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9 毫秒
1.
试验采用黑膜遮挡水培架上的马铃薯植株茎叶,设置白天与夜间不同的光照时间处理,研究不同光照时间处理对马铃薯植株生长及结薯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时间8 h、黑暗时间16 h处理(处理(8))的马铃薯匍匐茎形成量最多,同时茎叶黄化速度加快;其次为光照时间9 h、黑暗时间15 h处理(处理(7)),马铃薯匍匐茎形成量次于处理(8),但马铃薯茎叶黄化速度慢,有利于块茎膨大生长及茎叶的正常生长。可以看出光照时间长、黑暗时间短,植株营养生长旺盛、叶绿素含量高、生长快,匍匐茎不形成;随着光照时间变短、黑暗时间变长,植株营养生长变慢,生殖生长加快,匍匐茎逐步形成,顶端开始膨大。  相似文献   

2.
铜对新几内亚凤仙生长发育及花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砂培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铜对2个品种新几内亚凤仙生长发育及花色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几内亚凤仙红花和紫花品种对不同铜浓度供应的反应不同。当营养液中铜浓度为3.2×10-7mol/L时,2个品种植株体内的可溶性糖含量和花色素苷的含量高且花色深,紫花品种开花数多且花朵直径大;铜浓度为3.2×10-6mol/L时,2个品种植株的根活力和生物量最大,红花品种开花数和花朵直径最大。  相似文献   

3.
浸种与光照时间对蚕豆芽苗菜生长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确定适宜蚕豆芽苗菜生产的浸种和光照时间,以小蚕豆品种‘监利’为材料,设置不同浸种时间(12、16、20、24和28 h)和光照时间(8、9、10、11和12 h/d),分析对蚕豆芽苗菜生长指标和营养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随浸种时间增加,蚕豆芽苗菜苗长、茎鲜重和可食率均增加;浸种16 h时,蚕豆芽苗菜的生长指标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12 h;除16 h外,其他浸种时间的左旋多巴含量均显著12 h。随光照时间延长,蚕豆芽苗菜的生长显著变慢,在光照时间为9 h/d时,左旋多巴含量显著高于8 h/d,且与其他处理并无显著差异;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均在9 h/d光照时间时达到最优含量。以左旋多巴含量为主要指标,兼顾营养和生长指标,蚕豆芽苗菜生产的最适浸种和光照时间为浸种时间16 h,光照时间9 h/d。  相似文献   

4.
新几内亚凤仙(Impatienshawkeri),为凤仙花科凤仙花属植物,株型圆整,花色丰富,色彩艳丽,花期长,叶色丰富优美,如果温度适宜,可周年供花,该花可作为花坛、花境、花柱、吊篮等栽培的良好品种。生长适温16~24℃,高于30℃或低于7℃都不利于其正常生长。在浙江地区,夏季温度都超过30℃并且持续时间长,特别是在浙江的丽水,38℃以上的高温可持续十几天,因此夏季在平原地区不能生产新几内亚凤仙。为此,我们利用山区的高山资源,在海拔1100m的高山上建立了高山花卉生长基地,其最高温度仅31℃,而且早晚温差大,非常适合新几内亚凤仙生长。春秋季节在平原的大棚中进行新几内亚凤仙生产,而到了在夏季高温季节则将新几内亚凤仙移至高山上越夏,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现对其生产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红蓝光配比对水培大麦生长的影响,分析合适的光质。【方法】以水培牧草大麦为研究对象,分别用LED白光、LED蓝光及LED红蓝光配合进行处理,测定一个生长周期下大麦的株高、根长、鲜草产量、干草产量。【结果】不同光照条件下,大麦的生长表现出显著差异。在白光照射条件下,大麦株高为8.92 cm,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蓝光处理的大麦株高最低,为6.62 cm,显著低于其他两个处理;蓝光照射下,大麦的根长最长,为10.42 cm,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处理。蓝光和红蓝光配合处理间的鲜草、干草生物量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白光处理的生物量。【结论】人工光水培条件下,LED白光促进大麦植株上部分茎的伸长,株高增大,而鲜重和干重及下部分的根系生长受抑制。LED蓝光可促进大麦下部分根的生长发育和生物量的累积,株高伸长受限。红蓝光LED组合处理可促进大麦生物量的增加,是水培方式下培育大麦牧草采用的光质。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滴灌灌水量和灌水周期对温室新几内亚凤仙生长的影响,初步得出了温室中新几内亚凤仙生长的最佳灌水量和灌水周期.试验表明,灌水量和灌水周期以及它们的交互作用对新几内亚凤仙生长的影响主次和程度,因新几内亚凤仙生长阶段的不同而不同.因此灌水量和灌水周期应根据生长阶段和生产实际情况的不同分别确定.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滴灌灌水量和灌水周期对温室新几内亚凤仙生长的影响,初步得出了温室中新几内亚凤仙生长的最佳灌水量和灌水周期.试验表明,灌水量和灌水周期以及它们的交互作用对新几内亚凤仙生长的影响主次和程度,因新几内亚凤仙生长阶段的不同而不同,因此灌水量和灌水周期应根据生长阶段和生产实际情况的不同分别确定.  相似文献   

