,3.0,4.0,5.0,6.0,7.0,8.0)及脱水处理(用质量分数5%的食盐溶液分别脱水0.5,1,1.5,2,3,4,6,9,12h)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总酸和pH等理化性质指标及果皮花色苷(可浸提花色苷、不可浸提花色苷、总花色苷)含量的影响。【结果】(1)与对照相比,20~30℃处理48h可使葡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4.12~6.52°Brix,总酸质量浓度下降0.81~1.86g/L,pH升高0.22~0.68;20~30℃处理36h果皮中的花色苷含量均较高。(2)脱水处理12h可使葡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对照提高14.5%,总酸质量浓度比对照提高2.76%,pH比对照降低3.64%;但果皮中可浸提花色苷含量较对照降低7.4%,不可浸提花色苷含量较对照降低2.45%,总花色苷含量较对照降低8.47%。(3)随着缓冲液pH的升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先上升后降低;不同pH处理对果实pH及总酸质量浓度影响总体较小。用pH为2.2~4.0溶液处理后,果皮可浸提花色苷和总花色苷含量均高于对照,不可浸提花色苷含量基本保持不变;用pH 5.0~8.0溶液处理后,果皮总花色苷、可浸提花色苷和不可浸提花色苷含量均呈下降趋势。【结论】20~30℃处理36h可以改善葡萄果实理化性质及提高果皮中的花色苷浸提量;脱水处理能改善果实理化性质;适当酸性溶液处理葡萄,有利于可浸提花色苷的提取。  相似文献   

19.
对着色系优系富士‘烟富3号’品种不同采收期的果实品质和香气物质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10月5日至10月26日期间,随采收时间的延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由13.2%增加到15.2%,可溶性糖由9.977%增加到12.967%,可滴定酸含量由0.252 mmol/g逐渐下降至0.164 mmol/g;VC含量则先增加后下降,10月26日采收的果实中VC含量仅为19日的26.7%;10月5日采摘的果实中仅检测出18种香气物质,总含量6.581μg/g,26日采摘的果实中检测出香气物质32种,总含量达到了45.770μg/g;适当延迟采收时间有利于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香气成分种类和总量,提高果实的风味和品质;在烟台地区,10月20日应该是‘烟富3号’苹果最佳食用的采摘期。  相似文献   

20.
研究河西地区酿酒葡萄梅鹿辄品质的主要影响因子,可为提高葡萄育种和优选工作,促进河西地区酿酒葡萄产业升级提供理论依据。文章基于模糊系统分析的方法,对河西地区9个指标组成的葡萄品质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得出影响葡萄品质的最主要影响因子,并对其品质进行分级。结果表明,影响葡萄品质的最主要影响因子为:可滴定酸、总酚、单宁、花色苷、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同时对9个指标的评价体系进行优化;根据评价向量对葡萄品质进行分级,得出河西地区梅鹿辄葡萄品质90%以上均处于二级区以上。因而,可滴定酸、总酚、单宁、花色苷、总糖、可溶性固形物这6个指标可作为河西地区酿酒葡萄品质评价的简化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