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鸡新城疫病毒强毒株的分离及生物学特性鉴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用SPF鸡胚及鸡胚成纤维细胞,从病死鸡的脑组织中分离到一株病毒。此病毒能凝集鸡的红细胞,而且这种凝集可以被特异性抗血清所抑制。通过对分离株进行回归实验,MDT、ICPI、IVPI及其他生物学特性实验、空斑实验、中和试验、电镜观察等,证实该分离株为新城疫病毒强毒株。  相似文献   

2.
通过细菌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鉴定证实陕西某发病鸡场分离出一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并利用致病性试验复制该病例,通过药敏实验确定敏感药物,临床实验确定此药物属于敏感性药物,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对从呼市赛罕区某综合养场的死亡鸡胚,育雏鸡、产蛋难、肉鸡、乌骨鸡分离到的疑似大肠杆杆菌的菌株进行了细菌分离培养、生化实验、致病力实验,经如上实验,将此次分离到的菌株定为致病性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4.
应用现代分离培养技术,对现地分离的猪源性大肠杆菌进行生化鉴定,通过小鼠实验初步证明其致病性,并通过药物敏感性实验分析致病菌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合理依据.  相似文献   

5.
5.1.4 成体干细胞的含量很少,约占细胞总数1/10^-6,许多成体干细胞特异性标志还不清楚,从细胞形态和生长特征来分离干细胞不太容易。实验证明,利用单克隆免疫吸附能识别细胞类型或细胞谱系的表面抗原特性。可通过免疫磁珠筛选、流式细胞分离等方法将成体干细胞分离出来,而且其分离纯度和细胞活力都很高。  相似文献   

6.
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对赤峰市种兔场送检的病兔进行实验室诊断。经病理剖检、病原分离培养分离到两株细菌,通过对其形态学、培养特性、生化试验鉴定为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而对其致病性和药物敏感性等生物学特性进行的测定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具有较高的致病性,对青霉素类药物呈高度敏感,而对磺胺类药物敏感性较低。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从荆州周边多个猪场中采集腹泻仔猪粪便,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通过革兰氏染色、氧化酶试验、葡萄糖发酵试验鉴定为肠杆菌科,再通过吲哚试验、MR实验、VP实验、枸橼酸盐试验等生化试验鉴定为大肠杆菌。通过接种CAYE培养基制备LT及提取,再通过兔皮肤蓝斑试验、乳兔口服试验、兔回肠结扎试验等试验进行LT的鉴定。  相似文献   

8.
尚丽元  刘蕾  高雪霏 《兽医导刊》2016,(16):208-208
本文通过对丹顶鹤和大鸨的病例剖检,病毒、细菌的分离和培养、染色镜检、生化鉴定和16SrRNAPCR测定,实验检测结果表明该死亡的丹顶鹤和大鸨因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经过药敏试验筛选得到了复方新诺明为最佳治疗药物,通过三天的饮水给药,大群症状明显得到控制。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人工养殖的丹顶鹤比半散养的大鸨体内分离的大肠杆菌耐药普广。  相似文献   

9.
通过病毒形态学观察、血凝试验、病毒干扰实验、动物回归实验等分离鉴定了1株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利用RT-PCR技术对分离毒株的N基因进行了扩增,经克隆、序列测定和分析,证实分离株为肾型IBV.  相似文献   

10.
目前,许多鸡场为防止细菌性传染病,长期使用抗菌药物,致使一些细菌产生了耐药性。因此,通过药敏试验来选择具有高度敏感性的药物显得很有必要。以往都采用分离到致病菌后再作药敏试验的方法,耗时较长,耽误病情。我们采用标本直接药敏实验,经过十年来对多个鸡场的实际应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与此同时,对分离到的致病菌作了相应的药敏实验,结果表明,两者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自2001年4月初以来,山东、河北等部分地区流行一种以蛋鸡产蛋严重下降、呼吸道症状,尤其是父母代肉种鸡,发病较高。雏鸡则表现为高死亡、后期出现较多神经症状的烈性传染病。通过病原分离、HA实验、与新城疫、禽流感等单因子阳性血清进行HI交叉实验、外源病毒检查、动物回归实验等证实为新城疫病毒。该病在2001年秋、冬季以及2002年春季高发,遍及山东省大部分地区,危害十分严重,为了有效地解决此问题,我们利用SPF鸡和鸡胚分别对分离株进行了免疫保护实验,并在生产中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RT-PCR结合限制性内切酶分析法区分NDV强弱毒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设计的特异引物,采用RT-PCR对1996年以来分离的45株国内新城疫病毒分离株进行鉴定和分析,并与其MDT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建立了RT-PCR结合BglⅠ内切酶分析区分新城疫强弱毒的方法。此方法操作简便、迅速,不仅能区分新城疫的强弱毒株,还可诊断AMPV-1引起的其他禽类的感染。  相似文献   