8.
迎春花的水培生长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迎春花作为水培试验材料,用不同浓度的吲哚丁酸和不同时间的处理组合来处理迎春花的插条,以清水为对照,研究不同处理对迎春花水培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00 mg/L吲哚丁酸处理8 h和50mg/L吲哚丁酸处理8 h的处理组合效果较好,其总根长、平均根长、平均根鲜重、平均叶长和平均叶宽明显高于其他处理组合,但后者的根系平均生长速度较前者慢,总根长和平均根长的长度均不如前者,说明100 mg/L吲哚丁酸处理8 h的效果最好,为最佳处理组合。  相似文献   

9.
不同铁源对水培芥蓝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微量元素通用配方的基础上设置EDTA-Fe、FeC_6H_5O_7、FeCl_3、FeSO_4、Fe_2(SO_4)_35种不同铁源处理,进行芥蓝水培试验,研究不同铁源对水培芥蓝生长及品质的影响,为选择水培芥蓝最适铁源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同铁源供铁显著影响芥蓝的生长和品质。有机铁源(EDTA-Fe、FeC_6H_5O_7)处理的芥蓝全株干质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薹叶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无机铁源[FeCl_3、FeSO_4、Fe_2(SO_4)_3]。EDTA-Fe处理的芥蓝生长与品质指标及全铁总吸收量均高于其他处理,而硝酸盐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因此,有机铁源对水培芥蓝生长和品质的影响优于无机铁源,EDTA-Fe作为水培铁源能够显著促进植株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是水培芥蓝的优质铁源。  相似文献   

10.
水培试验表明,在相同的栽培条件下新几内亚凤仙4个品种的根系活力、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及根系SOD、POD等保护酶活性明显不同.这些生理特性的大小均为品种Ⅱ>品种Ⅳ>品种Ⅲ>品种Ⅰ,说明不同品种对水培的适应能力各不相同,其中品种Ⅱ的适应性最强,品种Ⅰ最差.  相似文献   

11.
间歇式曝气与人工翻堆对堆肥化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间歇式曝气方式,控制堆肥堆体内氧气体积分数调节堆体内有氧/无氧交替周期,与翻堆方式比较,考察不同发酵模式对堆肥化进程及堆肥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间歇式曝气和翻堆方法均能有效提升堆体内氧气体积分数(翻堆后可使堆体内氧气体积分数达18.5%,曝气可使堆体内氧气体积分数达15.5%).但曝气和翻堆结束后,堆体内的氧气会迅速下降,翻堆方式在27 min内耗尽氧气,间歇式曝气方式在24 min内耗尽氧气.在堆肥化过程中,间歇式曝气与翻堆相比,堆体温度提前约10 d达到室温;堆体含水量提前约18d达到稳定状态;间歇式曝气能够促进堆肥pH快速恢复至中性.堆肥化结束后,间歇式曝气方式与翻堆方式分别使堆肥物料减少51.3%和44.6%(质量分数);总氮含量分别稳定在1.66和1.62 mg/g.可见,间歇式曝气与传统翻堆方式相比,能够促进堆肥快速达到稳定状态,缩短腐熟周期.且比连续曝气节约能源.  相似文献   