13.
为了查明引起海口市某进境实验动物隔离场3例恒河猴死亡的原因,本试验分别采集3只恒河猴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和淋巴结样本,进行细菌分离,通过细菌形态特征、显微镜镜检、生化鉴定、16S核糖体RNA(16S rRNA)序列分析对分离菌进行病原学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测定分离菌的耐药表型;采用玻片凝集法测定分离菌的血清型;采用动物回归试验分析分离菌的致病性。结果显示,从3只恒河猴上各分离鉴定出1株大肠杆菌,命名为H01株(分离自脾脏)、H02株(分离自淋巴结)和H03株(分离自肝脏);3株大肠杆菌对12种常用抗菌药物产生不同程度耐药,并且都呈现多重耐药,其中对阿莫西林、庆大霉素、氯霉素、氟苯尼考和复方新诺明表现为耐药,仅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阿米卡星和多黏菌素B表现敏感;玻片凝集试验显示,H01株的血清型为O8,H02株的血清型为O3,H03株的血清型为O9;动物回归试验显示,3株分离菌都是强毒株。本试验为实验动物恒河猴源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从新乡地区某猪场疑似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病猪体内分离到一株致病菌。通过对分离菌株的形态学检查、生化实验、卫星生长现象、溶血试验及动物实验,证明该分离菌为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所分离菌株对氟苯尼考和头孢噻呋最敏感,可作为新乡地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病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采用自然感染鼠痘材料,以细胞培养,动物接种分离出一株病毒91-KMPV。通过人工发病,临床病理观察,病毒的电镜观察,多种细胞培养,细胞传代和多次复归本动物,毒力毒价,稳定性试验以及血清学和病毒理化特性试验等证明所分离病毒是痘病毒科下痘病毒属小鼠传染性脱脚病毒。应用分离到病毒制备抗原及标准血清,建立了HA和HI等检测方法。为该病的监测净化提供一项简便准确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两株新城疫病毒的分离、鉴定,以及对分离株病毒的驯化、培养和灭活疫苗的研究,经与新城疫(LaSota株)油乳剂灭活疫苗的对比实验和与LaSota株混合制苗后均证实了与新城疫(LaSota株)油乳剂灭活疫苗在免疫原性与免疫后的抗体滴度、抗体持续期等方面均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SA2株是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自然弱毒株,通过使用不同的实验室手段已分离到此毒株,经繁殖与复壮,此株生长稳定。经过对分离株的鉴定,鸡胚和雏鸡的毒性检测。EID50计算及对不同日龄鸡的免疫应签检测和攻毒实验,表明该株保持了原毒株特性,毒性低,副作用小,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为研究开发此株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2021年在产蛋种鸭上共分离到3株鸭肝炎病毒,1株分离自临邑农户父母代产蛋鸭(1型和3型混合毒),另2株分别分离自益客集团肥城3场和肥城1场。本试验拟通过鸭肝炎病毒疫苗免疫攻毒,以期验证鸭肝炎病毒是否会引起产蛋鸭产蛋下降和不同免疫方式能否提供免疫保护。经过实验证明,分离产蛋鸭的鸭肝炎1型野毒株可造成产蛋高峰鸭群产蛋下降,并引发种鸭自然换羽;活苗加油苗的免疫方式可提供较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9.
利用盐溶法分离制备动物基因组DNA和RNA的方法,并对实验过程进行改良和分析。实验中选用新鲜猪肝作为实验材料,根据核糖核蛋白与脱氧核糖核蛋白在一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进行分离,利用SDS裂解,氯仿、异戊醇抽提,分离得到猪肝脏中基因组DNA和RNA;同时,通过脱氧核糖和核糖的显色反应定性区分了DNA和RNA;实验最后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二苯胺法定量测定了DNA样品中的DNA的含量。  相似文献   

20.
鸡胚内沙门氏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某场1—12日龄的死亡的鸡胚中分离培养出一株细菌,经选择培养、生化试验、血清学试验、动物回归试验等系列的实验诊断方法,鉴定为鸡沙门氏菌。通过药敏试验并反馈回某鸡场进行防治,取得了满意的治疗过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