12.
磷肥施用深度对夏玉米产量及根系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明华北平原区磷肥施用深度对夏玉米产量及根系分布的影响。【方法】采用大田试验和土柱试验方法。大田试验设不施肥(CK)、常规垄侧施磷(T-side)、8 cm土层施磷(T-8)、16 cm土层施磷(T-16)、24 cm土层施磷(T-24)以及3层(8、16、24 cm土层)均匀施磷(T-all)处理,研究其对夏玉米产量、养分吸收量的影响。土柱试验,研究8 cm施磷(P 8)、16 cm施磷(P 16)、24 cm施磷(P 24)以及3层均匀施磷(P-all)对夏玉米根系分布的影响。【结果】大田试验结果表明,磷肥不同施用深度显著影响夏玉米产量,玉米籽粒产量依次为T-24处理>T-all处理>T-16处理> T-side处理>T-8处理>CK,T-24处理玉米产量较T-side处理提高了10%,差异显著。玉米地上部磷素累积量在八叶期、吐丝期、收获期分别以T-side处理、T-8处理、T-all处理最高。随着磷肥施用深度的增加,玉米收获期氮素吸收量呈现显著增加趋势。土柱试验结果表明,玉米根系长度以P 24处理最高,与CK、P-all和P 8处理相比分别提高了68%、18%、17%,差异均达显著水平。玉米根系在磷肥施用点处集中生长,磷肥深施有利于玉米根系向土壤深层生长。【结论】磷肥深施能够诱导根系向深层生长,显著提高夏玉米产量。本试验条件下以磷肥集中施在24 cm土层最好。  相似文献   

13.
不同生育时期根际加气对温室番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针对地下滴灌中作物根系集中在滴头周围出现的缺氧问题,在不同生育时期对其进行加气处理,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设置苗期、开花期、坐果期、成熟期以及全生育时期加气5种处理,以不加气为对照,研究不同生育时期根际加气对番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生育时期加气处理均对番茄生长有促进作用,但加气效果不具有叠加性,即单独生育时期加气效果较全生育时期加气处理明显;相对于对照,苗期加气处理可提前首层开花时间;全生育时期加气处理可以提高叶绿素含量11.1%;开花后加气处理也可提前二、三层开花时间,并增高14.8%;坐果期加气处理可以促进干物质累积,提高根冠比,增粗5.6%,获得最大产量。【结论】地下滴灌条件下番茄在不同生育时期对根际加气的响应不同,在 土条件下最佳加气时期为坐果期。  相似文献   

14.
传统灌溉技术在满足番茄水分需求的同时驱排了土壤孔隙间气体,极易造成番茄根区低氧胁迫,进而引起降质减产。灌溉后对根区土壤孔隙间进行人工通气可有效缓解作物根际低氧胁迫对植株的危害。本研究通过设置不同的土壤孔隙间加气量及灌水量处理组合,试图探索适宜于陕西关中地区的加气灌溉技术参数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加气量为1.0倍标准加气量时,番茄长势及其产量较不加气处理均有显著提升。单次灌水由田间持水量的60%升至90%时,番茄产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综合考虑,最优处理组合为土壤孔隙间加气量为1.0倍标准加气量和灌溉至田间持水量的75%处理组合。研究结果可为陕西关中地区设施菜地番茄加气灌溉提供相关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5.
增氧栽培对桃幼树根系构型及氮素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增氧栽培对桃幼树根系构型及根系氮素代谢的影响,为探明氧气在桃树根系生长发育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2年生桃品种‘春美’为试材,试验采用的增氧栽培装置为硬质塑料盒,底部有大小均匀的小孔。设置每3 d通气增氧1次,以不通气为对照,共2个处理。每隔20 d测定不同处理桃幼树生长期土壤氧气含量的变化,同时测定桃幼树根系活力、根系全氮含量以及根系转氨酶活性;新稍停止生长后,使用专业版WinRHIZO根系分析系统测定根系构型参数。分析增氧栽培对土壤氧气含量、桃幼树根系构型、根系活力以及根系氮素代谢的影响。【结果】增氧栽培显著提高了土壤氧气含量;增氧栽培桃幼树根系总长度、总表面积、一级侧根数、二级侧根数、根尖数、总体积、分枝数、交叉数较对照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分别比对照增加了50.53%、42.66%、13.64%、18.51%、44.94%、5.48%、37.01%和54.41%;一级侧根长度和根系平均直径减小;一级侧根与垂直向下方向的夹角整体上减小,小夹角数量增多,根系趋向于垂直分布;直径小于2 mm的根系干重显著高于对照的,直径大于5 mm的根系干重减少;增氧栽培的根系活力、根系硝酸还原酶(NR)、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9.04%、29.80%、6.56%和19.91%;根系全氮含量较对照提高了18.90%;另外,增氧栽培的桃幼树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干茎均高于对照。【结论】增氧栽培可较有效地提高土壤氧气含量,土壤氧气浓度的增加可促进桃幼树根系的发生与生长;提高桃幼树根系活力和氮素代谢水平,利于桃幼树植株干物质积累,促进桃幼树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  相似文献   

16.
以草炭+菇渣+蛭石+珍珠岩(V∶V∶V∶V=2∶3∶2∶3)为育苗基质,研究了不同添加量保水剂对黄瓜穴盘育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水剂用量在1~16 g/L时,随着保水剂用量的增加,育苗基质的容重、总孔隙度、持水孔隙相应增加,通气孔隙逐渐减小,EC、pH变化不大;黄瓜幼苗的生长和生理代谢均随保水剂用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保水剂用量为4 g/L时,茎粗、单株叶面积、壮苗指数、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及根系吸收面积均最大,其中壮苗指数、根系活力显著高于其它处理。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夜蛾斯氏线虫侵染黄粉虫后虫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变化.结果表明:接入线虫后,黄粉虫体内的SOD活力显著上升,其中侵染时间为16h时,3种线虫剂量处理的黄粉虫体内SOD活力达到最大值,均显著高于对照,之后开始下降,且线虫剂量越大,下降越快.接种线虫后,各处理黄粉虫体内POD活力侵染时间为8h时,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24h以后的黄粉虫体内POD的活力开始显著下降,对照仍保持上升趋势.接种线虫后,各处理黄粉虫体内CAT活力先上升后下降,接线虫后8~32h,100头线虫剂量处理组的虫体内CAT活力均极显著高于对照(P0.01),侵染时间为40h后,虫体内CAT活力反而极显著低于对照(P0.01).表明黄粉虫在昆虫病原线虫侵染的初期具较强的防御能力,16~32h以后防御能力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8.
根区通气方式对番茄根际气体环境及基质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改善根际气体环境,研究3种不同根区通气方式,即根区水平通气(Q1)、根区垂直通气(Q2)和自然渗透(Q3)(以无通气处理为对照),对番茄根区气体环境及基质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通气处理明显改善了根区气体环境,O2体积分数以Q1处理为最高,而CO2体积分数以对照为最高;各通气处理的基质体积质量和相对体积质量均降低,而通气处理基质的持水量、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和通气孔隙度均有所增加。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以Q2处理为最高,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以Q1处理为最高。  相似文献   

19.
凌芬  王国祥  刘波  许宽  周锋  杜旭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403-7406
[目的]研究曝气充氧对城市污染河道水体硝化过程的影响。[方法]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不同曝气条件(水曝气EW、底泥曝气ES)对城市污染河道水体硝化过程的影响。[结果]对照组EC(无曝气措施)底泥硝化进程缓慢,2种曝气条件均促进了硝化过程启动,EW和ES组硝态氮的峰值分别是对照组的5.15和3.83倍;EW和ES组上覆水中均出现了NO2--N的累积现象,累积天数分别为10、14 d,峰值分别为11.41和7.41 mg/L;2组曝气工况硝化过程进程不一致,EW组亚硝酸盐氧化速率大于ES组;曝气停止后,反硝化过程明显,试验结束时EW和ES组上覆水中硝态氮浓度分别为1.26、2.82 mg/L。[结论]该研究为城市污染河道水体修复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采用批次培养法研究了体外条件下高油日粮中添加维生素E对山羊瘤胃培养液中共轭亚油酸累积规律的影响.选择6只带有永久胃瘘管的山羊制备出瘤胃培养液进行体外培养24h,维生素E添加量分别为0、0.5、1.0和2.0 ng·瓶-1,每组设三个重复,测量其发酵液中共轭亚油酸含量变化.结果显示,在培养8h和16h时,VE各处理组的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